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比例青贮杂交构树对育肥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探讨青贮杂交构树替代豆粕作为蛋白质原料饲喂肉羊的可行性。试验选取体重(26.25±1.92)kg的杜泊×湖羊F1代公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羊,对照组(CG组)、试验组(LG组、MG组、HG组)分别饲喂添加0%、6%、12%和18%青贮杂交构树而营养水平相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1)CG、LG、MG、HG组间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2)HG组屠宰率较CG组降低10.9%(P<0.05);(3)MG组增重最大,料肉比最低,增重盈利比CG组高54.37元。综上,育肥肉羊日粮中用适量青贮杂交构树替代豆粕作为蛋白质饲料是可行的,且可降低饲料成本,适宜的日粮配方可提高动物增重和饲养收益,对发展节粮型肉羊养殖业具有推广价值,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12%青贮杂交构树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比例发酵桑叶对湘西黄牛×利木赞杂交F1代育肥牛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20头12~15月龄健康湘西黄牛×利木赞杂交F1代公牛,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组饲粮中发酵桑叶添加比例分别为0(CG组,对照组)、10%(LG组)、20%(MG组)和30%(HG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HG组屠宰率和净肉率为59.07%、47.35%,屠宰率比CG、LG和MG组分别提高了0.64%、1.89%和1.00%,净肉率分别提高了0.47%、0.58%和0.41%,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CG组相比,LG、MG和HG组眼肌面积分别提高了10.21、9.97、11.97 cm~2。2)各组间肌肉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HG组肌肉剪切力显著低于CG、LG和MG组(P0.05),HG组肌肉滴水率显著高于CG、LG和MG组(P 0.05),LG、MG组肉肌肉失水率显著低于CG和HG组(P0.05)。3)各组间肌肉中总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HG组肌肉中苏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G、LG和MG组(P0.05),HG组的肌肉必需氨基酸评分更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理想模式。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发酵桑叶对湘西黄牛×利木赞杂交F1代公牛的屠宰性能、肉品质以及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用甜高粱青贮(sweet sorghum silage, SS)和全株玉米青贮(whole-plant corn silage, CS)对肉羊前胃微生态的影响。选择健康的3~4月龄杜泊母羊[(33.40±1.68) kg]1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7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分别喂甜高粱青贮(SS组)和玉米青贮(CS组),单栏饲喂并自由饮水。预饲期15 d,正试期90 d,在正试期测定并计算生长性能指标,正试期结束后,每组选取4只羊进行屠宰,采集前胃(瘤胃、网胃和瓣胃)食糜和组织样品,对前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表达量、上皮颜色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1)CS组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SS组(P<0.05)。2)甜高粱青贮和玉米青贮育肥肉羊90 d后,对前胃的pH值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网胃内容物中,SS组肉羊氨氮浓度显著高于CS组(P<0.05),CS组肉羊丁酸含量显著高于SS组(P<0.05);SS组肉羊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3)SS组肉羊瘤胃内短普雷沃氏菌、栖普雷沃氏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黄色瘤胃球菌的表达量显著高于CS组(P<0.05)。4)饲粮处理显著影响前胃颜色,CS组肉羊的前胃上皮颜色比SS组深(P<0.05)。5)SS组肉羊瘤胃乳头宽度显著高于CS组(P<0.05),饲喂甜高粱青贮和玉米青贮对肉羊网胃黏膜厚度、黏膜下层厚度和肌层厚度并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CS组肉羊的瓣胃黏膜上皮厚度显著高于SS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和饲用玉米青贮相比,饲用甜高粱青贮肉羊的采食量较低,且这两种青贮料饲喂对肉羊的微生态有影响,甜高粱青贮组肉羊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前胃内纤维分解菌的表达量以及瘤胃乳头宽度等指标显著高于玉米青贮组,且甜高粱青贮组肉羊的前胃上皮颜色较浅,角质化程度低,有利于肉羊的胃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杂交构树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研究用3月龄左右,体重(26±2.5) kg,体况良好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肉羊96只,分为4组,每组24只,公母各半,A组为对照组,无添加,B、C和D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杂交构树青贮15%、30%和45%(干物质基础)。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杂交构树青贮对肉羊具有很好的适口性,提高了干物质采食量,D组平均日增重(ADG)及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A和B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杂交构树青贮对肉羊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有促进作用,D组血清的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 (IgG)和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高于A和B组(P0.05);D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3)饲粮中添加杂交构树青贮提高了肉羊背最长肌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含量,B、C、D组显著高于A组(P0.05)。本试验结果揭示,饲粮中添加杂交构树青贮提高了肉羊的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肉羊健康,同时提高了肉羊背最长肌中n-3 PUFA含量,改善了羊肉脂肪酸的构成,在3个构树青贮添加组中,最大添加组(D组)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日粮添加花生秧和苜蓿草粉对肉羊增重性能、器官发育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4.5~5.0月龄、体重(21.40±1.15) kg的健康波麻杂交去势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饲喂花生秧、花生秧+苜蓿草粉、苜蓿草粉为粗饲料的日粮,采用全混合饲粮,各组日粮营养水平基本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试验始末称重,进行屠宰试验,并采集血液。结果表明:花生秧+苜蓿草粉和苜蓿草粉组宰前活重和胴体重均显著高于花生秧组(P<0.05),日增重、屠宰率极显著高于花生秧组(P<0.01),而料重比极显著低于花生秧组(P<0.01);各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除花生秧+苜蓿草粉和苜蓿草粉组瘤胃重量显著高于花生秧组外,各组器官重量及占宰前活重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羊血液常规指标值均处于正常范围,花生秧+苜蓿草粉和苜蓿草粉组血清白蛋白、血糖显著高于花生秧组(P<0.05),尿素氮显著低于花生秧组(P<0.05);花生秧+苜蓿草粉组平均每kg增重成本最低。总而言之,花生秧和苜蓿草粉搭配使用较单一饲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杂交构树青贮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90日龄左右、体重(21.09±2.09)kg的健康湖羊断奶公羔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4组饲粮等能等氮,杂交构树青贮分别占饲粮(干物质基础)的0%(T0组,对照组)、10%(T10组)、20%(T20组)和30%(T30组)。预试期14 d,正试期90 d。试验第48、88天采集所有试验羊的血样。结果表明:杂交构树青贮组湖羊的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以及终末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差异;随着杂交构树青贮比例的增加,湖羊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P<0.05),尿素氮、免疫球蛋白A(Ig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线性增加(P<0.05),免疫球蛋白G(IgG)、丙二醛(MDA)含量线性降低(P<0.05),肌酐(CRE)含量线性和二次曲线增加(P<0.05);杂交构树青贮比例和采血时间对湖羊的胰岛素、脂联素、瘦素、非酯化脂肪酸、β-羟丁酸、CRE、IgG、IgA、MDA、GSH-Px含量存在交互作用(P<0.0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构树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4月龄、体重(23.9±3.3) kg的健康肉用川中黑山羊母羊2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青贮构树组饲喂用青贮构树替代基础饲粮中12.5%的苜蓿干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1)对照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青贮构树组(P 0.05)。对照组和青贮构树组之间末重、料重比和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对照组和青贮构树组之间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青贮构树组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肠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对照组和青贮构树组之间空肠和回肠丙二醛含量、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5)对照组回肠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低于青贮构树组(P0.05)。6)青贮构树组回肠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使用青贮构树替换基础饲粮中12.5%的苜蓿干草能改善肉羊肠道形态,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以杂交构树青贮和巨菌草青贮替换全株玉米青贮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0只、体重(30.25±0.67)kg、体况良好的3月龄左右小尾寒羊杂交羊(澳洲白肉羊×小尾寒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公母比例为1:3,每组均分为4圈,公、母分圈饲养。3组饲粮按等能等氮配制,全株玉米青贮组为对照组,预试期2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巨菌草青贮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杂交构树青贮组和对照组,杂交构树青贮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杂交构树青贮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巨菌草青贮组,但二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耗料增重比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束时,杂交构树青贮组绵羊血清免疫球蛋白G(lgG)含量极显著大于巨菌草青贮组,显著大于对照组,而对照组与巨菌草青贮组lgG含量无显著差异;3组绵羊血清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饲喂杂交构树青贮未影响绵羊的生产性能,但能提高其免疫能力,因此可替代全株玉米青贮饲喂绵羊;而饲喂巨菌草青贮降低了绵羊的生产性能,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13~18月龄荷斯坦阉牛生产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13月龄荷斯坦阉牛60头,平均体重为(501.47±40.09)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根据饲粮能量水平,3组分别为低能量组(LE)、中能量组(ME)、高能量组(HE)。试验期为154 d,预试期10 d,正试期144 d。试验前期(97 d)饲粮的综合净能(NEmf)分别为5.90、6.10、6.30 MJ·kg-1,试验后期(47 d)饲粮的NEmf分别为6.10、6.30、6.50 MJ·kg-1,全试验期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各组均为11.50%。饲养试验结束时进行生产性能等指标测定,每组随机选择5头牛采集血液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并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提高饲粮能量水平对荷斯坦阉牛的平均日增重(ADG)无显著影响(P>0.05),与LE组相比,HE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但HE组与ME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增加,HE组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最低,与LE组和ME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6.04%(P<0.05)和8.99%(P<0.05)。ME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最低,较LE组降低了8.52%(P<0.05),与HE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β-羟丁酸和生长激素含量随着饲粮能量的增加显著下降(P<0.05),血清脂蛋白酯酶活性随着能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P<0.05);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荷斯坦阉牛体高(P<0.05),对体斜长和胸围无显著影响(P>0.05);提高能量水平对荷斯坦阉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增加了眼肌面积(P<0.05);与LE组相比,HE组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养殖收益以ME组最高,较LE组和HE组每头阉牛分别多收入0.97、1.02元·d-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13~18月龄荷斯坦阉牛饲粮CP在11.50%时,前期适宜NEmf水平为6.10 MJ·kg-1,后期适宜NEmf水平为6.30 MJ·kg-1。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杂交构树青贮对奶公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12月龄左右、体重(330±35) kg的奶公牛3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组饲分别喂用杂交构树青贮替代基础饲粮中50%和100%苜蓿干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各组之间奶公牛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对照组日饲料成本显著高于试验1、2组(P<0.05),试验2组日利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杂交构树青贮替代苜蓿干草不影响奶公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功能,并可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岩藻多糖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内脏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岩藻多糖作为抗生素替代物在肉兔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200只35日龄健康断奶福建黄兔中选取36只体重相近的试验兔,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100、200和300 mg·kg-1岩藻多糖的日粮,预试期5 d,正试期22 d。结果表明:1)试验Ⅲ组末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Ⅲ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各试验组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脾脏指数和圆小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和Ⅲ组蚓突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Ⅲ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试验Ⅰ和Ⅱ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胆固醇(CH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5)各试验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岩藻多糖可显著提高肉兔ADFI和ADG,显著降低F/G,提高内脏器官指数和抗氧化能力,同时显著提高日粮中DM、ADF、NDF和Ash表观消化率,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水平为300 mg·kg-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0只平均体重(47.45±6.38) kg、日龄(5月龄)的健康白萨杂交母羊,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饲养时间为70 d。4个处理分别为:1)对照组(Ctrl),40%精料+60%全株玉米青贮料;2)试验1组(S15),40%精料+45%全株玉米青贮料+15%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3)试验2组(S30),40%精料+30%全株玉米青贮+30%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4)试验3组(S45),40%精料+15%全株玉米青贮+45%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结果表明,S45组肉羊日增重相对于Ctrl组增加了14.19% (P<0.05),各处理组肉羊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S15、S30和S45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相对于Ctrl组极显著降低(P<0.01),分别降低了18.92%,30.17%和33.03%。3个试验处理组间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总挥发酸浓度、各种脂肪酸的摩尔比以及乙酸/丙酸和(乙酸+丁酸)/丙酸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0天、第20天和第40天各试验处理组间各项血清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60天各试验处理组间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S15组和S45组尿素氮浓度较S30组和Ctrl组显著升高(P<0.05),S45组葡萄糖浓度较其他试验处理组显著升高(P<0.05)。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有提高肉羊日增重的趋势,可以提高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瘤胃液氨态氮浓度。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的添加量可以替代肉羊饲粮中75%的全株玉米青贮料。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两种全株玉米青贮比例及额外补充碳酸氢钠对疆岳驴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的6~8月龄疆岳驴断奶公驴40头(106.02 kg±11.81 kg),随机分为5组:全株玉米青贮占粗饲料的比例分别为0(Ⅰ组)、30%(Ⅱ组)、60%(Ⅲ组)及额外补充碳酸氢钠的Ⅳ组(全株玉米青贮占粗饲料30%+碳酸氢钠)和Ⅴ组(全株玉米青贮占粗饲料60%+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正常添加量按照精料干物质的0.5%计算,额外添加量按照精料干物质的0.5%+全株玉米青贮干物质的1%计算,每组8头驴,按照等能等氮原则设计饲粮。预饲期12 d,正试期120 d。结果显示,随着全株玉米青贮添加量的增加,试验Ⅰ、Ⅱ和Ⅲ组料重比逐渐下降,其中试验Ⅲ组显著低于试验Ⅰ、Ⅱ组(P<0.05);试验Ⅲ组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最高,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总蛋白、肌酐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葡萄糖含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Ⅲ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Ⅰ、Ⅱ组(P<0.05)。与同等比例添加全珠玉米青贮的组相比,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高于试验Ⅴ组(P>0.05);试验Ⅲ组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Ⅴ组(P<0.05),试验Ⅱ组料重比低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Ⅱ、Ⅳ组间粗蛋白质、粗脂肪、能量和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Ⅲ、Ⅴ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Ⅳ组总胆固醇含量及谷丙转氨酶活力均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Ⅴ组疆岳驴每千克增重成本分别为16.40、15.10、14.79、17.34和16.10元,整个试验期每头驴毛利润分别为711.27、837.53、871.98、629.46和738.16元。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为评价依据,综合经济效益比较,以在基础饲粮(以DM为基础)中添加0.28%碳酸氢钠时、全贮玉米青贮占粗饲料60%(在基础饲粮DM中添加26.67%)饲喂疆岳驴公驴效果最优,无需额外补充碳酸氢钠。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生产中绵羊遭受热应激的现状,研究了热应激条件下复方中药对杂交羊(小尾寒羊×内蒙古细毛羊)生产性能、生理参数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味中草药(香薷、大黄、厚朴和黄芩),按3∶3∶2∶2进行组方。选择240只、体重(36.61±0.73) kg相近的育肥后期杂交绵羊,随机分为4组,各组羊分别饲喂含干物质含量的0(对照组)、0.5%、1.0%和1.5%的复方中药,每组60只羊。试验期为28 d,试验期间羊舍温湿指数平均达79.68。结果表明:1)从生理指标上,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中药可显著降低羊的呼吸频率(P<0.05),并提高了羊的躺卧比例,尤其是下午12:00-16:00,较对照组提高了13.38%~19.15%。2)从生产性能上,饲喂中药显著提高了羊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不同中药组的ADFI较对照组提高了1.05%~7.21%(P<0.05),ADG和料重比(F/G)以0.5%组效果最好,ADG较对照组提高了12.12%(P<0.05),F/G降低了14.68%(P<0.05)。3)从血液理化指标上,饲喂中药组的血清甲状腺素(T4)和皮质醇(COR)含量分别表现出增加和降低趋势(P<0.05),尤其0.5%组,T4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3.97%(P<0.05),而COR含量降低了33.15%(P<0.05)。从血清常规代谢营养指标看,各组间尿素氮(BUN)和葡萄糖(GLU)含量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0.5%组GLU含量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而BUN含量显著下降(P<0.05)。4)从经济效益分析,饲喂0.5%~1.5%中药可使增重效益提高了7.50%~13.91%,0.5%组净收益最高(4.85元·d-1·只-1)。可见,该复方中药可以有效缓解杂交小尾寒羊的热应激,添加日粮干物质的0.5%最佳。  相似文献   

15.
苜蓿皂苷对断奶仔猪脂质代谢、抗氧化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苜蓿皂苷对断奶仔猪脂质代谢、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性能指标的影响。根据品种、胎次、日龄、体重尽量一致的原则,选择健康无病、体重9.2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8头(阉公猪和小母猪各半),试验采用4处理3重复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对照组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25%(试验Ⅰ组)、0.50%(试验Ⅱ组)和1.00%(试验Ⅲ组)的苜蓿皂苷。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其中试验Ⅲ组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但对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极显著(P<0.01)降低了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显著(P<0.05)提高了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规律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反;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显著(P<0.05)降低了肝脏中总胆固醇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肝脏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了肌肉中胆固醇含量。2)随着饲粮中苜蓿皂苷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不断增强,其中试验Ⅱ、Ⅲ组的活性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苜蓿皂苷也降低了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3)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依次提高,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组IgG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而IgA和Ig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在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力。综合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苜蓿皂苷有利于降低血清、肝脏和肌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调节仔猪的血脂代谢,并能提高仔猪的抗氧化性能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布氏乳杆菌对杂交构树青贮品质以及杂交构树青贮替代不同比例花生藤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杂交构树青贮试验设置2组,对照组为新鲜的构树枝叶经机械粉碎后添加玉米粉10%、糖蜜2%~4%、尿素0.5%,含水量约为60%;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5×109 CFU/g布氏乳杆菌,每组3个重复,发酵10~15 d。体外发酵试验设置4组,杂交构树青贮替代花生藤比例分为0 (G0组)、30%(GS30组)、60%(GS60组)、100%(GS100组),每组设10个重复。结果显示,试验组杂交构树青贮具有较强的酸味和芳香味,呈黄绿色,质地松散,感官品质为良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杂交构树青贮的总能、pH值、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丁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体外发酵24 h,GS60组和GS100组产气量均显著高于G0组(P<0.05)。体外发酵24 h,GS60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G0组和GS30组(P<0.05);各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0组(P<0.05);...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苎麻(Boehmeria nivea L.)青贮、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青贮、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及芦笋皮的饲用价值,利用饲料分析技术及氨基酸分析仪进行了测定,并对其饲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芦笋中粗蛋白质(CP)、粗脂肪(Fat)和粗灰分(Ash)的含量最高;苎麻青贮中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最高;构树青贮中干物质(DM)和总能(GE)为最高;芦笋的总必需氨基酸与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芦笋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DDM)、相对饲用价值(RFV)和有机物质消化率(OMD)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苎麻青贮的饲用价值显著低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本研究可以为苎麻青贮、构树青贮、芦笋及芦笋皮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对仔猪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含量的影响。选取42头35日龄健康三元(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NC组)饲粮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分别为2.9%和1.5%,其余各组在NC组的基础上调整饲粮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分别为2.9%和1.3%(LA组)、2.9%和1.7%(HA组)、2.6%和1.5%(LG组)、3.2%和1.5%(HG组)、3.5%和1.5%(HHG组)。试验期为21 d。于试验结束时测定仔猪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含量。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对仔猪各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2)LA组和NC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HA组(P<0.05),HG组和HHG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LG组(P<0.05),LG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NC组和HG组(P<0.05),LG组和HG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HHG组(P<0.05)。3)HA组血清胃抑素含量显著低于LA组(P<0.05),LG组和HG组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HHG组(P<0.05),LG组和HG组血清胰高血糖素含量显著低于HHG组(P<0.05),LG组和NC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显著低于HHG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不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影响了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含量,但是对器官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小肠组织形态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42头体重相近(11.40±1.36) kg、体况良好的40日龄保育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由80%基础饲粮和20%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组成的试验饲粮。试验共30 d,其中预试期8 d,正试期2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保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了16.50%和18.68%(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了74.35%(P<0.05)。2)试验组保育猪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结肠和直肠食糜pH值分别显著降低了19.16%、11.59%、14.09%、15.95%和11.23%(P<0.05)。3)试验组血清尿素氮、白蛋白、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显著升高了69.84%、5.22%、100%(P<0.05),血清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9.43%、60.51%(P<0.05)。4)试验组保育猪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回肠绒毛高度分别显著升高了13.64%和11.49%(P<0.05),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了9.56%(P<0.05)。5)试验组每头猪的增重收益、毛利润分别显著提高了30.84%和44.48%(P<0.05),饲料成本显著降低了21.58%(P<0.05)。综上所述,饲喂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能够降低保育猪的腹泻率,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性能,促进肠道发育,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比例发酵海鲜菇菌糠对简阳大耳黄羊屠宰性能、羊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简阳大耳黄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羊。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C组,对照组)、20%(L组)、30%(M组)、40%(H组)发酵海鲜菇菌糠。预试期10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L组宰前活重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H组(P<0.05),肺脏、肾脏、瘤胃、小肠、大肠重量以及瘤胃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且随发酵菌糠添加量的增加,眼肌面积、肺脏、肾脏、瘤胃、小肠以及大肠重量呈二次变化(P<0.05)。2)各组间背最长肌pH无显著差异(P>0.05);L组24和48 h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且均随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二次变化(P<0.05),熟肉率显著高于H组(P<0.05),剪切力显著低于H组(P<0.05)。3)L组背最长肌中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C组(P<0.05),天冬氨酸、苏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和H组(P<0.05),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脯氨酸、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和M组(P<0.05),其中,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随发酵菌糠添加量的增加呈二次变化(P<0.05)。4)各组间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硬脂酸(C18:0)和α-亚麻酸(C18:3n3)含量随发酵菌糠添加水平的增加分别呈二次变化和线性升高(P<0.05),H组C18:3n3含量较C组提高了16.48%,试验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3 PUFA含量较C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n-6/n-3较C组分别下降了0.64%、11.73%和12.34%。综上所述,日粮中发酵海鲜菇菌糠添加水平为20%时对提高山羊内脏器官发育以及改善肉品质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