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出城市园林景观水体中高效、生态、环保的福寿螺防治技术,特在荷花池中投放麻鸭作为捕食性天敌,进行了福寿螺生物防治技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投放麻鸭的荷花池中,福寿螺的发生为害明显减少,荷花的景观面貌和受损情况有明显改善,相比不投放麻鸭的荷花池,投放麻鸭对福寿螺幼螺及成螺的平均防治效果为74.80%、对卵块的平均防治效果为72.48%,且能降低荷花池管养费用近60.10元/m2。  相似文献   

2.
福寿螺不同投放时期对水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移栽后当日、3d、7d投放福寿螺,水稻最高苗分别比对照减少55.8万株/hm2、31.2万株/hm2、12.8万株/hm2;有效穗数下降依次为20.3万穗/hm2、8.25万穗/hm2、3.15万穗/hm2;水稻产量,在水稻移栽后当日投放比对照减产715.5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而,在福寿螺发生区,要及时抓好水稻大田前期的用药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7-2011在浙江省遂昌县开展了单季稻稻田福寿螺调查监测,研究了单季稻稻田福寿螺预测预报技术和防治指标。结果表明:预测浙南山区单季稻稻田福寿螺发生程度关键是越冬后福寿螺田间基数,建立了预测模型Y=0.2045+0.4447X,吻合率92.9%。手插移栽单季稻产量损失率(Y_1)与越冬后福寿螺田间基数(X_1)的关系模型为Y_1=1.4661+0.4169X_1,直播单季稻产量损失率(Y_2)与越冬后福寿螺田间基数(X_4)的关系模型为Y_2=3.7914X_4-1.6613。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经济允许水平(EIL)为2.1%-2.8%。制定了手插单季稻福寿螺防治指标为1.5-3.2头/m~2,直播单季稻防治指标为1.0-1.2头/m~2。  相似文献   

4.
稻田福寿螺为害程度上升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稻田福寿螺发生为害的趋势,指出福寿螺为害程度上升的原因主要与其生物特性及人为扩散传播、缺少有效天敌控制、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水稻种植方式改变有关。提出采取稻田防治与稻田周边环境生态治理相结合、农户防治与公共植保相结合、应急防治与持续性控制相结合的稻田福寿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5.
稻田福寿螺以成螺(中、小型螺)和幼螺越冬,越冬大多位于土表下0.5~2.0 cm处。越冬福寿螺成、幼螺在早稻田于5月初开始活动,6月下旬螺量明显持续增加,7月上中旬达高峰;随着早稻收割和晚稻移栽,田间福寿螺成、幼螺种群数量回落,其平均螺量始终维持在1.5~2.0只.m-2,未见明显增加,10月中旬开始田间断水,福寿螺成、幼螺钻入泥中越冬;福寿螺田间调查螺量与水层深浅关系密切。卵5月上旬末始见,6月中旬突增,7月上旬达高峰,其后田间断水,福寿螺成螺停止产卵,卵量下降;晚稻移栽、返青后,田间卵量直线上升,9月中旬达高峰,其后卵量下降,平均百丛未孵卵量保持在4~5块,10月中旬田间断水,福寿螺成螺停止产卵,田间未孵卵量逐渐下降。白鹭对福寿螺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在安溪县3个茶园基地进行司雷智能虫害防治系统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智能虫害防治系统运行20 d后,大宝峰茶园基地防控区虫口密度为9头·m~(-2),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均低于对照区。智能虫害防治系统运行10 d后,历山茶仙茶园基地防控区虫口密度稳定在5头·m~(-2)左右,均低于对照区,对照区出现2次高峰期,最高虫口密度为24头·m~(-2);山国饮艺茶园基地防控区虫口密度稳定在8头·m~(-2)左右,均低于对照区,对照区出现3次高峰期。说明司雷智能虫害防治系统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明显,且对茶树及天敌种群安全,适合在茶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浅谈防城港市农田福寿螺发生趋势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文彪  杨桂梅 《广西农学报》2006,21(5):23-25,34
阐明了防城港市农田福寿螺发生趋势,并指出福寿螺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的四大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控制、人工防除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不同螺口密度和为害始期福寿螺为害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于2007—2009年分别在早稻、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田通过人工定量投放福寿螺进行为害损失试验。结果表明:投放的时间越早,危害损失越大;投放的数量越多,危害损失越重。所有这些损失率与福寿螺密度之间的关系,均可采用幂函数方程来描述,以5%产量损失作为经济允许水平算的话,秧苗移栽后早稻田福寿螺密度宜控制在1只/m2以下,晚稻宜在3.5只/m2以下。福寿螺在早稻田的存活率在低密度下较高,而在晚稻田的存活率都不高,但是低密度下产卵量明显增多。建议要特别加强对水稻移栽后小苗期田间福寿螺的防控,最好能在移栽前对本田进行必要的防治,另外一旦断垄发生后要及时补苗,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9.
稻鸭共作防治水稻病虫害、杂草和福寿螺的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稻田中全天放养鸭子25只,有利于抑制水稻生育后期纹枯病的发生和蔓延,亦可不同程度降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显著降低稻飞虱的虫口密度,基本清除田间杂草和福寿螺,从而可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施药成本和除草人工,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期,利用性诱捕器和电击式杀虫灯开展美国白蛾成虫诱捕监测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发生期33~49 d,始见期为4月3日、高峰期为4月27日至5月4日、终见期为5月22日;美国白蛾灯诱防治区较对照区平均网幕数减少43%左右,平均有虫株率下降71.3%~77.1%,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贵州植烟区开展蚜茧蜂生物防控烟蚜及蚜传病毒病防治提供参考,在贵州省镇远县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人工释放烟蚜茧蜂和喷施农药2种处理及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对照)对烟蚜和蚜传病毒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人工释放烟蚜茧蜂较对照能有效地防治烟蚜发生,烟蚜虫口减退率达79%,防效达88.1%,对蚜传病毒病的防效为40.81%;减少农药使用次数1.67次/667m~2,节约防治成本20.88元/667m~2。生物防治区与化学防治区烟叶的产量、均价、产值及桔黄色烟比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2018年常德市周家店镇水稻二化螟为害严重,为了能更有效合理防治水稻二化螟,采用GB/T 15792-2009稻桩剥查法对该区域稻区的水稻二化螟越冬虫口密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越冬前虫口密度最高达477 572头/667m~2,最低为243 121头/667m~2,平均388 250头/667m~2;越冬后虫口密度最高达252 793头/667m~2,最低为31 349头/667m~2,平均145 183头/667m~2。二化螟越冬后种群仍处在较高数量,且在越冬后调查期间已在田间发现二化螟成虫,需持续高度关注该区域二化螟的发生动态。为了降低水稻二化螟的越冬基数,应对稻茬进行适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为控制福寿螺在湘南稻田中的危害,选择3种防治福寿螺的高效、价廉、低残留农药进行了防控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福寿螺的整体防治效果为45%百螺敌WP〉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5%梅塔颗粒剂。但5%梅塔颗粒剂的药效较前两者更持久,且一定时间内其防治效果呈递增趋势,而45%百螺敌WP和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杀螺速效性更强,一般在3d内即能达到最大防效。因此,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建议使用45%百螺敌WP,其推广浓度为45g/667m2。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小而其周围水渠等环境中密度较大,以预防为主要目的时,建议使用持效期较长的5%梅塔颗粒剂,推广浓度为400g/667m2。  相似文献   

14.
为控制福寿螺在湘南稻田中的危害,选择3种防治福寿螺的高效、价廉、低残留农药进行了防控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福寿螺的整体防治效果为45%百螺敌WP>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5%梅塔颗粒荆.但5%梅塔颗粒剂的药效较前两者更持久,且一定时间内其防治效果呈递增趋势,而45%百螺敌WP和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杀螺速效性更强,一般在3 d内即能达到最大防效.因此,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建议使用45%百螺敌WP,其推广浓度为45 g/667m2.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小而其周围水渠等环境中密度较大,以预防为主要目的时,建议使用持效期较长的5%梅塔颗粒剂,推广浓度为400g/667m2.  相似文献   

15.
福寿螺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笔者调查了福寿螺在海南的入侵方式、现状、特点,以及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并提出了海南省防治福寿螺的建议:组建风险评估、早期预警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加强综合治理研究,形成一套可持续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层次综合技术体系,控制福寿螺的漫延。  相似文献   

16.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寿螺是我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危害水稻及其他水生植物的恶性水生动物,目前已在苏南地区迅速蔓延。为提高福寿螺的防治水平,介绍了福寿螺的形态特征及其发生规律,如福寿螺以成螺越冬、在苏南地区一年繁殖一代,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茭白、菱角、空心菜等水生植物以及水域附近的旱生植物等;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福寿螺的主要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稻田福寿螺的有效防控办法,研究了不同养鸭密度、不同放养时间和放养不同品种鸭对稻田福寿螺的防控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稻田养鸭时间为40 d时,对福寿螺的平均防治效果达到93.94%;当稻田养鸭密度在6~14只/(667m2)时,鸭子对稻田福寿螺的平均防效与养鸭密度和放养时间呈正相关,且平均水稻产量随着...  相似文献   

18.
根据影响福寿螺地理分布的温度、降水等关键气候因子阀值、有效积温法则和生物气候相似距方法,应用气候数据库、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构建了福寿螺地理分布预测模型,并以我国670个基准气象站点19511980年的气候资料运行该模型,结果表明:福寿螺可在中国52.09%气象站点所代表的地区发生,面积约2563000km1980年的气候资料运行该模型,结果表明:福寿螺可在中国52.09%气象站点所代表的地区发生,面积约2563000km2,并将福寿螺在中国的风险等级区划为安全区、轻度危险区、危险区和高度危险区,其中危险区和高度危险区占气象站点所代表的地区40.00%,约1957000 km2,并将福寿螺在中国的风险等级区划为安全区、轻度危险区、危险区和高度危险区,其中危险区和高度危险区占气象站点所代表的地区40.00%,约1957000 km2。  相似文献   

19.
福寿螺作为入侵生物,已经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寄生虫病传播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福寿螺危害的区域越来越广,危害的作物种类不断增加,造成了世界范围内难以估量的损失.目前对于福寿螺的防治仍集中于单一的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福寿螺综合控防技术.综述了近些年来,福寿螺的危害性及其综合防治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要的分析了在福寿螺的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利用贵州乌蒙烟区19612000年的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等主要气候因子数据,分析了烤烟生育期气候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乌蒙烟区光照充足、降雨丰富、气温相对偏低,但气温年际间相对稳定,光照和降雨量在不同年份间存在较大波动。线性趋势分析表明:旺长期(6月)气温呈现较显著的上升趋势,成熟初期(7月)气温显著下降;烤烟生育期每月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其中成熟初期(7月)的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显著;降雨量在5月、6月呈减少趋势,7月、8月呈增加趋势,生育期每月降雨量的线性变化趋势未达到显著水平。突变检验表明:40年来该烟区烤烟生育期气温在1998年发生了明显突变,日照时数在1985年发生了明显突变,降雨量未发生明显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