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天津市7种主要大田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豆类、薯类、花生)为研究对象,计算了作物田间秸秆产量、加工副产物量以及秸秆资源总量,结果表明:2013—2015年天津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平均为202.46万t,其中玉米和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田间秸秆产量较高,分别为88.08万t和67.95万t,占全市农作物田间秸秆总量的47.86%和36.93%;玉米加工副产物量为14.51万t,占全市农作物加工副产物总量的78.69%。玉米和小麦秸秆资源总量之和占全市秸秆资源总量的85%左右。针对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秸秆利用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秸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当前利用程度不够,大部分直接焚烧处理,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浪费了资源。河南省鹤壁市玉米种植面积广,对秸秆利用技术研究水平较高。本文结合鹤壁市玉米秸秆利用实际情况,分析和探讨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春 《农学学报》2015,5(2):42-46
为了明确农村种植业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对北京市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了各地区的秸秆资源量及利用现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北京地区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玉米和小麦,占全部秸秆产量的94.9%,秸秆利用主要以秸秆还田为主。除家庭燃用、秸秆还田以及养畜等用途外,北京仍有10%的剩余秸秆资源。通过分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以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京郊区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解读《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籽粒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叶等农作物副产品,不包括农作物地下部分。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资源,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秸秆中。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据测算,2005年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约6亿吨。但分布分散、统计困难,利用现状不明,影响了国家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格局,挖掘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为广西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草谷比法分析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格局。【结果】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逐年增加,其中水稻、马铃薯和玉米秸秆是主要来源。2016年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2306.86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1868.32万t,可能源化利用量为1588.07万t,可转化能源量可折算为733.16万t标准煤。水稻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地区;玉米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地区;薯类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地区。【结论】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资源总量逐年平稳增加,水稻、薯类和玉米秸秆是主要来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解决禄劝县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问题,降低农作物秸秆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例,分析了禄劝县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8,(11)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小麦、棉花、水稻等各种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每年全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作物秸秆总量约7亿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秸秆处理技术,目前超过50%的秸秆被直接焚烧或丢弃在田间地头。秸秆材料化是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将秸秆材料化利用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技术概述(1)技术原理该技术是利用粉碎后的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或预处理)为主要原料,添加一  相似文献   

8.
运用能值分析与生态足迹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2005—2014年主要农作物(棉花、小麦、玉米)秸秆资源的各种利用方式进行评估,分析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人均生态足迹及人均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近10年来新疆主要农作物(棉花、小麦、玉米)秸秆利用的人均总生态足迹为2.622 hm~2,人均总生态承载力为2.318 hm~2,人均总生态赤字为0.304 hm~2,年均生态足迹为0.087 hm~2,年均生态承载力为0.077 hm~2,年均生态赤字值为0.010 hm~2。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超出了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承载力,表明该区域秸秆资源利用不合理。因此,今后对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须进一步科学地规划,坚持适度利用;同时分析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对干旱区农业秸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管理和健康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典型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每年均可产生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本文在分析南阳市宛城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状况和利用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农作物秸秆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平泉县是玉米种植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年可产玉米32万t,产玉米秸秆28万t,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为全县牛羊饲养提供了很好的饲料资源,截止到2003年末全县牛存栏4.32万只,羊存栏21.1万只。合理地利用玉米秸秆,能有效地提高秸秆利用率,提高饲料消化率,为舍饲牛羊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促进牛羊饲养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芳 《河南农业》2020,(7):31-31
内乡县是一个山地、丘陵、平原各占1/3的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资源比较丰富。农作物播种面积为8.20万hm2,主要种类有小麦、玉米、花生等,其中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2017年全县农作物秸秆可利用总量为65.87万t。一、秸秆综合利用量从利用数量来看,2017年,内乡县秸秆总产量77.16万t,利用量65.87万t,综合利用率达到85.4%,其中,夏季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较高,达到96.2%。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通过对阿克陶县的秸秆资源情况的全面调查,充分掌握了玉米、小麦、棉花、水稻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秸秆资源量和秸秆资源利用等情况.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阿克陶县秸秆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利用对策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该文估算了黑龙江省2011年的主要农作物秸秆量,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限制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原因,提出了促进农户秸秆还田的对策,即玉米连作秸秆还田技术、玉米大豆轮作秸秆还田技术、水稻秸秆还田技术三套机械化秸秆还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叶等副产品。我国农作物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但近年来,随着秸秆产量增加、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应用,加上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分  相似文献   

15.
正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数量最大的副产品,是一种大量的永续性的宝贵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小麦、棉花、水稻等各种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农作物秸秆总量约7亿吨,但秸秆在作为饲料、肥料、燃料及工业原材料等综合利用方面仅占33%左右,大量秸秆被直接焚烧或丢弃在田间地头,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对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化  相似文献   

16.
<正>农作物秸秆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针对秸秆利用过程中严重浪费现状,提出了以饲料、燃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等形式利用秸秆资源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以及提高利用率,妥善利用这一资源,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也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露天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影响交通安全,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2017年卢龙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6万亩,种植玉米29万亩、甘薯26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资源,燃料化是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以农作物经济产量为依据,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和可收集利用量进行估算,进而评估其生物转化甲烷和燃料乙醇的潜力。2014年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达72 836.9万t,其中可收集利用量达60 986.1万t。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为前三大秸秆资源。河南省、黑龙江省和山东省的秸秆资源是最为丰富。以热值估算,仅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三大秸秆可折合标准煤量20 177.5万t。基于微生物发酵工艺估算,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可生产甲烷1 286.8亿m~3,或可生产燃料乙醇1 823.5亿升。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量巨大,以其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入户调查、利用统计资料及查阅文献的方法,对河北省曲周县秸秆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曲周县秸秆资源丰富,2007年秸秆资源量为49.4万t,据估算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主要秸秆资源是小麦、玉米和棉花秸秆,三者占秸秆总资源量的97.7%;小麦、玉米秸秆主要的利用方式是秸秆还田,其秸秆还田率达96.47%以上,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较低;棉秆利用还应该进一步优化。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可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业,走秸秆养殖-沼气-肥料高效循环农业生产道路,以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景谷县2008年农作物秸秆调查与评价的基础数据,主要阐述了当年水稻、玉米、小麦、甘蔗、大豆5种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方式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适宜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浅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农作物秸秆是作物的重要副产品,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农作物桔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可用作吧料、饲料、生活燃料及工副业生产的原料等。秸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总能量基本和玉米、淀粉的总能量相当。秸秆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秸秆中蛋白质含量约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