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宗俦  冯明友 《种子》1997,(3):61-64
通过对杂交稻组合“汕优桂41”的八代定向定型系统选育成功的常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安优粘”,经两年区域试验、两年生产试验、一年多点大面积生产示范,通过了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米质优异、产量高和适应性广、抗性较强等特点,适于在黔中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T香优557是用不育系T香A与恢复系黔恢557配组育成的早熟三系杂交稻,于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有稻米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稻瘟病抗性好、耐冷性较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T香优557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水稻早熟性的初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早熟品种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根据水稻早熟高产育种的理论基础,初步提出培育早熟高产稻组合的各种可能途径并阐述国内外水稻早熟性品种遗传模式且对当前预测杂交水稻生育期杂种优势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水稻遗传育种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的研究成功和推广推动了水稻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杂交稻制种产量低,种子成本高,使推广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为了探索杂交稻制种的高产途径,近年来以新组合“中丹二A×恢6”为对象对有关制种技术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概述如下毫  相似文献   

5.
付习 《中国种业》2019,(3):96-97
嘉优中科10号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选育的具有理想株型的高产、多抗、早熟长粒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8年通过江西省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嘉优中科10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应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王兴志  孙鸿勋 《种子》1994,(5):54-56
杂交稻推广近20十年,目前已占稻田面积70%以上。但由于组合过分单一、同一组合栽种时间过长,导致丰产性、抗逆性有不同程度降低,故引进、筛选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杂交稻新组合,不失为争取水稻持续高产的一条可行途径。研究者们未雨绸缪,开展了杂交稻新组合的引种示范和推广工作,筛选出正在取代“汕优64”的“威优77”,该组合到1993年止已推广8000公顷,“菲优63”高产、优质、抗性好,是可能取代“汕优63”的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7.
汕优晚3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杂交稻汕优晚3在安顺地区中早熟杂交稻区主要农艺措施与产量的数学模型,解析了主要农艺措施的产量效应及交互作用。通过模拟寻优频数分析得出了与这一新组合特性相宜的配套栽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建湖县是国家级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江苏省杂交稻珍汕97A不育系原种和汕优63等组合定点繁殖制种单位。1992年,全县杂交稻种子生产在经历了前期干旱、后期多雨和病虫害多发的不利条件下喜获丰收。5.05万亩制种田,总产883.8万公斤,平均亩产175公斤,是自1977年连续制种16年来亩产超过150公斤的第5个年头。为确保汕优63种子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9.
在对具有雄性不育强恢复基因的新恢复材料进行测配、筛选中,不仅显示出通过种间、亚种间杂交选育新恢复材料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发现并筛选出诸如“R418”“R426”等一批极具高产、早熟潜力,更适于组配适合高海拔低气温生态条件的早中熟杂交稻组合的重点恢复材料。  相似文献   

10.
安优08是以优质、抗稻瘟病水稻雄性不育系安丰A作母本与自育高配合力恢复系QN 2058作父本组配而成。该组合属籼型抗寒型高产稳产杂交稻早熟新组合。2009~2010年2年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达9.11 t/hm2,平均比综合对照增产11.31%,群体综合性状表现好且制种易获高产,适宜高寒山区及中早熟稻稻区种植。于2011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1008号)。  相似文献   

11.
Y两优900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Y两优900是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选育出的超级杂交稻组合,是以不育系Y58S为母本、籼粳杂交选育的感光型恢复系R900为父本配组育成的第4期超级杂交稻重点苗头组合。2014年晚造广西玉林市引进该组合进行大面积试种,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茎秆粗壮坚韧、穗大粒多、产量高等特点,根据该组合的特征特性以及不同栽培水平的生长、产量表现,总结出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育成的两个重要的超级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观察了在江苏省生态条件下超级杂交稻的物质生产及产量表现特征,分析了超级杂交稻组合产量潜力发挥的限制因子。【结果】结果显示,杂交稻组合不论在常规密度还是在稀植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好的生产能力,其产量优势主要体现在大穗特征,但结实性未见明显改善,结实率偏低。常规高产品种在常规密度下也表现出较高产量水平,但在稀植条件下产量大幅下降。超级杂交稻的物质生产能力较汕优63有一定提高,特别是生育后期物质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明显改善了杂交稻抽穗后物质生产能力弱的劣势。无论正常密度还是稀植条件,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率无明显变化,显示出明显的类型特征。【结论】从以上结果可知,超级杂交稻实现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在于确保较高的群体颖花量的前提下,增加结实期物质生产,实现结实率的突破。适当降低密度,可增加结实期的物质生产量,从而达到改善结实特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育系Ⅱ-32A系列杂交稻制种中"920"的合理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组合生产中"920"的最佳施用时期宜选择在不育系抽穗15%时,分2次施入,有助于解除不育系群体包颈,形成最佳不育系穗层分布,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14.
徐宗俦 《种子》1992,(5):56-58
“二系”杂交稻在我国选育成功,一些组合已在国内示范推广达数十万亩以上,但对“二系”杂交稻在较高海拔地区的表现,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育种目标尚缺乏研究,我们通过在高海拔、低气温地区引进“二系”杂交稻组合试种,对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水稻育种家们提供较为清晰的遗传信息,制定更加切实的育种目标,以便选育更为高产的“二系”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15.
特优524是广东省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汕头市农业局杂优稻生产办公室联合选育的高产稳产型杂交水稻新组合.1994~1995年参加广东省早造杂交稻区试,产量均列第一位;1995~1996年参加全国晚造杂交稻区试,产量分列第二位和第一位.1997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1].2000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至2000年,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累计推广种植36.5万hm2,目前仍是广东等省高产类型主栽组合之一.为更好地发挥该组合的增产潜力,依据选育及栽培研究的实践,结合该组合特征特性,有针对性地提出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安全和稻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水稻生产和大米消费市场的需求,广西农科院水稻所及时调整育种目标,整合育种资源,选育优质高抗的杂交稻新品种。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先后育成了秋优1025、秋优998、百优838等一批优质高产组合,促使广西杂交稻优质化育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进一步提高杂交稻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以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自育的优质常规品种八桂香与闻香占进行有性杂交,  相似文献   

17.
《种子》2006,25(3):94-94
中优448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引进质不育系中9A与自育广亲和恢复系成恢448组配而成的优质早熟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国审稻:2003061。  相似文献   

18.
伍豪 《中国种业》2013,(3):59-60
早熟杂交稻主要在广西桂中北作早稻以及广西其他稻作区的晚造秧田的前茬水稻,种植面积很大.然而,目前广西早熟杂交稻主要来自相邻省,每年审定的品种很少,因此,广西的水稻育种家有必要集中精力,培育出更适合广西稻作区的早熟杂交稻.  相似文献   

19.
为发展超级杂交稻,全面提高稻谷产量,增加稻农收入,促进水稻生产向高产、高效发展,2005年进行了超级杂交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20.
杂交稻“汕优63”组合是福建三明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明恢63配制而成的。刚推广前几年,群众普遍反映该组合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较抗病。种植多年后,抗病力逐渐衰退。这个组合在全国各地正大面积种植与推广,对抗病力衰退如不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若遇到特殊气候的年份,将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