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二年制脱毒种薯体系建设及其关键技术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和利用是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因繁殖周期长,病毒再侵染风险高,使种薯质量很难保证。本研究以品种脱毒和试管薯生产为基础,以微型薯生产和标准种薯生产为扩繁环节,建成了二年制种薯生产体系。该体系将种薯生产在田间多年繁殖改进为只需一年繁殖,从而降低了病毒再侵染机率,保证了脱毒种薯质量。  相似文献   

2.
二季作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殖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 言马铃薯脱毒只是脱除了已经侵染到块茎内的各种病毒 ,但并不能解决植株遭受病毒再侵染的问题。事实上 ,脱毒马铃薯在繁殖过程中 ,只要接触毒源或遭到传毒介体的侵害 ,就会重新感染病毒而再次发生退化。因此 ,在繁殖脱毒种薯的过程中 ,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病毒的再侵染。脱毒种薯的繁殖过程包括脱毒试管苗快繁、脱毒微型薯 (原原种 )工厂化生产、一代原种生产和二、三代原种生产及一级脱毒种薯生产等过程。2 脱毒试管苗快繁保存的脱毒试管苗在进行大量扩繁时 ,首先要进行病毒检测 ,确信不含各种病毒后再开始切繁。基础苗在…  相似文献   

3.
以向日葵霜霉病菌孢子囊作接种体,用顶芽接种法接种向日葵2至12叶期植株,2叶至8叶期的植株产生了系统侵染,部分系统侵染植株无表观症状,但可产生带菌种子。试验证明孢子囊可引起向日葵幼株再侵染。  相似文献   

4.
改进生产马铃薯种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于1975年已利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无病种薯。相继在马铃薯主要产区的许多省份内均取得显著的增产就地留种的效应,但获得的无病毒种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必须采用综合措施防止无病毒种薯再侵染病毒和其它病原,例如,应用蚜虫飞迁资料控制传播病毒以及将微型薯和小薯种植在防虫温室和防虫网棚内,在种薯检验过程中应利用酶联免疫和往返凝胶电泳跟踪检测,以便在防虫网棚群内采取局部控制,对脱毒小薯进行无性繁系选  相似文献   

5.
我国于1975年已利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无病种薯.相继在马铃薯主要产区的许多省份内均取得显著的增产就地留种的效应.但获得的无病毒种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必须采用综合措施防止无病毒种薯再侵染病毒和其它病原。例如,应用蚜虫飞迁资料控制传播病毒以及将微型薯和小薯种植在防虫温室和防虫网棚内.在种薯检验过程中应利用酶联免疫和往返凝胶电泳跟踪检测,以便在防虫网棚群内采取局部控制,对脱毒小薯进行无性繁系选择.  相似文献   

6.
围绕"健康、高产、标准"三大种薯生产目标,结合山区自然条件及栽培习惯,开展"改净作为套作,改窝播为浅沟点播,以密度调控为主"的马铃薯脱毒原种扩繁技术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改净作为套作,病毒再侵染机率极低,并提出以667m2植4000粒为原种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7.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9,31(11):41-43
茶组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对张宏达系统山茶属茶组植物19个种和变种,应用ISSR标记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11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ISSR反应共得到166条可重复条带,多态性条带有15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3.4%,  相似文献   

8.
一种侵染花生的新病毒鉴定初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广东省广州市郊花生上分离获得1个新的病毒分离物,病毒粒体为球状,直径约100nm。该病毒分离物在人工接种鉴定的4科13种植物中,能侵染3科11种植物;与花生芽枯病毒(PBNV)抗血清有弱阳性反应;病毒SRNA 3’端813个核苷酸序列与PBNV和西瓜银叶斑驳病毒(WSMoV)同源性为80%左右,与TospovirW属中其它病毒同源性为39%~65%。初步明确该病毒分离物为Tospovirus属的一种新病毒,暂定名为花生坏死斑点病毒(peanut necrotic spot virus,PNSV)。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麦条纹病初侵染源和再侵染问题,进行了田间试验测定和大量的调查分析,明确了种子带菌是大麦条纹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指比较,种子带菌占整个初侵染源的90.8%,发病率比较,种子带菌占整个初侵染源的75%。种子消毒处理,能很好的控制大麦条纹病的发生发展。土壤中残存的大麦条纹病病菌,也是大麦条纹病的初侵染源,但在整个初侵染源中所占比例很小。大麦条纹病再侵染程度主要取决于初侵染量和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0.
对张宏达系统山茶属茶组植物19个种和变种,应用ISSR标记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11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ISSR反应共得到166条可重复条带,多态性条带有15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3.4%,分析揭示茶组植物的Nei氏遗传距离(He)为0.295 1,Shanon多样性指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收集的248份薏苡种质资源为基础,按地理来源将标准化的14表型数据分组,采用最短距离逐步取样法并按一定比例抽样,共获得8个候选核心子集,利用变异系数变化率、均值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方差差异百分率、表型保留比例、表型频率方差和Shannon-Wiener指数7个参数进行核心种质代表性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薏苡初级核心种质库包含67份资源,保留了原始种质27.02%的样品(25%组内取样比例),其变异系数变化率、均值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方差差异百分率、表型保留比例、表型频率方差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检验指标分别为110.05%、0、93.03%、10%、96%、0.655和0.881;t测验结果表明,核心种质库14个表型性状均值与原始种质无显著性差异,仅有3个表型的某一性状级别丢失,其余11个表型均保留了原始种质的所有性状级别(RPR=1.0),保留表型性状级别比例为96.49%,且多数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略高于原始种质。其结果说明,获得的核心种质库代表性好,遗传多样性丰富。该结果为后期薏苡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创新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Torra.  L 《花生学报》1995,(3):39-40
病毒检测技术的新发展L.Torrance胡英考编译自《病毒检测技术》,植物病毒的生化检测可分为两大类,即根据病毒核酸的检测和根据病毒外壳蛋白的抗体试验(或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特别是酶免疫测定法(EIA),是植物病毒大规模检测和诊断的最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植物干物质重量以及Elisa测定可见病毒粒的有无.把多年生黑麦草Ellett不同基因型划分为对BYDV的分离物PAV株系敏感或具有抗性的品种。在接种处理中.敏感型与具抗性基因型相比较.前者植株的干物质重量明显(P<0.05)降低;然而,在未接种处理中,2个基因型间产量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先一年冬季的生长和季节性生产情况,从2个田间试验点选出4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的高等植物进行试验。在温室中作了抗病毒鉴定。由各个品种中筛选的侵染百分率为18%—46%.至少有50%对病毒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14.
由木薯褐色条斑病毒(Cassava brown steak virus,CBSV)和乌干达木薯褐色条斑病毒(Uganda Cassava brown steak virus,UCBSV)引起的木薯褐色条斑病毒病(CBSD)严重威胁着非洲木薯种植业的发展,且目前没有十分有效的防治方法。病毒侵染植物需要借助植物的翻译和复制系统来完成基因组的翻译及自身的复制,其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 IF4E)是多种RNA病毒侵染植物的必需因子。e IF4E7是木薯编码的e IF4E基因家族成员之一,本研究构建该靶标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p1300-Ca4E7。本生烟瞬时表达系统结合半定量RT-PCR的方法证明,该载体能高效沉默过量表达载体p AI-Ca4E7中的e IF4E7基因在本生烟叶片中的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木薯e IF4E7在CBSV及UCBSV侵染中的作用以及利用RNA技术干扰植物基因的病毒防治新策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能将理想的目的基因通过转基因方法导入植物细胞,最后发展优良的转基因植物。己经发现大量植物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包括病毒外鞘蛋白基因对发展抗毒工程植物特别有效.本文简述植物抗病毒病基因工程的几种策略和综述大麦抗黄花叶病(BaYMV和BaMMV)的生物技术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茶树是一种超累积氟的植物,其体内的氟含量远远高于其他植物,却不表现氟中毒症状。氟不是茶树生长的必需元素,但在高氟胁迫下,氟可通过破坏茶树的细胞结构、抑制酶活性等影响其正常生长。通过阐述茶树吸收、富集氟及其累积/解毒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研究茶树氟累积和降氟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大麦发芽过程中功能成分的变化,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28份大麦籽粒发芽前(无菌水浸泡24h,记作发芽0d)及发芽1~9d的γ-氨基丁酸(GABA)、总黄酮和生物碱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1)大麦籽粒中的GABA和生物碱含量均为发芽0d高于发芽1~2d,而明显低于发芽3~9d的相应含量;发芽前后GABA累积最大均值是最小均值的2.1倍,生物碱累积最大均值是最小均值的11.6倍。(2)大麦籽粒发芽前总黄酮含量最高,发芽后相对较低;而发芽4~8d期间的GABA和生物碱含量相对较高。(3)不同大麦品系间籽粒GABA和生物碱含量在发芽4~6d差异明显,且达到峰值的频率较高;籽粒总黄酮含量在发芽8~9d差异明显,发芽前总黄酮含量达到峰值的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试管苗繁殖过程中发现,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细弱、茎叶嫩黄与带有高浓度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及几种主要马铃薯病毒有关。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酶联夹心法检测筛选出无病毒的试管苗作为试材,排除类病毒和病毒侵染的干扰,以提高培养基中营养元素含量作为培养健壮试管苗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2倍MS液体培养处理的试管苗生长茁壮、浓绿,加速了干物质累积,使继代培养周期从3~4周缩短为2~3周。  相似文献   

19.
甘薯脱毒种苗及种薯的繁育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一旦感染了病毒便会在体内累积,使病情逐年加重,最终造成薯块的产量和品质的严重下降,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手段除去病毒,繁殖种苗的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使这项技术能更好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本文综合国内各单位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生产甘薯脱毒种薯和种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生产程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麦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与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39个供试材料的ll个差异极显著的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选取前三个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其累积百分率大于85%,分别计算出39个材料的三个主成分值,选择了16个综合性状较好的小麦种质资源,它们或者是山东省及黄淮麦区历史上用过的优良亲本,或者是今后可试用的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