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丘陵地区,传统的早地耕作模式:套种为玉米—红苕—小麦或玉米—红苕—小麦—青菜(作饲料用)3~4熟,净作为红苕—小麦2熟。二种常见耕作模式年收入不足2000元/667m~2。南充市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市,人均耕地仅467 m~2(0.7亩),其中田、土各半。在农业发展新时期,为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农民稳定增收,市科技人员从2002年开始,在高坪区螺溪、小龙等地以旱地作农民增收的  相似文献   

2.
二硫化碳是我省粮食部门广泛采用的熏蒸杀虫剂之一,仁寿县文公区粮站的革命职工应用二硫化碳来熏蒸窖藏鲜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十三个公社七百八十五个生产队的统计,共熏蒸了苕窖23953口处理了鲜苕46823200斤,腐烂损失由原来的产苕总数的16~18%降低至2.5~%1%。深受广大贫下中农的赞扬。松树公社丰收六队干部徐玉堂说:“往年红苕种烂完了,由国家贷款贷粮,到市场买红苕裁种,花  相似文献   

3.
黄恒掌 《作物杂志》2012,28(2):119-122
根据间套种原理结合地膜覆盖和免耕栽培技术将传统的春季辣椒-秋季玉米一年两茬变为春季辣椒-夏季香瓜-秋季玉米一年三茬种植模式,即春种辣椒应用地膜覆盖种植,采取一次性施足基肥,在辣椒采摘后期,夏季免耕套种香瓜,在香瓜后期免耕套种秋玉米。该种植模式产值149939.45元/hm2,纯收入116049.15元/hm2,比传统两茬作物增加产值36308.93元/hm2,增加纯收入28773.08元/hm2。  相似文献   

4.
<正>1种植模式响滩镇玉米种植大面积推广的是旱地新三熟套作模式,其中又以"芋/玉/豆"、"麦/玉/豆"、"芋/玉/苕"、"麦/玉/苕"为主,常采用双二五尺、双五尺开厢双行套种玉米,为增加科饲6号的种植密度,提高其群体产量,本镇广泛采用双二二五尺开厢,实行缩行增株—行距40cm、株距20cm定距移栽。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对辣椒单作与辣椒套种春玉米两种种植模式进行同田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辣椒套种春玉米比净作辣椒单产值增加189.8元/667m2,建议推广辣椒套种春玉米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在种子田行间套种白三叶和紫花苜蓿,以研究其对黔草2号苇状羊茅翌年种子产量和草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间套种豆科牧草可使黔草2号苇状羊茅株高增加15.5 ~28.5 cm,稳长增加2.8 ~3.0 cm,籽粒饱满度增加6.4~7.2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21 ~0.28 g;鲜草和种子产量比未套种的分别增产47.83% ~ 76.80%和60.4% ~ 73.9%;紫花苜蓿地下生物量及根系体积分别增产2.61 t/hm2和4 287.75m3/hm2,白三叶分别减产3.07 t/hm2和3 062.85 m3/hm2;套种豆科牧草后粗蛋白含量达19.50% ~ 20.60%,草地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塑盘育苗带土移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玉米采取塑盘育苗,1叶1心带土移栽产量比麦田套种和夏直高11.1%和25。.7%;3叶1心带土移载产量比套种和直播高3.6%和17.2%,5叶1心带土移栽产量低于套种6.3%,比直播高6.0%。移栽玉米前期生长慢,拔节期生长加快,到抽雄开花期1叶1心移栽比套种提前2d,3叶1心移栽与套种同步,移栽玉米比直播分别提前了7d,5d和3d,灌浆期相对较长另外,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穗部性状和田间生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旱地增效模式,进行生姜套种玉米试验。结果以6行生姜套种1行玉米为最佳,假茎数、株高、单株重和小区产量都是最高,单产比对照增产达16.38%,差异达极显著,并多收了613元/667m^2鲜玉米。  相似文献   

9.
玉米杂交种豫玉27系洛阳市农科所选育,1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96-1997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套种组区域试验,两年产量均居第一位,平均667m2产量519.5kg;199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套种组生产试验,产量水平再居第一位,达552.5kg,比对照种增  相似文献   

10.
间作和施肥对新定植茶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个山多田少的山区贫困县,茶园间作已成为茶农的一种种植习惯。对于无性系良种茶园,如何间作,间作什么作物,结合该县的种植特点,我们开展了大面积间作花生、玉米、黄豆、土豆、红苕等农作物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一年生定植的无性系良种茶苗,品种为福云6号;间作物为玉米、黄豆、花生土豆、红苕、芝麻等。施用肥料为尿素、家粪。1.2试验方法1998年春在定植相同品种茶苗田块,分别套种黄豆、花生、红苕、玉米、玉米加黄豆、红苕、土豆、芝麻等。当年10月下旬调查试…  相似文献   

11.
鸡粪深施对土壤呼吸速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连续3年粪肥培肥土壤试验,研究鸡粪施用量对土壤呼吸速率、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肥量达45.0∥hm2时土壤呼吸速率达到最大,为8.64μmol/m2·s,较对照6.33μmol/m2·s提高了36.49%;施入鸡粪后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平均较对照增产28.67%,且施鸡粪后第2年增产幅度较大;施鸡粪可有效增加玉米穗粗、百粒重和穗粒数,降低秃尖长,促进玉米增产,从而增加收益;鸡粪施肥当年与第2年为肥效发挥的关键年份,鸡粪肥效基本为3年.因此,可以确定鸡粪施肥量为45.Ot/hm2为生产上适宜施肥量,且鸡粪施肥周期为3年.  相似文献   

12.
1现状分析马铃薯一直是我县人民赖以生存的粮食及饲料来源,常年种植面积1.3万hm2左右,占汉中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4%,占我县粮食总产的37.6%。近年来,通过农业部门全面推广以脱毒种薯、化控和高垄栽培为内容的三项技术及配套冬播、平衡施肥等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推广"马铃薯+玉米+红苕"、地膜马铃薯+玉米+蔬菜等多种规格间套种植模式,大大提高了我县马铃薯产量水平和种植效益。2006年,我县马铃薯平均产量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丘陵区光热资源较丰富,旱地农作物两熟有余、三熟不足,实行多熟间套种植增加复种指数是确保四川省丘陵区粮食增收的重要举措。本文总结了四川省丘陵区"芋/玉/豆"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并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丘陵区"芋/玉/豆"模式提高了玉米产量,比"麦/玉/苕"传统种植模式玉米增产9.07%,三季作物全年产值增加4 715.25元/hm2,增幅为18.83%。  相似文献   

14.
六龙区是大方县玉米和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常年玉米播种面积约4万2千亩,其中套种黄豆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0%以上。历史上由于采取“单套单”的种植方式和采用高杆玉米品种等原因,严重地影响了玉米  相似文献   

15.
“90-1”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与河南浚县农科所合作育成的一个坚叶大穗型高产优质多抗的黄粒玉米单交种。1992年被农业部定为“八五”国家重点扩繁品种。1990-1991年在河南省玉米区试直播组,平均亩产529.5公斤,比对照种橡玉1、5号亩增产687公斤,为14.9%,居首位。在全国北方夏玉米区试中。1991年早熟组预试平均亩产581.8公斤,比掖单2号亩增产105.8公斤,为22.2%,居首位;1992-1993中熟区试中,晋、鲁、豫、皖、苏5省平均亩产516.9公斤,比掖单2号增产68.8公斤,为15.4%,居首位。1993年在河南省玉米生产示范试验平均亩…  相似文献   

16.
夏玉米麦后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君 《种业导刊》2012,(8):18-18
目前安阳县大部分地区都实行小麦田套种玉米的种植模式,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套种模式可以改成麦收后机械直播,如果该项技术使用得当,产量不但不会降低,还会取得比套种玉米增产10%~15%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小麦、洋芋与玉米套种面积有500多万亩,占玉米面积的80%。套种增加了熟制,但也增加了地力负担;群众历来用刨山土、烧火粪的方法向山林植被索取肥料。有些地方曾利用冬季预留行和夏季玉米的大行,间种冬、夏绿肥,但因品种、栽培技术不当,  相似文献   

18.
烟田免耕直播套种玉米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烟田免耕直播套种玉米的播种期、种植密度以及与烟稻轮作种植模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烟叶采收后期。免耕直播套种玉米,烤烟和玉米共生期控制在15~20d,玉米种植密度控制在3500-4000株/667m^2,对前作烤烟产量不存在显著不利影响。相反能提高烟叶品质。烤烟套种玉米种植模式的总产值比现行的烟稻轮作种植模式总产值增收23.2%以上。并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19.
旱地玉米免耕系统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94-1995年对旱地玉米没耕作系统土壤磷、钾进行了研究,并对6年的玉米产量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在6年的试验地上,免耕覆盖后,0-20cm土层速效磷比常规耕作玉米种植区平均低63.88%,加大磷肥用量是免耕覆盖持续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土壤速效钾玉米种植区免耕覆盖0-20cm土层比常规耕作平均高25.64%,20-50cm土层基本无差异速效外的增加既是高产的基础,也是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玉米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对玉米套作大豆与玉米净作进行产量、经济效益对比。在玉米相同种植密度下,玉米行间套种大豆时玉米群体的株高、穗长、穗行数、百粒重等与净作相比差异很小;净作可以增加有效穗数、行粒数和穗实粒数,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净作比套作增加玉米9.1kg/667m2,而套作比净作增收98.8 kg/667m2的大豆,增加净产值491元/667m2,套作的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