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两种茶用皇菊无性扩繁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的修水金丝皇菊和婺源晓起皇菊两种茶用皇菊采用短穗扦插法和母株分株法进行扩繁试验。比较短穗扦插法的成活率,结果表明:两种茶用皇菊利用新萌发的枝条扦插成活率比老枝条扦插成活率高,晓起皇菊扦插成活率略高;比较两种茶用皇菊的短穗扦插苗和母株分株苗的栽植成活率、生长性状及产量,两种茶用皇菊扦插苗的整体表现比分株苗略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繁殖处理对兰引Ⅲ号结缕草分株繁殖建坪的影响。通过测定和分析各处理盖度、均匀度、叶片数、分蘖枝数等形态指标以及温度、湿度的变化,确定建坪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依次为:搭棚匍匐掩埋法>搭棚直立法>无棚匍匐掩埋法>搭棚扦插法。试验证明搭棚匍匐掩埋法是兰引Ⅲ号结缕草分株繁殖建坪最快的方法。试验发现,繁殖方式并不是影响建坪快慢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也很关键。  相似文献   

3.
对大花红景天野生种进行驯化栽培、育苗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花红景天可以在四川红原地区露地自然越冬,其抗逆性强.采用根状茎扦插、分株法进行繁殖,育苗速度快,可以进行人工种植.  相似文献   

4.
王承元 《江苏蚕业》1998,20(2):32-33
<正>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育苗方法具有取材方便、技术简便、成活率高的特点。但在春蚕5龄后期正值农忙高峰期,劳动力比较紧张之际,要大面积实施扦插育苗难度较大。为此,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推广了“简易绿枝扦插法”,取得较好的效果。1988年,我市首次扦插328万株,成活209万,出圃181.4万株。1989年全市扦插300万株,大面积成活率达70%以上,1990年,我市又扦插220  相似文献   

5.
我校多年來发展新桑园的桑苗主要是依靠播种、嫁接来繁殖的,这远远不能滿足新桑园发展的需要。1957年本校曾利用嫁接时剪下的苗条扦插1亩3分計7,000株,成活率90%,但扦插是在苗圃里,还需要移栽。我們想,假如可以直接扦插定植,不是可以多快好省地发展新桑园,又解决了苗木問題的好办法嗎?1958年四月上旬,利用桑苗苗条,在本校丘陵地(經过整地的荒地和半熟地),成片和不成片的扦插9亩7分,調查其中5亩,扦插14,942株,成活率90.6%,今年早、中、晚秋三期共采叶8,560斤,平  相似文献   

6.
繁殖方法 繁殖丁香可用播种、分株、扦插、嫁接、压条等方法。1.播种繁殖可同时获得大量苗木,但易发生变异。丁香的果实于9~10月成熟,成熟时为黄色或棕色,应立即连同果技剪下,以防种子散失。  相似文献   

7.
繁殖方法繁殖丁香可用播种、分株、扦插、嫁接、压条等方法。1.播种繁殖可同时获得大量苗木,但易发生变异。丁香的果实于9~10月成熟,成熟时为黄色或棕色,应立即连同果技剪下,以防种子散失。晒干后去掉杂质,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 ,树莓在我国发展很快。为给大面积开发提供足够的苗木 ,1999~ 2 0 0 0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园艺研究所对树莓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嫩枝全光雾扦插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的分株、压条和硬枝扦插技术 ,一般 10 0 m2 苗床可育苗 3~ 4万株 ,从扦插到苗木移栽仅需 35天左右 ,一年可育 2~ 3次 ,育苗 10万株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 建立苗床及器械安装 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 ,建直径为 12 m的圆形苗床。苗床周围砌高为 4 0 cm的砖墙 ,在底部每隔 1.5 m留一个排水小口。苗床中心安装国家林业局科技情报中心推广的对称式双长悬臂…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葛藤扦插育苗中不同基质处理对其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和株高的影响,试验采用火土、锯末、河沙和壤土(对照)为扦插基质,独山当地野生葛藤苗为插穗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为火土、锯末和河沙的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和株高都高于壤土。  相似文献   

10.
<正> 1988年本省推广湖桑绿枝扦插育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扦插1.65亿株,成活1.07亿株,平均成活率达65%,其中加强扦插后的管理是提高扦插成活率的重要环节,尤其灵活调节苗床水分和坚持喷药防腐更为重要。现就苗床水分调节谈几点体会。一、绿枝扦插对水分的要求:根据试验测定,为保持插穗枝叶新鲜,苗床膜内的湿度  相似文献   

11.
聚合草一般只开花不结籽,或开花结籽,但不易收到,且种籽发芽率不高,故只能靠无性繁殖,而无性繁殖的增殖速度慢,一年只能增殖几十倍。为了加快繁殖速度,除了分株、切根繁殖外,还可采取“茎杆扦插法”。每年夏末秋初时,将当年春天栽植的聚合草的茎杆剪下,插在已整好的地里,使其产生不定根,伸出腋茎或不定芽,长成新株。这种繁殖方法的优点是:节省用种量,加速繁殖速度,扩大种植面积;不用挖蔸分株或切根,故不影响产草量;方法简单,易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发根力弱的当家品种湖桑32号剪梢枝条为插穗,通过扦插生根规律研究和采用温床捆插(每捆20株,每平方米扦插2000株左右)、加温(床温27~28℃,气温11~13℃)催根、床内炼苗、大田移栽等措施,湖桑扦插有了突破。即使不用激素处理,插穗发根率达95%左右,移栽成活率60~70%。扦插1株所花成本0.015元左右。试验还表明:春伐枝条的中下部作插穗,经NHM生根剂处理,在温床内可使发根率由58%提高到95%。插穗充实粗壮(直径1.2厘米左右),发根苗移栽成活率高,扦插适期苏州地区三月十日前后,留床38天左右移入大田,插穗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达95%和76%。  相似文献   

13.
<正>为提高桑树育苗效率,我们引进了全光自动喷雾绿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湖桑育苗的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种方法大大缩短了育苗时间,一年可育苗2~3次。我们设置了直径20m与直径8m的大小扦插育苗圆盘各4个,共1756m~2,移栽面积31亩。1993年共扦插育苗2批,第1批于5月28~29日扦插,共插湖桑32号76.37万株(尚有其它品种3000余株),成活70.03万株,扦插成活率为91.3%;移栽成活61.4万株,移栽成活率为80.4%。第2批于7月21~22日扦插,共插48.3万株,成活44.2万株,成活率91.5%,因生长期短,直接留床不移栽。当年育成甲级苗6.6万株,乙级苗30.5万株,丙级苗59.4万株,丙级以下苗8.65万株。  相似文献   

14.
1991年,我县有23户农户进行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试验,试验苗床面积1.41亩,扦插绿枝插穗134700株,成活101808株,扦插成活率为75.5%。移栽大田育苗面积5.25亩,移栽土钵苗95720株,成活88605株,移栽成活率为92.6%。土钵苗直接栽桑(一步建园)1.9亩,栽种土钵苗6008株,成活5469株,栽桑成活率91%。总成活94074株,最终成活率69.8%。  相似文献   

15.
目前金银花的用量在增加,其经济效益潜力较大。以下介绍其栽培新技术。 扦插繁殖:在早春新芽萌发前或秋季9月-10月进行扦插。苗床要靠近水源,深翻土地,施足底肥。开1.3米宽的高畦。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2年生枝条,剪成约33cm长的插条,摘去下部叶片,然后在畦上按行距27cm~30cm开横沟,沟深视插条长短而定,每沟放插条10根~15根,插条2/3埋入土中,填土压实。 分株繁殖:选用株型健壮、发棵均匀、株根围径大。茎叶深绿、无病虫、2年~3年生的宿根,直接分株作为种苗。保留2/3老株,连根带土…  相似文献   

16.
室外炼苗与桑树温床硬枝扦插移栽成活率关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二步"法温床硬枝捆插,大田移栽成活率较低和土团扦插床内扦插密度较小的缺点,进行了"三步"法温床硬枝扦插的改进试验,试验结果取得了明显成效,温床内捆插的密度每平方米达2 000株,床内插穗的发根率达95%左右,室外炼苗和大田的移栽成活率均稳定在95%以上。用于一步建园,净收入与传统的建园相比,提高约1.65倍。同时,试验又系统地总结了室外炼苗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大果沙棘工厂化繁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龚成文 《草业科学》2005,22(1):34-35
从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采穗圃、育苗床、出苗圃建立以及嫩枝、硬枝扦插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大果沙棘的工厂化繁育技术.该体系的建立有效提高了大果沙棘扦插成活率和出圃率,扦插成活率可达95%,出圃率达85%以上,可育成一级苗475株/(m2·a).  相似文献   

18.
<正> 武进县浦河乡,1984年由点到面积极推广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育苗新技术,花半年时间就培育出湖桑苗23万多株。管理好的成活率平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农民邹如正扦插的8000株,成活率高达98%。浦西村的农民巢共新在5月28日扦插的4000株(适期扦插日期应在5月20日至25日),成活率75%。  相似文献   

19.
聚花过路黄 Lysimachia christinae 是湖南及长江流域一带广有分布的野生地被植物.通过人工引种驯化栽培观察,其5月开花,花鲜黄,花期3~4周,周年常绿.-10℃仍保持绿色.由于种子小而难于收集,主要采用无性繁殖,方法主要有茎段扦插和分株移栽及茎段撒播法,通过试验以茎段撒播法工效最高.聚花过路黄的耐渍、抗旱及耐踩踏性均较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园林布景材料.  相似文献   

20.
<正> 近两年来,我县推广了湖桑绿枝土钵扦插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县共有8个乡43户蚕农扦插苗木25.4万株,成活率达85.6%,与我县常规袋接成活率比,高15%左右。湖边乡双桥村陈荣伯扦插的5000株,成活率达96%,尽管绿枝扦插苗生长期短,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