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坛市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微琴  储亚云  周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74-9975
对金坛市农业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调查分析表明:金坛市大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蔬菜地;耕地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总体水平很高,其中处于1级水平的分别占91.6%、85.7%、97.5%和98.0%,其余处于2级水平;茅山丘陵区蔬菜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低于其余3个农业区域,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应重视微肥的施用。最后,对土壤有机质和各种有效态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南方红壤区油茶林土壤肥力质量指标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方红壤区板页岩、砂页岩、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的油茶林土壤为对象,测定其28个土壤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油茶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为油茶林养分管理和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和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有效磷缺乏,平均为7.41mg·kg~(-1)。不同母岩发育的油茶林土壤性质差异显著,板页岩发育的油茶林土壤酶活性强,而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油茶林土壤养分缺乏,特别是全氮含量不足,平均仅为0.44g·kg~(-1)。2)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为黏粒、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硼、微生物生物量氮、磷酸酶和真菌。3)研究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介于0.26~0.90之间,土壤肥力质量中等的占32.35%,中等以上占38.24%。不同母岩发育的油茶林土壤肥力质量表现为:板页岩(0.727)砂页岩(0.587)第四纪红土(0.418),因此在油茶栽培中应优先选择板页岩发育的土壤,而对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油茶林土壤应注重提高氮含量,3种母岩发育的油茶林土壤都应及时补充磷肥。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方法,对海南岛东南沿海藤桥区不同种植年限的槟榔园土壤进行调查研究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槟榔同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阳离子交换量低,水解氮属于中等水平、铵态氮属于中肥水平、硝态氮属于低含量水平,有效硫处于缺乏水平、有效钼属于很低含量水平,有效硼属于低含量水平,有效磷根区属于极缺水平、园区处于低含量水平,速效钾根区属于极缺水平、园区属于缺乏水平,铅、总砷和总汞等重金属元素不超标,锌总量也不超标;此外,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槟榔园土壤质量发生退化,表现在有机质、水解氮、全氮、全钾、交换钙、有效硫、有效钼等土壤养分方面.  相似文献   

4.
典型黄河故道区耕地土壤养分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养分调查与评价是开展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以代表典型黄河故道区的滨海县界牌镇部分村组为研究区,采集163个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等12个指标的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全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效锰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土壤电导率、有效磷含量、有效硫含量、有效铜含量、有效锌含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土壤有效铁含量处于较丰富水平,土壤水溶性有效态硼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空间上,除土壤pH值变异较小和有效硫含量变异大外,其他指标均为中等变异;大部分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电导率、pH值、全氮含量、有效硫含量、有效铜含量、有效锌含量、有效铁含量、有效锰含量、水溶态硼含量)的较高等级主要分布在条河村,较低等级主要分布在三坝村,这可能与古黄河流向导致的土壤质地差异有关,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分布和大部分指标相反;土壤有效磷的分布较为分散。调查显示,该区钾肥施用量极少,长期偏施氮肥和施用少量磷肥。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也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铜、锌、铁、锰、硼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钙、镁离子的含量则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通过长期施肥可提高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生产上偏施氮肥虽然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提升趋势,但钙镁呈耗竭趋势。上述研究结果为该区开展针对性的土壤改良培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桂中、桂北油茶主要产区10个油茶成林林地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取样点的土壤属于强酸或极酸性土壤,8个取样点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4个取样点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处于缺乏状态,全部取样点土壤的速效磷含量以及6个取样点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极缺乏水平;叶片全氮和全钾含量与土壤中p 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和速效钾的相关性不明显,但叶片中全磷含量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极显著相关,叶片全磷含量能较好的反映土壤中速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6.
江苏南通地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南通市204个耕层土样Fe、Mn、Cu、Zn等微量元素进行化验分析,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通市耕层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平均含量高于临界值,其中有效态微量元素Fe、Cu含量丰富,Mn、Zn含量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各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变幅较大,分布不均匀;且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土壤p H值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陕西白水县红富士苹果示范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查清渭北苹果主产区红富士果园土壤肥力状况,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集陕西白水34个示范果园的土壤样品,测定分析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及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白水红富士示范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15 g.kg-1的占79%,低于国家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Ⅱ级指标,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果园土壤有机质达到生产绿色果品标准;土壤全氮含量较高;有接近一半果园的土壤速效氮含量>50 mg.kg-1,处于适宜水平,其余果园速效氮含量均较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较高,可以满足苹果生产的需求;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除铜以外,都很缺乏,生产中应重视补充。  相似文献   

8.
测土配方施肥对耕地地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江都市耕地地力水平总体有所提高,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江都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上升趋势,总体处于中上水平;土壤全氮含量略有提高,但增幅不大,处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微量元素水平总体处于偏低到缺乏。  相似文献   

9.
以佛山澳农菜场为例调查了佛山菜地土壤肥力状况。调查结果发现澳农菜地土壤呈酸性,有机质、有效镁含量处于极度缺乏状态;有效磷、有效钙、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锰处于丰富状态;而有效氮、有效钾、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分布不均。建议在蔬菜栽培管理中注重有机质和镁的补充,利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采用叶面肥补充微量元素不足。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在全省采集土壤样品7 276个,对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有效镁、有效硅、有效钙、有效硼、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等14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辽宁省省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整体上属于稍缺水平,速效磷属于丰富水平,速效钾属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效硅、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平均含量较为丰富,微量元素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对秀屿区耕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全区耕地土壤总体偏酸,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碱解氮含量处于较缺乏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偏低水平,中、微量元素含量明显失衡,硼、镁含量总体处于缺乏水平;并据此提出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江西省玉山县油茶林的土壤养分状况,运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ASI法),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玉山县油茶林进行土壤养分测定及评估,分析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限制因子,为油茶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玉山县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含量低,有机质含量偏低,其中P、K、Ca、Mg的含量均远低于临界值。Cu、B、Zn是潜在影响因子。而S、Fe、Mn的含量普遍较为丰富。盆栽试验结果显示:不添加P、K、Ca、Mg的盆栽作物,两试验地分别减产30.86%~42.14%、44.89%~52.51%、73.91%~84.49%、13.42%~18.89%。提示江西省玉山县油茶林在进行养分管理时,需施用大量元素P、K,同时也要平衡添加Ca、Mg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3.
:以平远县4 年生油茶和长岗山油茶幼苗为试材,对油茶林生物量及其养分分配规律、油茶林土 壤养分与树体各器官营养元素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 年生油茶的平均生物量为2 331.93 g/株, 各器官平均生物量大小是根>叶>果>茎>枝,长岗山油茶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大小是叶>茎>根>枝;( 2) 油茶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N > K > P、Ca > Mg、B > Zn。叶片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为上层叶含N、P、 K、Mg 较多;( 3)油茶各器官中,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有 31 对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4)油茶林下土 壤养分含量大小是:全K >全N >全P >交换性Ca >交换性Mg,有效Zn >有效B。土壤有机质、交换性 Ca、交换性 Mg、有效 Zn 和有效 B 的含量明显呈下坡>中坡>上坡的规律;( 5)土壤养分与油茶各器官营养 元素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与油茶果的相关性最密切;土壤中的交换性Ca、交换性Mg 和有机质与油茶植 株中的营养元素关系最为密切;土壤交换性Ca 含量与油茶各器官Ca 元素含量均呈正相关,土壤全N、全P 含量与油茶各器官中N、P 元素含量呈两两正相关,土壤有效P、全K 含量与油茶各器官P、K 元素含量分别 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望谟县石屯镇油茶基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望谟县石屯镇油茶基地土壤质量,做出较为全面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选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作为有效养分的指标参考贵州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用土壤养分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另选取7种重金属(镉、铬、铅、汞、砷、铜、锌)作为污染指标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养分指标和污染指标利用SQI综合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较为丰富,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较次。油茶基地土壤养分综合指标平均值0.73,中等。重金属含量中所有样品都达到了"清洁"等级;综合污染指数为0.676,处于"清洁"水平。土壤综合质量指数为0.776,属于高等水平。当地应发展清洁农业,保证油茶产量,防治结合确保油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cGIS 10.2平台,对七里河区百合主产区土壤pH及主要养分、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插值处理,并生成主要养分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呈弱碱性,中等肥力水平,其中有机质大部分区域属于中等水平,碱解氮属于中等偏高肥力水平,全氮和有效磷属于中等肥力水平,速效钾属于中等水平,微量元素养分属中低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了湘南低山红壤区油茶林土壤肥力质量,基于研究区采集的99个土壤样品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PCA)及相关数理统计分析法,计算了PCA中各因子的综合因子载荷(Norm值),建立了低山红壤油茶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确定了MDS为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全钾和有效磷。研究结果可为湘南低山红壤油茶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因子的选取提供依据,为油茶林土壤肥力的评价及油茶林复垦和施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了解本县水蜜桃园地作物土壤养分,探讨园地土壤养分供应情况。在水蜜桃作物土壤上,共采集土壤样品2635个。调查结果说明,水蜜桃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2.7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是136、37.6、66.7mg/kg、微量元素有效硼的含量为0.16mg/kg、土壤pH值为5.0。水蜜桃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水平的占94.2%、碱解氮含量属于的中等水平是94.2%、有效磷含量达丰富水平的占87.3%,84.3%土壤的速效钾缺乏、微量元素有效硼的缺乏样品达96.21%。所以提高有机质含量和改良土壤酸度与增施钾肥适施硼肥,要作为本县水蜜桃园地土壤改善养分供应的最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玉米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为当地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埇桥区30个玉米种植区域,测定分析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中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评价各项养分指标的丰缺状况。[结果]玉米种植区土壤pH处于4.24~7.55,平均值为5.91,其中43.3%的取样点土壤属于酸性土壤,建议施用适宜用量的石灰来改良该部分酸性土壤,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0.5 g/kg,土壤有机质较高;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46.07 mg/kg, 76.7%取样点土壤碱解氮处于高和极高水平;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49.66和288.64 mg/kg, 56.7%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极高水平,83.3%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极高水平。土壤的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处于高或极高水平,土壤有效锰和有效铜基本处于中等或高水平,大部分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锌处于极高水平,但也分别有20.0%和26.6%处于低水平,说明少部分区域缺铁和缺锌。[结论]综合来看,该区应适当减施氮肥,控制磷肥和钾肥投入,以减少土壤磷素累积及其对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苹果优生区洛川县域范围内,选取管理措施不同的果园采集土壤样品,对其土壤有机质、全量N、P、K及速效养分和微量元素进行了等级分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洛川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属于偏低水平;土壤有效磷变异大,部分果园有累积现象,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微量元素铁、锰、铜、锌较缺乏,相对而言,缺锌程度最大;土壤有效铜变异较大。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有效锌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铜、有效锰的相关性较低;苹果园产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多。  相似文献   

20.
闽北低山区森林土壤中的微量营养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闽北低山区森林土壤中的B,Mo,Cu,Zn,Fe,Mn六种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水平,分布,影响因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闽北森林土壤中的全B、Zn、Mn含量均低于全国土壤平均值,属于较低或很低的水平;影响全量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质地和pH值.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除Zn、Fe外,其它四种元素含量均低于临界值含量,属于很低水平;其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质地、全量、pH值和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