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传雅 《植物保护》1987,13(3):43-44
1986年9月,笔者随广西水稻抗病育种考察团赴国际水稻研究所考察,现将几个有关问题介绍给国内同行供参考。 一、植物病理系概况 植物病理系有120人,其中高级科学家5人,初、中级研究人员30人,各类试验工人80人,秘书5人,系主任秘书为秘书长。以研究当前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主,基础  相似文献   

2.
水稻齿叶矮缩病(Ragged stunt)是1977年1月菲律宾北哥塔巴托(Cotabato)M.G.Tirona报道发现的一种新的水稻病害。继后,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林克治博士将其命名为“裂叶矮缩病”(Ragged stunt)。1980年1月在全国水稻病毒病科研会议上称为齿叶矮缩病。  相似文献   

3.
采用成株期人工剪叶接种鉴定方法,评价451份新引进的国外水稻新品种(系)对我国田间流行的5个水稻白叶枯病致病型的抗性反应。结果显示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材料是水稻白叶枯病重要的抗源。本试验还筛选出一批抗性较好的抗性材料,可供育种家在选配亲本时选用。  相似文献   

4.
白背飞虱是水稻区的重要害虫之一,抗性品种是综合防治病虫措施中的重要内容。抗性鉴定办法,是选育抗性品种的基础,历年找们采用国际水稻研究所试验计划提出水稻抗飞虱的鉴定办法从1975年起我们以种群数量、分布、活动等特征作为抗性鉴定指标,缩短了鉴定周期,对养虫、采虫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简化、迅速、准确的办法,可大大加快鉴定工作的进程。现将部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南北越南统一后,日本学者永田彻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于1986年和1987年曾2次赴越南工作,早在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召开了有关(《合理、有效地使用水稻害虫杀虫剂的方法》的专题讨论会).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测定法、监测害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并对交换、以及有效地利用作出规定,为了  相似文献   

6.
应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桑先生的邀请,由中国农科院派遣,全国植保总站刘松林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毛昌祥同志于1987年3月15—21在菲律宾参加了国际水稻种子健康学术讨论会。同时参加会议的还有国际水稻理事会理事中国水稻研究所章一华和北农大狄源渤同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会议简况  相似文献   

7.
1986-1991年对17个省、市、自治区36个科研大专院校提供的804份水稻新品种(系)进行了水稻抗稻瘟病苗期和成株期鉴定,从中提出一批可供育种和生产上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抗性材料。  相似文献   

8.
薛光 《植物保护》1989,15(4):49-49
1988年8—10月,笔者受中国农科院派遣,参加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杂草科学训练班,有机会了解IRRI的杂草科学研究概况。 IRRI的杂草科学研究机构名称为杂草科学课题组(Weed Science Section)、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提出一系列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易为东南亚地区水稻种植国的农  相似文献   

9.
种植制度必须随着生产条件的变革和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要而不断的改变,稻田种植制度也是一样,往往随着水利设施的改善、肥料供应的增加和人口的增加而在不断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往往在生产上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农业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全世界90%的种稻面积集中在亚洲,其中62%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这些地区33%的稻田具有灌溉条件,其水稻产量则占57%,传统的种植制度多种多样,一熟,两熟、三熟兼而有之,水稻连作与水旱轮作因地而不同。自1975年以来,由国际水稻研究所在国际发展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25%水虎WP是一种新型复配除草剂。为明确该药剂对移栽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水稻的安全性,笔者于1998年在鱼台县清河镇大薛村进行了大田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25%水虎可湿性粉剂(京博农化有限公司生产),30%阿罗津乳油(德国艾格福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浙江南部的台州、温州市及中部杂交稻区大面积流行,2005年发病面积65万hm2,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近1亿kg,成为水稻上损失严重而又最难防控的重大灾变性病害。为了切实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为害,确保水稻生产安全,几年来我们在对水稻黑条矮缩病及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迁移扩散传毒、发病流行规律研究基础上,运用物理防治原理,应用防虫网隔离育秧进行防病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控虫防病效果,已在生产上较大面积示范与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采用塑盘育秧(秧本比1∶87),共设2个试验…  相似文献   

12.
二化螟能造成严重的水稻产量损失。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已选育出抗二化螟的商品化推广品种。根据水稻营养生长期枯心率的调查,27个商品化推广的IR品种中,有17个对二化螟表现抗性或中等抗性。但是,这  相似文献   

13.
试验在菲律宾的圭印巴和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进行,测定水稻秧田不同除草方法的效果。人工拔草费人力;对稻、稗这两个形态相似种难以区分;拔草时损伤稻苗;也易引起多年生杂草的再生。栽前从秧把中剔除杂草效率低、花人力、费时间、成本高。杀草丹、丁草胺、扫茀特、敌稗和杀稗灵 农得时在秧田除草经济、有效,对水稻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二化螟、三化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我国的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长期以来 ,水稻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受到二化螟、三化螟等害虫的危害 ,造成水稻枯心、白穗 ,导致水稻严重减产。因为以往使用的杀虫双、杀虫脒已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所以 ,我们分别在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中利用了南京红太阳集团提供的 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高峰 )EC作了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的试验。1 试验材料及方法(1)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在南湖试验农场进行 ,试验地平坦 ,肥力均匀。土壤类型为粘壤土 ,PH值约为 6 8、有机质含量 1 9%左右。(2 )试…  相似文献   

15.
龙艳  陈玮 《植物医生》2015,(1):30-31
<正>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是铜仁市水稻生产上的常见虫害,为了评价江苏金凤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10%唏啶虫胺水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观察该药剂对水稻和田间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为农药登记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6月用该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剂和处理试验药剂10%唏啶虫胺水剂(江苏金凤凰农化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1.叶蝉 Ciacdulina,bipunctella,bimaculata(Evans):一种在菲律宾可传播玉米耳突病的新介体 A.T.Barrion,J.A.Litsinger 和 H.Hibino 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玉米叶蝉 C.b.bimaculata 是菲律宾禾谷类作物上的一种新害虫。它是传播玉米耳突病毒(MEWV)的媒介,可导致玉米和水稻出现斑驳。叶蝉为害后7—14天呈现斑驳症状。此种叶蝉为寡食性害虫,仅以小麦、玉米、水稻、高梁为食料。  相似文献   

17.
<正>稻飞虱是房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呈加重发生态势,2013年发生面积为0.62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77.5%,严重影响房县粮食生产安全。目前,防治稻飞虱的农药品种很多,但效果不一,为探索稻飞虱防控新药剂,且了解该产品在房县水稻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防治效果和安全性,2013年进行了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药剂:65%呋虫胺水分散粒剂(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8.
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养分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7—2018年,以粳稻品种垦粳7号和垦粳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氮肥运筹方式:不施氮肥(N0)、农民习惯施氮(N1)、平衡施氮(N2)、减氮施肥(N3)和氮肥后移(N4),研究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氮磷钾养分积累转运以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氮相比,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显著提高了齐穗期和成熟期植...  相似文献   

19.
<正>为探讨生物导弹(病毒·赤眼蜂杀虫卡)对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控效果,我们于2016年在通城县四庄乡华家村开展了生物导弹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作物和靶标生物供试作物:水稻,品种为黄华占。靶标生物:稻纵卷叶螟。1.2材料与药剂生物导弹(毒·蜂杀虫卡,生物导弹包含蜂量1万头,昆虫病毒6亿)为湖北百米生物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化学防治药剂10%稻腾悬浮剂(3.3%阿维菌  相似文献   

20.
<正>为解决水稻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难题,验证美国世多乐集团研发的"花多乐"产品在提高不良环境下水稻的授粉能力以及解决水稻高低温不结实问题的能力,开展了本试验,以期提供一种突破水稻授粉障碍难题的可行性方法。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试验于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在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供试土壤类型为砂壤土,肥力中等水平,前茬作物为水稻。供试材料肥料花多乐,由美国世多乐(青岛)农业科技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