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防细菌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及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田间筛选到对水稻纹枯病具有强烈拮抗作用的生防菌H50,G22,B34,分别测定了菌液浸种及喷施处理对水稻纹枯病菌无融合菌丝群AG-1的防治效果和对水稻产量因素影响,分别以黄绿木霉,井风霉素,清水为实验对照,结果表明,用H50,G22及B34浸种处理,其中B34防效相对较好,可达到48.74%,H50对分蘖数,株高和实粒数有较好 促进作用,喷施处理中,H50防效达60.75%,三种生防菌和井风霉素混施处理,防效可达67.96%,显著高于井风霉对照,菌液混施处理和H50菌液对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和穗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壤Cd污染日趋严重。本研究探讨了纳米氢氧化镁对大白菜生长、Cd含量及形态、土壤Cd含量及形态的影响,以期为氢氧化镁在土壤Cd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和蔬菜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加量(0、150、300、450 g.亩-1)的普通氢氧化镁和纳米氢氧化镁对大白菜的生长、Cd含量及形态、土壤的pH、土壤Cd含量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加氢氧化镁后大白菜产量增加了4.1%~22.3%。施用氢氧化镁后大白菜叶片、叶柄和根Cd含量分别降低了5.3%~19.2%、9.0%~28.1%和3.5%~19.3%,土壤Cd含量降低了8.2%~41.5%。相同施用量下,纳米氢氧化镁处理的大白菜叶片、叶柄和根Cd含量明显低于普通氢氧化镁。施用氢氧化镁使大白菜地上部蛋白质结合态(NaCl-F)Cd含量下降,残渣态(R-F)Cd含量增加,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eMn-Cd)、有机结合态(OM-Cd)和残渣态(RES-Cd)Cd含量降低。总体而言,NMg1处理大白菜产量最高,叶片Cd含量最低,为本研究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3.
正广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对解淀粉芽孢杆菌GB58在水稻纹枯病上的盆栽防治效果和最佳菌剂载体进行了研究,以明确其应用前景。研究人员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GB58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斑高率和在  相似文献   

4.
苏北地区水稻纹枯病暴发原因及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机理及其流行原因,提出了加强品种选育,改善栽培环境,抓好适期防治,选用高效药剂等综合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3株枯草芽孢杆菌对‘云烟87’白粉病的防效,以枯草芽孢杆菌制得的悬浮剂、菌悬液和低毒化学农药为试验材料,开展其对白粉病防效的研究。室内结果表明,YWF-19-0068、YWF-19-0070、YWF-19-0071生防制剂10倍液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70.49%、61.15%、69.71%,50倍菌悬液对白粉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分别达56.92%、56.92%、58.46%。室外结果表明,3株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不同剂量用药10天后,50倍液的大田防效最优,分别可达46.85%、65.50%、51.70%;选取YWF-19-0070菌株悬浮制剂分别在甲基硫菌灵全量和半量用药一次后,每隔3天使用一次,最后一次用药10天后,甲基硫菌灵全量处理的防效达77.73%以上;甲基硫菌灵半量处理的防效达60.23%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根腐病是日光温室辣椒常见的病害之一。近几年随着各种土壤杀菌剂频繁、大量地使用,根腐病对某些土壤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福美双等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和耐药性,因此防治效果逐年降低。2010~2013年连续4年,我们在日光温室辣椒种植面积较大的齐河县宣章屯镇跟踪调查发现,重茬地块的个别日光温室辣椒根腐病发病率达到60%以上,间隔两年种植的地块,发病率一般在30%。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究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作用活性。采用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抑制率法、扫描电镜观察、盆栽试验等手段对补骨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EC50为30.8159 mg/L,当浓度为810 mg/L时对菌核萌发的抑制率为43.33%,扫描电镜下补骨脂提取物作用5天后的水稻纹枯病菌菌丝体排列及形态均有明显变化。盆栽试验结果显示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150倍液对水稻纹枯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94%、78.46%;田间试验表明,按90 g/hm2剂量于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和齐穗期施药3次后的防效为72.2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可抑制纹枯菌丝生长、菌核萌发、破坏其形态结构,其微乳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防治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的高效药剂,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戊唑醇、嘧菌酯单剂及其5种配比对稻瘟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增效剂的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与嘧菌酯质量比2:1时,对水稻稻瘟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生长抑制具有增效作用,增效系数(SR)分别为1.5777、1.594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与嘧菌酯复配质量比2:1使用剂量90~135 g a.i./hm2时,对稻瘟病防效达76.68%~91.12%,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达81.28%~90.32%,与单剂和对照药剂相比防治效果相当或更好,并且用药量更低。本研究结果表明,戊唑醇与嘧菌酯质量比2:1复配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可以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效试验刘琳丰,顺格娥,魏永建(黔东南州民族农校)稻瘟病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病面扩大,危害损失逐年加重,成为制约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病害,又由于它的生理小种分化现象广泛存在,易产生抗药性,降低化学防治效果,所以在合理应用其它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棉花苗期病害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效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山东德州棉田采集病株根际土样12份,以棉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对平板稀释法分离的菌株进行抑菌初筛,共筛选出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11支.其中D24菌株对上述指示菌皆有很强的拮抗效果,该菌的发酵液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棉花黑斑病菌(Alternaria macrospora)、棉花红腐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4种常见的棉花苗期病菌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室内小区试验表明,棉苗用D24菌株发酵液处理后,防效可达50.1%.  相似文献   

11.
6种嘧菌酯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延缓病原菌对嘧菌酯抗药性的产生,开展了6种嘧菌酯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氟酰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甲硫?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32%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4种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均高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5%井岗霉素水剂,防治效果分别为82.50%~86.68%、73.87%~85.33%、73.20%~84.75%和73.71%~82.63%。  相似文献   

12.
水稻纹枯病药剂筛选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水稻的水稻纹枯病药剂,选取目前用以防治纹桔病的7种药剂,进行不同药剂种类和浓度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纹氟和27% FILIA II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好,水稻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Pencycuron*是一种苯脲类型的新型杀菌剂.离体抗菌谱试验表明,Pencycuron对Rhizoctonia Solani,特别是对Pellicularia Sasakii具有特异的抗菌活性.该药剂在含药琼脂培养基上低浓度下对P.Sasakii菌丝的扩展也表现出极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可引起菌丝体形态异常.此点,与井岗霉素有相似之处.室内植株测定表明,Pencycuron抑制菌丝侵染作用明显优于井岗霉素,抑制病斑扩展作用比井岗霉素差.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侵染有稳定的持久性,可达35天以上,而井岗霉素不足14天.因此,该药是一种以长效性为特征的保护性杀菌剂.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测定,施药后50分钟,淋洗20mm雨量,效果明显受到影响.田间试验与室内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水稻纹枯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水稻纹枯病菌侵染过程及其2 个主要致病因子毒素和细胞壁降解酶3 个方面简述了水稻纹枯病菌致病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与比较了两大致病因子毒素和细胞壁降解酶的不同致病机制,旨在为水稻纹枯病的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环境因子对黑龙江省水稻品种抗纹枯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氮肥施用量、不同地区病菌致病力、同一地区品种发病率等角度明确了环境因子对水稻品种抗纹枯病的影响,明确了氮肥施用量与纹枯病发生程度的关系、不同地区间病菌致病力的差异以及同一地区品种间发病率的差异,为解决生产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番茄早疫病害微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番茄早疫病,又称为“轮纹病”或“夏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属所导致的一种危害较严重的世界性植物真菌病害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拮抗微生物(酵母菌、放线菌、细菌)对番茄早疫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机理和防治研究进展。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无害的微生物防治手段将会替代化学防治手段成为番茄早疫植物真菌病害的主要防治手段。但目前拮抗微生物作为生防制剂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还存在问题,对其防治番茄早疫植物真菌病害的潜在问题及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玉米纹枯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玉米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的防治生产上主要依靠井冈霉素。为了从高效、安全、环保角度寻找井冈霉素的替代药剂,本研究将从玉米植株茎基部叶鞘分离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acillus subtilis BS-8D)制成菌悬液,喷施于玉米幼苗和成株期基部叶鞘,并作了菌株抗利福平突变株的定殖能力测定以及室内平板抗生作用测定。结果表明,BS-8D菌株在温室内对玉米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抗利福平标记突变株BS-8Drif定殖测定表明,菌株在玉米根际具有较好的定殖能力,施用10多天后仍能保持较多数量;菌株能随种子的萌发向地上和地下部分转移,在幼苗茎基部和根部定殖。室内PDA平板抗生作用测定表明该菌株还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 turcic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玉米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有拮抗作用。BS-8D菌株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实验表明,该菌株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水稻白叶枯病再流行原因分析与防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水稻白叶枯病历史演变与流行原因,研讨综合防治技术,对中国1960—2014年和浙江省温州市1971—2015年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20世纪70—90年代初期为该病重发流行阶段,90年代中后期为间歇流行阶段,进入21世纪后病害发生减轻,但近年又趋上升态势。2014、2015年浙江省晚稻白叶枯病发病点多面广,浙江省东南沿海和沿江沿溪部分稻区发病较为严重,造成水稻产量较大损失。对该病在浙江省的发生动态及其影响流行的相关因子解析表明感病品种的种植与抗性退化、台风暴雨频繁、病原菌的累积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是导致近年病害再度上升流行的主因;提出了新的耕作栽培条件下病害的防控对策,集成了一套以监测预警预报、选用抗(耐)病良种为基础,杜绝病菌来源为前提,秧田防治为重点,健身栽培和合理肥水、本田适期施药预防保护的综合防治技术,在生产上示范推广应用,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