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负责研制的H5N1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已经取得成功,这两种新型疫苗目前已通过国家验收。新型疫苗能够彻底切断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水禽向家禽、哺乳动物和人类传播的传播链。  相似文献   

2.
《台湾农业探索》2006,(2):52-52
为了预防禽流感,各国正大量采购和囤积相关疫苗。不过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目前用来对付H5N1禽流感的一般性疫苗,可能无法有效对付病毒变异体。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政府已订购200万到300万剂H5N1禽流感疫苗,且即将宣布中标生产这种疫苗的公司。不过在中国和东南亚研究禽流感  相似文献   

3.
周报 《世界农业》2004,(11):62-62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研究人员早在2004年2月就绘制完成了泰国发现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毒株95%的基因图谱.并称这将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病毒的进化过程,研制抗病疫苗。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以来,邹城市对禽流感(H5)实行强制免疫,并且免疫率100%,使用疫苗是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H5N1,Re-5+Re-4)。为了追踪H5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免疫抗体(HI)消长规律,探索本辖区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5+Re-4)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鸡、火鸡、鸭、鹅、鹌鹑等家禽的传染病。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于1997年、H9N2亚型于1999年、H7N7亚型于2003年和H5N1亚型于2004年先后发生感染人的事件,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禽流感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综述了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主要蛋白及其功能、毒力分子学基础、分子生物学诊断和疫苗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饲料博览》2005,(6):37-37
据报道,中国最近研制成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疫苗,它们能够彻底切断致命病毒向水禽、家禽及哺乳动物和人类的传播。中国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说,特别针对H5N1亚型禽流感研制的两种新型疫苗最近已完全成功,并获国家批准使用。  相似文献   

7.
《四川农业科技》2005,(11):43-4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1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说.我国研制的针对H5N1型禽流盛病毒的人禽流感疫苗已完成临床前研究.正在等待批准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8.
目前,H5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大规模生产仍使用鸡胚培养的重组病毒灭活疫苗.为加深对重组病毒在鸡胚中繁殖适应性分子机制的理解,并获得在鸡胚中的高产疫苗候选株,以反向遗传技术构建了H5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SF/H5N1,并在鸡胚尿囊腔中连续传代.同时对第1、6、7和10代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析和发生点突变片段的结构模拟.结果均表明,HA片段138位丙氨酸(A)向丝氨酸(S)的突变与重组病毒SF/H5N1在鸡胚传代过程中繁殖性能升高相关.对不同来源重组病毒LF/H5N1进行A138S突变,产生了相似的效果.并且,A138S突变未明显改变重组病毒的抗原性和对鸡胚的致病力.因此,A138S突变对H5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的鸡胚适应性具有重要影响,在疫苗生产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制备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采用纯化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分泌抗AIV-H5N1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将阳性细胞株接种小鼠腹腔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并对腹水抗体进行纯化,测定抗体亚类,并对其抗原结合位点进行分析.共获得了5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均为抗AIV-H5N1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而且与H9N1型禽流感病毒,H13型禽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均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0.
基因工程疫苗和动物克隆技术取得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良 《油气储运》2006,(12):14-14
我国在国际上第一个研制成功抗H5N1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工程灭活疫苗和H5亚型禽流感重组禽痘病毒载体疫苗,自2005年批准生产以来,已在全国应用8.2亿只份。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我国首次在广东病鹅体内发现H5N1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其后,在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国兽医科学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禽流感主动监测和研究工作.通过系统研究发现,我国H5N1禽流感分离株的抗原性存在相对保守性,为使用疫苗防治该病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禽流感病毒在鸭子身上变异之后.将更具致命性.必须对此采取控制和防范措施。中美两国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一直在不断变异.尤其是一些看上去健康的鸭子身上隐藏的H5N1病毒,这种病毒正变得对老鼠等哺乳动物更具致命性.而老鼠对人类对禽流感病毒的反应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3.
《农民致富之友》2005,(12):23-23
【人群篇】 人类感染禽流感临床症状 并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能引起禽流感,只有高致病性的毒株才能引发疫情。目前已发现能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的病毒,只有H5N1、H7N7、H9N2亚型毒株。  相似文献   

14.
在DNA芯片平台上探测AIV不同亚型 cDNA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以基因芯片技术为基础的检测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中所使用的病毒为A/Goose/Guangdong/1/96(H5N1)、A/African starling/983/79(H7N1)和 A/Turkey/Wisconsin/1/66(H9N2)。通过RT-PCR获得大约500 bp的禽流感病毒基因cDNAs片段,克隆,从重组质粒扩增DNA片段,并点到玻璃载体上,制成芯片。在病毒RNA反转录过程中,用Cy5标记样品 cDNAs。样品 cDNAs是一个包括禽流感病毒HA和M基因的混合物。依据M基因鉴别型,依据HA基因鉴别亚型。扫描芯片上探针结合位点,杂交信号与预期设想基本一致。结果显示,DNA芯片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AIV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连续3年对某鸡场禽流感感染鸡群进行跟踪监测,对使用疫苗前与使用疫苗后不同时段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基因进行全序列分析,研究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同亚型灭活疫苗的选择压力下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使用第1次分离的病毒株制备的疫苗后8个月分离该病毒株,其HA基因仅有1个氨基酸发生变异;继续使用该疫苗第2年分离的该病毒株,其HA基因有20个氨基酸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各种家禽和野鸟的一种禽类感染综合症.其中由少数H5及H7亚型病毒所引起的高致病力禽流感(HPAI)通常可以导致鸡群的大批死亡。本文着重论述了禽流感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统称.是由A型流感病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不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有不同的亚型,由H5N1和H7N7亚型毒株所引起的疫病称之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疾病,每次爆发都会给养禽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农业部已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IV)所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几乎所有的野生和家养禽类都可感染。2003年底从亚洲始发并席卷全球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中,泰国等国家从多种死亡野鸟体内分离到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2005年4月,我国青海湖中的近6000只斑头雁等侯鸟发生急性死亡,经病毒分离和鉴定,证实病原体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因此,许多学者认为野生鸟类在传播禽流感病毒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吉林省处于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位置,每年有大量的野生鸟类栖息和停留。为了解吉林地区野生鸟类禽流感病毒抗体的动态,2006年3月至2006年7月份对吉林市花鸟市场上的野生鸟类抽样进行血清学检测,为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背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暴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卫生的破坏,现阶段疫苗接种仍是我国控制禽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需要大量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禽流感病毒疫苗。鸡胚法制备禽流感病毒疫苗的工艺存在原料来源受限、过程复杂、个体差异、培养周期长和不易放大培养等缺陷。而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生产病毒疫苗,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产量,实现高密度细胞和高病毒产率,同时可保证产品质量。目前我国用于禽流感防控的疫苗为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国内细胞全悬浮工艺生产禽流感灭活疫苗单罐产能最大为6 000 L,高病毒含量抗原的提供是生产高效疫苗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目的】为了能够提供稳定的、高效的生产抗原,开展种毒驯化试验。【方法】将重组禽流感病毒H7N9 H7-Re1株分别在MDCK细胞及悬浮MDCK细胞上增殖。在MDCK细胞上通过不同的病毒接种剂量、不同收获时间、不同TPCK-胰酶浓度的试验,确定了H7N9 H7-Re1株在MDCK细胞上最佳收获时间为64 h,最佳接毒剂量为0.008%或MOI为10~(-4),最佳TPCK-胰酶浓度为2μg·mL~(-1),根据确定的最佳培养条件连续传代,并对各代次病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MDCK细胞上传至第5代时,HA可达1﹕256,每1 mL病毒含量达到10~(8.5)TCID50,每0.1 mL病毒含量达到10~(8.5)EID50,均高于其他代次。【结论】将第5代确定为MDCK细胞传代最佳代次,可考虑确定为生产用基础种毒代次。在悬浮MDCK细胞上对重组禽流感病毒传代进行了优化试验,确定了H7N9 H7-Re1株在悬浮MDCK细胞上最佳收获时间为48 h,最佳接毒剂量MOI为10~(-2),最佳TPCK-胰酶浓度为4—8μg·mL~(-1)。在实际疫苗生产过程中,可选择MDCK细胞或悬浮MDCK细胞来扩繁种毒。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征或疾病综合症,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可引起禽类100%的死亡。由于抗原转变和抗原漂移,禽流感病毒是高度可变的。人禽流感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跨越物种界限,引起人类感染的一种新发传染病。目前,全球已发现H5N1、H7N7、H9N2等亚型禽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但目前还没有发现禽流感病毒具有在人群中相互传播的能力。对禽流感必须采用积极的预防策略。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对家禽采用扑杀和免疫相结合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禽流感的流行。研制人类流感疫苗,是预防新的流感病毒株的流行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