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1,26(11):35-35
南美白对虾虽然抗病能力强,但在高密度人工养殖条件下,如不注意防病工作,仍有发病的可能。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加强预防工作,从池塘、水质、苗种、饲料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综合把关,杜绝疾病的发生。养殖一开始应做好清塘消毒,定期进行水体消毒,放苗30天后消毒1次,以后每隔15~20天消毒1次。消毒药物有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等。同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维生素C、维生素E、氯霉素等,以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一旦发现虾病应立即查明原因,…  相似文献   

2.
10.鳗鲡爱德华氏菌病【别名】日本渔民把它叫做“肠满”,即腹部膨胀之意。因为该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肝脏和肾脏部位,故我国渔民称为“肾脏病”。【症状与诊断】本病从症状和病理学特点来看,可分为肝脏型(化脓型肝炎)和肾脏型(化脓型造血组织炎型)两种。肝脏型症状,主要表现在鳗鲡前腹部(即肝脏部位)肿大、充血或出血,腹壁肌肉坏死,皮肤软化。严重时前腹部穿孔,肝脏露出。解剖观察,可见肝脏肿大,有白色脓溃病灶。肾脏型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红肿突出,肛门前后的肾脏部位肿大,肌肉坏死,皮肤充血,挤压腹部有腥臭的脓血流…  相似文献   

3.
李明锋 《内陆水产》2004,29(3):34-35
黄鳝是一种名贵的特种水产品,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其疾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本文归纳有关资料,介绍黄鳝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如何有效地治疗草鱼“三病”并发症,减少损失,已成为广大养鱼生产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近两年,江苏省金湖县一些养鱼生产单位和养鱼户,参照外地经验,综合本地实际,对治疗草鱼“三病”并发症进行了一些摸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几种疗效较好,使用方便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欧洲鳗主要病害的调查与防治研究(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海平 《科学养鱼》1998,(3):37-38,36
材料与方法调查时间与方法:自1993年9月~1997年6月,采取由养殖场将具典型症状的病馒送至利建省鳗病防治服务中心或利建省汉水鱼病防治服务中心以及课题组成员出诊至养鳗场进行抽样的主,观察病鳗外现症状及解剖症状,并将各组织吕官制作水封片进行显微镜观察,对具典型微生物病症的材料于实验室进行病原体分离、鉴定,部分病症进行人工回归试验,由养殖者了解病害发生、流行及危宫情况.2.防治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实住室药物师进及养殖场实际条件,制订防治方案,跟踪防治效果,选择可行、效果显著的方法作介绍。so一、细菌性疾病1.烂…  相似文献   

6.
2001年我省鱼病种类和发病率明显增加,出现许多新的病情。一些复合性病例用传统方法很难控制,给养鱼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同时我国在鱼药生产开发领域技术发展迅速,各个厂家不断推出新药,这些渔药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病例和不同水质条件下使用效果差异很大,有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有的却造成了药害,使得病情加重,大量死鱼甚至绝产。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在流行性鱼病防治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柳富荣 《内陆水产》2003,28(8):34-36
病原为粘球菌属一新种,与鱼害粘球菌的形态相似,草、青、鲢、鳙等鱼苗和夏花均能发生,对夏花草鱼危害最大。病鱼自吻端至眼球的皮肤变成乳白色,唇似肿胀,张闭失灵,呼吸困难,口周围皮肤糜烂,有絮状物粘附其上,在池边水中观察可见病鱼呈“白头白嘴”状。  相似文献   

8.
大菱鲆常见细菌病的诊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菱鲆养殖在我国发展迅猛,在山东等环渤海地区大规模养殖。由于目前国内大菱鲆养殖场家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开放式流水养殖而影响大环境质量,大部分场家直接投喂自己加工的冰鲜杂鱼饲料,导致疾病的传播机会增多,加之管理不科学使病害感染机会增多。经过近几年的观察,细菌病成为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  相似文献   

9.
十、肿腿病▲病因:该病因皮肤擦伤后受细菌感染所致。▲症状:病蛙后腿肿胀,皮下积水,有时表皮充血发红,有明显炎症,跳跃无力,厌食,最后死亡。▲流行及危害:发病的多数为种蛙,常在从外地引种入池后几天内发病。蛙在越冬苏醒后易发病,该病有一定的传染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选用农药、化学药物防治鱼病,难免造成污染水域,影响鱼肉质量,对养鱼成本及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等肥水鱼的生长产生不良后果,在防治中若主用中草药,就可克服这些缺点,而且只要配方得当,防治效果比用农药、化学药物还灵验。现介绍我在养鱼生产中,通过反复实践证明有效的几组用中草药防治草鱼“三病”的配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1车轮虫病此病易发生于早繁苗培育期,特别是0.8~2厘米的小苗。虫体呈蝶形,寄生于鳃及体表,在体表粘液中或鳃小片间迅速游动或翻滚。发病初期鱼苗单个或几个在他角、池边缓慢游动,或静止不动,鱼体呈黑色。发病后期则能见到鱼苗成群绕池狂游。防治方法:鱼苗下地前用s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浸浴10~20分钟,发病后用O.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地泼洒。2小瓜虫病小瓜虫幼虫呈卵形或鞋底形,成虫呈球形,运动时体形随所处空间而变化。虫体寄生于鳃、体表、鳍条等处,形成白色胞投,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鳃、体表和…  相似文献   

12.
金晟 《科学养鱼》2001,(5):46-47
到了炎热的夏季,气温和水温都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鱼塘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大量繁殖,而此期间,池塘水质也极易恶化,造成鱼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被病原体感染。因此,夏季是鱼病发生的又一次高峰。所以,夏季的防病治病工作是极为重要的。这个时期常发的细菌病有肠炎病、白头白嘴病、烂鳃病、赤皮病等。  一、肠炎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是我国养殖鱼类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 4~ 9月,草鱼、青鱼最易得此病。高密度养殖的鲤鱼、鲫鱼也常患此病。  患肠炎病的病鱼腹部膨大显红斑,肛门外…  相似文献   

13.
李明锋 《内陆水产》2004,29(12):24-24
车轮虫病主要发生在蛙类的蝌蚪阶段,蝌蚪的皮肤和鳃部组织,呈现青灰色的斑,尾鳍发白、腐烂,鳃丝颜色变淡,粘液增多,呼吸困难,最后漂浮于水面窒息死亡。此病流行于每年的4~6月份,常发生于放养密度过大,蝌蚪活动缓慢的池中。  相似文献   

14.
内外兼治甲鱼穿孔病获成功1994年6月8日深圳龙岗区农技推广中心碧岭养殖基地从湖南岳阳地区购进一千只幼鳖,平均重0.15kg,经检查绝大部分幼鳖体表无伤病,路途中死亡3只,解剖属挤压窒息死亡。幼鳖经20ppm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2分钟消毒后放到300m...  相似文献   

15.
一、车轮虫病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它的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2.流行与危害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水质混浊且有机质多的池塘较易发生,适宜繁殖温度20~28℃,4~7月份较流行。鳗…  相似文献   

16.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因其个体小,适于稻田养殖,成为农田结构调整的重要品种。稻田养虾具有生产成本低,养殖周期短,技术易掌握,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大力推广。但随着养虾业迅猛发展,青虾疾病逐步蔓延,危害日趋严重。据我们调查,目前发现青虾病害有4类11种。现把青虾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黑壳病(又名乌壳病、青苔病)病因附着性藻类,主要是一些附着性硅藻、褐藻、丝状藻等。病症青虾体表被藻尖附着,体色变黑或墨绿色,感染严重者,完全被青苔所包裹。体质差,活动力明显减弱,不能顺利蜕壳。遇池中缺氧,…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内江市的养鱼专业户,近些年来在养鱼生卢防病上总结出了一套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一、细固性烂鳃病此病是由细菌侵入鱼的鳃部而引起的疾病。1.症状:鱼鳃腐烂发白、鳃上附有污泥和耗液,鳃盖骨内面表皮充血,严重时红的尖端软骨露出,鳃益表皮烂去,中间被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状小孔,病自常有单独游动,行动缓慢,体色发黑,头有更加明显;2流行和危害:主要危害草鱼其次是青鱼、既鱼(花鲢)、鲤鱼等,发病均在4~6月,尤以夏季严重,往往还并发赤皮病和肠炎病;3.预防方法:(1)生石灰消毒清塘。(2)用漂白粉装在…  相似文献   

18.
刘立人 《内陆水产》2004,29(8):21-22
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俗称草鱼“四大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旦发病。若不及时防治,就会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中草药治疗草鱼“四大病”,就地取材,不污染水质。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将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赤皮病中草药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赖勤  喻海石 《内陆水产》2002,27(4):40-41
近几年来,我省观赏鱼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治病措施不力等多种原因,鱼病流行严重。现将我省常见的几种金鱼疾病的防治技术简介如下。1烂鳃病1.1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柱状曲挠杆菌。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有时鳃丝末端组织腐烂,造成鳃边缘残缺不全。有时鳃部某处腐烂,不在边缘处。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有时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造成病鱼呼吸困难,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发病季节终年可发生,以春末夏初(4~10月)为多见。水温在20℃…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防治草鱼“三病”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作为鲤科鱼类中的一种草食性鱼类,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草鱼“三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的流行是制约其健康养殖的关键因素。探讨以中草药为主防治草鱼“三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草鱼“三病”流行于5~9月份高水温期,常常是两病或三病齐发,主要危害0.05~0.5千克左右的鱼种。水质恶化,寄生虫侵袭,鱼类营养不良是其发病的主要诱因。其综合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乌黑,鳍基充血发红,尾鳍“镶边”,体侧鳞片疏松、脱落,肛门红肿,轻压有淡黄色粘液流出。鳃贫血肿胀,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