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于孵化场而言,雏鸡质量是保证养殖户满意的先决条件.养殖户对雏鸡质量的要求主要有雏鸡体重、雏鸡均匀度、马立克免疫率、保护率、雌雄鉴别率等,其中最基础的是对雏鸡体重的要求,因此,如何控制雏鸡体重成为孵化场的重要工作.为满足客户对雏鸡体重的要求,文章从种蛋孵化、雏鸡处理、雏鸡运输过程中的雏鸡失重监测入手,形成从雏鸡到达客户...  相似文献   

2.
随着秋冬季的来临,天气逐渐寒冷,给雏鸡育雏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同时,也是雏鸡发病和死亡较多的季节.雏鸡成活率的高低决定着养鸡的经济效益,因此,控制雏鸡发病、预防雏鸡死亡是提高养鸡场效益的重要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和调查,浅析其雏鸡死亡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供大家在养殖实践中借签.  相似文献   

3.
专家热线     
《农村新技术》2012,(2):63-64
四川读者李中仕问:如何辨别小鸡的性别?答:雏鸡分辨雌雄最常用的方法是肛门鉴别法,即根据初生雏鸡生殖隆起外观和组织学上的差异来辨别公母。该方法准确率可达98%~100%。公母雏鸡生殖隆起外表有以下几点显著差异。1.外观感觉。母雏生殖隆起轮廓不明显,萎缩,周围组织衬托无力,有孤  相似文献   

4.
雏鸡饲养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备鸡的生长发育情况、种用价值、成活率等,与养殖效益关系密切.培育健壮的雏鸡,可为今后养鸡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要求雏鸡饲养达到标准化管理. 一、饮水 饮水对于刚出壳雏鸡发育有着促进作用.首先,在雏鸡刚出壳后,卵黄囊内的卵黄尚未被吸收完全,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卵黄囊内的营养物质,可以促进雏鸡发育.做好饮水工作,可有效促进卵黄内物质被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食醋或米醋喂雏鸡,可以有效预防雏鸡的肠道传染病.醋还能增进雏鸡食欲,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能刺激肠蠕动,有利于消化吸收营养;能杀菌消炎,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6.
武定鸡快慢羽纯系选育及自别雌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根据武定鸡农大Ⅰ系26个父系家系6批出壳雏鸡2013只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的生长特点,将该鸡种初生雏鸡羽型分为:快羽-型、慢羽四型.表型慢羽个体占13.26%,快羽个体占86.74%,K(慢)、k(快)基因频率分别为0.0698和0.9302,经基因型测交和纯繁扩群.基本育成武定鸡快、慢羽两个纯系.用两系配套繁殖或用该鸡种的慢羽母鸡同红布罗快羽公鸡杂交,其雏鸡羽速自别雌雄的准确率平均为98.57%.  相似文献   

7.
1雏鸡的选择 初生雏鸡的选择,对提高成活率和养好雏鸡具有重要意义.初生健康的雏鸡,全身各部发育良好,眼睛大而明亮,绒毛光泽,不过长过短,肛门四周干净,腿粗壮有力,腹部柔软深广,脐头收缩良好,脐部无血迹,手握雏鸡挣扎有力.  相似文献   

8.
雏鸡的培育效果对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和将来的生产性能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许多养鸡户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消毒防疫不当,造成雏鸡的死亡率过高.为了提高雏鸡的成活率,现简述养好雏鸡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均匀设计法及回归分析优选抗雏鸡白痢的中药组方翁苋颗粒.结合中兽药组方原则,将白头翁、马齿苋、苍术、陈皮等中药进行组方配伍,采用均匀设计法及回归分析,以不同配比的翁苋颗粒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作为考察指标,运用中兽医整体观念及体外抑菌活性评价筛选最优处方.采用腹腔注射鸡白痢沙门氏菌菌液的方法复制雏鸡白痢的病理模型,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翁苋颗粒,于试验后统计有效率、治愈率.翁苋方28的组分配比为最佳处方,最优处方配比的翁苋颗粒高剂量组对雏鸡白痢的治愈率、有效率均为91.7%.该试验筛选出的优化复方制备处方翁苋颗粒能够有效防治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10.
雏鸡的饲养管理中,提高育雏成活率非常重要.其中,雏鸡的选择、育雏室和雏鸡管理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 1、质量评定 质量评定主要通过观察,高质量的雏鸡应具有下列特征:大小均匀一致,反应灵敏,性情活泼,无畸形,无脐带闭合不良和脐带感染的症状.可采用“一看、二听、三摸”的方法进行:“一看”即看雏鸡的精神状态,羽毛整洁程度,喙、腿、趾是否端正,眼睛是否明亮,肛门有无白粪,脐孔愈合是否良好.“二听”即听雏鸡的叫声,健康的雏鸡叫声响亮而清脆;弱雏叫声嘶哑微弱或鸣叫不止.“三摸”即将雏鸡抓握在手中,触摸膘情、骨架发育状态、腹部大小及松软程度.健康雏鸡较重,手感有膘、饱满、有弹性、挣扎有力.  相似文献   

11.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烈性噬菌体SMP的宿主谱窄,制约了其临床应用潜力。研究发现,由噬菌体编码的裂解酶(LySMP)可有效拓宽其裂解谱。本研究以SMP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SMP裂解酶基因,将其克隆至质粒pNZ8148中,电转化乳酸乳球菌NZ9000,获得重组乳酸乳球菌NZ9000(pNZ8148-LySMP),经Nisin诱导可表达LySMP。浊度递减实验结果显示,所表达的LySMP对7株猪链球菌2型菌株和猪链球菌9型菌株有较高的裂解活性,浊度下降可达30%~77%。表明利用NICE表达系统及pNZ8148表达载体在乳酸乳球菌中可实现猪链球菌噬菌体裂解酶的活性表达,为开展LySMP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以疑似巴氏杆菌病死亡鹿的肝、脾及心血经改良马丁琼脂平板分离培养后,进行染色、镜检、多种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及硫化氢试验、小白鼠接种、间接血球凝集荚膜分型试验,确定该病的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株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发酵葡萄糖、蔗糖、果糖、甘露醇、半乳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麦芽糖、菊糖、甜醇、山梨醇、肌醇、棉子糖、产生吲哚,还原硝酸盐,甲基红及V.P.试验阴性,不产生硫化氢,荚膜型为B型。  相似文献   

13.
控制青霉,绿霉和酸腐等病原菌是提高柑桔贮运效果的主要技术环节。我国自1972年开始使用甲基托布津(Topsin-M)、托布津(Topsin)和多菌灵(MBC)等化学农药处理柑桔以来,显著地减少了贮运过程中青、绿霉病的发生,在防腐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近几年来由于青、绿霉菌抗药菌系的出现,致使药效明显下降;而且,多菌灵等化学农药对酸腐菌又无抑制作用,从而在控制青、绿霉病的同时,使酸腐菌引起的致腐作用有所增  相似文献   

14.
氟化物对鸡骨骼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172只星杂288品系的雌性雏鸡,随机分成四组。从4周龄开始至24周龄。各组分别自由饮用含氟0.16、100、200、300ppm的水。在12、16、20、24周龄,从各组中随机抽取10只左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饮水中高剂量的砜化物(200、300ppm)能使鸡胫骨、股骨、肱骨的弯曲最大负荷及弯曲强度显著降低,并导致骨皮质层略为增厚及骨灰分中F、Mg、Zn含量和血清中F含量显著升高;但未引起骨灰分中Ca、P含量及血清中Ca、P、Mg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几株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净水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养猪场的排污池池水以及淤泥中分离纯化得到4株光合细菌,分别命名为P1、P2、P3、P4.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对碳源利用能力以及活细胞光吸收特征的鉴定结果:P1为褐螺菌属莫氏褐螺菌(Phaeospirillum molischianum),P2为红螺菌属深红红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P3为着色菌属小着色茵(Chromatium minus),P4为红菌属东方红茵(Rhodobium orientis).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这些菌株对灭菌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以衡量它们的净水能力.结果显示,P1,P4对污水的COD降低作用最明显,COD降低率分别为55.2%和37.9%.  相似文献   

16.
在室内人工饲养菜蛾氯氰菊酯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通过人为施用氟氰菊酯,使抗性品系得以保持.通过试验分别获得氯氰菊酯在两品系幼虫的LC_(50)L—刀豆氨酸,产生子刀豆种子的非蛋白毒性氨酸对两品系皆表现药效.通过饲喂法测得L—刀豆氨酸在敏感与抗性品系幼虫的LC_(50).分别为18.11μg/cm~2与20.99μg/cm~2.试验结果表明两品系对L—刀豆氨酸具有近乎相同的敏感程度.此项研究为克服菜蛾业已形成的对拟除虫菊酯类的抗性和利用遗传工程使寄产本身产生刀豆氨酸以抵御害虫侵袭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放线菌P3-2的抗菌活性筛选及发酵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高坡地区不同类型的土壤中分离出的256株放线菌进行发酵液拮抗性筛选,得到1株放线菌菌株P3-2。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其抗菌活性进行研究,并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发酵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放线菌P3-2菌株发酵液对14种供试病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10倍稀释液对其中9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85%以上,尤其对油菜菌核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100%。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对热、酸和紫外线均较稳定,对碱稳定性较差。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乳酸乳球工程菌表达L-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水平.[方法]对培养基种类、接种量、培养温度、诱导剂浓度、磷酸甘油二钠浓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使用DifcoTM M17 Broth培养基培养乳酸乳球菌时,L-苯丙氨酸解氨酶表达活性最高;磷酸甘油二钠对L-苯丙氨酸解氨酶表达活性有较大影响,可提高活性93.8%.通过正交试验,得到PAL最佳表达条件为接种量2.0%,培养温度30℃,磷酸甘油二钠浓度2.0%,诱导剂浓度10.0 μg/L. PAL表达酶活可达3.05 IU/ml.[结论]在发酵扩大培养中优化了L-苯丙氨酸解氨酶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条件,为今后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平菇菌株诱变处理与应用。在平菇培养中,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设栽培袋培养料A、B、C和D 4个配方,利用紫外线(照射时间分别为为0.51、0和15 min)对平菇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筛选高产优良菌株。利用紫外线对平菇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出了高产优良菌株,其菌丝生长表现为生长速度快、菌丝洁白、健壮等特点。与对照(固体棉籽皮培养基)相比,该处理原种和栽培种的菌丝体可提前10~15 d长好,液体菌种比固体菌种可提前10~15 d长满菌袋,提前20~30 d出菇。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其产量存在差异,以配方A(以棉籽皮87%,麸皮或米糠10%为主要成分)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98.7。利用液体培养生产菌种,采用培养基配方A栽培平菇,具有栽培周期短、简化栽培程序,降低成本,提高平菇的品质、产量高和成品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大肠杆菌HB101/pBP52菌株能产生987 P型菌毛,但不产生热稳定肠毒素(ST),用该茵株制备灭活苗,在产前21天免疫18头第一胎怀孕母猪.在分娩后24~48小时内,用产热稳定肠毒素(ST)大肠杆菌987菌株(O9:K103,987P:NM)人工感染所产仔猪102头,88头仔猪在观察期(攻毒后7天)结束时安全无恙,保护率达86.27%.结果表明:用无毒大肠杆菌HB 101/pBP 52菌株制备的灭活苗可以有效地预防987P菌毛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