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以下简称"青海半细毛羊")是青海省在海拔3 000 m地区育成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种.乌兰县是青海半细毛羊的主要育成地之一,目前全县共饲养青海半细毛羊18.7万只.  相似文献   

2.
1 基本情况南柯柯村位于乌兰县赛什克乡南山地区 ,全村有草场 1 9 74万hm2 ,辖设 3个社 ,1 2 9户牧户经营养殖各类牲畜 36 1 0 8只 ,其中青海半细毛羊2 2 2 87只 ,占总牲畜的 61 .72 % ,属主体畜种。年产优质半细毛 54t,每到收毛季节 ,羊毛商家们以 1 2元 kg的高价抢收一空 ,这可乐坏了牧民和村干部。谈到这些 ,牧民们都说 ,这归功于南柯柯村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绵羊改良和 1 995年创办的合作制种羊场。种羊场属集体经济 ,有 2个种公羊群共饲养种公羊 41 0只 ,其中牦牛山公羊群占地面积 737.53hm2 ,饲养半细毛种公羊 2 0 4只 ,东山种…  相似文献   

3.
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1987年育成于青海省英德尔种羊场和河卡种羊场,对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反应明显,该品种系采用复杂杂交方式育成。根据含罗姆尼羊血液的多少分为罗茨新藏和茨新藏两种类型。本文主要是针对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的特点,结合笔者在青海学习实践的工作经验和青海实际,对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的育种繁殖和饲养管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海晏县青海湖乡莫湘滩村的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简称“青海半细毛羊”),其羊毛密度与省内其他育种单位的青海半细毛羊相比,相对较差。为此,我们于1988年引进河卡种羊场的青海半细毛公羊进行了血缘更新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6只青海半细毛公羊的体重、毛量性状作了终身表型生长规律和表型相关分析,认为青海半细毛羊品种具有良好的产肉和产毛潜力,增加周岁前,尤其是4月龄前羔羊的营养供给是提高青海半细毛羊个体毛量和产肉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乌兰县是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以下简称“半细毛羊”)的主要基地之一。自1987年新品种验收后,我县每年坚持进行半细毛羊个体鉴定和羊群调整,淘汰个体性能差的及三类羊,并实行公羔自选自用,统一饲养管理,种公羊由县上统一进行个体等级鉴定,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淘汰等办法,两年来处理种公羊278只。同时,还进行了主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提高青海半细毛羊生产性能的必要性及其途径。根据乌兰县青海半细毛羊目前的现状和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就如何提高和完善青海半细毛羊的品质及群体生产水平,提出了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试验在高寒牧区天然草地放牧条件下,通过中国美利奴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测定杂交一代羊从出生到4月龄和12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羔羊生长发育快于青海半细毛羔羊,4月龄活重为28.84kg,12月龄活重为35.07kg,分别比青海半细毛羔羊提高5.19 kg和5.77kg(P<0.01)。体长、体高、胸围、胸深显著高于青海半细毛羔羊(P<0.01)。  相似文献   

9.
昭觉县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半农半牧高寒山区,绵羊是广大彝族人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全县现有半细毛改良羊23.1万只,占绵羊总数的80.4%.农户中饲养绵羊10只以下的17 615户,占44.02%;饲养10~39只的10 472户,占26.17%;饲养40只以上的1 260户,只占总农户的3.15%.研究饲养48-50支半细毛羊适度规模,对提高农民养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经过三年在解放乡的调查研究,探明了半细毛羊在半农半牧区的适度饲养规模.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4,(8):36-37
在高寒牧区天然草地放牧条件下,测定中国美利奴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一代羊从出生、4月龄和12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在青海高原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杂交一代羔羊生长发育快于青海半细毛羊,4月龄活重为28.84 kg,12月龄活重为35.07 kg,分别比青海半细毛羔羊提高5.19 kg和5.77 kg(P<0.01);体长、体高、胸围、胸深均极显著高于青海半细毛羔羊(P<0.01);杂种羊羊毛长度比半细毛高1.93cm,细度提高1.3支纺,剪毛量提高1.07 kg,羊毛品质得到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昭盟敖汉旗地方国营牧场,在1954年秋末和1955年春、夏两个半年内,场内饲养的进口优良的细毛种公羊和本场育成的细毛绵羊公母数批。这些优良细毛羊来场后,很少发生一般疾病、且营养和效能是非  相似文献   

12.
金海刚家住乌兰县铜普乡茶汉河牧业村一社。这里海拔3000m左右,夏秋干旱少雨,冬春气候寒冷,枯草期达7个月,旱灾和雪灾较频繁,畜草矛盾突出。金海刚家中共6口人,劳力4人,饲养青海半细毛羊310只,牦牛70头,马4匹。他的冬春草场(包括大山坡)约1500亩,主要牧草有芨芨草、  相似文献   

13.
无角陶赛特公羊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杂一代羔羊初生重平均3.44kg.比青海半细毛羊(3.22kg)提高6.39%.7月龄体重平均为25.17kg;1~7月龄的日增重103.48g.青海半细毛羊日增重为84.67g.比同龄半细毛羔羊提高18.18%;宰前重和胴体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6.57%和17.85%。初步认为陶赛特公羊是青藏高原牧区开展商品肉羊生产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4.
青海高原半细毛羊是在五十年代杂交改良基础上,于1963年正式开始育种工作,经过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中等生产性能、适应性强、放牧性能好、耐粗饲和适应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等特点的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新品种。经测定理想型羊只的生产性能和羊毛品质都已达到或超过现行育种指标。为了了解青海半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和相关特性,我们对英德尔羊场培育的半细毛一级母羊后  相似文献   

15.
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以下简称青海细毛羊)是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育成的能适应于青海高原的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其父系主要是新疆细毛羊,母系是藏系绵羊(以下简称藏羊)。它具有生产性能良好,对高寒牧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善于登山远牧,耐粗放管理,羔羊成活率高等优点。目前已在省内外的绵羊改良中应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品种的生理特点,为今后诊断疾病和改进饲养管理提供科学  相似文献   

16.
对加什科村的99只成年公羊、24只周岁公羊,82只成年母羊和47只周岁母羊的体高、体长、胸围、胸深和管围等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加什科羊除体高和管围比青海细毛羊小外,其他三项体尺均大于青海细毛羊。与青海半细毛羊比较,胸围和管围小于青海半细毛羊,其他三项体尺均大于青海半细毛羊。周岁母羊的体高和胸深稍大于青海半细毛羊,而体长、胸围和管围均大于青海半细毛羊。  相似文献   

17.
为生产量多质优的半细毛,促进毛纺工业的发展,改善人民衣着条件,我省于1981年育成了生产性能较高,遗传性较稳定,适应性强,放牧性能好的毛肉兼用东北半细毛羊品种群。1986年我们对重点育种场、乡的羊群进行了全面普查鉴定和区城内调查。结果,整个育种区有新品种羊约3万只,具有半细毛类型羊22万只,占全区总羊数的55%。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前言 南山牧场位于湖南省城步县境内,全场总面积23万亩,可利用养羊面积17万亩,属中山草丛草场。年降雨量1900—2010mm,相对湿度80%,雾雨天气占45%。1971年起开始养羊,至今已有19年饲养细毛绵羊的历史。其间已向国家交售羊毛38604.5公斤(不包括1990年可出售的羊毛),出售种羊500余只,目前全场饲养细毛羊和半细毛羊3200余只,普遍生长良好,各项指标都达到较好的水平(表1)。 表1 1988、1989年新疆细毛羊生产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正> 1 我国养羊业现状截至1990年底,全国绵、山羊存栏数为21002.1万只,为建国时的4.96倍。在绵羊中,细毛、半细毛羊及其改良羊占绵羊总数11281.6万只的41.73%,改变了建国时细毛、半细毛羊及其改良羊几乎处于空白的状况。1990年全国产绵羊毛23.95万吨,为建国时的9.69倍,其中细毛、半细毛及其改良羊毛占绵羊毛总产量的68.36%。  相似文献   

20.
试验在高寒牧区天然草地放牧条件下 ,测定陶×半细杂交一代羊出生到 4月龄和 6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 ,结果表明 :在青海高原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下 ,杂交一代羔羊生长发育快于青海半细毛羊 ,4月龄活重为 2 2 .73kg ,6月龄活重为 2 7.96kg ,分别比青海半细毛羔羊提高 3 .0 2kg、3 .64kg(P <0 .0 1)。体长、体高、胸围、胸宽、管围和尻宽显著高于青海半细毛羔羊 (P <0 .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