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交通业的迅猛发展,使马属动物作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的历史地位迅速下降,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半山区,马属动物仍然是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发展养马产业在现阶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滇东北地区的曲靖市,广大农民自古就有采用驴马种间杂交方式繁殖骡子的传统,尤其是近年来,繁殖骡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养马繁殖骡子的农户越来越多,养马产业得到逐步恢复和壮大.  相似文献   

2.
遵义县松林镇属贵州北部,地处大娄山脉腹地。松林镇及周边乡镇均是山区农业镇,是遵义县马、骡集中地,常年存栏马、骡2万匹左右。境内农民使役马、骡驮运、拉车、耕地等,长期来,有偏爱养骤的习惯。但是当地马、驴品种退化严重(尤其是驴)。所采用的种公驴是小型毛驴,个体较小,因此,所产的骡体形也较小,使役能力低,制约影响当地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的养马业是以单一的役用养马为目的进行生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马奶、马血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是世界各国养马业发展的趋势。西北农业大学对马奶和马血产品进行了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他们以关中马作试验材料,在国内首次测出母马五个月泌乳期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马的利用性质逐步改变,应由单纯的役用而逐渐发展产品养马和商品生产.产品养马作为养马业中的一个新的分枝,并将成为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在我国开发马肉资源,为人民提供营养丰富的优质食品是完全可能和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贵州马4个微卫星位点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4个微卫星标记对20匹贵州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微卫星位点上存在遗传多态性,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5.2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45,平均杂合度0.825.表明贵州马保持了较为纯净的原始基因库.  相似文献   

6.
我省是全国重要养马基地之一,养马历史悠久,大通马、河曲马享有盛名,广销西北、中原地区。解放初,我省仅有马18.7万匹,1975年发展到41.9万匹。当时,“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国内出现了“下马风”,我省养马业也受到了波及,马匹滞销,1978年马数又猛增到46.6万匹。在全省各类牲畜数量同时发展的情况下,有人片面认为马数上升,造成草原紧张,“农业机械化了,国家不要马了”、“马是铡草机”、“农民养不起”等等,有关方面听之任之,基层单位采取了限制措施,养马生产遭到摧残,群众和国家受到损失。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古以来,在养马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传统经验。我国马匹数量很多,分布较广,到1975年,全国有马1200多万匹,居世界第一位。但按人口平均,则比美国低3倍;每百亩占有马匹数,比苏联低2.5倍。马匹在实现“四化”中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为此按科学方法养马,能促进养马业的发展。我国某些养马方面的畜牧谚语是宝贵经验的总结。通过对若干养马经验的技术鉴定,可从中分析其技术效果。现总结如  相似文献   

8.
马乳及马乳制品含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是人类最佳的天然食品之一。开发利用马乳对提高牧民收入、壮大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乳制品产业、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马乳的化学成分、营养特点.保键功能以及马乳制品的加工利用。文章认为,新疆是我国养马大省,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饮用马乳的传统,发展马乳业产具有资源,历史,人文,饮食习惯,养马经验和科技积累等诸多优势,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新疆马乳产业必将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1984年7月上旬,本省盘县特区、普古区因连日大雨,山洪暴发,冲翻多年深埋土层,引起位于低涯河谷地带的哥米村暴发流行了一次多年未见的炭疸病。全村467头(匹)牲畜发病43头(匹)。(猪19头,牛18头,马6匹)。造成牛10头、猪8头、马5匹死亡。人因对本病不很了解,剥皮吃肉,经伤口感染致使数人发病,二人死亡。该病特点,发病迅速死亡快。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马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马产业在国内地位举足轻重。据历史文献记载,在汉朝时蒙古草原就有养马的记载,而且汉代养马业的发展与匈奴地区蒙古马的输入息息相关。本文对内蒙古地区马产业与马文化的发展历史、现代马产业与马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介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很多关于养马的农谚.这些谚语,对马的生理结构和消化特点进行了较好的归纳总结,准确地把握了马的生理特征.在马匹饲养过程中,根据马特殊的消化系统结构、生长发育特点、季节变换、马匹饲养环境以及马匹的用途等,要适应马的生理特性和需求,掌握马的饲喂原则.饲喂草料要做到定时、定量、少给多添、少吃多餐,...  相似文献   

12.
乍勒黑猪是贵州地方品种猪,为了进一步查清该猪种的特征特性,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有关文件精神,对乍勒黑猪进行详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产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乍勒黑猪产于贵州西北部的六盘水市盘县特区新民乡楼下河一带.中心产区在该乡上乍勒、下乍勒、旧屯、榔树、鹅项井、坎上等村寨.产区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坡高陡,地面切割较强烈,形成山蛮起伏的中山地形.地貌主要为岩溶地貌和侵蚀地貌两大类型,西北高、东南低,多为中心与峰丛洼地、谷地.海拔在1206~1625m之间,年平均气温15℃,相对湿度为75%,无霜期281天,年日照时数为1700小时,降雨量145mm,季节性明显,水源丰富.  相似文献   

13.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东经105°50′47″~106°08′04″、北纬26°50′04″~27°36′04″之间。据《明实录》贵州部份记载,洪武年间我县本地马调出作战马或进贡马匹有1599匹,为作好马匹的供应工作,在亦奚不薛(蒙语水西即大方)已着手开办牧场养马,说明大  相似文献   

14.
从赛马看山东养马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在中国历来被广泛用于交通运输,不但为征战、交易、外交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是皇家贵族/名人武将身份地位的象征。中国的马文化源远流长,可是随着现代机械化的普遍使用,马的作用似乎越来越小。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也需要享受高品位的娱乐活动,赛马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给养马业注入新的活力,为育马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我省地理环境优越,最适合培养赛马。培育赛马必将为我国的养马业作出贡献,带动山东养马业的大力发展。1中国传统的养马业马被公认为六畜之首(马、牛、羊、鸡、犬、$)。原始社会…  相似文献   

15.
马传染性胸膜肺炎是高度传染、高死亡率的呼吸道疾病,但国内外缺乏相应的疫苗。2012—2013年间,贵州紫云县发生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爆发性流行,全县贵州马的发病率为1.12%,病死率为69.72%;死亡最多的是贵州紫云县懂桑村养殖的贵州矮马,发病率70.1%,死亡率59.8%,病死率85.3%,部分农户家的马匹全部死亡,属于急性传染性疫病。2014年懂桑村采用伊维菌素对全部贵州矮马进行整体预防,发病贵州矮马采用"血虫迪"和"附红二合一"进行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至22.2%和9.1%,有效地控制住了当地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持续蔓延。  相似文献   

16.
母马异常发情是指母马在临床上发情现象不正常而出现的一系列综合症,主要表现为:隐性发情、假发情、持续发情、应发情而不发情、短促发情等.出现异常发情后直接影响着马的受胎率,给养马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挫伤农户的养马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遵义县松林镇地处贵州北部,大娄山脉腹地.松林镇及周边乡镇都是山区农业镇,是遵义县马、骡集中地,常年存栏马、骡2万匹左右,境内农民使役马、骡主要用于驮运、拉车、耕地等。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民有偏爱养骡的习惯,但是当地马、驴品种退化,所采用的种马驴是小型驴,个体较小。因此,所产的骡体形也较小,使役能力低,制约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1994年3月,松林镇畜牧站自筹资金2万余元,从陕西省引进了纯种"关中驴"6匹(♂)与当地马(♀)进行杂交改良,生产大型骡。所产的大型改良骡生产性能表现良好,现介绍如下。两种骡体测表(单…  相似文献   

18.
宁强马属西南马种.2006年,宁强马被列入国家级地方品种保护名录.其种质优良,在国内享有盛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传统养马业的逐渐衰落,宁强马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品种资源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现本文就宁强马的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周鑫 《当代畜牧》2013,(14):83+85
贵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养鹅历史,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推广,该地的养鹅饲养业有了非常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模式。该地区的鹅不仅仅在省内进行销售,并且还销往了广东、海南等各个省份。养鹅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贵州地区畜牧业的整体发展。本文对贵州地区鹅的养殖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我州利用马桑叶饲养蓖麻蚕于1965年试验成功后,在州委重视下,全州进行了大面积推广.1967年全州十个县养蚕7万余合,产茧皮2100多担,同时推广到四川、贵州、湖北等邻近地区,受到群众的欢迎,社员喜称为“马桑蚕” 由于马桑蚕系野生资源,除我州分布普遍、资源十分丰富外,在全国分布也很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广西、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也有丰富的野生马桑资源.从我州大面积推广饲养效果看,利用马桑叶养蚕,成本低,收效快,收益也大,是山区农村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多种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