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太湖敞水区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思明 《水产学报》1997,21(2):135-142
太湖敞水区鱼类群落组成,除人工放流的种类外,河湖洄游性鱼类已基本失,种群数量以湖鲚、银鱼、虾类和小型鲤科鱼类占绝对优势。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值表明属温带水域范围,具有明显的年、月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乌伦古湖鱼类组成现状、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多网目复合刺网于2019—2021年对乌伦古湖开展鱼类群落调查研究。春、夏、秋3季共采集鱼类22种,隶属于4目6科,以鲤科鱼类最多,为15种,占比68.2%。其中历史土著种7种,占鱼类种数的31.8%;优势种为湖拟鲤(Rutilus rutilus)和东方欧鳊(Abramis brama),其Pinkas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别为7355.28和765.65。本次调查的水域中,布伦托海全年优势种为湖拟鲤和东方欧鳊,吉力湖全年优势种为湖拟鲤、河鲈(Percafluviatilis)和东方欧鳊;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指数(D)和Pielou指数(J’)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91~1.76、0.24~0.54和0.23~0.45。春季鱼类的多样性指数H′、D、J′显著低于夏、秋两季。布伦托海的鱼类多样性指数整体略高于吉力湖;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分析结果表明丰度曲线整体均位于生物量曲线上方, W统计值均为负值,介于-0.104~-0.371之间。秋季(W=-0.226)受干扰程...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鱼类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2007年在北部湾海域进行的4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对北部湾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格局进行分析。该调查共采获鱼类323种,隶属于18目101科。以冬季出现种类数最多,为231种;秋季和夏季次之,分别为217种和214种;春季最少,为186种。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分析了北部湾鱼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该海域鱼类可划分为5个群落,为较为稳定的东北部沿岸群落(群落Ⅰ)、海南岛西岸群落(群落Ⅱ)、北部湾中南部群落(群落Ⅲ)、白龙尾岛附近海域群落(群落Ⅳ)和季节波动较大的琼州海峡西侧群落(群落Ⅴ)。ANOSIN检验表明,各群落间鱼类组成的差异极为显著(R=0.896~0.956,P<0.001)。对不同季节鱼类群落格局与环境因子(水深、底层水温、底层盐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鱼类群落组成的变化与水深的相关性最好(春季R=0.491,夏季R=0.578,秋季R=0.594,冬季R=0.514),与温度和盐度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2016-2018年,于珠江干流西江桂平至肇庆6个站点开展了季节性渔获物采集和环境监测,共采集鱼类12目29科99种,单次采集10~45种,香浓威纳指数(H’)为0.90~2.93,均匀度指数(J’)为0.30~0.89,物种组成为季节和空间的周转格局。相对重要性指数表明,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为主要优势种。置换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鱼类群落时空差异显著,夏-冬季间群落结构差异主要源于鲤(Cyprinus carpio)、鲮、广东鲂和赤眼鳟质量百分比(W%)差异;桂平与梧州、肇庆的显著差异主要源于鲮、广东鲂和银(Squalidus argentatus)的数量百分比(N%)差异,以及鲮、广东鲂、鲤、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W%差异。冗余分析分别解释了鱼类N%和W%变异的49.92%和49.61%,主要影响因子为距河口距离、水温、透明度和径流量,且鲮分布在低透明度的高温水域,广东鲂和鲢分布在下游江段,赤眼鳟分布在中上游江段,鲤分布在高透明度的低温水域。  相似文献   

5.
张晶晶 《水利渔业》2011,32(6):66-71
为了分析傀儡湖鱼类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0年1-12月研究了傀儡湖的渔获量、组成比例和主要鱼类食物组成。结果表明,傀儡湖渔获物中,发现有9科、26种鱼类,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18种,占鱼类种数的69.23%;鱼类组成中,鲢和鳙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渔获量的(20.82±8.06)%和(41.58±19.24)%;主要鱼类...  相似文献   

6.
依据2016年北部湾防城港—钦州近岸海域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的时空分布;同时结合温度、盐度、溶解氧、pH、深度5种水环境要素,探讨了该海域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捕获鱼类152种,隶属于15目55科96属,二长棘鲷 (Parargyrops edita)、鹿斑鲾 (Secutor ruconius)、多齿蛇鲻 (Saurida tumbil)、褐菖鲉 (Sebastiscus marmoratus) 等为优势种。资源量以春季最丰富,多样性指标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聚类和NMDS分析得出,该海域可划分为4个鱼类组群,组内平均相似度介于18.27% (组群I) 至32.49% (组群II)。ANOSIM分析表明各组群间鱼类组成差异极显著 (R=0.703~0.982, P<0.01),组群I与IV间存在最大相异性 (98.02%)。冗余分析 (RDA) 表明,底层温度、溶解氧、深度和底层盐度是影响北部湾防城港—钦州近岸海域鱼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傀儡湖鱼类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0年1-12月研究了傀儡湖的渔获量、组成比例和主要鱼类食物组成.结果表明,傀儡湖渔获物中,发现有9科、26种鱼类,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18种,占鱼类种数的69.23%;鱼类组成中,鲢和鳙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渔获量的(20.82±8.06)%和(41.58 ±19.24)%;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中,优势种鲢、鳙摄食浮游植物,以蓝藻门和硅藻门为主,摄食的浮游动物中以枝角类为主,鳡和翘嘴鲌等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鱼类和虾类.傀儡湖鱼类种类较少,可能是因为投放鱼苗种类单一以及鳡对其它鱼类造成危害所致;鱼类生物量偏高,主要由于鳙投放数量过多造成的;底层鱼类数量偏多.根据Shapiro经典生物操纵理论,应该减少鳙的鱼种投放量,增加浮游动物数量,从而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以达到改善水质和恢复鱼类资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别于2019年4、7和10月对网围拆除后东太湖原网围养殖区和非养殖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网围拆除后东太湖的鱼类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网围拆除后,东太湖采集到鱼类39种,分别隶属于4目10科31属,其中鲤科鱼类占比最大,达66.67%.原网围养殖区与非养殖区在种类组成、优势种上有一定差别:原网围养殖区...  相似文献   

9.
太湖主要鱼类食物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恩生 《水产学报》2008,32(3):395-401
根据2004年9-12月和2005年4月的调查,研究了太湖8种鱼的食物组成.结果表明:优势种鲚主要摄食枝角类、占食物个数比例89.77%±13.69%;太湖新银鱼主要摄食桡足类、占个数比例70.11%±10.57%;鲢、鳙主要摄食微囊藻、占食物体积比例90%以上;鲤食物中水生植物约占体积比例70%;鲫主要摄食微囊藻、占体积比例93.99%±3.34%;翘嘴红鲌、蒙古红鲌主要摄食鲚和小型鱼类.分析认为,随着太湖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重,以蓝藻为主的浮游植物食性鱼产力在快速增加,但实际渔获量以浮游动物食性鱼类为主.如2003年浮游植物食性鱼产力为10234t、占总鱼产力37.0%.而2004年实际渔获量中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占80%-90%,浮游植物食性鱼类渔获量仅3637.7t、占10.9%.因此,太湖现有鱼类群落组成和实际饵料构成是不吻合的.不仅如此,浮游动物食性鱼类数量的快速增加对浮游动物形成了巨大牧食压力,这更利于藻类繁殖.太湖鲫几乎完全以微囊藻为食物,可能对蓝藻暴发有抑制作用,应重新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向家坝坝下江段,随着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相继蓄水运行和“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群落可能会发生改变。为探究“十年禁渔”前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基于该江段2017—2019年渔获物监测数据,对鱼类种类组成、生态类型、群落相似度、物种优势度、生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稳定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34种,隶属于7目21科83属,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有27种,外来物种有12种,分别占总种类数20.15%和8.96%。鱼类群落以底层、产沉性卵、杂食性鱼类为主。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在一定的相似性水平上,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的群落类型基本可分为3组,宜宾、泸州与合江可以聚为一组,巴南、江津分别独立成组。保护区干流优势种共有14种,其中瓦氏黄颡鱼是整个研究区域的优势种,在合江站点的优势度最高,IRI值为27.00%。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725~3.306、0.883~0.942、5.83...  相似文献   

11.
太湖流域城市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严重,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城市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及成因,可为丰富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和城市湖泊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参考。本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3月、6月、9月在太湖流域15个城市湖泊开展了四个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重度、中度、轻度富营养和中营养水体分别占10.03%、36.89%、42.07%和11.00%。随水体营养下降,透明度显著上升,浊度、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显著下降,大型底栖动物总生物量、蚌类密度和生物量上升,寡毛类密度和生物量下降。在重度富营养水体中,底栖动物总生物量显著小于其他类型水体(P<0.01);在轻度富营养和中营养水体中,蚌类密度和生物量显著大于重度和中度富营养水体(P<0.01),寡毛类密度则显著小于重度和中度富营养水体(P<0.01)。Shannon-Wiener、Simpson和Pielou指数随水体营养水平下降,先上升再下降,在轻度富营养水体中最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在轻度富营养和中营养湖泊中,水温、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总磷浓度升高会显著促进软体动物增长(P<0.01),对螺、蚌的路径系数分别高达0.414和0.440。总磷浓度与水温上升都能显著促进多毛类种群增长(P<0.01),抑制水生昆虫种群(P<0.01),路径系数分别为0.376和-0.423。本研究认为,城市湖泊水体中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对磷和藻类的控制,对城市湖泊底栖动物群落恢复和水生态系统修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太湖贡湖湾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对太湖贡湖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整个研究期间,贡湖湾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5种;浮游动物年平均密度为467 ind.•L-1,年平均生物量为1.726 mg•L-1。贡湖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 (Polyarthra trigla) 和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 Calyciflorus),其中针簇多肢轮虫年平均密度为99 ind.•L-1,占浮游动物总数量的22 %,萼花臂尾轮虫年平均密度为49 ind.•L-1,占浮游动物总数量的11%。相关分析表明,轮虫数量与颗粒悬浮物浓度和桡足类生物量显著负相关;枝角类数量与轮虫生物量显著负相关;桡足类数量与水温和总磷呈显著正相关性,与枝角类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太湖夏季不同类型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0年9月对太湖不同类型湖区31个站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0种浮游植物,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物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所有站点都有微囊藻出现,微囊藻是草型湖区和藻型湖区的数量单一优势种,导致31个站点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值都较低。在环境变量的作用下,31个站点被分为3种类型,即草型湖区(组Ⅰ)、藻型湖区(组Ⅱ)和五里湖(组Ⅲ)。草型湖区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浮游植物密度和营养盐浓度较低,总磷(TP)浓度极显著低于藻型湖区(t=-3.84,P=0.00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囊藻密度随着悬浮物(SS)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太湖生态修复应以降低水体悬浮物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为目标,为草型湖泊生态系统的培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太湖不同区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水质状况进行调查,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对太湖9个湖区的33个采样点进行了季节性浮游植物群落调查和水质监测,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21种,分别属于7门、74属,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的种类最多,共28属、59种。春季和夏季浮游植物总密度最高值分别出现在2014年竺山湖0.59×10~8个/L和西部沿岸区5.90×10~8个/L,秋季和冬季浮游植物总密度最高值分别出现在2015年的西部沿岸区1.09×10~8个/L和湖心区3.28×10~8个/L。综合分析2年的浮游植物总密度监测数据,西部沿岸区梅梁湖竺山湖五里湖湖心区贡湖南部沿岸区东太湖东部沿岸区。研究表明,太湖9个区域污染情况不尽相同,主要超标指标为总氮。SPSS 22.0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DO、硝态氮、BOD5是影响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2015年秋冬季浮游植物总密度较2014年有所增长,春季各湖区之间浮游植物密度的年际差异与其余季节不同,可能是由于水温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5.
探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太湖水质监测提供方法,为富营养化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持。2016年8月进行了太湖水质状况及浮游动物群落调查,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分析了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太湖不同湖区湖滨带水体水质总体评价为劣V类,总氮、总磷均值分别为(2.06±0.13)mg/L、(0.22±0.02)mg/L,叶绿素a平均含量为(65.35±9.09)mg/L。本次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29种,其中桡足类5种,枝角类8种,轮虫16种;太湖浮游动物密度均值为(100±11)个/L,其中竺山湾浮游动物密度最高,为(273±54)个/L,胥口湾密度最低,仅为(31±6)个/L;太湖浮游动物生物量均值为(4.45±0.99)mg/L,生物量最高的是竺山湾,为(17.70±6.48)mg/L,胥口湾浮游动物生物量最低,为(1.03±0.23)mg/L。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动物各表征指标均与叶绿素a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性。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分布主要与溶解性总氮、总磷、透明度、溶解氧及pH值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太湖湖鲚渔获量及年龄结构变化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恩生  鲍传和  万全 《水产学报》2008,32(2):229-235
在太湖,随着鱼类总渔获量的不断增加和鱼类种类的不断减少,湖鲚(Coilia ectenestaihuensis Yen et Lin),一种小型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已成为绝对优势种.根据1952-2004年的统计数据和2003-2005年对湖鲚年龄结构和食物组成的调查,研究了湖鲚快速增加的原因以及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如下:(1)在1952到2004年期间,湖鲚渔获量从1952年的640.5 t、占总渔获量的15.8%上升到2004年的21 221 t、占63.8%.尤其是1994年后湖鲚渔获量以每年1280.5 t的速度增加;(2)湖鲚种群年龄结构低龄个体呈现不断增加趋势.1979和1980年0 个体仅占33%和34%,而2003和2004年0 个体分别上升到99.04%和99.08%;(3)0 湖鲚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按照个数组成比例计算,枝角类平均占89.77%±13.69%、桡足类占7.84%±11.53%、轮虫仅占2.39%±4.95%.分析认为:江湖阻隔、过度捕捞、富营养化不断加重等人类活动以及太湖特有的鱼类生态学特点是导致湖鲚渔获量不断增加、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随着湖鲚数量的快速增加,在湖鲚生长期间太湖浮游动物现存量呈现相应下降趋势,这可能使太湖浮游植物更易暴发.  相似文献   

17.
河流等级是一种用于评价河流生物多样性及环境特征的重要分类标准。以太子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探究河流等级与鱼类群落分布之间的关系以及鱼类群落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并将太子河主要支流作为独立流域单元进行相同等级河流之间鱼类群落分布差异的比较。共设置125个点位,分3次调查鱼类群落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8 883尾,分属23科60种,洛氏鱥、宽鳍鱲、北方条鳅、棒花鱼为优势种,分别占鱼类总数的35.52%、8.58%、6.63%、5.53%。太子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在不同河流等级之间有显著差异,指示种分析表明洛氏鱥与北方条鳅是上游河段的指示种,短须颌须鮈与东北雅罗鱼是中游河段的指示种,?、大鳞副泥鳅及鰕虎鱼类是下游河段的指示种;摄食功能群在各级河流也有显著差异,杂食性鱼类的比例及物种数在三级河流和五级河流较高,昆虫食性的鱼类在一级河流和二级河流比例较高,昆虫食性鱼类的物种数在五级河流较高。河流等级对鱼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有显著影响(F=3.644,P=0.008;F=2.543,P=0.043),最大值出现在三级河流。各等级河流之间总氮和氨氮有显著差异;相同等级河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