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老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蜜源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境内的老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蜜源植物资源进行了3 a的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蜜源植物资源多达270余种,其中主要蜜源植物26种,隶属13科、18属;辅助蜜源植物200多种,隶属55科、116属;有毒蜜源植物8种,隶属4科、7属.笔者对26种主要蜜源植物、75种主要野生辅助蜜源植物、8种野生有毒蜜源植物的花期和生活环境做了详细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经调查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植物 90科 ,2 96属 ,517种 (包括变种 )。其中 ,有裸子植物 16种 ,被子植物 4 88种 ,蕨类植物 10种 ,苔藓类植物 3种。保护区植物中单种科、少种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科与属的种类组成反映出该地区植物区系的过渡性。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 ,有药用植物 32 6种 ,观赏植物 94种 ,化工原料植物 110种 ,油料植物 2 3种。这些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调查,庆元县百山祖有毒植物共有51科73属90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被子植物47科69属86种。对该地区的有毒资源进行了评价,为合理开发该地区的有毒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岩生植物种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岩生植物种类组成情况,采用解剖观察并结合查阅工具书鉴定的方法对保护区植物标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岩生植物96种,隶属52科76属,以苔藓植物种类最丰富。其中,苔藓植物优势科有提灯藓科(Mniaceae)、青藓科(Brchytheciaceae)和金发藓科(Pdytrichaceae),以提灯藓科3属5种最为丰富;种子植物优势科有菊科(Compositae)和蔷薇科(Rosaceae),以菊科3属4种最为丰富;蕨类植物优势科是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共2属2种。说明:大沙河保护区岩生植物资源较丰富,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整治有较好的利用前景,可为当地岩生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取重点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茂兰喀斯特森林野生木本蜜源植物资源进行了4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木本蜜源植物184种,其中主要木本蜜源植物48种,隶属23科37属;辅助木本蜜源植物127种,隶属50科93属;有毒蜜源植物9种,隶属6科8属。对主要木本蜜源植物、辅助蜜源植物、有毒蜜源植物的生活环境做了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并进行区系地理分析,以探明保护区植物的分布规律,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植物生活型和区系地理学原理,采用野外样线样方调查法,选取8条样线35个样点,对保护区的种子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查阅资料,对保护区种子植物生活型和植物区系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红碱淖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242种,隶属于63科167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6属7种,被子植物60科161属235种。生活型和区系地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亚灌木、多年生草本、一年生和两年生草本等5种生活型。科的分布区类型有4种分布型和2变型,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3种,其中有104属为温带分布型,占总属数的62.28%,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保护区水生、湿生及植物种类多样,且发育良好。耐盐、耐旱植物种类较多。【结论】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生物多样性较低,生态平衡脆弱,亟待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7.
为庐山自然保护区有毒植物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野外线路踩踏调查方法,进行标本采集、记录植物种类、特征及生境等,结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庐山自然保护区有毒植物资源及其应用。结果表明:该区域有毒植物73科126属169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9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9.59%、5.56%和5.33%;裸子植物有3科3属3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4.11%、2.38%和1.78%;被子植物63科116属157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86.3%、92.06%和92.89%。该区域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及生活型多样、其具有在药用、食用、农业药用科学研究和园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姚贤胜  杨怀 《现代农业科技》2010,(20):234-235,238
系统地对鸡公山的特有植物种类进行了统计,并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活型、生态型和地理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鸡公山特有植物有14种,隶属于11属10科;②草本植物占57.14%,其中多数为多年生草本;③科属的地理分布统计表明,鸡公山特有植物区系成分以温带类型为主,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9.
茂兰自然保护区野生蜜源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茂兰自然保护区野生蜜源植物资源进行了4年的调查研究,对野生蜜源植物的分布情况、生境特点和生物学性状做详细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提出建议。结果表明,茂兰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蜜源植物资源多达148种,其中主要野生蜜源植物46种,隶属19科、34属;辅助蜜源植物90种,隶属33科、64属;有毒蜜源植物12种,隶属9科、10属。从种类构成上看,该区野生蜜源植物的优势科为豆科和蔷薇科,其次是山茶科、唇形科、菊科。  相似文献   

10.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有毒种子植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一些有毒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经济或药用价值。但因其有毒,容易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首次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有毒植物进行调查,并整理出了44科90属106种有毒植物。其中有毒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主要为大戟科、夹竹桃科、苏木科和天南星科,分别占有毒植物总数的20.8%、11.3%、4.7%和4.7%。调查结果可以提高师生对有毒植物的安全意识,同时为这些有毒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采用野外调查、收集标本鉴定和查阅文献方法,对鸡公山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鸡公山有野生木本药用植物41科138种,并提出资源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内芳香植物资源丰富,经初步调查,共计26科106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11种,被子植物22科95种。论述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芳香植物的种类、分布及精油提取部位,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内蒙古达赉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组成与植物科属分析的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植物78科286属653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2属2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75科282属649种。该保护区菊科、禾本科等较大科的组成占主导地位;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类型最多,其次为温带分布类型。属的组成以区域性单种属和寡种属占主体,占植物总属数的93.71%;属的分布区类型分属于13个分布区,区系成分复杂。北温带分布成分及其变型占明显优势,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和温带亚洲分布型的比例较高,反映出该保护区植物科属区系具有典型的温带性质,地理联系广泛,特有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4.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报道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与特点。调查结果表明,该区系的种类丰富,计有种子植物175科822属2292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20属30种,被子植物166科802属2262种。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中国15个种子分布区类型的14个,世界其它地区的植物成分均有一定联系,其中热带成分占明显优势,同时也受到温带成分较强烈的影响,有33个中国特有分布属。本区系具有源远源流长的发生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5.
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实地调查及历史文献资料整理结果,统计分析了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植物种类多样性丰富,区系地位重要,已知维管束植物219科912属2 233种(含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30科76属150种,裸子植物8科9属16种,被子植物181科827属2 067种;(2)区系特有性强,单种及寡种的属极为丰富,中国特有科1科,特有属9属;(3)区系起源古老,珍稀濒危植物多,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其中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4)居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区系热带边缘性明显,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属数之比值(即R/T)为4.56;(5)区系以木本植物占优势(种数占47.5%),藤本植物占一定比例(13.6%),雨林植物景观突出。总的来说,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植物亚区-北部湾地区的区系特点,但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北缘性质。  相似文献   

16.
对江西玉山信江源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分布的种子植物共计175科643属1 241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5属18种,被子植物168科628属1 223种.含20种以上的科共14科,单、寡种属共596属,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布科59科,世界分布科51科;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中,都是泛热带分布最多,北温带分布次之.  相似文献   

17.
对江西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区的种子植物共计156科610属1 328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0属13种,被子植物151科600属1 315种。含20种以上的科共16科,单、寡种属共554属,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布科居多,共68科;其次是世界分布科,共29科。在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中,都是泛热带分布最多,北温带分布次之,说明该区的植物区系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8.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攀援植物资源与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木本攀援植物84种,分别隶属于22科33属,探讨了其攀援习性及其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为开发应用野生木本攀援植物资源开辟了途径。  相似文献   

19.
广东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内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生维管植物127科367属551种,其中新种2个,广东新记录种11个,国家濒危稀有植物3种;另有栽培植物约50种,隶属于21科32属。内伶仃岛的经济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有用材树种66种、药用植物405种、果类植物60多种、淀粉植物26种、油脂植物55种、芳香植物40多种、有毒植物80种、鞣料植物31种、纤维植物79种、观赏绿化植物40多种,猕猴食源植物200多种。  相似文献   

20.
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芳香植物,采用实地调查法并结合文献,发现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芳香植物45科101属141种,约占我国芳香植物种数的20%,占全世界芳香植物3 600种的3.917%。其中裸子植物占3科5属5种,双子叶植物37科89属123种,而单子叶植物5科7属13种。分析这些芳香植物资源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