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美国家蔬菜种业科技发展趋势及我国育种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美的蔬菜种子企业很重视新技术、新方法在育种中的应用,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育种技术和效率,已开展了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种质创新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对借鉴我国发展蔬菜育种创新,提高种业科技含量,发展种子产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1欧美国家蔬菜种业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蔬菜种子科技产业化发展较快。目前的世界蔬菜种子产业基本上被排行前10名的大型种子企业所垄断。欧美等国种子产业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这些大型跨国、跨区的垄断种子企业的特点都重视科技育种和育种技术创新,现在已呈现…  相似文献   

2.
围绕菏泽种业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繁育、推广、经营等重点领域开展调研,通过对菏泽市种业现状的梳理,指出了种业发展中存在育种创新能力缺乏、种业企业实力不强、商业化育种能力薄弱、良繁基地建设标准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商业化育种能力建设;增加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种子企业竞争力;加强新品种展示评价中心建设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对策建议。以期提高菏泽市育种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加快菏泽市由用种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化,推动种业产业化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陈志兴  何圣米 《种子》2005,24(8):69-70
发达国家的蔬菜种子企业很重视新技术、新方法在育种中的应用,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育种技术和效率,已开展了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种质创新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对我国发展蔬菜育种创新,提高种业科技含量,发展种子产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自然资源丰富,种质资源种类众多,目前共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 5.6 万余份,但面临着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力度不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种业创新基础设施薄弱、种子企业发展水平不高、种业市场环境待优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育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种子企业扶持力度、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花生育种目标的市场诱导创新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花生的市场需求和优质产品的相对稀缺是诱导花生育种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在我国,继续提高花生单产是技术采用的首要决定因素;但农民的经济收入的提高需求会使其他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改善花生品质是第一个重要的技术创新方向。第二是种质扩增、种质改良和种质创新。第三是培育抗逆境的新品种。耐旱、抗病和抗虫也是我国花生育种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外蔬菜种业科技优势比较中的问题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发达国家蔬菜种业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蔬菜种子科技产业化发展较快。世界的种子高技术育种目前基本上为化工企业的涉农寡头公司所垄断。这些大型跨国、跨区的垄断种子企业的特点是都重视科技育种和育种技术创新,现在已呈现以蔬菜种子为主,多领域、多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态势。从常规育种到杂交育种发展到应用生物技术育种。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3,(2):32-32
1.建立新型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种子企业逐步成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支持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8.
我国种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种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针对我国种业存在的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科技创新体制不健全,研发投入不足;育种、生产基地分散,基础设施薄弱;人才资源不足;监管体系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分销渠道需要整合;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改革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保护开发利用种质资源,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改善种子生产条件,提升种子质量;加强种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种子监管调控,保护知识产权;强化种业品牌建设,健全营销渠道网络;种子企业准确定位,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种业圈子里,大型骨干企业大都从事粮食等主要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经营,小型民营企业则从事瓜菜种子生产销售。这类种子企业群体大、规模小、实力弱,优势不明显,科研育种优势更不突出,商业化育种仍旧薄弱,突破性品种少,创新能力不强,育种方法技术和资源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张世煌 《种子科技》2012,30(12):1-5
从我国北方春播玉米品种试验看出,调整玉米商业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正逐步落实到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落实到育种技术创新。我国玉米育种正从模仿走向创新,但还需要制度安排予以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政策需求是彻底改革品种审定制度,开辟绿色通道,建立注册制才能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投入种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个体育种者异军突起,需要引起更多关注。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跨国企业对我国种业的竞争压力依然呈上升态势,要通过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鼓励技术进步,提升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