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的沙拐枣灌木荒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沙拐枣属(Calligonum)植物为建群种或共建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是亚非荒漠区中一类很独特的植被,它在新疆南北的荒漠中也广泛分布。这种灌木荒漠以其独特的生活型、外貌特点和薪柴、饲用、固沙、蜜源等经济特点,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行过不少分类学、生物生态学、引种驯化等方面的研究。但是对它的群落类型学及其生态地理规律却研究得不多。我们根据多年的野外考察资料,把这方面的问题整理成文,报道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头状沙拐枣的解剖学和水分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头状沙拐枣(Calligonum caput—medusae)系蓼科沙拐枣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叶退化,由同化枝行光合作用。分布于苏联中亚,多生于沙荒地。新疆、甘肃引种栽培,生长良好。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于1972年从宁夏中卫引进种子,1977年定植成功。目前,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已形成大面积人工林。多年来,对该植物进行过多学科的研究工作,有些已见报导。本文试图从解剖学及水分生理特征入手,探讨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及其承受力,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扩大造林提供科学依据,也供同行们在深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疆沙冬青群落的区系组成与结构特征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在乌恰县不同分布地点的新疆沙冬青群落中随机设置10个样方,对新疆沙冬青群落种子植物的科、属、种的组成及其结构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疆沙冬青群落由22科39属62种种子植物组成,群落物种较为丰富,科的区系以世界分布类型为主,属的区系以地中海-中亚-西亚成分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古老而复杂.新疆沙冬青群落的水平结构,大部分植物以丛生形式在群落中聚集分布,少数植物散生于群落中;群落的垂直结构,按生长型可分为2层(灌木层、草本层)和6个层片,构成新疆沙冬青群落的植物,其中草本和半灌木种类较多,所占的比例较大.群落中草本层片占植被总覆盖度的15%~31%,新疆沙冬青群落属于草原化荒漠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4.
新疆蒿类半灌木牧草资源分布及其饲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蒿类半灌木是指以菊科的蒿属(Artemisia L.)和绢蒿属(Seriphidum Poljak)半灌木为主,并包括在生态地理分布和饲用价值上相近的一些其它半灌木,如菊科的亚菊属(Ajania Poljak)中的一些种类、藜科的地肤属(Kochia Roth)、驼绒藜属(Ceratoides Gag-nebin)植物。它们是半灌木类群里牧草饲用价值最高的一类,在新疆各类草地中共有7类、27组、151型,是草原和荒漠草地的重要组成。在其营养成分组成中,蛋白质、粗脂肪含量较高,适口性好,耐牧性强,是各类牲畜优良冷季放牧草地中的植物类群。应加强对蒿类半灌木植物的研究、开发、品种驯化及种子的批量生产;适当控制载畜量,有计划地对草地进行封育或轮牧,将有利于新疆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野外调查表明:中国帕米尔高原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18科20属38种。其中,中国植物红色名录收录1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新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8种;区内分布新疆特有植物15科37属51种,占新疆特有种总数的19.03%,是新疆特有种的重要分布中心;研究区珍稀濒危及特有种水平分布以塔什库尔干县为中心,自南向北渐少。垂直分布集中于山前带与亚高山草甸草原带,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兼具灌木和乔木类型。  相似文献   

6.
北塔山为中蒙边境的界山,地处新疆境内,属典型干旱山区,植物种类贫乏,区内珍稀濒危植物共计21种,隶属16科16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6种,新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与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联系紧密,中亚分布类型有微弱渗入;珍稀濒危种水平分布西多东少,集中分布于海拔900~2 000 m,且以旱生灌木、半灌木为主,仅有少量中生和湿生植物。  相似文献   

7.
新疆沙拐枣属的染色体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沙拐枣属(Calligonum L.)是蓼科中较进化的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南部和亚洲北部。是典型的古地中海区系成分。1936年《苏联植物志》记载有71种。以后陆续增加到100多种。近年来,苏联的一些学者又认为把种划分得太细了,进行了大量合并。结果仅保留30多种。我国学者研究认为:该属植物在我国有近30种,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其中的20多种主要分布在新疆。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染色体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我国和苏联学者对该属植物,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在染色体的地理分布方面,尚未见有所论述。本文对新疆18种沙拐枣属植物,进行了染色体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并对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由于染色体的地理分布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到报道,我们亦是初步尝试,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并为有关学科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两种沙冬青耐盐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Cheng f.)为豆科植物,是亚洲中部荒漠特有常绿阔叶灌木,本属仅两种。新疆沙冬青[A.nanus(M.Pop.)Cheng f.]仅分布在新疆喀什地区,蒙古沙冬青[A.mongolicus(Maxim.)Cheng f.]分布在我国西北、外蒙古。两个种分布区和个体数量逐渐减少,已被列为保护植物。沙冬青属第三纪残遗种,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又是荒漠地区有希望的固沙、绿化、观赏和药用植物,对其耐盐的研究,可为推广引种和迁地保护这一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田丽娜  吴玲  阎平  曹婷 《干旱区研究》2016,(6):1235-1241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标本资料,研究表明:新疆西昆仑山豆科植物共计有7族12属67种,分别占新疆豆科属、种总数的25.53%和15.51%。该区豆科植物多生于山地,区系中单种属(6属)和寡种属(4属)共计10属,所占比例较高,但多种属(棘豆、黄耆)2属含47种,分别占属、种总数的16.67%和70.15%,优势明显。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多年生草本)为优势,有55种,占82.09%;其他1啊生植物、灌木、半灌木、垫状灌木合12种,共占17.91%,有一定的适应性。该区豆科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具明显的温带性质,其区系中温带及含温带分布的属有10属,占总属数的83.33%。本区与帕米尔高原豆科共有属有11属,属的相似性系数高达73.33%,表明两地豆科植物关系密切;而与喀喇昆仑山的相似性系数较低,5个共有属集中于高海拔区,表明两地高海拔区有较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新疆灌木地景观生态分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灌木群落、景观分类文献的分析,建立了灌木地景观概念;针对新疆灌木地景观的特点,提出了灌木地景观生态分类方法,构建了新疆灌木地景观分类系统。采用景观区、景观类和景观型3级分类体系,将新疆灌木地景观分为3个景观区、9个景观类、97个景观型。以ArcGIS为技术支撑,根据新疆灌木地景观分类系统的特点,对研究区域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等专题图件进行配准、融合、相切和叠加,绘制了新疆灌木地景观分布图,初步统计出新疆灌木地景观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1.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和饲用植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夏阳 《干旱区研究》1993,10(3):21-27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具有中亚西部——哈萨克斯坦荒漠的典型气候特征,水平地带性植被是小半乔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荒漠,盐生植物群落也有广泛发育。根据生态生物学特性和饲用价值,可作为家畜采食的饲用植物可分为小半乔木、沙旱生灌木、盐中生灌木、盐柴类半灌木和小半灌木、多汁盐柴类半灌木和小半灌木、蒿类、短命和类短命植物、多年生草类和一年生盐柴类植物等生态经济类群。从土地的利用角度出发,该区的植被及其饲用植物资源宜作为骆驼、山羊和三北羊等家畜的春秋和冬季放牧利用。  相似文献   

12.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植物引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历经10a植物引种栽培试验表明,许多植物能通过引种驯化,在沙漠腹地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甚至能够自然更新或人工辅助更新。沙漠腹地引种植物应具有耐高温、耐干旱、耐盐碱、耐风蚀、耐沙埋和较强繁殖能力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选择具有不同生理生态特性的植物类型。宜以灌木、半灌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少量引种乔木。流沙地防风固沙植物选择灌木和半灌木,不宜采用乔木。根据植物演替和更新的特点,植物的配置既要选择先锋种又要有替代种,形成多种植物的混交林,保证防风固沙林的持续和稳定性。同时,防风固沙植物应具有生长迅速、根幅大、寿命长,能够自然更新或人工辅助更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根据历年采自新疆各地区的350号木灵藓属Orthotrichum 植物标本,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经典分类学方法,对新疆木灵藓属植物进行了整理、鉴定和分类。结果表明:新疆有木灵藓属植物5亚属、17种,包括裸孔亚属subg. Gymnoporus (6种) 、直叶亚属subg. Orthophyllum (1种)、疣叶亚属subg. Pulchella (5种)、圆孔亚属subg. Phaneroporum (1种)、木灵藓亚属subg. Orthotrichum (4种),其中高山木灵藓Orthotrichum alpestre Hornsch. ex B.S.G为中国新记录种;中国木灵藓O. hookeri Wils. ex Mitt.、东亚木灵藓O. ibukiense Toy.、短丛木灵藓O. pumilum Sw. 和卷叶木灵藓O. revolutum C. Muell. 为新疆新记录种。通过对新疆新记录种的生境、识别特征、采集地点、地理分布、海拔等信息的整理分析,绘制了4个种的线条图,并编制了新疆木灵藓属植物的分亚属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于2012-2013年春夏季进行野外调查,并查阅国家与地方植物志文献资料,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XJBI)、新疆农业大学动植物标本馆(XJAU)、兰州大学植物标本室(LZU)、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WUK)等馆藏腊叶标本,获取了蒙古沙拐枣[WTBX](Calligonum mongolicum)[WTBZ]的地理分布数据。并采用Arc GIS 10.0地理绘图软件,绘制蒙古沙拐枣的资源分布图,为深入研究和开发蒙古沙拐枣种质资源提供了必要的植物学基础数据。结果表明:① 蒙古沙拐枣最东在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112.4°E),最西在新疆的奎屯至精河五台(83.7°E),最大东西经度之差约为28.7°;最北在新疆的阿勒泰巴里巴盖乡(47.5°N),最南在青海的诺木洪(36.2°N),最大南北纬度之差约为11.3°。② 蒙古沙拐枣凭证标本所得地理分布范围与植物志记载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可能是蒙古沙拐枣分布范围的扩张或新分布地的发现;也可能存在标本鉴定中的失误,将其与相似种塔里木沙拐枣混淆。  相似文献   

15.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三种灌木的离子吸收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长期使用矿化度 4.0g/L以上的地下水灌溉 ,柽柳、梭梭和沙拐枣三种灌木仍然能够正常生长 ,表现出较强的抗盐特性。通过对三种不同年龄的灌木及其根、茎和凋落物的盐分分析 ,表明 :不同种类和年龄灌木对可溶性离子的吸收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 ;同一种灌木不同器官的离子吸收特性差异显著 ,表现出三种灌木在抗盐机理方面不同的生理和生态学特性 ,即 :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的大量盐分离子 ,通过叶片的泌盐腺排出体外 ,使植物体内的盐分离子含量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这类植物属于泌盐类植物 ;梭梭能够从外界环境吸收大量的盐分 ,在植物体内储藏 ,并且依靠植物肉质同化枝吸收大量的水分 ,使得植物体内的盐分浓度维持在一定的限度内 ,这类植物属于盐多汁类植物 ;而沙拐枣通过根部运输系统的超滤 ,使得过量的盐被阻止在体外 ,保持植物体内较低的盐分浓度 ,此类植物主动避开盐分 ,属于拒盐类植物  相似文献   

16.
应用最大熵算法模型(Max 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软件,结合塔里木沙拐枣(Calligonum roborovskii A.Los.)、库尔勒沙拐枣(Calligonum kuerlese Z.M.Mao)、英吉沙沙拐枣(Calligonum yingisaricum Z.M.Mao)、若羌沙拐枣(Calligonum ruoqiangense Liou f.)等四种沙拐枣的现有地理分布记录和19个生物气候变量,预测它们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并分析其主导气候因子。结果显示:1)塔里木沙拐枣的潜在适生区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及甘肃、内蒙和青海部分地区;若羌沙拐枣的潜在适生区集中在若羌、且末、吐鲁番等较干旱地区;库尔勒沙拐枣的潜在适生区集中在北疆的克拉玛依,东疆的吐鲁番和哈密地区,南疆的库尔勒、喀什、和田等地区;英吉沙沙拐枣的潜在适生区集中在北疆的精河、东疆的吐鲁番、南疆的喀什等地区。2)Max Ent模型对塔里木沙拐枣、库尔勒沙拐枣、英吉沙沙拐枣、若羌沙拐枣等四种沙拐枣潜在分布区的预测精度都很高,AUC值都大于99.5%。3)影响四种沙拐枣分布概率的主要气候因素是春夏多雨季的降水量,其次是冬季的降雪量及最低温。上述研究结果对于适生区开展四种沙拐枣的野生抚育、种植区划及引种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疆沙冬青的叶片气孔行为以及对空气湿度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蒋进 《干旱区研究》1991,8(2):31-35
干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由于干旱缺水,极大地限制了各种植物在该地区的生存和分布。因此有必要开展对植物抗旱机制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原分布于新疆喀什地区南部昆仑山与帕米尔高原交界处的豆科常绿灌木一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相似文献   

18.
塔克拉玛干水沙漠腹地人工绿地三种灌木的离子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长期使用矿化度4.0g/L以上的地下水灌溉,柽柳、梭梭和沙拐枣三种灌木仍然能够正常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抗盐特性。通过对三种不同年龄的灌木及其根、茎和凋落物的盐分分析,表明:不同种类和年龄灌木对可溶性离子的吸收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种灌木不同器官的离子吸收特性差异显著,表现出三种灌木在抗盐机理方面不同的生理和生态学特性,即:柽柳从土壤吸收的大量盐分离子,通过叶片的泌盐腺排出体外,使植物体内的盐分离子含量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这类植物属于泌盐类植物;梭梭能够从外界环境吸收大量的盐分,在植物体内储藏,并且依靠植物肉质同化枝吸收大量的水分,使得植物体内的盐分浓度维持在一定的限度内,这类植物属于盐多汁类植物;而沙拐枣通过根部运输系统的超滤,使得过量的盐被阻在体外,保持植物体内较低的盐分浓度,此类植物主动避开盐分,属于拒盐类植物。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南缘盐生植被的类型和组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盐生植物群落,有盐生荒漠、盐化草甸、盐化沼泽、盐化灌丛、盐化吐加依疏树林和一年生盐生植物群落等类型。据29个调查样地统计,盐生植被的区系组成中,共有高等植物58种,隶属于14科、39属。其中,藜科植物15属,占属总数的38.5%,29种,占全部植物种的一半。区系植物组成虽然贫乏,但生活型仍有10类,干旱区植物生活型中的绝大多数都有代表。木本和半木本种类22种,占38%。特别是荒漠灌木和半灌木很多,且多为盆地南缘盐生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反映了准噶尔盆地盐生植被的荒漠性质,而与滨海盐生植被相异。根据盐生植物对水、盐的适应关系,可划分为强盐超旱生、盐旱生、盐旱中生、盐中生和盐湿生等生态类群。另外,群落组成中具有很多古老成分,短命和类短命植物贫乏并缺少典型的草原成分等,也是盆地南缘盐生植物群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Traditionally,Atraphaxis,Calligonum,Pteropyrum and Parapteropyrum are included in the tribe Atraphxideae.Recently,sequence data has revealed that this tribe is not monophyletic.The structure of the tribe was examined by adding more taxa and sequences to clarify the congruence between 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phylogeny,the systematic placements of four genera in Polygonaceae,as well as the infra-generic relationships of Atraphaxis and Calligonum within Atraphaxideae.Five chloroplast genes,atpB-rbcL,psbA-trnH,trnL–trnF, psbK-psbI,and rbcL of Atraphaxis,Calligonum,Pteropyrum,and Parapteropyrum were sequenced.The non-monophyly of Atraphaxideae was confirmed.Atraphaxis and Calligonum,respectively,formed a monophyletic group that was well supported.Calligonum is closely related to Pteropyrum;Atraphaxis is sister to Polygonum s.str.; and Parapteropyrum is allied with Fagopyrum.Although the morphology suggested the four genera should form a tribe,the molecular data indicated Atraphaxideae was not one monophyletic group.The clades identified within Atraphaxis corresponded well with the current sectional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orphological features.As for Calligonum,Medusa was identified as a non-monophyletic s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