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1,(2):192-199
在茶树栽培学上 ,对于茶树芽叶的描述十分简单 :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等等。然而在诗人笔下 ,却是另一番景象 ,他们用粒、蕊、英、枪、旗、嘴、舌、爪、笋、芽、叶、草等华丽的词语。来比喻和赞美茶树芽叶 ,从而编织成一首首优美的茶诗。一、粒 :把极细嫩的茶芽比喻为粟粒、麦粒、谷粒 ,还有暗粒。(一 )粟粒 :喻茶芽细如粟米粒。宋代苏东坡《荔支叹》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 ,前丁后蔡相笼加。”宋代梅尧臣《建溪新茗》诗 :“粟粒浮瓯起 ,龙文御饼加。”明代阮锡《安溪茶歌》 :“迩来武夷漳人制 ,紫白二毫粟粒芽。”(二 )麦粒 :喻茶芽…  相似文献   

2.
苏辙的农事诗主要是其从政期间和闲居颍昌府十二载所作。农村基层实践活动是苏辙农事诗的创作来源,民本思想是其农事诗的思想基础。苏辙农事诗可分为三类:一是悯农诗,关心农事,关注阴晴雨旱,同情民生疾苦;二是劝农诗,劝民勤俭务农,摒弃懒惰、祀鬼陋习;三是以农讽政诗,劝导官吏同僚关心民生,揭露时政弊端。苏辙农事诗体裁多样,感情真挚,内容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善于用俗事、俗语、方言、口语入诗,诗中多用比喻、典故、对比、双关等艺术手法,使得其诗歌语言平淡自然却不失风趣幽默,体现出以俗为雅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如诗如画的晓起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爱中 《农业考古》2004,(4):257-261
清代婺源人齐彦槐有一首描写村居的诗,诗中云:“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到过晓起村的人都说,齐氏的诗与下晓起的村落环境,竟“绝妙何图诚若是”。  相似文献   

4.
在举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中,农村各阶层、各群体也积极投入到创业、创新的活动中,其中大学生村官创业更是最活跃、最积极的群体之一,他们既不同于官办农业推广体系中的农技推广干部,也不同于外出打工回村的青年农民。形象地比喻为“一群非官非民的年轻知识分子”,他们自己在夹缝中闯出一条新路。 1 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诗,源远流长,不但写茶诗的作者多,茶诗的数量多,而且茶诗的体裁,也是形形式式,五花八门,今综述如下:一、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和近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通称“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从茶诗中可以看到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四言《嘲茶山》宋代葛胜仲作吴兴紫笋,实产顾渚。唐昔*#贡,阚山芽吐。隼砨出临,虎岩亲驻。邻邦刺史,金匏相遇。木瓜堂前,穿云氵邑露。烹蒸包发,及春未暮。…  相似文献   

6.
在《通志·乐略》中,郑樵基于当时文人对古代诗乐所取的重文学而轻音乐的态度,第一次大胆地提出了“声贵说”这一犀利观点。他从音乐与义理、文学、古题名这三方面的联系来论述,提倡诗乐应以音乐为重,以期恢复自《诗三百》以来“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的传统。  相似文献   

7.
回光返照     
成语“回光返照”,指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时,由于反射作用而使天空短时发亮的现象,多用于比喻病人临死前精神突然兴奋的现象.也比喻旧事物灭亡前夕的表面兴旺。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写到:“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相似文献   

8.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8,(1):120-12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曾对它进行过整理。西汉武帝时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诗”被尊为经典,定名为《诗经》。  相似文献   

9.
比喻在英语中很常见,是一种最为广泛的、富有生命力的修辞手段,通俗地讲比喻就是打比方,可用来叙事、写人、状物和绘景。正确使用比喻可增添语言的感染力。本从比喻的特点和如何应用两方面谈谈对英语中比喻方法的粗浅认识,以便于我们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正确地、灵活地运用比喻。  相似文献   

10.
茶歌探源     
李沁遥  廖婷 《农业考古》2004,(2):228-230
我国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茶诗、茶歌、茶文化渊远流长。“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唐陆羽《茶经》)至三国、西晋,茶人茶事多有所见,茶诗、茶歌始有载记。西晋左思《娇女》诗中有记:“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钅历)”,写的是左恩的两位娇女心急品茗,对“鼎”吹气的娇态可掬。从现存茶史资料来看,茶叶成为  相似文献   

11.
刘德清 《农业考古》2007,(2):114-117
咏茶诗是中国诗坛的一朵奇葩,它题咏茶事,抒写茶趣茶兴,是茶文化与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朝素来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龙凤盛世”,反映文人幽情雅致的咏茶诗,勃然盛行于宋代诗坛。一代文宗欧阳修,生活在茶文化兴盛的北宋中期,在他的传世作品中,就有一些咏茶诗。  相似文献   

12.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诗而入神”的观点,认为“入神”是诗之“极致”,但严羽本人对“入神”的论述却着墨不多,又因“神”本身就是一个无法用语言完全界定清楚的范畴,这些就为理解严羽的“诗而入神”带来了难度。本文通过考察“神”之源流,界说“入神”内涵,辨明“入神”、“妙悟”的关系等,对“诗而入神”论作一番意义填充和探究,并认为严羽的“诗而入神”观,是对诗美理想境界的呼唤。  相似文献   

13.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寒夜客来茶当酒一羽先生在《茶话》中,曾提到一位宋代诗人,说“他一生写了多少诗已不可考,但如今大家熟知的仅剩了如下名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确,正是沾了这句茶诗的光,后代茶客们才知道宋时曾有一位诗家名叫杜耒,...  相似文献   

14.
考证《毛诗补传》,从释诗特点来看,戴氏解《诗》讲求实证,尽可能以史实、风物民情、俗语以及各种名物制度诠释诗语,力求还原诗语之本义;从诗学观点来看,戴氏解《诗》重诗旨。围绕“旨”之传达,戴氏考析诗人之“意”与作品之“辞”的复杂关系,以及诗的“喻象”、“借比”对“诗旨”的表现意义,提出“托”于表象以见“旨”的诗创作形态。  相似文献   

15.
篆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回”,这些传统诗联描述的是国人对大年夜的神秘感受。句子中两岁平分、寒春变换的临界点,当在“子夜”(旧式计时法,指夜里十一点钟至一点钟),有谓“子时一到开新律”:那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庄严时刻,国人喜以“围炉守岁”的方式隆重迎接。巧合的是,今“年”子夜又喜逢“子年”——十二属相值年的新一轮开局。  相似文献   

16.
在前代诗乐关系、诗声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在明代诗学整体重声的背景下,郝敬提出了“诗主声”.其“声”有别于近体诗的声律辞采,是一种本质论意义上的诗学观点.它要求诗的声符合儒家温柔敦厚、平和中正的诗教观,与“音本色论”是互为表里的.“诗主声”实质上是区别于“诗言志”、“诗缘情”两种传统本质论的新本质论,但它与“诗言志”有较大联系,也有一定区别.“诗主声”的提出,一方面推动了晚明反宋经学思潮的发展,另一方面批判了朱熹解诗的主要观点和以朱熹为代表的空疏思想,具有重要的文论价值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梅子 《福建农业》2010,(10):38-38
“满城风雨”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事情传遍各地,到处议论纷纷。可它本来却是形容重阳节前景色的。  相似文献   

18.
花椒树上长“虱子”是树体被害的一种现象,人们把为害果树的介壳虫形象地比喻为“树虱子”。介壳虫种类繁多。这种为害花椒树的害虫名为桑盾蚧,又名桑白蚧、桑介壳虫、桃介壳虫等,是桃、李、杏等核果类树种和桑树、花椒树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9.
《明诗话》传本罕见,甚为宝贵。辑本采辑诗家130余条。所录诗作有的是苏之琨在游历探访中随手采集而得的,为诗人遗落乡间郊野之作,所以苏氏有拾遗补缺之功。苏氏录诗崇尚高格,钟爱淡雅,倡导“性情”,重视“意似”,对“雅”、“郑”诗风演变也有自己的见解。但《明诗话》也有明显缺陷,诗歌理论探究不深,所录诗歌涉及面比较窄,还有徇私之嫌。  相似文献   

20.
译诗究竟以”信“,和”达''为本,还是以“雅’,为木,可谓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在文学翻译中,尤其是译诗更苛求译者深入理解诗行中潜存的内涵和历史背景,才能把握作者的意图。本文着重从译诗的表现形式和翻译风格上对托?斯?艾略特的《序曲》三种译文进行 比较和赏析,以期能给英译汉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