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前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比较普遍,如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发给劳动者加班费、休息日和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依法发给工资报酬、不安排劳动者带薪年休假、不执行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等。  相似文献   

2.
正同期限内,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把试用期当成“橡皮筋”和“白用期”,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了解试用期内的权利,应成为劳动者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3.
劳动者维权主要有以下六条途径。1.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以达成新的协议,或者有过错的一方改正错误,消除争议。2.调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调解申请,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提出。3.仲裁。这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途径。劳动者可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1年内,向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中,劳资关系紧张态势越发严重,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劳动者并没有违法违规,却单方面被企业解雇的现象,这严重地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工会,在企业单方决定解雇劳动者后,工会有法律赋予的提前被告知和提出意见的权利。但看似完备的法律规定,并没有在实践中起到较大作用。由于缺少具体的操作程序,使得工会的权利始终是"纸上谈兵",实践性不强。对于立法的空白,多数劳动者的维权成功率很低。我国法律体系在劳动者被企业单方解雇后,工会维权的相关领域的完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村委会作为村民的代言人以及村民合法权益的维护者理应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但实践中经常出现村委会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的现象。本文列举了一些村委会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的常见行为,并结合广大农村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袁仕友 《湖南农业》2006,(10):27-27
许多打工者千方百计追讨被拖欠的工资,是明智之举,但是,很少有打工朋友知道,如果工资被拖欠,除了理所当然有权要回被拖欠的工资“本金”外,还有权获得被拖欠工资“本金”25%的经济补偿金。其法律依据在哪里呢?我国《劳动法》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①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②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③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④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7.
城市农民工特指那些在城镇中务工,而身份却为农村户口的劳动者,他们处于城市和农村的边缘状态,职业和生活缺乏制度化的保障,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有的甚至失去他们在农村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在城市又没有取得合法的生存地位,却不断地受到来自社会称谓的、就业的、身份的、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歧视,正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生活状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8.
劳动者是社会的弱者,许多情况下都面临基本权利被侵害的命运,而自己却浑然不知,甚至有时知道自己的权利可能受到侵害,却又无可奈何,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不懂法、不懂得法律有何具体规定,因此,在强势的用人单位面前不敢理直气壮。为使劳动者不再“流汗又流泪”.特将劳动者享有的12项基本权利罗列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越来越多。在征收过程中,农民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征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失地农民权益遭到侵害的根源,指出重新定位政府角色,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0.
刘艳 《中国农资》2011,(11):62-63
<正>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亦称过错性解除,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存在一定过失的情况下,无须事先通知即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作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目的是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解除权,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易造成实践中的操作不便,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的全国五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主动维护广大职工包括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季民 《农村百事通》2007,(21):26-27
劳动者在维护自己劳动权益不受侵害时,不能盲目,具体来说要做到"三不要". 一、不要告错对象.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劳动者与总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工作地点在分公司,有的则在营业部工作.对这些劳动者,如果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该告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律赋予了高校学生享有一系列的权益。当这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得到保护却没有详细的规定。文中剖析了正当程序的概念和含义,并提出构建相应的制度以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规范土地合理有序流转运作,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在流转运作中不受到侵害,是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客观上阻碍了土地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所以,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机制,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具有其客观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就业歧视问题比较突出,为保障劳动者就业,维护其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山文岑 《甘肃农业》2007,(12):63-65
营造放心的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农民的消费状况关系到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而目前侵害农民消费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与此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存在不足,不能有效保护农民受侵害的消费权益。通过分析农民消费者消费权益保护的现状与保护农民消费者的法理依据,指出了保护农民消费者消费权益的必要性,并从立法、执法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农民消费者消费权益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张丽 《甘肃农业》2005,(10):50-50
我国就业歧视问题比较突出,为保障劳动者就业,维护其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包律 《新农村》2005,(11):30-30
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形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9.
劳动者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都需要提供证明自己主张或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果劳动者不能提供有关证  相似文献   

20.
王峰 《油气储运》2009,(5):36-37
主要工作: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8]130号)和山东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保障返乡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