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徽州古典园林之美深深地根植于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土壤之中, 它同时又是那深厚而绚丽的徽州文化意蕴的表征, 是徽州文化的一个载体, 它体现了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的美学底蕴。徽州文化内涵丰富, 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在其发展过程中, 吸收和融合了大量其他学派思想, 在兼容的同时, 徽州文化依然保持了它鲜明的独立性, 显现了整体的区域表征。这对徽州园林特色的形成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余汇芸  温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79-7080
徽州园林受徽文化的深刻影响,其植物景观融合了徽州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多以抽象、隐晦的方式反映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内涵。笔者以徽派盆景、具比德内涵的植物、具特殊寓意的花果树木为例,总结出徽州园林植物景观既受新安理学的影响,又体现了徽商的审美情趣,还是徽州民间文化的反映者,说明了徽派园林的植物景观是融入了人文精神,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园林植物景观。旨在为研究古徽州社会现状、保护徽州古园林,构建新徽派园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徽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天地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坐落在山重水复的皖南地区,融化于真山真水之中,是地道的山村园林和村郊园林。从而体现了巧取真山真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色彩素淡雅洁的特点,显示出自然村朴、清净淡雅的独特风格。徽州园林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现代旅游价值,我们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可持续性地开发其历史文化价值,实现其现代旅游资源的价值,也通过合理开发激活保护意识,增强保护实力。  相似文献   

4.
徽州民间体育项目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繁多,形式丰富多彩,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介绍了徽州民间体育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徽州民间体育的价值,以期为保护和传承徽州民间体育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树木景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挖掘了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形成的主要要素,阐述了水口林树木配置的种类和形式,概括了水口林景观与环境的相融性、造景树种的乡土性和群落景观的朴素性等特点,总结出水口园林树木造景树种选择的地方文化渊源,旨在通过徽州古村落水口林树木造景特点的研究,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徽州文化,对现代园林造园和徽州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绿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文风昌盛。其书院园林自北宋始建,注重建筑与山水的关系、园林与文化的结合,继承了浙江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及深厚的文化意蕴。基于温州书院园林的生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脉络、分布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温州书院园林的巧借自然、高雅脱俗,布局灵活、礼乐相成,人文构景、意境深邃等营造特色,体现出温州书院园林是清闲旷远造园的典范,加强温州书院园林的保护,对丰富温州园林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蒙古包作为一种蒙族文化的象征,它包含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蒙古包上的图案、颜色等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了蒙族文化。内蒙古作为蕴含深厚蒙元文化的地域,为了能够与时代文化接轨,更应该对蒙古包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有深刻的了解,并努力将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与现代园林结合起来,将民族特色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造型语言的形成基于其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的传承,现存的徽州古建筑群落体现着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砖雕、石雕和木雕作为构成徽派建筑风格样式的重要元素,使得建筑和艺术得以完美地结合。分析、研究徽州木雕意象造型观的成因,梳理、归纳其自成体系的特点,汲取其有益因素,结合传统园林美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而合理植入其中,拓展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审美体系的建立和设计表现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阐释水口园林以及意境的概念,分析影响水口园林意境的地理因素和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一些实例对水口园林意境营造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并把营造方法运用在徽州新农村的实例中———安徽奇墅湖国际旅游度假村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从而,总结关于现代徽州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如何继承文脉和反映地域文化特征几点建议。最后,得出水口景观意境研究将对徽州新农村景观在继承文脉,发挥地方特色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徽州水口园林水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方法,查阅大量文献,分析水口园林水环境运作机制和海绵城市雨洪管理方法,重点从水、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分析水口园林水环境的发展模式及其生态效益,借鉴徽州水口园林的雨水调控方法,为现代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实际参考。传承并发扬本土景观优势,发挥水、植被、土壤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生态作用,从而更好地体现水口园林水环境运作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自滥觞时期开始,植物和园林就密不可分,植物即可以营构优美的环境,又可以寄寓丰富的文化信息。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景题是普遍使用的点景手法,其中,匾额、楹联则是造园设计赖以传神的点睛之笔,除了能升华植物景观之外,还可寓情寄意,托物言志,将人们的园林美学和人生哲学与植物景观融为一体,深化人们对植物景观艺术境界的想象。通过对传统园林植物景观与匾额楹联之间关系的探讨,会给我们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与景题设计带来不一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古典园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艺术精神与性格,并由此体现在园林的风格、布局以及审美情趣上.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儒、道、禅以及风水的哲学思想对于这些建园因素,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派思想的精神实质出发,探讨它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参20  相似文献   

13.
以徽州(现黄山地区)植物文化为研究对象,立足徽州独特的区域和人文历史现状,以史为鉴,旨在通过前期实地调查取证、植物文化考证积累,科学探寻徽州植物文化丰富的内涵、特质与成因。徽州丰富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内涵塑造了徽州植物丰富且独特的自然人文内涵,并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延续夺目的生态性等优良特质,它们涵纳了徽州植物的观赏性、科研开发内质及双遗产(古树名木)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4.
徽商,中国近代重要的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其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徽商,它的繁 荣与昌盛,又是与重视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的。现在回顾与研究这一历史,对于全国山区综合开发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徽州民歌是在徽州文化土壤里萌生和发展起来的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音乐,是徽州人民根据当地生活实际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集中展现了徽州人民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徽州方言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方言声韵、词汇、语法以及方言民俗文化对徽州民歌韵律、歌词、音腔、题材和思想主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徽州方言对徽州民歌的影响,有利于徽州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在沿海地区工作时对海洋有着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海洋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海洋的重要论述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海洋事业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其中关于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生态、海洋合作和海洋权益的论述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思想内涵,是指导我国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7.
徽州文书是20世纪继甲骨文、秦汉简帛、敦煌文书、明清大内档案之后中国历史文化的第五大发现,促成了徽学这一新学科的形成。在数量众多的徽州文书中,土地买卖契约文书所占比例最大,内容最为丰富,产生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该文回顾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相关的梳理、比较,以进一步了解徽州土地关系问题,关注徽州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据史料记载,徽州商帮始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茶叶贸易是徽州商人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地区的茶文化资源伴随着茶叶外销而传播至世界。徽商文化深受儒学影响,其中讲道义、重诚信、行善缘等方面都与茶文化有着共通之处,促进徽商精神与茶文化的交融。茶和天下,徽茶千年,徽茶的优良品质得益于当地的气候、环境,徽茶文化的传播光大得益于徽商的诚信和拼博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