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提升信阳市居住区园林植物色彩配置的合理性和丰富性,选取5个居住区园林样本,对其中的中心绿地、行道树、地被植物及孤赏树4类样方4个季节的NCS色号进行统计,分析居住区园林植物色彩配置特点和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信阳市居住区园林植物4类样方不同季节地被植物的变异性较小,孤赏树的变异性较大;春季特征色相为红色,夏季为绿色,秋季为黄色,冬季为蓝色;信阳市冬季较长,特色植物较少,色彩较单调,春季和秋季时间较短但植物季相特征突出。信阳市园林绿地应突出植物色彩的季相特征,加强景观植物驯化繁育,提高园林植物配置种类多样性,促进景观色彩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线路、重点样地和访问3种调查方法,调查太湖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花植物种类。使用NCS色彩扫描仪进行植物主要观赏属性花瓣的色彩信息提取,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建立野生观花植物应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山野生观花植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西山野生观花植物分属于36科64属88种;观花植物花瓣色系涵盖白、红、黄、蓝、紫5种色系;花瓣的NCS值共为53种标准值,分属于Y、Y10R、Y20R、Y60R-Y90R、R、R10B-R70B、B90G、G、G10Y、G20Y、G50Y-G90Y色值。最后,基于花瓣色品系、花瓣色NCS值、花相特征、文化内涵度及园林用途分析,对西山野生观花植物应用潜力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太湖东山野生植物资源,统计野外植物的季相色彩特征信息,采用线路、重点样地和访问3种调查方法,调查野外样地的植物种类,使用NCS色卡进行植物的季相色彩特征分析。该地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15科、323属、503种。筛选出具有显著季相特征的植物,含观花植物88种,观果植物20种,色叶植物7种。观花植物花色NCS值范围为:NCS 0010-R50B-NCS S 3060-Y70R,共53个标准色;观果植物果色NCS值范围为:NCS 0060-Y10R-NCS S 2570-Y80R,共15个标准色;色叶植物叶色NCS值范围为:NCS 1020-Y-NCS S 2570-Y80R,共6个标准色。观花植物的花期存在2个明显波峰,观果植物果期存在1个明显波峰。结合现状问题,提出今后城市园林建设中,应加强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植物色彩属性数据统计分析,并从植物观赏期、时空持续等方面讨论季相动态时序景观的营造。  相似文献   

4.
色彩对人的记忆和情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植物色彩是易被直观感受到的城市绿地重要元素之一,影响到城市绿地的受欢迎程度。选择苏州市工业园区的白鹭园、白塘生态植物园和中央公园3个城市公园的秋季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色彩进行量化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城市公园中,主要秋季色叶、花、果的园林植物共有135种,主色调Pantone值Pantone 9C-Pantone 10333C,共12个色系,其中植物主要的色系为黄绿色、黄色、橙黄色,分别占19.47%~37.14%、16.43%~23.92%、9.80%~19.47%;植物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8%~100%,多数为中、高明度和饱和度的植物;主要色彩变化趋向于变黄和变红,其最佳观赏期在10月26日至11月16日。以上研究结果为城市公园等绿地的植物景观色彩配置及物种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5年3月11日至4月25日,通过采集郑州市71种春季观花植物的花色NCS值、花期、展叶期等信息,分析花色特征、花期相遇性及展叶开花次序,为营造郑州市园林植物春季季相景观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和数字支持。结果表明:郑州市2015年春季有46 d,植物花色变化情况分为由花蕾到花朵变浅、花色减淡、同株多色、多色植株和花色不变5种类型;花色主要有紫红色系(29.4%)、黄色系(23.5%)、白色系(22.4%)、红色系(16.5%)四大色系;15—17候花期植物有16~18种,18—22候有32~37种,23候有29种;根据开花展叶时序性,分为先花后叶类(14种)、花叶同放类(8种)、先叶后花类(33种)3类。植物配植时,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合理应用这些植物种类,从而构成具有特色的郑州市春季植物季相景观。  相似文献   

6.
谷志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433-8436
[目的]运用秋季灌木叶片色彩属性变化规律,从定性、定量的视角构建哈尔滨秋季植物景观的色彩,总结地域性植物色彩设计的科学性。[方法]以能够兼容CAD和Photoshop绘图软件的NCS色卡,在温侯法界定的哈尔滨秋季时段,随秋季时序采集8种灌木的NCS色彩值,确定其色彩属性与变化规律。通过采集哈尔滨秋季气温日温的最低、最高值,分析其叶片NCS色彩值与气候温度的日温差、最低最高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8种灌木NCS叶色值总体范围为NCS S 5540-G40Y~NCS S 1580-Y90R,分布于24个标准颜色中。最低气温9℃,日温差11℃,叶片开始变色3种;最低气温9℃,日温差15℃,叶片开始变色3种;最低气温7℃,日温差10℃,叶片开始变色1种;霜后,最低气温5℃,日温差13℃,叶片开始变色1种。最低气温7℃持续2d,连续日温差8~13℃,进入变色盛期7种;最低气温3℃,日温差13℃,进入变色盛期1种。[结论]利用秋季灌木叶片色彩属性变化规律构建哈尔滨秋季植物景观色彩是提升秋季季相色彩设计质量的重要途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探析红色、黄色、绿色3种不同色系榉树叶色形成的化学机制,为选育、培育榉树优良株系提供理论依据。以秋季转色期叶色表现为红色、黄色、绿色的榉树叶片为材料,分析其叶片的颜色参数及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含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叶色与色素组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秋季叶片转色期,红色系榉树的色相a~*值最高,在10月25日达到最大值,呈现出最佳观赏效果;绿色系榉树a~*值较低,且变化趋势相对平缓;在转色后期,黄色系榉树的b~~*值显著大于红色和绿色系榉树,但其在秋季变色期存在返绿现象。明度L~*值、彩度C~*值与色相b~*值的变化趋势几乎完全一致。不同色系榉树都含有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但不同色系榉树3种色素的含量不同。红色系榉树花青素含量百分比最高,为22.1%~44.6%;绿色系榉树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73.0%~80.5%;黄色系榉树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24.7%~35.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榉树叶片中,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与榉树的叶片呈色密切相关。其中花青素含量与a~*值呈正相关,与L~*、b~*、C~*呈负相关,说明花青素含量的增加,使叶片红色度增加,同时明度、黄色度和彩度降低;叶绿素含量与L~*、a~*、b~*、C~*均呈负相关,说明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使叶片的明度、红色度、黄色度以及彩度均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未被引入方程,说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片颜色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分析显示,花青素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可以使叶片变红;而花青素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将维持绿色;若花青素与叶绿素同时降低,则将使叶片变黄。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的含量及百分比是榉树呈现红色、黄色、绿色3种不同色系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动态采集哈尔滨秋季22种乔木叶片NCS色卡标记色彩数据,探讨其色彩变化规律与秋季气温的相关性;根据秋季时段内的最低、最高温度动态,分析22种乔木叶色属性特征及其NCS色彩值变化与气候温度的日温差、最低、最高温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2种乔木叶片NCS叶色值总体值范围为NCS S 5040-G40Y~NCS S 2060-Y,分布在46个标准颜色中;最低气温9℃,日温差11℃,叶片开始变色5种;最低气温7℃,日温差10℃,叶片变色13种;霜后变色3种;最低气温7℃持续2 d,日温差持续稳定在8~13℃叶片变色进入盛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蜂类是城市传粉昆虫的主要类群,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而人类活动和城市发展导致蜂类数量与多样性下降。本研究基于蜂类视觉模型,评估分析各花色特征与蜂类招引能力的关系,为建立蜂类友好型园林植物的筛选体系和保护城市蜂类传粉昆虫奠定基础。  方法  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海淀公园、朝阳公园等6个北京市内公园的常用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从蜂类视觉的角度,通过光谱仪测量花反射光谱,并结合蜂类视觉模型,分析了春季与夏秋季开花的园林植物的花色多样性、花色与背景的对比度等色彩特征。  结果  不同季节和不同色系开花植物的色彩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春季开花植物的花色标记点平均绝对偏差和最小绝对偏差(400 nm)显著低于夏秋季,表明春季开花植物比夏秋季开花植物更易被蜂类识别,但春季花色多样性较低。比较了白色系、黄色系、红色系、粉色系和蓝紫色系植物花色特征,发现黄色系花色多样性最高,红色系花色多样性最低。比较了不同色系的平均绝对偏差和最小绝对偏差,发现黄色系、白色系和粉色系开花植物易被蜂类识别,红色系开花植物难被蜂类识别。  结论  花色光谱标记点偏差、非彩色对比度和彩色对比度能够作为筛选蜂类友好型园林植物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立体花坛的花卉种类以及色彩搭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应用于立体花坛中的植物种类主要为一、二年生植物,另有少量多年生植物和小型乔灌木,共29科42属63种,其中多年生植物种类一、二年生植物,但使用频率一、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通过问卷调查和综合评价法分析发现,人们对色彩的喜爱程度依次为粉色橙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紫色,人们更偏爱暖色系的粉色和橙色,对冷色系的白色和紫色喜爱程度较低;在立体花坛的色彩搭配运用中,邻近色搭配占45%,同类色搭配占30%,互补色搭配占20%,对比色搭配占5%。最后,总结了乌鲁木齐市2016年至2019年立体花坛花卉的应用现状,并对目前立体花坛花卉应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杭州有代表性的绿地进行调查表明,杭州秋季季相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有66种,观花植物较少,观果植物和秋色叶植物丰富。秋果观赏期主要分布在中秋和晚秋,秋色叶观赏期主要分布在晚秋;观果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层,秋色叶植物主要分布上层;果实和秋色叶的主色调均为暖色。并从时间的纵横结合、空间的立体扩展和色彩的时空延展3方面讨论了杭州秋季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为杭州市秋季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陕西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秋季景观林色彩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群落调查、美景度评判及色彩定量分析,对陕西省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的秋季景观林的色彩量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低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相比,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都较高,落叶树种的种类较多,分布的科属范围也广;2)落叶树种单体色彩以黄色、黄橙色为主,群落景观的色彩构成主要包括红色、红黄色、黄色、黄绿色、绿色以及红紫色等,色彩数量受海拔的影响;3)当群落景观色彩斑块主色调为黄棕色、黄绿色、红棕色,3种颜色的斑块在群落色彩面积中占的比例分别为10.88%、9.33%和8.75%,且主色调斑块共占群落的28.97%时,美景度评价值最高;当群落景观色彩斑块主色调为黄棕色、黄绿色、棕色,分别占群落色彩面积的5.87%、5.82%和5.3%,且主色调斑块共占群落的16.99%时,美景度评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影响植物景观质量的核心成分,以南京市6所高校校园为研究区域,192处植物景观样地为研究对象,对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进行统计以及使用美景度法对景观质量评价。在调查112名公众的基础上,获得了25个景观质量评价因子,对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统计出6所高校植物景观共涉及99种植物,筛选出各所高校植物景观质量评价前1的样地作为校园景观提升与城市绿化的优先选择。经过主成分分析,前5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为86.203%,超过85%,可以较好地表达出原有25个要素因子的总体变化,从而构建出植物景观质量的特征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植物景观不同要素因子和特征指数与景观质量等级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植物景观营建工作提出注重植物色彩品质、审美艺术性、挖掘植物文化以及选择亲民、乡土植物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鉴于北方地区秋冬季节植物景观相对单调的问题,对西安市公园、植物园、单位附属、居住区、广场、道路等的植物进行抽样调查。结合文献及调查结果,统计出秋冬季节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共有292种,然而其中常用的却不到140种。将西安市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类型进行分类列举,并分析目前西安市秋冬季节的植物景观现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岳桦  高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41-5544
通过采集33种哈尔滨春季观花植物的NCS色彩值、开花时序特征数据,及其温度相关数据,分析其观赏性状的时序性、相遇性与其气温变化的相关性,为植物景观季相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2012年春季共31d,植物总体盛花期覆盖17d,不同种类植物的盛花期在5~22d不等;以33种植物盛花期相遇性为切入点,将其分为3类:①最早时段(4月20日~4月26日,候温15~16℃)包含4种;②植物色彩层次最为丰富时段(4月27日~5月4日,候温17~20℃)包含16种;③开花植物种类最多时段(4月26日~5月12日,候温18~21℃)包含22种。观花植物的花色主要有白(6种)、黄(12种)、粉(3种)和紫(6种)四大色系。  相似文献   

16.
为精确定义南方红豆杉假种皮的颜色,利用色差仪对37个南方红豆杉假种皮颜色表型值进行测定,并进行数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的分类结果不能完全表现假种皮颜色的分类特点;而用ISCC-NBS色名表示法对假种皮颜色的定义更为准确,可将假种皮颜色分为黄色、红色、橙色和橙黄色4大色系,其中红色系的样本数量最多,占86.49%。各色系与CIELab颜色系统(L*a*b*)参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能够实现对假种皮各种颜色的定量描述。同时,研究发现,南方红豆杉假种皮颜色丰富,且不同色系的假种皮颜色差异较为显著。此外,虽然整体上假种皮颜色的明度和彩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在明度和彩度二维坐标上可明显分为2个类群:第1类群包含橙黄色、红色和橙色系;第2类群包含黄色系。综上,仪器测色法与ISCC-NBS色名表示法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定义和分类南方红豆杉假种皮颜色,为其假种皮颜色育种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几种植物色彩采集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目前常见的植物色彩采集方法进行了论述,并用NCS比色卡、pantone色彩检测仪和相机3种色彩采集工具对100种植物叶色色彩进行采集,对采集的数据用色彩的亮度和饱和度进行比较,并做了SPSS相关性分析,最后总结了RHS色卡、NCS色卡、pantone色彩检测仪、佳能powershot S5相机4种植物色彩采集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