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3种果实颜色不同品种宁杞1号、宁夏黄果和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杞果实类胡萝卜素的总含量,并对枸杞果实发育阶段的类胡萝卜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时,‘宁杞1号’、‘宁夏黄果’、 ‘黑果枸杞’果实颜色存在明显差异,分别呈现红色、黄色和黑色。‘宁杞1号’和‘宁夏黄果’果实类胡萝卜素总量随着果实颜色加深逐渐增加,而‘黑果枸杞’则逐渐减低。枸杞果实5个发育阶段均含有类胡萝卜素5个主要成分,即新黄质、叶黄素、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和β-隐黄质,其中‘宁杞1号’和‘宁夏黄果’以玉米黄素所占比例最大,而‘黑果枸杞’以新黄质所占比例最大。‘宁杞1号’和‘宁夏黄果’果实中玉米黄素、β-隐黄质和β-胡萝卜素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增加,‘黑果枸杞’果实中新黄质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5种枸杞的果实性状及主要营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测定5种枸杞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质量性状,比较分析了4种黄果枸杞( W-11-15、 W-12-27、 W-12-30、‘宁夏黄果’)与红果枸杞‘宁杞1号’的表型特征特性及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 W-11-15、 W-12-27、 W-12-30三种黄果枸杞具有不散粉的特性;黄果枸杞的果实大小、单株产量均小于红果枸杞‘宁杞1号’,但鲜果出汁率明显高于‘宁杞1号’(80%左右);相对于‘宁杞1号’,黄果枸杞的总糖、枸杞多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但具有高黄酮的特性;黄果枸杞的果糖含量较‘宁杞1号’低,但葡萄糖含量较高,尤其是 W-12-30果实中的葡萄糖含量比‘宁杞1号’高34.47%。  相似文献   

3.
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鉴定不同枸杞种质的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枸杞种质为试材,用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对不同枸杞种质的耐热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后,‘0701’‘1301’‘MA’‘宁杞1号’‘宁农杞9号’‘宁杞5号’‘中国枸杞’‘蔓生枸杞’‘云南枸杞’‘北方枸杞’‘黄果枸杞’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52.55、52.13、52.37、54.17、56.28、54.57、52.47、55.55、53.79、55.36和56.92℃。耐热性大小依次为‘黄果枸杞’‘宁农杞9号’‘蔓生枸杞’‘北方枸杞’‘宁杞5号’‘宁杞1号’‘云南枸杞’‘0701’‘中国枸杞’‘MA’‘1301’。  相似文献   

4.
以两年生‘宁杞1号’‘宁杞7号’‘宁杞10号’扦插苗木为试验材料,探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宁夏枸杞根、茎、叶、果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经济林品质形成及适应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大气CO2浓度升高处理下,‘宁杞1号’各器官总糖含量显著降低,枸杞多糖含量显著增加,秋果中总糖同比下降11.58%为229.75 mg·g-1,根中枸杞多糖较对照提高46.8 mg·g-1。(2)‘宁杞7号’与‘宁杞10号’根中各糖组分均显著下降,秋果中还原糖与总糖均显著升高,二者秋果中总糖分别升高 43.72%、39.36%,达到260.76、297.65 mg·g-1。(3)‘宁杞7号’茎和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秋果中枸杞多糖含量显著上升24.66%,为28.72 mg·g-1;‘宁杞10号’叶中枸杞多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18.88%、15.72%,根和秋果中与之相反,根系中分别提高48.81%和34.12%,秋果中分别显著增加 8.00%、14.80%。研究发现,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宁夏枸杞品种不同器官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不同,大气CO2浓度升高抑制‘宁杞1号’糖分的积累,促进其枸杞多糖的合成,也促进‘宁杞7号’秋果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积累,提高‘宁杞10号’秋果的糖含量,‘宁杞10号’受大气CO2浓度升高的负面影响较小,‘宁杞7号’次之,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可根据收获利用的目标器官筛选不同宁夏枸杞品种,进行定向培育与生产,从而促进枸杞产品开发及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枸杞木虱对12个不同品种(系)枸杞的选择性及其与寄主物理性状(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和次生物质(总黄酮、甜菜碱)的关系,采用自由选择法,以雌成虫的产卵量为选择性指标,探讨枸杞木虱对寄主选择性以及与寄主物理性状、次生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枸杞木虱对12个不同品种(系)枸杞的选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宁杞2号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宁杞4号07-1黄果06-16宁杞3号宁杞6号0901黑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枸杞木虱的选择性与寄主的栅栏组织厚度(r=-0.428 7,P0.05)和海绵组织厚度(r=-0.362 2,P0.05)无显著相关关系;与寄主的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592 9,P0.05)关系;与寄主的气孔密度和甜菜碱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8 4(P0.01)和0.785 5(P0.01)。总黄酮含量和甜菜碱含量对枸杞木虱的寄主选择性有很大影响,总黄酮含量越高越不利于枸杞木虱的寄主选择,而气孔密度越大、甜菜碱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枸杞木虱的寄主选择。  相似文献   

6.
以宁夏枸杞的主栽品种宁杞1号为材料,于2004年7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同心、中宁、惠农、园林场四个产地的宁夏枸杞中甜菜碱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宁夏枸杞果实中甜菜碱含量与产地土壤理化因子分析,研究不同产地土壤理化因子对枸杞有效成分甜菜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四个主要产地的宁夏枸杞中甜菜碱含量差异显著,其中中宁含量最高,惠农含量最低;四个产地宁夏枸杞中甜菜碱含量与肥力因子中的速效磷和速效钾有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无显著相关性;宁夏枸杞中甜菜碱含量与土壤盐分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从宁夏、内蒙引进10个枸杞品种,在甘肃省景电灌区农耕地上开展了品种栽培对比试验.采用单因素多重比较(LSD)法、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并合规则,对各品种幼树在生长量、产量、果实品质和抗逆性4方面进行量化比较和评价筛选.结果表明:0901、宁杞7号、宁杞5号、宁杞4号、宁杞3号均表现出适应性强、生长快、抗性强、丰产、果粒大、圆果型等特性,其中0901、宁杞7号、宁杞5号为早熟品种,宁杞7号、0901、宁杞4号的甜菜碱、类胡萝卜素及16种氨基酸含量较高,这5个品种适宜在景电灌区乃至甘肃枸杞人工栽培区农耕地上大力推广,0901为最佳品种;扁果枸杞表现出树势中庸、抗性强、果粒大、长扁果型、果粒外观品质佳、多糖及还原型维C含量高等特性,适宜作为辅助品种适当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黑/白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黄果枸杞(Lycium barbarum var.auranticarpum)、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3个品种的外观品质(百粒重、横纵径)及其干果的主要活性成分(枸杞多糖、总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浸出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白果枸杞和黄果枸杞的百粒重、果形指数形态相近,但与宁夏枸杞有较大差异;按宁夏枸杞的活性成分(多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低标准评判,黑、白、黄果枸杞无太大的利用价值,黑、黄、白果枸杞的利用机制需从其他富含成分入手挖掘;类胡萝卜素是宁夏枸杞的特异性生理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枸杞种质间品质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白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黄果枸杞(Lycium barbarum var.auranticarpum)、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3个品种的外观品质(百粒重、横纵径)及其干果的主要活性成分(枸杞多糖、总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浸出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白果枸杞和黄果枸杞的百粒重、果形指数形态相近,但与宁夏枸杞有较大差异;按宁夏枸杞的活性成分(多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低标准评判,黑、白、黄果枸杞无太大的利用价值,黑、黄、白果枸杞的利用机制需从其他富含成分入手挖掘;类胡萝卜素是宁夏枸杞的特异性生理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以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宁农杞9号4个宁夏枸杞主栽品种无性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在300 mmol/L浓度的Na Cl溶液胁迫下,不同枸杞品种的植株生物量、叶片生理指标、根系形态等14个性状的差异性,综合评价不同枸杞品种的耐盐性,为枸杞逆境建园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盐胁迫能够抑制枸杞茎、叶、根的生长,降低植株生物量;同时,盐胁迫对枸杞根系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根长、根投影面积和根表面积方面;结合生理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认为4个枸杞主栽品种对盐胁迫的抗性差异较大,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宁农杞9号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  相似文献   

11.
宁夏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优良性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是宁夏林业研究所从宁夏枸杞天然杂交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通过对宁杞6号和宁杞1号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发现宁杞6号具有生长旺盛、发枝力强、产量高、果粒大、果肉厚、含籽量少、营养成分含量高、口味甘甜无异味、适宜于鲜食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区宁夏枸杞果实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青海、新疆3个产区的宁夏枸杞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外在品质(百粒质量、果形指数)和内在品质(多糖、甜菜碱、胡萝卜素)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的宁夏枸杞品质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71%。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产区宁杞5号、1号和宁夏产区宁杞7号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正常管理6年生的宁杞7号枸杞植株为试材,以叶面喷施杀菌剂和清水为对照,以叶面喷施乙酰水杨酸(ASA)、茉莉酸甲酯(MeJA)、β-氨基丁酸(BABA)和氨基寡糖素(AOS)4种植物免疫诱抗剂为处理,测定枸杞果实产量、失重率、自然发病率、活性氧代谢和苯丙烷代谢等指标的变化,旨在探明采前叶面喷施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枸杞果实产量、抗病性和贮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叶面喷施4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枸杞果实均有一定的诱导抗病效果,其中,1 mg·mL-1 BABA的免疫诱抗效果最佳,与杀菌剂和清水对照相比,诱导21 d可显著(P<0.05)提高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诱导28 d可显著促进总酚和类黄酮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诱导14、21、28 d均可显著提高果实产量。在生产中,可从枸杞幼果期开始施用1 mg·mL-1的BABA,每7 d施用1次,连续喷施5次,诱导21 d,有助于提高枸杞果实的抗病性、产量和品质,有效增强果实采后的贮藏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津轻”和“丽江山荆子”的果实为试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和总黄酮,并探讨果实生长发育中其含量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苹果不同基因型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均有差异,野生型苹果“丽江山荆子”2种多酚含量均高于栽培型苹果“津轻”。2种苹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绿原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果肉在果实发育初期含量高,发育中期绿原酸含量迅速降低,后期含量趋于平稳,果皮无变化;而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在“津轻”中随着果实的成熟膨大总黄酮含量降低,“丽江山荆子”中随着果实的成熟总黄酮含量无明显变化。苹果果实中绿原酸含量变化与果实膨大无直接关系,而总黄酮含量随着果实的膨大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色与类胡萝卜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颜色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辣椒果实色泽与类胡萝卜素变化的相关性,为选育高辣椒红素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方法测定不同时期辣椒果实的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结果】(1)青果期绿色、成熟期为红色的品种共分离出16种色素;青果期前合成的叶绿素和部分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转色期后下降,青果期后合成的红色、橙色和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幅增加;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和辣椒红素含量高。(2)青果期乳白色、成熟期为红色品种共分离出12种色素,青果期色素含量较低;随着果实发育,青果期前合成的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青果期后合成的黄色、橙色和红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较快;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较低,辣椒红素含量较高。(3)青果期绿色、成熟期为橙色的品种共分离出14种色素;叶绿素逐渐降解,青果期前合成的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幅不大,青果期后合成的黄色和橙色类胡萝卜素含量迅速增加;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较高,没有合成辣椒红素。(4)青果期绿色、成熟期为黄色的品种共分离出9种色素;叶绿素和黄色类胡萝卜素逐渐降解,没有合成新的类胡萝卜素,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低。【结论】在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颜色类型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不同,同一类型不同品种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含量有差异;青果期为绿色、成熟期为红色的品种为选育高辣椒红素的理想材料;不同颜色辣椒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群薄皮甜瓜成熟果实品质及蔗糖代谢相关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五大类群薄皮甜瓜代表品种"玉美人"、"龙甜三号"、"高甜黄金道"、"日本甜宝"和"香沙蜜"等成熟果实品质和蔗糖代谢酶的测定,结果表明,"玉美人"的水分、氨基酸、苹果酸、酒石酸、总的有机酸和蔗糖的含量较高,"高甜黄金道"的果糖含量较高,"日本甜宝"果实的蛋白质、Vc、葡萄糖和总糖含量较高;"日本甜宝"果实的酸性转化酶(AI)活性最强,"龙甜三号"果实的中性转化酶(NI)活性最强,"玉美人"果实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P)活性最强.不同类群薄皮甜瓜的营养品质各具特点,口味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涂膜对枸杞鲜果常温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壳聚糖涂膜对枸杞鲜果保鲜的作用。[方法]以“宁杞1号”枸杞鲜果为试验材料,在常温下,用不同浓度壳聚糖对枸杞鲜果进行涂膜,探讨其对枸杞鲜果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25%的壳聚糖涂膜枸杞鲜果的腐烂指数和失重率在所有处理中最低,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保鲜效果最好。[结论]壳聚糖涂膜液处理有利于枸杞鲜果保鲜。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育保健型菜用甘薯品种,以海南地区栽种的10个甘薯品种为材料,对叶片中3种色素(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进行测量,通过分析各指标与代表抗氧化性的ABTS(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DPPH(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2,2′?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关联性,综合分析甘薯叶片的抗氧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叶片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5),与总酚含量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 > 0.05)。甘薯‘福薯7-6’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但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低,抗氧化活性最低;‘渝15’和‘徐紫菜8’叶片的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显著高于其他8个品种,抗氧化活性最高。在选育保健型菜用甘薯时,可根据叶片颜色初步判断其抗氧化性能,降低育种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