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可燃物含水率实时变化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微分方程理论推导,建立了可燃物含水率实时变化预测模型,并统计分析了单位时间内可燃物含水率改变量与前一时刻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关系,以及模型中各影响因子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精度达到98.0%,说明在温带针阔混交林区,3—4月份及多时无雨且温度在零度以上的情况下所建模型是适用的,能够较精确地预测可燃物含水率。 相似文献
2.
3.
北京地区森林枯死可燃物含水率
预测模型及变化规律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树种的枯死可燃物含水率为对象,通过对可燃物含水率的逐日观测,对不同种类的可燃物含水率与天气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运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栓皮栎、槲栎、侧柏和油松不同树种不同种类可燃物含水率的预测模型,并运用模型对不同树种不同种类的枯死可燃物含水率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不同种类的可燃物含水率差异显著,栓皮栎树种含水率远高于其他树种;枯叶含水率普遍比不同时滞的枯枝高;不同树种不同种类可燃物含水率差异也很显著;可燃物含水率与温度和风速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建立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均大于30%的含水率变幅,且通过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的检验,效果良好;可燃物含水率每天从1:00~24:00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7:00~8:00达到最高值,在14:00左右达到最低值;防火期中,可燃物含水率在12~2月比较高,3~5月和11月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4.
准确预测森林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对提高森林和草原火险预测精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白桦(Larix gmelinii-Betula platyphylla)混交林、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蒙古栎林(Quercus mongolica)和草甸细小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确定影响林内t时刻可燃物含水率变化率的影响因子(林外t-1时刻的气温变化率、相对湿度变化率和累计降水量变化率),根据统计回归理论建立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变化率模型,进而构建大兴安岭林区典型森林和草甸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白桦林混交林、兴安落叶松林、蒙古栎林和草甸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准确率分别为91.1%、90.0%、91.0%和81.0%(相对误差不超过5%),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为大兴安岭林区的森林火险预警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大兴安岭地区南瓮河保护区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蒙古栎林(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落叶松-白桦混交林(Mixture of Larix gmelinii and Betula platyphylla)(阴坡、阳坡)、沟塘草甸等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气象要素回归法,对春季防火期和秋季防火期内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进行测定,构建了不同防火期、不同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预测模型,分析了相应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同林型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在春季防火期和秋季防火期差异显著;在秋季防火期,5个典型林型的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0.167,平均相对误差为0.218,低于春季防火期模型和春季-秋季混合模型;秋季防火期模型对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效果最好。气象要素回归法适用于南瓮河保护区典型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 相似文献
6.
利用相关性分析法选取了影响可燃物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因子和延迟时间,同时说明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影响因子对可燃物含水率变化的影响有滞后性,并通过微分方程理论推导,建立了具有时滞的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给出了模型中各影响因子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精度达到96.0%,说明在研究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时考虑时滞因素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伊春市五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观测的可燃物含水率和相应的气象资料,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3~4、5~6、9~11月分别建立可燃物含水率预报模型。通过相关系数法筛选预报因子,发现降水、相对湿度、最高气温和连续无水日数与可燃物含水率相关性较好。前5d气象因子与可燃物含水率的相关性普遍优于当日因子,说明可燃物含水率与前期的气候积累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在建立可燃物含水率预报模型时应该着重考虑。经预测检验,可燃物含水率预测在黑龙江省春秋季森林防火期应用效果较好,可应用于森林火险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6种活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常规方法对大兴安岭地区6种活可燃物含水率进行测定,得出活可燃物含水率和取样日期的函数关系,建立了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活可燃物含水率在春季防火期内随着生长日期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有逐日降低火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在新疆天山中部典型林区内,选择乔木树种天山云杉、山柳、山杨、天山花楸和灌木树种方枝柏、宽刺蔷薇、山楂、黑果小檗、忍冬等标准木各3~5株,分别取其鲜枝、叶、皮、枯落物,测定其自然含水率及脂肪含量,分析了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山柳的可燃物含水率最高,方枝柏的可燃物含水率最低,其含水率的大小依次是天山山柳>山杨>天山云杉>忍冬>山楂>宽刺蔷薇>黑果小檗>天山花楸>方枝柏;(2)天山花楸、方枝柏、天山云杉的脂肪抽提物含量相对较高,山柳、山杨的可燃物脂肪抽提物含量较低,其抽提物的大小依次是方枝柏>天山花楸>天山云杉>山楂>黑果小檗>忍冬>宽刺蔷薇>山杨>天山山柳;(3)可燃物载量受到林分因子的影响,森林火灾类型与可燃物载量的关系十分密切.总的来说,方枝柏和天山花楸的易燃性较强,山柳和山杨的易燃性较差,可燃物载量越大越容易引起火灾,这为今后在新疆天山中部林区森林火险预报、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提高林火管理水平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对天山中部林区森林可燃物管理和火灾预防扑救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8—2012年云南省23个土壤墒情站点土壤含水量和日降水数据,研究土壤墒情与降水、温度的关系,并基于土壤相对含水量分析云南省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土壤平均相对含水量的最大值与降水关系显著,均出现在6—8月,且基本滞后降水最多月份1个月,其出现时间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推迟的变化趋势;而不同深度土壤平均相对含水量的最小值与气温关系显著,均出现在3或4月,其出现的时间大致与旱季(11月—次年4月)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一致。云南省干旱主要发生在1、3、11和12月,其中11和12月旱情最为严重;在空间分布上,1和3月干旱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尤其是滇西南、滇西北和滇中,11和12月干旱主要分布在云南东部,尤其是滇中和滇东南。 相似文献
12.
对杉木、马尾松、木荷、米槠幼苗不同构件的含水率与生物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树种、构件对含水率均有显著影响(p<0.001),不同树种含水率大小排序为:杉木>马尾松>米槠>木荷;杉木叶与茎、根、全株各构件之间含水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但马尾松、木荷、米槠各构件之间含水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针叶树种杉木、马尾松各构件及全株平均含水率均为根含水率最大,叶含水率最小。而阔叶树种木荷、米槠各构件及全株平均含水率大小次序则略有不同,最大的仍为根含水率,最小则为茎含水率。针叶树的含水率与生物量关系较为紧密,但阔叶树含水率与生物量关系则因植物种不同而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3.
14.
运用1978~2007年云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建立了ARIMA(3,1,0)模型,其预测结果通过了检验,预测结果为各级政府提出扩大农村消费支出的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为基本单元,2000年、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和2015年为研究时段,采用DPSIR模型构建评价体系,以熵权法为各指标赋权,利用综合安全指数模型计算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方面,2000—2015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整体上逐年提高,其中126个县(市、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驱动力和响应2个变量的快速提高;官渡区、西山区和红塔区的降低。综合动态度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表明人类活动对土地生态安全的综合影响强度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异方面,2000—2015年,滇东北、滇西北、滇西南和滇东南边界上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为临界安全(Ⅳ)的区域提高为较安全(Ⅲ)或安全(Ⅱ),滇中大部分区域安全等级由较安全(Ⅲ)向安全(Ⅱ)发展,昆明周边较少的区域向理想安全(Ⅰ)演变。云南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呈现以昆明为中心,向曲靖、玉溪、红河、楚雄、大理等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云南省柑桔根际短体线虫种类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采自云南省12个县市140个柑桔园的260份柑桔病根样本中分离鉴定出4种短体线虫属线虫: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卢斯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loosi),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和伤残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vulnus)。其中咖啡短体线和伤残短体虫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