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大凡种植猕猴桃的区域,很少有不感染溃疡病的。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控制也只能停留在采取综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病原基数,将溃疡病发生侵染率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范围内。从根本上铲除溃疡病菌感染,尚无理想方案和措施。笔者近年的防治实践表明,采用系统化综合防控技术,对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认识溃疡病的发生规律1.1锁定病菌侵染时间研究显示,溃疡病适宜侵染和发生温度在5~20℃范围内,尽管有研  相似文献   

2.
<正>猕猴桃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一般在温度18~25℃、湿度80%以上环境中均可完成侵染。病菌从春季感染猕猴桃叶片开始,相继侵染花蕾、花朵、幼果。如果气候条件适宜,幼果感病率可达10%~15%,尤其在定果后至套袋前后,会出现持续的侵染高峰,造成猕猴桃套袋前后大量落果。在长江流域降雨较多地区,猕猴桃采果前灰霉病、炭疽病、黑斑病交叉叠加感染,促使猕猴桃早期落叶。猕猴桃采果期,无论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  相似文献   

3.
<正>溃疡病、日灼、黄化、肥害和重茬再植是常见的猕猴桃栽培障害,对树体正常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影响很大,应进行科学防控。1溃疡病的科学防控1.1溃疡病防治需要明确的基本点1)皮层是发病的主要部位,叶柄痕是病菌入侵皮层的主要途径。落叶期等关键时期喷布药剂防止病菌自叶柄痕入侵,是防治溃疡病效果最佳的时期和方法。2)溃疡病菌不能通过蜡(几丁)质层入侵。在病菌入侵前,蜡质层能够保护树体不受侵染,而在病  相似文献   

4.
《山西果树》2014,(2):24-24
<正>据《中国果业信息》报道,新西兰一个以初级产业为重点的试剂公司向智利猕猴桃产业提供快速鉴定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采用DNA技术,由吉伯恩公司开发,能使种植者在枝条上出现病斑之前检测到该病菌的存在,从而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在病菌传播到其他植株之前移除受感染植株。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贵州修文地区猕猴桃上溃疡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在修文县多个贵长猕猴桃果园采集感染溃疡病的猕猴桃枝条、叶片、花蕾等材料进行病菌分离,对分离到的病菌进行16S rDNA鉴定及ERIC-PC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所得的35株病菌均为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在相似系数为...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性溃疡病(bacterial canker)是猕猴桃(kiwifruit)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该病的发生具有蔓延快、致病性强、根除难度大等特点,成为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就细菌性溃疡病在世界猕猴桃产区的分布和危害,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寄主范围、遗传多样性和分子检测技术,猕猴桃对溃疡病菌的抗性机制,病害的侵染循环、流行因素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揭示病害成灾规律、有效控制病害提供新信息。  相似文献   

7.
正猕猴桃溃疡病由丁香假单胞杆菌引起。丁香假单胞杆菌是一种好氧、腐生性强的弱寄生菌,主要从植物体表各种伤口侵入,如冻伤、雹伤、风雪伤、旧病斑等。近年来,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严重,对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危害主干、枝蔓、芽,也危害叶片、嫩梢、花蕾和花。春季萌芽前后感病部位出现菌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具有传播快、危害重的特点,腐生性强,又极能耐低温,侵染传播具有隐蔽性,一般在侵染未流出菌脓前,很难发现。一旦发现有菌脓流出,危害已经扩展蔓延,严重时造成死树毁园,是一种对猕猴桃产业最具威胁的危险性病害。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也是目前我国猕猴桃产业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基于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报道,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在我国的感病症状、周年侵染机理、传播途径及发病规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探讨,提出综合防治建议,以期为我国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溃疡病为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今春以来,陕西眉县猕猴桃园溃疡病大量发生,发病率高达30%~50%,对产量影响极大。1发病主要原因1)2003年春季树体遭受冻害和后期多雨、湿度过大,导致其病原菌大量传播和侵染。2)2004年春天气寒冷,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及为害。3)上年结果过多,营养消耗过大,导致树体衰弱,抗病性差。2发生规律猕猴桃溃疡病病菌腐生性强,能耐低温。主要在病枝上越冬,其次是通过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从2月上中旬开始发病,可通过风雨、昆虫、农具及农事操作传播。病菌多从伤口或衰弱的枝干皮孔…  相似文献   

11.
<正>猕猴桃溃疡病具有爆发性强、传染范围广、易复发、难防治的特点,是目前危害猕猴桃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是猕猴桃毁灭性的病害。要防治猕猴桃溃疡病,必须了解其发病规律,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1发病规律猕猴桃溃疡病的病菌是一种腐生性很强、又能耐低温的细菌,它主要在染病的树干和枯枝上越冬,也可以随病枝、病叶的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它靠风雨、昆虫、生产工具、伤口、气孔、水孔、皮孔等传染。在周至县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份开始发病,个别暖冬年份在11月  相似文献   

12.
<正>猕猴桃溃疡病在皮层、木质部蔓延,造成病斑环绕枝蔓、主干时,即可导致病斑上部枝蔓枯干。这是溃疡病对猕猴桃造成毁灭性破坏的根本原因。经实践,我们认为纵划道给药方式能使药剂渗入皮层内部,抑制或杀灭病菌,保护健全组织,避免病斑上下输导组织中断,最大程度地保  相似文献   

13.
<正>溃疡病是猕猴桃上一种毁灭性病害,2009、2010年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严重,造成的损失达总产量的30%~50%。1症状主要危害猕猴桃树干、枝条和叶片。枝条发病多从幼芽、皮孔、叶痕、枝条分叉部开始,感病部位初呈水浸状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以绿肉猕猴桃优良品种为代表的现蕾期,包括花期、幼果期花柄果柄干缩枯萎现象(图1)一直困扰着果农。笔者对此密切关注,并持续进行了跟踪观察,找到了原因。过去我们怀疑柄腐是花腐病在花柄上的感染,现在可以肯定,在猕猴桃现蕾开花幼果期发生的柄腐枯萎现象,就是花腐病在花柄上的感染,或者就是溃疡病在花柄果柄上的侵染,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猕猴桃产业的不断发展,细菌性溃疡病也出现了新的侵染危害规律,从最初的冬春侵染集中表现,到现在的周年性侵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黄丽丽教授研究结论),体现了溃疡病不断变化的适应性和危害性。早在2014—2015年夏秋季,笔者就曾在四川的黄金果和金艳上发现了溃疡病症状,当时非常不理解。因为据过去的研究报道,猕猴桃溃疡病属低温性细菌病害,侵染温度在5~20℃范围内,一般集中在秋末冬春发病,夏初温度接近20℃时只在叶片上表现症状,超过25℃即停  相似文献   

16.
以猕猴桃溃疡病菌为试菌,采用液体共培养法和含菌抑菌圈法,研究了链霉菌SYL12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测定链霉菌发酵液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盆栽防效。结果表明:链霉菌SY-L12在培养24h后其发酵液原液对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达94.0%,在28℃、150r·min~(-1)培养8~9d条件下最利于活性物质的生产,发酵产物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盆栽防效为85.4%,优于氢氧化铜对照药剂。表明链霉菌SY-L12能够有效抑制猕猴桃溃疡病菌生长,作为生物农药具有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由丁香假单孢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可以显著降低猕猴桃的产量以及品质,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其可危害猕猴桃树干、枝条、嫩梢、叶片以及花等器官。主要介绍了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的病症和发病规律、影响因素以及防治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猕猴桃溃疡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在抗击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PSA)的过程中,科学家们看到了新希望。近日,在新西兰Zespri公司召开的关于PSA的研讨会上,专家们讨论了一系列与该病菌相关的专题。会上,意大利科学家Giorgio Balestra以及植物食品研究专家Phil Elmer都带来了目前正在试验的新的研究成果,这些产品经测试在防止PSA侵染以及减少PSA破坏程度等方面均有成效。  相似文献   

19.
渭南市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原因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猕猴桃溃疡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树干、枝条,严重时造成植株、枝干枯死,同时也危害叶片和花蕾。由于溃疡病具有隐蔽性、爆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在我市猕猴桃产区有逐步加重之势,已经成为对猕猴桃威胁最严重的病害。1影响溃疡病发生的因素1.1树势凡田间管理良好,树势强健的果园发病明显较轻;管理粗放、树体营养不良、滥用膨大素、树体  相似文献   

20.
<正>猕猴桃溃疡病已经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近几年蔓延很快,这种病害已经引起领导、专家、果农、技术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通过试验、示范,总结提出一套综合防治溃疡病的技术,这一技术克服了单一用药很难控制的不足;现在提出技术方案,供广大猕猴桃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