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该文结合沙果的习性,浅析沙果的主要药用价值,从选地整地、苗木选择、水肥管理、修剪与挂果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出发,探析如何科学种植沙果,希望促进沙果种植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果酱是食品工业的一种原料,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水果加工成果酱,便于贮藏运输。苹果、桃、杏、梨、红果、沙果、枣、西瓜、草莓、柑桔和香蕉等许多水果都可用来制做果酱。果酱无须保持原来的果形,因而一些废、次、落果,经清洗等处理,只要符合卫生条件的均可利用。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6,(20)
正苹果蠹蛾是果树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其幼虫蛀果危害,使果实品质降低或失去食用价值,并造成大量落果,对水果产量、质量和果品贸易构成严重威胁。1症状识别与危害特点苹果蠹蛾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梨、桃、樱桃、杏等。苹果蠹蛾成虫前翅外缘臀角处有一明显的圆形深褐色大斑块,内有三条青铜色条纹,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沙果嫁接苗发生苹果白粉病的症状、发生原因和规律,指出白粉病对嫁接苗的危害,并从树体管理和药剂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沙果感染白粉病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沙果果酒生产发酵工艺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果,又名文林果、林檎、花红果,沙果性平,味甘酸。具有止渴生津、消食化滞、涩精的功效。沙果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非常丰富,我国沙果年产量近千万吨,主要用于罐头、果酱等和产。  相似文献   

6.
苹果蠹蛾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发育历期长,而且不整齐,难以防治。苹果蠹蛾是果树上最严重的一种蛀果害虫,主要为害苹果树和梨树,也为害桃、杏、山楂、李、胡桃、油桃等树木。近两年我省果树面积迅速发展,苹果又是我省农产品主要品种,只有做好有害生物发生风险分析工作,才能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从而提高竞争力。苹果蠹蛾幼虫钻蛀果实,食害种子,造成大量落果。果实蛀孔处,堆积褐色粪便和碎屑,严重降低果实的品质。第一代幼虫对苹果和沙果的蛀果率可达50%,第二代甚至上升为80%~100%,落果率达60%。香梨采收时,蛀果率也达到40%。一、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沙果产自大草原,属于绿色食品。沙果干上市以来,一直是供不应求的,去年销售额达到了1千多万元以上,消耗沙果3000多吨。  相似文献   

8.
沙果,又名文林果、林擒、花红果,性平,味甘酸。具有止渴生津、消食化滞、涩精的功效。沙果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非常丰富,我国沙果年产量近千万吨,主要用于罐头、果酱等生产。  相似文献   

9.
柿子从开花结果至成熟采收,生理落果大体有两次. 前期落果:从开花后至7月上旬发生,其中以6月上、中旬落果最多,约占落果总数的80%;后期落果:从8月中旬至采摘前.后期落果原因:后期落果与营养条件有关,有些品种在后期营养不足时落果也很严重.  相似文献   

10.
刘升球  区善汉  梅正敏  甘海峰  张社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01-18702,18781
[目的]对Navelate脐橙(Citrus sinensisOsbeck cv.′Navelate′)的落花落果情况进行观察研究,为制定合适的保花保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树势中庸一致的2株树,2008年从4月7日开始,2009年从3月24日开始,每天调查其落花落果数量,探讨其落花落果规律。[结果]2008年Navelate脐橙的落花从4月上旬开始,持续到4月下旬,2次落花的高峰期为4月12-14、16日。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开始,持续到6月下旬,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落果高峰为5月14、89日;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开始持续到6月下旬,落果的高峰期为5月16-20日。2009年Navelate脐橙的落花从3月下旬开始持续到4月下旬,2次落花高峰为3月28-31日和4月10-17日。落果从4月下旬开始,持续到6月中旬,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落果高峰期为4月25-28日和5月5-10日;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开始,持续到6月中旬,落果高峰为5月10-18日。在2008、2009年,Navelate脐橙的坐果率为1.09%-2.30%,脐黄落果率为19.00%39.20%,裂果率为11.80%-14.80%。[结论]该研究弄清了Navelate脐橙的落花落果、脐黄和裂果规律,可为保花保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