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汉江旬阳段沿岸植树造林调查总结,针对旬阳县汉江沿岸造林难以成活的重点、难点地块,采取爆破整地、大穴大苗、客土栽植、引水浇灌等方式,可使造林成活率达到87%,其经验值得在汉江流域类似地段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推进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工作,为其提供具体的选择树种和造林模式,对长江沿岸六合段生态景观防护林构建模式进行研究。通过现场调查、场地分析、文献查阅等方法,优选25个适宜长江沿岸造林树种,总结5个适宜长江沿岸造林的模式,为长江中下游沿岸造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推进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工作,为其提供具体的选择树种和造林模式,对长江沿岸六合段生态景观防护林构建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调查、场地分析、文献查阅等方法,优选25个适宜树种,总结了5种适宜长江沿岸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模式,为长江中下游沿岸造林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姚高鹏 《乡村科技》2023,(12):63-66
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堤防林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自营、五五分成联营造林和六四分成联营造林3种。但管理者对3种经营管理模式的看法不一致,有的认为自营效益更高,有的认为联营造林更好。针对此,采用量本利模式对比分析3种堤防林经营管理模式的林木栽植管理成本和单位效益,以了解哪种模式更适用于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堤防林管理。分析得出,结合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堤防林管理实际,让渡部分效益实行联营承包模式,可减少林业管理风险,并可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更有利于提高堤防林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5.
楠竹学名毛竹,属禾本科竹亚科植物,楠竹属单轴散生茎竹类,具有粗壮横走的竹鞭,竹杆散生直立,是我国竹类植物中分布最广的竹种,在国内有28属300种,在汉江沿岸无自然分布。  相似文献   

6.
<正>黄骅市地处渤海沿岸,属滨海盐渍潮土。近些年来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不足300mm,是正常年份的一半,土壤盐碱程度越来越重,恶劣的立地条件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黄骅市林业局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提高盐碱地上造林成活率的几种方法,使造林成活率达到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永定河沿岸山谷地引种黄甜竹及施肥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沿岸山谷地适宜种植黄甜竹,造林保存率高,平均达98.1%,能迅速成林并达到绿化永定河沿岸和增加沿岸森林景观资源多样性的目的;施肥是黄甜竹丰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施肥平均立竹株数167-184株,比对照增长196.5%-216.47%、平均地径2.27-2.56cm,比对照大0.62-0.91 cm。方差分析表明,施肥及不同施肥种对黄甜竹平均立竹株数和平均地径均有极显著的影响。效益分析表明,预估施肥试验小区盛产期平均年纯收入为7610元-10500元/hm2,是对照2.7-3.7倍,基肥施鸡粪,追肥施复合肥为黄甜竹种植最佳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开展了永定河沿岸山谷地引种黄甜竹及施肥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沿岸山谷地适宜种植黄甜竹,施肥后造林保存率高,平均达95.2%,能迅速成林并达到绿化永定河沿岸和增加沿岸森林景观资源多样性的目的;施肥是黄甜竹丰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施肥后黄甜竹平均立竹株数为167~184株,较不施肥增长96.47%~116.47%;施肥后黄甜竹平均地径为2.26~2.56 cm,较不施肥增大0.61~0.91 cm;施肥对黄甜竹平均立竹株数和平均地径均有极显著的影响。效益分析表明,预估施肥试验小区盛产期平均年纯收入为7 610~10 500元/hm2,是不施肥的2.7~3.7倍。基肥施鸡粪5 kg/株、追肥施复合肥0.2 kg/株为黄甜竹种植最佳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9.
核桃是青海省黄河沿岸唯一一种有价值的木本油料品种,通过了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的陈述,建议在适生地大力发展核桃造林。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对陕西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陕西果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陕西果业的现状   陕西省自然条件优越,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大规模发展果业的条件和优势,渭北黄土高原是全国五大苹果产区中唯一符合最适宜区7项指标要求的优生区.秦岭北麓、陕北黄河沿岸和汉江流域是猕猴桃、杏、红枣等水果的适生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通县干旱地区造林采取雨前整地,改善土壤小气候状况,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造林苗木根系生长空间以及间接影响土壤养分状况和加强造林地的空气对流等,进而达到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  相似文献   

12.
臭椿直播造林成活率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不同坡向、不同覆土厚度 ,春秋两季臭椿直播造林的成活率进行了对比调查 ,结果表明 :秋季直播造林 ,阴坡比阳坡、半阴坡成活率高。覆土 4 比覆土 2 、 6 的效果好。春季直播造林 ,阴坡比阳坡、半阴坡成活率高 ,覆土 6 比覆土 2 、 4 的成活率高。春、秋两季直播造林相比 ,秋季比春季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3.
在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采用保水保墒技术进行荒山造林,用10 g保水剂 覆草措施定植苗木,造林成活率可提高到98%,用10 g保水剂 覆膜措施定植苗木,造林保存率可提高到86%.  相似文献   

14.
黄土丘陵区穴衬膜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穴衬膜栽植技术是指树木栽植时,在挖好的栽树坑底部和四周衬贴一层防渗薄膜(厚度为0.000 7 mm可降解塑料薄膜),树木栽好覆土浇水后,再在地表面覆膜,防止栽树浇水(施肥)的渗漏和蒸发,使树根在栽植后较长时间内处于含水量较高、四周封闭的潮湿土壤之中,从而达到提高成活率和促进林木前期生长的目的. 1997—2001年,作者在延安市宝塔区枣园镇下砭沟小流域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法进行了5 a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防止树根周围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蒸发与渗漏,促进浅层根系的生长发育,保水作用可持续4个月以上,对各种树木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在黄土丘陵地区可提高林木成活率31-5%,年均枝条生长量提高57%,在人工造林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不同立地荒山分别试验环山掘壕、环山深拉沟、环山拉沟侧筑埂等整地形式,测定、比较不同整地形式与对照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整地形式的造林成活率及林木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掘壕整地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20多个百分点,林木初期高生长提高20%以上,环山深拉沟及环山拉沟侧筑埂整地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10~20个百分点,林木初期高生长提高10%以上,造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影响中国沙棘生长的关键光合指标、生理指标及土壤含水量,并对中国沙棘苗木生长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优的整地方式和保水措施。【方法】以天山北坡前山带不同整地方式和保水措施下种植的中国沙棘为研究对象,设置水平沟整地、穴状整地与覆膜、膨润土的不同组合处理,分析不同造林技术对中国沙棘生长指标、光合特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1)水平沟整地的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新梢生长量显著高于穴状整地(P<0.05),覆膜、膨润土的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新梢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2)影响中国沙棘生长的关键生理指标为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光合指标为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土壤含水量指标5月土壤含水量、8月土壤含水量;(3)水平沟整地-覆膜-膨润土处理的评分最高,水平沟-覆膜处理次之;其造林成活率分别为80.63%、72.26%。【结论】中国沙棘在天山北坡前山带造林的综合配套技术为水平沟整地-覆膜-膨润土综合技术、水平沟整地-覆膜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7.
幼林抚育管理是保证更新造林成活成林的关键,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措施(林地保护、松土、除草、培土、施肥、间苗定植、平茬、除蘖和修枝等)的实施,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18.
高寒地区沙地樟子松冬季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小直抗回填整地”和“塑料护苗筒坑整地”2种方法,在高寒地区干旱沙地进行樟子松冬季造林试验,不但可充分利用冬闲时间,延长造林季节,还使造林成活率较穴状整地高,春,秋造林成活率提高40%以上,保存苗成本降低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苗沾根施肥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磷肥、钾肥的营养功效,使用磷、钾肥对马尾松苗进行沾根施肥处理,研究其对马尾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苗沾根施肥后造林成活率达96%以上,大大超过了部颁86%的标准;影响马尾松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钾肥,磷肥主效应、磷钾肥交互作用对马尾松造林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作用。最佳的施肥量为每100kg黄泥浆加0.75kg氯化钾,沾根造林成活率高达99.1%。  相似文献   

20.
摘要:通过共和盆地塔拉滩沙漠化土地造林技术试验研究,分析探讨了沙漠化治理的新途径。结果表明,青杨沙地深栽造林有利于保墒和促进苗木根系的恢复和再生,且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