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5,(2):83
<正>1羔羊痢疾加强母羊饲养管理。羔羊出生后,应合理哺乳,避免饥饱不均。加强脐带消毒和圈舍的消毒工作。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每只灌服土霉素0.15~0.2克,每天灌服1次,连续灌服3天。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搞好预防接种。在该病易发地区,每年对羔羊用"羊快疫、肠毒血、猝疽、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预防接种,剂量和用法参照说明书。  相似文献   

2.
李林祥 《畜禽业》2004,(6):42-42
有机铁是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的必需物质,初生仔猪体内总贮量约为50mg,每日生长约需7mg,而母奶每日约供给1mg,给母猪补铁并不能直接提高乳中铁的含量。仔猪出生后,随时间增长,体内有机铁贮量逐渐减少,若不及时补充,在10日龄前后会出现食欲减退,被毛散乱、皮肤苍白,生长停滞和下痢,甚至死亡。为进一步探讨给3日龄仔猪注射牲血素对防止仔猪下痢和提高断奶增重效果。我们于2003年3—5月份在天城开发区高梁镇对30窝仔猪进行3日龄注射牲血素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3.
<正>大肠杆菌是引起仔猪下痢的主要病菌,仔猪下痢对土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及其他广谱抗菌素敏感。但由于用药时间长,易产生耐药性,致使防治效果愈来愈差。为仔猪下痢寻求新的解决途径,本次试验选择自组中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5,(9)
<正>对于疫区,特别是反复爆发猪瘟的地区,猪场或个体养猪户,最好实行仔猪超前免疫。因为在疫区采用该方法,能很快控制疫情,在控制猪瘟的连续发病上,可收到显著效果。超前免疫,就是仔猪产下后,在完成擦身、断脐、剪牙、称重等一系列接产工作之后,给仔猪注射免疫猪瘟弱毒疫苗1 m L,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9)
<正>1仔猪保健1.1初生仔猪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腹泻(俗称黄痢)和仔猪腹泻(俗称白痢)以及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血痢(红痢)对新生仔猪危害很大;猪支原体肺炎也易感染初生仔猪;仔猪还易感染化脓性放线菌及链球菌,出现关节炎、关节肿大、关节变形等。1.1.1仔猪出生后,掏净口中黏液,立即滴服黄连水35 mL(黄连10 g打成块,加200 mL凉开水浸泡12 h后煎煮10 min,然后过滤备用)以预防初生仔猪腹泻。1.1.2仔猪25 mL(黄连10 g打成块,加200 mL凉开水浸泡12 h后煎煮10 min,然后过滤备用)以预防初生仔猪腹泻。1.1.2仔猪25日龄时,每日滴服两次双黄连口服液5 mL(黄芩、银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6,(11)
正1保健催肥在仔猪出生后半个月将500 g生姜捣碎,熬成1500~2 000 m L的姜汁,分3~4次拌料饲喂,不仅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而且能使仔猪早期增重快;将烘干的生姜与等量晒干的橘皮混合研粉,用添加0.1%这种粉末的饲料喂猪有明显的催肥效果。2治疗猪腹泻取生姜75 g、熟鸡蛋黄3个,捣碎后一次喂给;取生姜4g或干姜1 g、茶叶2.5 g、红糖7.5 g,三者混合后加水煎汁1 000 m L,拌料喂猪,2次/d;也可取干姜、党参、白术、山药各7克,加水煎汁,候温灌服。治疗仔猪腹泻还可取干姜100 g、茶叶250 g、红糖  相似文献   

7.
<正>在养殖条件不佳的农村,母猪产仔时如脐带消毒不严、断脐时留脐带过长、猪舍环境脏污往往会引起感染,造成仔猪脐带发炎。笔者从事基层兽医工作多年,每年均会遇到十几起病例,现将我多年诊治仔猪脐带发炎措施总结如下:1主要症状出生数天后,脐带湿润、肿胀,脐带基部红肿,有时脐孔周围脓肿,从脐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6,(1)
正仔猪生产是养猪业的基本环节之一。仔猪出生后7 d内死亡率最高,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拉稀、压死和冻死、发育不良、人工护理不到位等。在养殖过程中提高仔猪出生重,成活率,必须把好仔猪三个关键时期。第一关键时期是仔猪出生,冬季应加强初生仔猪7 d内的保温、防压护理。第二关键时期是仔猪补料,仔猪出生后10~25 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 d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第三个关键时期是仔猪断  相似文献   

9.
朱建斌 《畜禽业》2000,(6):35-36
1 做好仔猪的接生工作 1.1 除去羊膜羊水 胎儿在胚胎期,滋养在羊膜内的羊水中,当仔猪经由母猪分娩时,部分羊膜羊水可能堵塞仔猪的呼吸道,因此,仔猪出生后必须立即将口、鼻的这些粘液擦干净,以便初生仔猪能正常呼吸,同时用毛巾将仔猪周身擦干净。 1.2 剪断脐带 脐带是母猪胎盘与胎儿交换养分的渠道,接生时在距腹部3~5cm处将其剪断,并用5%碘酒溶液浸一下脐带断处,以防止细菌感染,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脐带即会自行萎缩干掉。 1.3 剪断犬齿 仔猪出生后,应剪除犬齿,以避免在吮吸母乳时伤害到母猪的乳房,引起乳房炎;同时可预防仔猪在打斗或游戏时咬伤对方,导致细菌性感染。 1.4 剪耳号 一个记录完整及制度良好的猪场,必须有详细而全面的记录系统,剪耳号有助于辩认猪只,以利于猪场的生产和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仔猪腹泻发病呈上升趋势,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生病毒性腹泻死亡率非常高,甚至达到100%,部分较大仔猪发生后,虽然没有死亡,但后期生长速度明显较慢,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科学合理的预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1仔猪腹泻的日常预防措施1.1仔猪合理使用乳清粉仔猪出生时乳糖酶活性很高,3~4周时剧烈下降,到6~7周降到最低点。因此,断奶仔猪下痢在一定程度上与  相似文献   

11.
应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对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3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肌肉、血液、皮肤、肝脏和肾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1/2)为24~30h左右,土霉素在各组织中t1/2为2~3d,而磺胺间甲氧嘧啶在肌肉、血液和皮肤中的t1/2与氟苯尼考接近,在肝脏和肾脏中的t1/2与土霉素相似.本试验条件下,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3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肌肉组织中降低到最高残留限量0.2、0.1和0.1μg/g下所需要的理论时间为10、20和15d,本试验的水温为23±2℃,考虑到温度为影响药物代谢和残留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建议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在大菱鲆体内的休药期为250、500和375度日.  相似文献   

12.
王顺东 《畜禽业》2001,(8):31-31
1 清洗消毒 加强卫生是防止仔猪下痢最主要的措施,但问题是应该怎样清洗产栏才能有效地防止仔猪下痢.因为产栏地面上存在着母猪乳汁及仔猪下痢所形成的脂肪层以及残存的粪便和饲料等,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是发生仔猪下痢等疫病最主要的传染源,因此,只有彻底清除脂肪层及残存的粪便、饲料等,才能有效的控制仔猪下痢.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6,(5)
正猪的脐孔在仔猪生下后未完全闭合,以致腹腔内脏器官经未闭合的脐孔漏于皮下,形成小如核桃、大如垒球的囊状物。病因:本病多为先天性,多因为脐孔发育不全、没有闭锁,或因脐部化脓而造成。也可因不正确的断脐,腹壁脐孔闭合不全,再加上仔猪的强烈努责或用力跳跃等原因,促使腹内压增加,肠管容易通过脐孔而漏入皮下,形成脐疝。  相似文献   

14.
陶建丰 《畜禽业》2008,(5):87-88
<正>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龄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仔猪多发,且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血性下痢、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主要特征。易给养殖专业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笔者综合多年的防治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的黄、白痢是仔猪较易患的一种肠道急性、致死性很强的传染病,该病可造成新生仔猪大批死亡、发育不良或育成率低,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的病原为一些致病性大肠杆菌。仔猪黄痢主要感染出生后1周内仔猪,最早的可在出生后数小时发病,但以1~3日龄最为常见,1周龄后很少发生。仔猪白痢发生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及代谢规律.在水温14~16℃的条件下,用50mg/kg体重的剂量,对大菱鲆口灌土霉素3d,每天两次.用紫外吸收法测定土霉素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土霉素在各组织中最高残留量和消除速率不一.给药后36h,土霉素在各组织中的含量达到最高;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急剧下降,第840h时,土霉素在各组织中的残留量已经降到较低水平;40d后,土霉素在各组织中的残留量已低于100μg/kg(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NY5070),所以,建议临床休药期为40d以上.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7,(5)
仔猪黄痢病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出生1~3日龄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病猪以排黄色稀粪和急性死亡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猪场一旦发生黄痢病,经久不断,很难根除,介绍仔猪黄痢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l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07年5月初,我县某专业户饲养母猪6头,三窝仔猪27头,其中有16头7~20日龄的仔猪发生下痢,畜主用过大剂量的盐酸土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痢菌净等治疗大肠杆菌的药物,疗效并不理想,到我站请求诊治。现场看到发病仔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1)
<正>1季节特点仔猪黄痢白痢季节性不明显,黄痢在猪场一次流行后,往往经久不断,发病季节多集中于产仔旺季、炎夏和寒冬,潮湿多雨季节发病较严重,分散饲养的发生较少。仔猪水肿病以4-5月和9-10月较为多见。2年龄特点幼龄猪对本类疾病易感.主要发生在出生至断乳。仔猪黄痢新生24 h内猪仔  相似文献   

20.
两种抗生素在甲鱼组织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5±1)℃水温条件下,用土霉素和诺氟沙星分别以不同剂量连续5天注射甲鱼(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后腿肌肉,每天一次.停药后24,72,144,240h分别取肌肉、肝脏和肾脏测定两种药物残留量.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只在停药后72h、144h的肝脏和肾脏中检出,其它样品都未检出残留.肝脏中土霉素的含量最高,肾脏其次,肌肉最低.给药后的第72h,土霉索的量在肌肉和肾脏中达到最高含量;而肝脏足144h.在达到最高含量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肾脏中土霉素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急剧下降,而在肌肉中,土霉素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下降,第240hl时,土霉素在肝脏和肌肉中己下降到很低水平,分别为0.35 mg/kg和0.25mg/kg但肾脏中土霉素量还很高,为2.18mg/kg.由此得知:在所有的组织中,肌肉中土霉素的残留量是最低的;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0d后,甲鱼肉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