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正2014年以来,在我国山东、江苏等肉鸭养殖集中区发生了一种以舌头外伸、上下喙萎缩、雏鸭发育迟缓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危害我国肉鸭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后经过多方研究,确定是由鸭源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鸭短喙-侏儒综合征。4年来,笔者一直深入基层,了解疫情发病趋势,对该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1病原鸭源鹅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的成员,为单股线状D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测序结果表明,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5,(10):1600-1604
2015年3月以来,我国山东、江苏和安徽等地肉鸭群出现了一种疾病,该病以鸭喙发育不良,舌头外伸为特征。根据症状,暂将该病命名为鸭短喙长舌综合征(duck beak atrophy and dwarfish syndrome,BADS)。从不同地区5个发病肉鸭群采集130余份样品,取5份样品进行病原的分离。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4株大肠杆菌从肝脏常规分离);获得5份鸭胚培养物。该培养物不能凝集鸡红细胞。对5株分离株株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鸭瘟病毒、坦布苏病毒、鸭甲肝病毒、鸭星状病毒、鸭呼肠孤病毒、鸭圆环病毒、鹅多瘤病毒、鹅腺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征病毒等均为阴性,鹅细小病毒呈阳性。采用基于鹅细小病毒VP3基因的PCR方法对74份样品(肝脏和泄殖腔棉拭子)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00%。该分离株661bp的VP3核苷酸序列与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鹅细小病毒82-0321v株和SHM319株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8%和98.3%;与番鸭细小病毒同源性较低,在77.6%~78.8%之间。用鸭胚分离的SDLC01株感染1日龄雏鸭能引起鸭上、下喙萎缩、舌头外伸等症状。上述结果表明,从BADS患鸭体内分离得到鸭细小病毒(duck parvovirus,DPV),其可能与BADS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8.
9.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20,(7)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是由鸭源细小病毒引起的,在国内部分鸭场流行,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从种源、免疫、环境、饲料、饮水等各个环节入手,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群抵抗力,减少该病的发生,促进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5,(6)
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我国华东地区商品肉鸭养殖地区暴发了一种以生长迟缓、鸭喙变短、舌头外露下垂、跛行、瘫痪、拉稀以及翅腿易折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暂命名为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剖检时可见发病鸭胰腺、肺脏和胸腺等组织出血。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脏、胰腺、肾脏、肺脏和肝脏等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以及充血、出血。RT-PCR/PCR检测结果显示,在患鸭组织中存在类似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的特异性核酸,未见其他水禽病毒核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本病病原与经典GPV密切相关。免疫组化进一步检测发现,患鸭组织中存在GPV特异性的抗原。鉴于本病与经典水禽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征、剖检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差异性,我们初步确定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病原为一种与GPV密切相关的新型鸭细小病毒(Novel duck parvovirus,NDPV)。 相似文献
11.
12.
叶正权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8,(3)
正1流行病学本病流行季节不明显,发病率在5%~60%,死亡率0~10%,致残率在20%~70%不等,发生本病后易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等。出栏肉鸭体重仅为正常肉鸭的70%~80%。福建、安徽、江苏、山东、江西等省份均有发生;番鸭、半番鸭、大型肉鸭、麻鸭均出现过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3.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6,(5)
2014年11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所饲养的肉鸭发生了以雏鸭发育迟缓,上下喙萎缩,舌头外伸为特征的疾病。根据病变,暂将该病称为鸭短喙-侏儒综合征。为确定引起该病的病原,本研究从山东聊城发病鸭群采集14份病料样品,其中包括舌及各脏器组织样品。经PCR方法检测,所有发病鸭肝脏、脾脏中均可检出细小病毒,将其中5份阳性病料样品处理后接种9日龄鸭胚,分离得到1株鸭源细小病毒分离株(命名为SD株)。此外,该分离株的659 bp的Rep和VP1核苷酸序列与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SD株与鹅细小病毒具有相近的遗传进化关系。将该分离株人工感染1日龄樱桃谷肉鸭,可以复制出相似病例。结果表明,从鸭短喙-侏儒综合征自然病例分离到的一株鸭源鹅细小病毒,该病毒可能与鸭短喙-侏儒综合征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杂志》2015,(10)
2014年1月至今,我国部分地区所饲养的樱桃谷北京鸭商品肉鸭发生了一种疾病。为诊断该病,从1个38日龄感染鸭群选典型病例和外观正常者各9只,对其体重、喙和舌头进行了测量和分析,随后进行了分子检测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典型病例的体重(1.40±0.51 kg)和喙长(4.00±0.26 cm)与外观正常者(2.87±0.51 kg和5.74±0.58 cm)存在显著差异,提示该病具有半番鸭短喙和侏儒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的特征,即喙短、舌头伸出、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用水禽细小病毒的PCR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从37日龄病例采集的36份组织样品均为小鹅瘟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阳性。用VP1和VP3序列进行进化分析的结果均显示,樱桃谷北京鸭源毒株与导致半番鸭SBDS的毒株聚为一个分支,二者属GPV的同一类变异株。用GPV阳性样品感染2日龄北京鸭,可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短喙症状。结果表明,GPV变异株与樱桃谷北京鸭SBDS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201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某养鸭场饲养的27日龄左右的肉鸭发病,经诊断确诊为鸭腹水综合征,主要对该起鸭腹水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和诊治经过作一介绍,以期为兽医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预防鸭短喙侏儒综合征,采用新型鸭细小病毒毒株(SD03株)制备了一种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精制蛋黄抗体。采用琼脂扩散试验和中和试验进行蛋黄抗体效价的测定,分析蛋黄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最佳免疫程序、收蛋时间和临床应用效价标准,并对制备的3批供试品进行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精制蛋黄抗体,该抗体琼扩效价和中和效价均在三免15 d达到高峰,分别为1∶64和1∶640,由此确定高免蛋收集时间为三免15 d;基础免疫完成后,最佳加强免疫时间为每隔30 d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可使抗体效价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确定了抗体琼扩效价≥1∶32或中和效价≥1∶320为临床应用效价标准。3批供试品临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精制蛋黄抗体安全性好,对鸭短喙侏儒综合征有良好的预防和紧急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以来,在我国山东、江苏等肉鸭养殖集中区发生了一种以舌头外伸、上下喙萎缩、雏鸭发育迟缓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危害我国肉鸭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后经过多方研究,确定是由鸭源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四年来,笔者一直深入基层,了解疫情发病趋势,对该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王莉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6):126-127
鸭腹水综合征又名鸭腹水症和心衰竭综合征等,发生这种疾病不仅会降低鸭的屠宰率以及鸭的品质,而且还会引起鸭发生疾病,这种病主要表现在一些生长速度较快的幼龄鸭群中,主要发病时间在冬季或者是比较低温的季节。该文对鸭腹水综合征进行简要分析,为相关养殖人员提出一些防治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