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畜禽业》2015,(6)
<正>今年以来,禽流感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禽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一般3~5天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最高可达100%,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禽流感病毒经过变异之后,一些病毒能够传染给人,人感染禽流感后,一周左右发病,病死率高达50%,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据悉,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6月10日通报,上海市报告1例感染H7N9病毒确诊病例。专家提醒:在年前年后没有发病的鸡群进入高温高湿  相似文献   

2.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采自健康的鹰、鸽子、野鸭和鹌鹑中的54份血清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总共采集的54份血清样品中,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流行血清型(seroprevalence)与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H6)抗体、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8%、75.9%、29.6%。而根据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较低,最高仅为320,其阳性率为29.6%,推断其可能为新近传入的病毒或新近重组变异出现的新病毒,可能为与该次流感爆发相关的新病毒,这一推断还有待于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而做进一步验证;新城疫病毒在该生态系中的稳定循环,构成了对家禽潜在的威胁,我国目前非典型新城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带毒鸟类的传入。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1,(10)
为进一步了解三黄鸡免疫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苗的免疫效果。随机选取了4个三黄鸡养殖培育场开展了三价灭活疫苗以及血清保护作用的抗体蛋白质检测实验。通过实验不仅能够进一步了解三黄鸡养殖培育场的H5及H7亚型禽流感的抗体水平,还能够根据检测结果,进一步认知抗体消长规律,从而指导养殖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为有效地防控禽流感的发生以及流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时采自健康的鹰、鸽子、野鸭和鹌鹑中的54份血清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总共采集的54份血清样品中,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流行血清型(seroprevalence)与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H6)抗体、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8%、75.9%、29.6%。而根据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较低,最高位为320,其阳性率为29.6%,推断其可能为新近传入的病毒或新近重组变异出现的新病毒,可能为与该次流感爆发相关的新病毒,这一推断还有待于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而做进一步验证;新城疫病毒在该生态系中的稳定循环.构成了对家禽潜在的威胁,我国目前非典型新城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带毒鸟类的传入。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2,(10):5
<正>当前禽流感的发生多由病毒发生变异引起。病毒发生变异的原因多种多样,而频繁免疫致使免疫压力过大是造成病毒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疫苗研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从而出现疫苗免疫保护效果不佳、针对性差。今年以来,根据国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4)
为了解柳城县某鸡场禽流感H5亚型、禽流感H7亚型和新城疫免疫情况,在2017年1月和2月两次采集某鸡场血清共60份,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禽流感H5亚型抗体、禽流感H7亚型抗体和新城疫抗体。结果显示禽流感H5亚型抗体合格率是100%,禽流感H7亚型抗体合格率是100%,新城疫抗体合格率是100%。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0,(6)
禽流感病毒可以导致鸟类家禽出现死亡问题。H7N9禽流感属于高致病性的禽流感,不但会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还会导致养禽业的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目前主要利用H7N9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进而控制H7N9禽流感的传播与发展。然而H7N9高致病性的病毒进化非常迅速,因此对H7N9禽流感的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研究H7N9禽流感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的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禽流感可感染人类,公共卫生意义重大。由于其病毒(AIV)亚型众多,抗原性变异极快,毒株的致病性也相差很大,早期快速诊断和血清学监测就成了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前提条件。禽流感的传统诊断方法是分离病毒和检测抗体,近年来,AIRC相继建立了血凝抑制试验(HI)、琼脂扩散试验(AGP)、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玻片血凝抑制试验等血清学诊断技术及分子诊断技术(RT-PCR)。目前,我国专家研制成功了“禽流感H5,H7,H9亚型多重实进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可在4h之内同时检测3个AI亚型,满足了对AI疑似病例的快速确诊需要。  相似文献   

9.
应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首免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二免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对3组肉鸡进行禽流感的免疫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免疫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的效果比免疫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的效果好;首免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二免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的效果比免疫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朱子洁  苏霞  颜丽 《畜禽业》2010,(4):20-21
由山东某集团放养的817肉杂发病鸡群采集病料,通过鸡胚接种分离到一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LC0626。死亡鸡胚尿囊液具血凝活性,血凝价为28。且不能被已知鸡新城疫(ND)阳性血清、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阳性血清、禽流感H5亚型阳性血清抑制,但能被禽流感H9亚型阳性血清抑制,血凝抑制价为29。该分离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鸡胚致死时间均在60 h之内,对所采集血清进行HI检测,结果显示,HI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病鸡群。将LC0626株病毒液静脉注射试验肉鸡,死亡率高达40%,并且发现其能显著降低试验鸡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野生水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自然被动免疫状况,于2010—2011年,在大庆龙凤湿地分别采集绿头鸭、须浮鸥、黑翅长脚鹬三种野生水禽巢卵150、184和128枚,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5和H7两种AIV的卵黄抗体。结果表明,绿头鸭H5和H7亚型禽流感卵黄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3.33%和14.67%,平均卵黄抗体滴度分别为4.55和3.45(log2);须浮鸥H5和H7亚型禽流感卵黄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4.78%和11.96%,平均卵黄抗体滴度分别为3.78和3.18(log2);黑翅长脚鹬H5和H7亚型禽流感卵黄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和9.38%,平均卵黄抗体滴度分别为3.85和3.67(log2)。由此可见,野生水禽种群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接触情况是较为频繁的,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种群的病毒携带情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2,(6):77
<正>新加坡两家机构5月29日宣布,其研究人员合作研发出一种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能测出由H5N1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改变而生成的50多种变异毒株。据悉,目前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只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部分变异毒株有效,而这种新试剂只需从人的口腔和鼻  相似文献   

13.
家禽养殖业在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禽流感威胁。受到禽流感变异特性影响,会出现病毒变异情况,进而造成巨大危害性。介绍禽流感流行特点,对其发病机理和预防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7,(10)
为了解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8株)的免疫效果,为临床上制定合理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提供依据,随机抽取6个厂家的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8株)进行免疫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二免后28 d 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组的免疫抗体合格率Re-6株在88.89%以上,Re-8株均为100.00%,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H9N2亚型禽流感是一种低致病性禽流感,但其除可引起禽类呼吸道症状和出血性病理变化外,还可造成蛋鸡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并可造成鸡群死亡等严重损失;为此,笔者选择一家山鸡养殖公司的一批祖代种鸡,采用灭活疫苗开展了连续一个世代的H9N2亚型禽流感免疫与抗体效价跟踪检测,并经对结果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6,(9)
用8日龄和15日龄雏鸡免疫注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30 d后,进行(HI)抗体水平检测,通过(HI)抗体水平高低对比分析,对雏鸡首免禽流感病毒疫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套能够同时检测禽流感病毒H7N9经典毒株和新型变异毒株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以禽流感病毒H7N9亚型HA保守基因、HA裂解位点和NA基因为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结果参考GenBank收录毒株序列设计引物;探针分别选用ROX、FAM、VIC为荧光基团;阈值设定原则以阈值线刚好超过阴性对照检测荧光曲线的最高点;试剂盒特异性好不受其他亚型流感病毒以及常见禽类病毒的干扰;灵敏度可以达到100~101个EID50。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荧光PCR检测方法敏感特异,能够用于禽流感病毒H7N9毒株检测。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5,(2):64
<正>我国科学家发现人感染H7N9致病新机制。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周育森研究员团队联合其他团队进行科研攻关,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一种新的致病机制:H7N9病毒可导致人体一类免疫蛋白分子——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从而引发急性肺损伤。他们根据这一发现,采用新的治疗策略,即通过一种针对过敏毒素C5a的抗体药物来调节补体的分子表达水平,证实可以大大降低"炎症因子风暴",显著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肺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同时接种禽流感灭活苗和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的鸡群这两种病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禽流感灭活苗和新城疫同时接种雏鸡,其中新城疫使用新城疫Ⅳ系苗首免,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二免。结果可产生高水平的抗体,且抗体维持时间长,能很好的抵抗病毒的攻击,接种雏鸡后,可使原有抗体水平相差悬殊的鸡群产生高效价,较为整齐的抗体,免疫6个月后,HI抗体仍在6log2以上。结论鸡禽流感和新城疫双针免疫可达到较好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非疫区用H5亚型禽流感疫苗对20日龄以上鸡、鸭进行免疫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不同日龄的鸡鸭免疫接种H5亚型禽流感疫苗20 d后其HI抗体效价不同,不同种类的家禽的免疫效果也不相同。75日龄肉鸡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最高,达6.4 log2。而75日龄肉鸭的HI抗体只有2.5 log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