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7,(2):79-82
为研究绵羊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前后体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将6只盘羊杂交羊和6只巴什拜羊人工感染MO,在感染前后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IL-5、IL-9、IL-12及IL-13含量。结果显示:2组羊在感染后IL-5浓度均升高,第7(P0.05)、14(P0.01)和21天(P0.01)盘羊杂交羊IL-5含量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感染后第7(P0.01)、14(P0.01)和21天(P0.05)盘羊杂交羊的IL-9浓度极显著和显著地高于巴什拜羊;在感染后的第7(P0.05)、14(P0.01)和第21天(P0.01),盘羊杂交羊的IL-12浓度显著和极显著地高于巴什拜羊;在感染后的第5(P0.05)、7(P0.05)、14(P0.01)和21天(P0.01),IL-13浓度巴什拜羊显著和极显著低于盘羊杂交羊。结果表明:绵羊感染MO前后血清中IL-5、IL-9、IL-12及IL-13的浓度有明显变化,巴什拜羊和盘羊杂交羊的上述细胞因子变化也有显著差异,这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5,(8):1-4
为检测绵羊在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前后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情况,将6只巴什拜羊和6只盘羊杂交羊人工感染MO,在感染前后分别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IL-1β、TNF-α、IL-8、IL-10及IFN-γ含量。结果显示:两组羊在感染后IL-1β浓度均升高,第21天巴什拜羊的IL-1β含量降低,且显著低于杂交羊(P0.05);感染后两组的TNF-α含量逐渐升高,第14~21天巴什拜羊TNF-α含量开始下降,且第14天显著低于杂交羊(P0.05),第21天极显著低于杂交羊(P0.01);感染后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的IL-8含量开始下降,而杂交羊则继续升高,且杂交羊IL-8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两组羊的IL-10含量在第5天达到最高,且杂交羊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而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杂交羊;感染后两组羊的IFN-γ含量逐渐升高,第14~21天,巴什拜羊的IFN-γ含量开始下降,而杂交羊则继续升高,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杂交羊。结果提示:绵羊感染MO前后细胞因子变化明显,巴什拜羊和杂交羊细胞因子变化也有差异,这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重组BPI蛋白(rBPI)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的盘羊杂交羊的免疫应答分析。将6只巴什拜羊作为A组,将12只盘羊杂交羊随机分为B、C组,全部人工感染MO,感染第4天开始,C组每天分别注射rBPI,A和B组注射生理盐水。采用ELISA方法检测试验羊不同时间血清中IL-8、IL-10、IFN-γ及TNF-α的含量。在试验结束后宰杀各组6只羊,取肺组织做病理切片,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在感染初期,3个组IL-8、TNF-α及IFN-γ含量都升高,而IL-10有降低趋势。在感染后第7天,C组IL-8浓度显著低于A组(P0.05);在第14—21天,B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在第5天,C组IL-10显著高于A组(P0.05),极显著低于B组(P0.01);在第14天,C组极显著低于A组(P0.01),显著高于B组(P0.05);在第21天,C组显著低于A组(P0.05),极显著高于B组(P0.01)。在第14天,C组IFN-γ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在第21天,C组显著低于B组(P0.05),但极显著高于A组(P0.01)。在感染第14天,C组TNF-α显著低于B组(P0.05),显著高于A组(P0.05);在第21天,C组的TNF-α显著低于B组(P0.05),但极显著高于A组(P0.01)。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A组平均分为9.4,B组平均分19.9,C组平均分为12.8,B组评分显著高于A、C组(P0.05、P0.05)。rBPI对MO感染的杂交羊有治疗作用,对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绵羊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相关细胞因子和干扰素刺激因子15(ISG15)的变化及其意义。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18只经人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巴什拜羔羊和盘羊杂交羔羊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FN-γ、IL-12和ISG1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感染后的第7天与第14天,巴什拜羊ISG15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盘羊杂交羊和对照组(P<0.05);盘羊杂交羊和巴什拜羊的IFN-γ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感染后的第14天,盘羊杂交羊的IL-1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证实IFN-γ、IL-12和ISG15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提供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重组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r BPI)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后的盘羊杂交羊的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本研究以6只巴什拜羊为A组,12只盘羊杂交羊随机分为B和C两组,全部人工感染MO(ccu=106),感染4 d后C组每天肌肉注射r BPI 150 mg/只,A和B组注射生理盐水,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及ELISA检测实验羊不同时间外周血中BPI、IL-1β、IL-4及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B对照组死亡率为33.3%。BPI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第7 d,C组显著低于A和B组(p0.05),第14 d~21 d C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而在第7 d~21 d,A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IL-1β表达水平在感染后第7 d~21 d,C组极显著低于A和B组(p0.01),第21 d,A组显著低于B组(p0.05)。IL-4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第7 d~21 d,C组极显著高于A和B组(p0.01),第14 d~21 d,A组显著高于B组(p0.05)。IL-6表达水平在感染第14 d~21 d,C组极显著低于A和B组(p0.01),A组显著低于B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r BPI对感染MO后的盘羊杂交羊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重组SPLUNC1蛋白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后的盘羊杂交羊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将6只巴什拜羊分为A组,18只盘羊杂交羊随机分为B、C、D组,对实验羊人工感染MO后第5 d,C组气管注射巴什拜羊重组SPLUNC1蛋白、D组气管注射盘羊杂交羊重组SPLUNC1蛋白,每天150μg/只;A、B组每天气管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羊血清中MO抗体水平以及IL-8、IL-12、IL-13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前所有实验羊MO抗体均为阴性,感染后第14 d所有实验羊MO抗体均为阳性;IL-8水平在感染后第14 d~21 d,A、C、D组极显著和显著地低于B组(p0.01;p0.05;p0.01)。IL-12水平在感染后第14 d,A、C和D组极显著和显著地低于B组(p0.01;p0.05;p0.01),第21 d时,A、C和D组极显著低于B组(p0.01)。IL-13水平在感染后第5 d,A组显著低于B、C和D组(p0.05),在第7 d~21 d,A、C、D组显著和极显著低于B组(p0.05;p0.01;p0.01)。实验数据表明重组SPLUNC1蛋白对盘羊杂交羊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为绵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9):35-37
为了检测巴什拜羊和盘羊杂交羊在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前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表达水平的变化,对试验羊攻毒MO,在感染前(第0天)及感染后的第2、5、7、14及21天,颈静脉采血分离中性粒细胞,采用Real-time q PCR方法检测BPI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后第5天,2组BPI相对表达量升高。巴什拜羊BPI持续升高,杂交羊在第7天表达水平最高,在14-21天则逐渐降低。在第7天,巴什拜羊高于杂交羊(P0.05),在第14-21天,巴什拜羊极显著高于杂交羊(P0.01)。说明绵羊感染MO后初期BPI有明显升高趋势,在后期巴什拜羊和杂交羊的BPI变化有差异,这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中国美利奴羊不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型个体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免疫应答变化,对4种不同MBL型个体进行MBL水平测定,选择其中20只作为对照组,50只为试验组,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试验组人工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分别在攻毒前1 d(-1 d)、攻毒后1 d(1 d)、1周(7 d)、2周(14 d)、3周(21 d)用ELISA方法定量分析血清中TNF-α、IFN-γ、补体C1、C3水平.结果显示,A型和B型其MBL浓度较低,C型MBL浓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在攻毒后1周,A型和B型IFN-γ表达显著降低(P<o.05),攻毒后2周,补体C3表达显著降低,TNF-α升高显著(P<0.05);与A型和B型相比,在攻毒后1周,C型IFN-γ表达增加(P<0.05),在攻毒后2周,补体C3表达增加、TNF-α显著降低(P<o.05),补体C1各组均不显著.结论:低血清MBL浓度与绵羊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基因型之间其TNF-α、IFN-γ、补体C1、C3水平有差异,低浓度MBL绵羊更易发生比较严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中国美利奴羊不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浓度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的免疫因子水平变化,本研究选择血清中MBL高、低浓度的绵羊各6只(感染组和对照组各3只),感染组人工感染MO,分别在人工感染前和感染后不同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液中血清因子及补体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不同MBL浓度的绵羊人工感染后MBL m RNA水平呈下降趋势,MBL高浓度促炎因子IL-2和IFN-γ的m RNA表达水平较高,抗炎因子IL-4的m RNA表达水平在感染后1 d升高,此后开始下降,而IL-4的m RNA水平在14 d后有所升高;MBL低浓度羊感染后其TNF-α的m RNA水平显著升高,随炎症的缓解,逐渐降低;补体C1和C3的m RNA在感染后表现出不同的变化,MO感染可以激活补体途径。本研究结果表明,低血清MBL浓度与绵羊支原体肺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MBL不同浓度组之间其IL-2、IL-4、TNF-α、IFN-γ、补体C1、C3水平存在差异,低浓度MBL的绵羊更易发生比较严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羊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胸部C T影像学特征.将20只山羊分为2组,对照组5只、试验组15只,试验组通过气管注射感染5 mL绵羊肺炎支原体(1×107 CCU·mL-1)人工诱发山羊支原体肺炎,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感染后观察两组羊的临床症状,在感染后第0、7、14、21、28天对两组羊胸部进行C T扫查,分析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巴什拜羊与其杂交羊对绵羊肺炎支原体(MO)感染的差异,将6只巴什拜羊和6只杂交羊人工感染MO,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中IL-1β、IL-6、IL-9及IFN-γ的浓度,制作肺部组织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显示,感染后杂交羊比巴什拜羊表现出更严重的、典型的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显示,杂交羊的评分显著高于巴什拜羊。相关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杂交羊血清中IL-1β、IL-6、IL-9及IFN-γ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巴什拜羊。结果表明,巴氏拜羊对MO感染具有一定的抗性,而杂交羊对MO较易感。  相似文献   

12.
60只健康雏鸡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5只。9日龄时,C、D两组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复制动物免疫抑制模型;B、D组同时饲喂中药;A组设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免疫抑制的D组和A组在给药3 d后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C组(P<0.01);喂药7 d后,B组转化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中药合剂直接刺激A、C组的淋巴细胞,中药浓度为1:1000细胞转化率最高,显著高于0、1:100、1:500(P<0.01),略高于1:2000(P<0.05);ELISA检测中,D组IL-2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但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提示该中药合剂可有效缓解免疫抑制病,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选择9只18月龄左右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重庆黑山羊羯羊,随机分成A、B、C 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百事美脂肪粉、4%菜籽油、0%脂肪饲喂,研究不同形式脂肪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B组DM降解率极显著高于A、C组(P0.01);但其CP降解率极显著低于A、C组(P0.01),A组极显著低于C组(P0.01)。B组NDF、ADF、ADL降解率极显著低于A、C组(P0.01),A组ADF降解率极显著低于C组(P0.01)。B组pH极显著高于A、C组(P0.01),A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B组瘤胃液NH3-N浓度极显著低于A、C组(P0.01)。B组血糖浓度极显著高于A、C组(P0.01);B组血清胆固醇浓度极显著低于A、C组(P0.01)。从以上指标来看,在重庆黑山羊日粮中添加百事美脂肪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F弱毒疫苗株感染SPF鸡对IFN-γ、IL-2、IL-4和IL-10共4种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活菌浓度为109(A组)、106(B组)CCU/mL的MG F株及生理盐水(C组)点眼接种SPF鸡,采用ELISA方法对免疫前后外周血4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免疫后A、B组的4种细胞因子浓度明显升高;其中IFN-γ质量浓度A组于第7、14天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B组于第7天显著高于C组(P〈0.05);IL-2质量浓度各组于第3、5、7天差异显著(P〈0.05),由高至低以此为:A、B和C组;A组与B组IL-4和IL-10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IL-4质量浓度于第5、7、14天显著高于C组(P〈0.05);且2组IL-10质量浓度于第5、7、14、21天显著高于C组(P〈0.05)。免疫MG F株可较好的提高IFN-γ、IL-2介导的细胞免疫作用和IL-4、IL-10介导的体液免疫作用,且MG F株活菌浓度与接种鸡的细胞免疫作用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5,(11):34-39
将32只2月龄中国美利奴羊人工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P),分别在攻毒前1 d(-1 d)、攻毒后1 d、7 d、14 d和21 d收集新鲜抗凝血,提取总RNA后应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定量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FN-γ、TNF-α,补体C1、C3和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结果表明,不同MBL基因型绵羊攻毒感染后血清MBL浓度呈下降趋势,其中MBL浓度较高的C型和D型绵羊,其促炎因子IL-2、IFN-γ浓度较高,抗炎因子IL-4在攻毒后1d呈升高趋势,此后开始下降;MBL浓度较低的A型和B型绵羊,攻毒后其TNF-α浓度升高显著,随炎症的舒缓,逐渐降低;补体C1和C3在攻毒后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证实MP感染后,激活补体途径,可能与MBL的浓度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7,(8):1562-1565
通过黑龙江省7个不同地区肉牛养殖场血液钙(Ca)、磷(P)和镁(Mg)浓度的检测比较,来判断这7个肉牛养殖场肉牛钙磷代谢的情况,为肉牛养殖场预防钙磷代谢障碍疾病提供理论依据。选择黑龙江省大庆、双鸭山、九三、牡丹江市7个不同地区不同饲养方式的肉牛养殖场作为调查点,分别记为A组(双鸭山放牧加舍饲)、B组(双鸭山全舍饲)、C组(大庆全舍饲)、D组(九三放牧)、E组(大庆放牧加舍饲)、F组(大庆放牧加舍饲)、G组(牡丹江全舍饲),并对7个不同地区养殖场血中Ca、Mg和P的浓度及游离脂肪酸(NEFA)、葡萄糖(GLU)、β-羟丁酸(BHBA)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判定7个肉牛养殖场Ca、P代谢的状况。结果显示:7个调查点65头肉牛血浆中Ca、P和Mg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各地区间血Ca浓度差异不显著,P浓度有差异性,其中C、G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C、G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C组极显著高于D、E、F组(P<0.01);G组极显著高于D组(P<0.01);G组极显著高于E组(P<0.01);G组极显著高于F组(P<0.01),能量指标NEFA B组显著高于D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差异性。GLU各组间存在差异其中A组显著高于E组(P<0.05);B组显著高于A、D组(P<0.05),极显著高于E、F、G组(P<0.01);C组极显著高于A、D、E、F、G组(P<0.01);D组显著高于E组(P<0.05);F组显著高于E组(P<0.05),BHBA有组间差异,C、D、E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F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显著高于B组(P<0.05);D、E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C组极显著高于G组(P<0.01);D组极显著高于F、G组(P<0.01);E组极显著高于F、G组(P<0.01)。各组间在血磷、NEFA、GLU、BHBA方面存在差异,与各组间的饲养方式,饲料精粗比及饲养环境有关。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庆、双鸭山、九三、牡丹江市7个不同地区肉牛养殖场没有发生钙磷代谢障碍性疾病,但也要预防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7,(12):87-89
为检测绵羊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前后的短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基因1(SPLUNC1)表达水平变化,对6只巴什拜羊和6只盘羊杂交羊分别人工感染MO,在感染前(第0天)和感染后第5、14、21天,采集口腔喉咽部的上腭组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SPLUNC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感染后两组羊SPLUNC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在感染后第14~21天,巴什拜羊SPLUNC1 mRNA水平均极显著高于盘羊杂交羊(P001)。该结果说明在临床上表现为抗MO感染的巴什拜羊,体内可表达高水平的SPLUNC1 mRNA,这为巴什拜羊抗MO感染的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后抗体水平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免疫接种5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后血清抗体的变化规律,选用120头健康仔猪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成A、B、C、D、E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0头猪。在7日龄和21日龄左右,按照各个疫苗厂商提供的最佳免疫程序,对试验组的仔猪进行免疫接种,对照组的仔猪颈部肌肉注射2.0mL生理盐水。分别于20、50、80、140日龄采血分离血清,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猪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疫苗免疫接种试验猪后抗体产生不同。20日龄时,各试验组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且抗体阳性率不高;50日龄时,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A、C两组产生的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B、D组及对照组(P<0.01),E组极显著高于D组及对照组(P<0.01),B组显著高于D组及对照组(0.01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高寒山区气候条件下,对考力代绵羊2月龄、3月龄、4月龄3个不同断奶期的羔羊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考力代绵羊羔羊的培育及生产管理提供参考。选择2月龄、3月龄、4月龄的断奶羔羊各20只,分为A组、B组和C组。当年2月前统一补充青贮饲料、青干草和精料,3月后在天然草地或人工草地上自由采食,试验时间为60 d。结果表明,B组羔羊断奶体重极显著高于A组(P0.01);C组羔羊断奶体重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B组羔羊30 d、60 d日增重极显著高于A组(P0.01);C组羔羊30 d、60 d日增重极显著高于A组(P0.01),与B组羔羊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不同单倍型个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免疫应答变化。将8只抗性单倍型绵羊设为抗性组,8只非抗性单倍型绵羊设为对照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进行人工感染攻虫。分别在攻虫前7d(-7d)、攻虫当天(0d)、攻虫后第7、21、30、60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T、CD8+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用ELISA方法定量分析血清中IgG、IgM、IgE、IFN-γ水平并进行粒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抗性组绵羊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CD4+T细胞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CD8+T细胞在攻虫后第7天抗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G水平在攻虫后第7天2组均显著高于攻虫前7d(P0.05)。攻虫后第30天抗性组IgM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性组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分别在攻虫后第7和2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嗜中性粒细胞和总蛋白在攻虫后第21天抗性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显示,抗性单倍型绵羊对细粒棘球绦虫的抵抗力显著高于非抗性绵羊;抗性组绵羊体内的CD8+T细胞、IgM、IFN-γ和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在攻虫后不同时期显著高于非抗性组绵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