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畜禽业》2016,(8)
肉牛养殖由于受到气候变换、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制约了肉牛养殖效益最大化和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就冬春季肉牛养殖注意事项浅析如下,以期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7,(3)
城口山地鸡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产蛋性能高和蛋品品质好等优良特性,且肉质细嫩、汤汁淳厚、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欢迎。山地鸡养殖也成为城口县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城口县冬长夏短、气温较低,山地鸡的冬春季养殖管理难度较其他季节明显增大。对山地鸡养殖优点、冬春季养殖存在的管理难点及冬春季养殖的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7,(Z1)
在北疆漫长的冬春季,正值母羊的产羔季,产科疾病也处于高发时间。就工作中遇到的多胎羊冬春季常见产科病进行归纳综述,希望对养殖户及畜牧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冬春季节水温低,鱼类活动不旺盛,一些养殖户认为鱼类不会发病,忽视鱼病防治工作,其实有许多病菌、寄生虫适应低温环境并大量繁衍、传播疾病,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在冬春季鱼种、成鱼因为停止摄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且冬春季水体分解代谢速度很慢,也很容易造成池底有毒有害物质积累,对水产动物造成刺激导致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是影响浮游藻类结构组成以及物候学等特征的两大重要环境条件。为探讨在人为干预和全球变化影响下富营养化湖泊滇池浮游植物的演替特征,2017-2019年2个冬春季在滇池选择北(D1)、中(D2)、南(D3)3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群落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滇池浮游植物在冬春季呈现与以往不同的演替特征。第一、滇池在冬春季仍以蓝藻占优势,但优势种组成发生了变化。蓝藻中占主要生物量的是微囊藻,而且,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取代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占绝对优势。近20年来(2001-2019年),滇池冬春季微囊藻优势种经历了从铜绿微囊藻到绿色微囊藻(Microcystis viridis)再到惠氏微囊藻的转变。在水温较低的2-3月份,蓝藻生物量比例下降,绿藻和硅藻生物量比例上升,在此时期,香农威纳指数也相对升高。第二,束丝藻(Aphanizomenon)和鱼腥藻(Anabaena)的物候特征发生了改变。曾经春季的优势水华藻种束丝藻提前在秋季出现,且2018年秋季峰值较2017年约提前2周。2018年春季鱼腥藻在滇池北部发生了小型的水华,取代了往年发生束丝藻水华的现象,2019年春季鱼腥藻没有出现较高的生物量,但仍在春季达到峰值,其峰值约提前1周出现。本研究结果为揭示在全球变化和人为干预影响下湖泊冬春季节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及响应策略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很多网箱养鱼者不注意气温较低的冬春季网箱管理工作,其结果是影响网箱养鱼的经济效益,乃至第二年网箱的整个生产。其实,网箱养鱼的冬春季管理是整个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加强这个时期的管理工作,对第二年的生产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猝发性气泡病也叫突发性气泡病,近年来在冬春季发病率很高,该病看似平常,但来势凶猛,让人防不胜防,死亡量很大,无论是南方的非结冰水体,还是北方的冰封水体均易暴发。同时,此病易诱发鱼类冻伤病、水霉病、鳃霉病、竖鳞病等,造成冬春季慢性死亡。目前在我国许多养殖区暴发频繁,已成为制约鱼类安全越冬的瓶颈,认识此病的发病原因,掌握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1,(4)
冬、春季一直都是养猪产业中仔猪生产需要重要防护的季节,冬季天冷容易造成仔猪冻伤、冻死;春季回暖的同时还会带来病毒、病菌的活跃,对仔猪的成长同样有着巨大的威胁。而仔猪,是整个生猪产业链的根本性环节,仔猪出生一段时间后,发育开始增快,代谢过程也逐渐加强,对环境的变化表现得非常敏感和脆弱。因此,在冬春季节仔猪的科学饲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2年在北部湾西北部广西近海冬、春、夏和秋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探讨了该海域浮游动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及鱼卵仔稚鱼的丰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的丰度在春夏、秋冬季变化较大,而在冬春与夏秋季变化较小,浮游动物在冬、春、夏、秋四季的平均丰度分别为337.35 ind/m3、280.01 ind/m3、4.32ind/m3和14.78 ind/m3,冬春季明显高于夏秋季,浮游动物数量高峰季比东海提前了一个季节。冬春两季,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特征相近,在湾内和沿岸水域数量高于近海水域。相反,在夏秋季,丰度在近海水域明显高于沿岸及湾内水域。浮游动物在各季节不同的分布特征与该海域沿岸水、外海水和混合水的季节性变化有关,优势种经历了由春季的沿岸暖温种到夏季和秋季的外海暖水种到冬季的沿岸暖水种更替的过程。该海域的主要优势种,冬季为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春季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夏季和秋季同为肥胖软箭虫(Flaccisagitta enflata),主要优势种类的生态适应性决定了浮游动物总数量的分布特征。鱼卵、仔稚鱼在冬、春、夏、秋季的丰度为6.83 ind/m3、3.09 ind/m3、0.05 ind/m3、0.20 ind/m3,季节变化趋势与浮游动物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两者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食物饵料充足对鱼卵仔鱼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牦牛是高原牧区主要的畜种,高海拔地区冬季饲草料匮乏,养殖管理条件粗放,在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的情况下牛群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极易出现腹泻,而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昌都地区为例,总结冬、春季节牦牛发生腹泻的病因,并提出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冬春腹泻一直是困扰养猪业的难题之一,往往给猪场经济效益带来严重损失。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了几条控制仔猪冬春季腹泻的原则与方法,希望对养猪生产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三毛金藻中毒症是北方沿海地区冬春季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它常常给养鱼单位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加之此种疾病难以根治,给养鱼农民造成了很大的心里压力。那么在冬春季此病流行季节,如何预防和有效的治疗这种疾病呢?笔者将几年来防治此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供有关单位参考: 一、坚持鱼池、鱼体消毒,控制水中藻体数量。三毛金藻是一种广盐性藻类,凡碱度高、盐度高、盐度大的池塘在冬春季低温季节都可以大量繁殖,而且这种藻类的致毒作用又不同于兰藻和甲藻,这两种藻类的毒性通常在藻体死亡后分解产生,三毛金藻的毒素则是由活的藻类细胞合成后再分泌到水中从而引  相似文献   

13.
《齐鲁渔业》2010,(4):65-66
垦利 近日,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举办了春季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县海洋与渔业局有关人员、部分水产养殖大户及渔业专业合作社社员100多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技术人员针对今年冬春季节气温低、冰雪灾害大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了水产养殖品种受冷冻灾害后的防病治病技术、春季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依据2015年2月(冬季)、7月(夏季)、11月(秋季)及2016年4月(春季)海陵湾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和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132种和浮游幼虫14类,其中桡足类最多(54种)。浮游动物群落在两个相邻调查季节间无相同优势种,显示了海陵湾浮游动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以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除夜光虫(Nocitiluca scintillans)外,浮游动物丰度表现为春秋季高于冬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夏秋季高于冬春季。海陵湾夜光虫出现在温度较低的冬春季,并大量繁殖,夏秋季节消失,相关分析表明,以夜光虫为主的原生动物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水温是影响海陵湾夜光虫生长繁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水产资源     
011823缅因州佩诺布斯科特湾仔鱼丰度动态=Dynamics of larval一ish abundanee inPenobscot Bay,Maine[刊,英〕/M ark AL// Fish.一2001,99(1)一81一93 1997、1998年春季到夏初,在缅因州佩诺布斯科特湾进行了鱼类浮游生物调查,取样频率两周一次。在冬末至春季的样品中,底栖鱼类的仔鱼占优势。不同月份仔鱼的群集密度与水温关系密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浮游生物的数量及盐度有关。仔鱼丰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与繁殖季节相适应,3一4月,冬末夏初产卵类群的仔鱼,如杜父鱼种、玉筋鱼属和锦鳃等在湾内占优势;5一6月,春季到夏初产卵类群的仔鱼,…  相似文献   

16.
冬水田养鱼是利用晚稻或中稻收割后。到第、二年春季早稻生产前这段时间。如何进行养鱼呢?现将几项技术关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刺参长期以来一直局限于北方地区进行养殖,在我国南方地区至今尚未进行规模化养殖,刺参虽属寒温带品种,但实践证明,利用南方冬春季自然水温处于刺参最适生长水温范围的有利条件,开展刺参养殖是可行的。据报道,2001年冬平阳县南麂岛开发有限公司连续5年从山东引种,进行刺参海底网笼、网箱等  相似文献   

18.
高建文 《科学养鱼》2006,(7):27-27,I0001
为拓展鳗场养殖空间,我站利用鳗场冬、春季节闲置的成鳗池,进行虹鳟(图见彩中插2)养殖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冬、春季黄海南部沿岸水域浮游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005年1月和4月在31°54′~32°06′N、121°42′~121°57′E海域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分析了浮游动物季节变化,优势种对总丰度的贡献等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冬春两季分别占总种数的92.79%和93.40%。两季各有优势种5种,其中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和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是冬、春季共有的优势种,优势度分别高达0.82、0.19和0.03、0.32。冬季真刺唇角水蚤对总丰度的贡献率最高,β达0.75,春季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对总丰度的贡献率最高,β为0.32。春季涨落潮的多样性明显高于冬季。优势种丰度的变化是决定涨落潮总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系统掌握底栖生物在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时空分布,在2018年冬季、2019年春季利用采样工具珊瑚礁监测结构(autonomous reef monitoring structures,ARMS)和采样方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的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采样调查共鉴定出底栖生物包括棘皮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藻类、节肢动物5大门类91种,其中,在冬季获得底栖生物5大门类49种,软体动物最多(36种);春季采获底栖生物4大门类48种,软体动物最多(32种)。冬春两季珊瑚礁区域底栖生物平均密度分别为1 962.51个·m~(-2)、76.27个·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693.37 g·m~(-2)、107.09 g·m~(-2)。冬春季丰富度指数(D)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春季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显著高于冬季(P<0.05)。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说明冬季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春季底栖动物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基于丰度进行CLUSTER聚类分析和MDS标序图分析表明,底栖生物相似性系数的季节性差异远远大于相同季节各站间的差异;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冬季和春季的群落结构差异显著(R=0.44,P=0.01)。冬春两季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温度、营养盐和降雨的季节性变化有关。大亚湾珊瑚礁较高的生物量和丰度显示了其具有丰富的底栖生物资源,而较低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可能与陆源污染、旅游等人类干扰有关,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