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起家禽发生副伤寒的病原体是沙门氏菌属的细菌,种类很多,已超过1000种。对人类及很多动物均能致病,其中常见的为害较大的有30多种。引起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常见的约有六、七种,最主要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其他如鸭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埃森氏变种、汤卜逊沙门氏菌及纽温顿沙门氏菌等。  相似文献   

2.
禽副伤寒病的临床诊断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肠道传染病,以下痢和内脏器官的灶性坏死为特征。各种家禽都能感染,但雏禽多发,常造成大批死亡;成年禽则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以下痢、结膜炎和消瘦为特征。常可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在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意义。1病原引起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常见的约有6~7种,最主要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其他如鸭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埃森氏变种和乙型副伤寒杆菌等。病原菌的种类常因地区、家禽种类不同而有差别。副伤寒病菌的抗抵力不很强,60℃5min死亡。一般消毒药能很快杀死病菌。病菌在土壤、粪便和水中…  相似文献   

3.
禽沙门氏菌病流行现状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禽沙门氏菌病(AvianSalmonellosis)是指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总称。临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是家禽最为重要的蛋传细菌病之一。禽沙门氏菌病依据病原体的抗原结构不同分为三种疾病:鸡白痢、禽伤寒和副伤寒。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称为禽伤寒,由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非宿主适应性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则统称为禽副伤寒。禽副伤寒的病原体包括很多种类的沙门氏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其次为德尔卑沙门氏菌、海德堡沙门氏菌、纽波…  相似文献   

4.
刘敏 《四川草原》2010,(5):45-46
<正>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入猪  相似文献   

5.
1病原 引起本病的沙门氏菌约有60多种,150多个血清型,其中最常见的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德尔俾沙门氏菌、海得堡沙门氏菌在、婴儿沙门氏菌等,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最为常见。本菌为血清学上具有相关性的革兰氏阴性细长杆菌,有周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荚膜和芽孢。但在自然条件下,也可遇到无鞭毛或有鞭毛而不能运动的变种。副伤寒沙门氏菌为兼性厌氧菌,10~42℃能生长,  相似文献   

6.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人猪群.许多猪町借本身的抵抗力将其消灭或免疫,有些则成为带菌猪.  相似文献   

7.
禽副伤寒是由带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禽副伤寒的病原体包括多种沙门氏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在家禽中鸡和火鸡易发生禽副伤寒,幼禽常于孵出后2周之内发病,  相似文献   

8.
<正>禽副伤寒是养殖业常见的一种疫病,是由其他沙门氏菌引起的,鸡、鸭、鹅等家禽均能感染,常发生于幼鸡、幼鸭等幼小家禽。发生后能造成大面积死亡,如果成年鸡发生后,会转为慢性或隐性感染。2012年,扶余市的几个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出现了鸡大批死亡,经专家确诊为禽副伤寒,给家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有十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这种鼠沙门氏菌的生  相似文献   

9.
概述沙门氏菌属感染包括各种沙门氏菌所致的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在人类最常见的疾病有伤寒、副伤寒及食物中毒。对动物则有各种畜禽的副伤寒、鼠伤寒、雏白痢及马和羊的流产等病。多数沙门氏菌没有固定的宿主,同一种细菌可使不同动物得病。对人和动物共同致病的细菌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比较多见,副伤寒乙、丙沙门氏菌等次之。仅对人类致病的为伤寒沙门氏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某些仅是动物疾病的病原,对人类没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为对发病雏鸡群进行确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雏剖检观察及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小白鼠接种观察,证实鸡群发生了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禽副伤寒和禽伤寒,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主要病原,感染率高于鸡伤寒沙门氏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多种常见抗生素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11.
<正>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成员,引起的鸡白痢、禽伤寒及禽副伤寒等是鸡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可导致鸡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急性死亡,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引起禽副伤寒的众多沙门氏菌中,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海德堡沙门氏菌等是导致人类食物中毒的最为常见病原菌,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2.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家养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对人、各种家畜和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有致病性,而猪也可感染多个血清型,除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外,很少有其他血清型能引起临床发病,但这些对猪非致病性的血清型可造成猪肉产品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家养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对人、各种家畜和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有致病性,而猪也可感染多个血清型,除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外,很少有其他血清型能引起临床发病,但这些对猪非致病性的血清型可造成猪肉产品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鸡沙门氏菌病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3个疫病,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所引起;鸡副伤寒是由多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目前已知的沙门氏菌有1700多种,也有报告约2000个血清型,其中能引起鸡副伤寒者主要有10  相似文献   

15.
犊牛副伤寒是由侵袭牛犊的都柏林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高热、腹泻、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有鞭毛、无芽孢、无荚膜、短小可运动,能在普  相似文献   

16.
王岩 《水禽世界》2022,(3):19-21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一种或几种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包括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伤寒,以鼠伤寒沙门氏杆菌为主的多种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副伤寒.其中鸡白痢最为常见,危害也最大.沙门氏菌属有 2000 多种血清型,在我国就发现200多个血清型,许多血清型可使人感染后发生食物...  相似文献   

17.
3猪副伤寒猪副伤寒主要发生于断乳后仔猪,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急性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3.1病原及其抵抗力。本病的病原体有猪霍乱沙门氏菌及其Kunzendorf变型、猪副伤寒沙门氏菌及Voldagsen变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德尔俾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它们是血清型相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本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抵抗力,在水、土壤、粪便中能生存几个月,熏腌肉品处理对沙门氏菌的作用不大。沙门氏菌能产生耐热的内毒素,75℃受热1h仍有毒力,人吃了这种病猪肉可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李雪  张红梅 《猪业科学》2023,40(6):70-71
<正>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发的一种条件性仔猪传染病,是养猪业常见的疾病。仔猪副伤寒多发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对养猪产业造成了很大影响。对此,结合兽医临床中的仔猪副伤寒病例,深入地了解仔猪副伤寒的疾病特点和临床病症,做出科学准确的诊断,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组传染病,主要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是一大属血清学相关的革兰氏附性杆菌,共有3000多个血清型。禽沙门氏菌病依据其病原体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称为禽伤寒,而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则统称为禽副伤寒。诱发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能广泛地感染各种动物和人类。因此,  相似文献   

20.
正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是各种动物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总称,兔沙门氏菌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或)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临诊以败血和肠炎腹泻,以及孕兔发生流产为特征。本病有最急性型(败血型)和急性型(腹泻型)之分,但在临诊时常见为腹泻型和流产型。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本病采用中西医综合防治,效果显著。1流行病学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生于动物肠道,当动物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