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0月末,个体养羊户张某饲养的150只羊中部分羊只出现了以跛行、腹下水肿、下颌及口腔周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丘疹、溃疡及坏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39只,发病率为26%;死亡12只,死亡率为30.77%;治愈21只,治愈率为53.85%.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羊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20年9月南平市建阳区某个体养羊户饲养的山羊出现皮肤坏死、跛行等症状,经检查确诊为羊坏死杆菌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丘北县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产业,地区农民群众依靠养殖黑山羊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但在黑山羊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饲养户饲养技术较差,饲养管理不到位,导致多种山羊寄生虫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山羊羊虱病,如果养殖场出现该种寄生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播整个羊群,导致羊生长发育停止,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黑山羊羊虱病等寄生虫疾病诊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笔者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从发病情况、发病症状和病理学变化、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对黑山羊羊虱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大足地区每到冬春寒冷季节,部分黑山羊场就会发生一种传染病,以精神沉郁、腹泻、虚脱、运动失调、流产为主要特征,出现发病和死亡。经临床诊断、病原分离培养、细菌学形态观察最终确诊为羊大肠杆菌病,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性药物予以治疗效果确切,为羊场迅速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现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浅谈对该病的诊治情况。1发病情况2016年1月下旬,7个羊场业主来笔者所在畜牧兽医站求助:  相似文献   

5.
1987年8月间,我们在四个乡镇对羊坏死杆菌病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我们调查了四个乡镇17群羊,共计1037只。其中患有坏死杆菌病的有17群,共计486只,发病率46.86%,羊只没有因该病而死亡的现象。二、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我县今年降雨量猛增,圈舍和运动场泥泞,放牧地低洼,是导致我县发生该病严重的首要原因。羊的蹄冠、蹄球、趾间热痛,蹄底发生角质腐烂,  相似文献   

6.
明文森 《动物保健》2011,(Z1):157-157
大足黑山羊主要分布在大足县西部,以铁山、季家、珠溪等镇为核心保种区。自2003年发现以来,经过遗传资源普查、划定保种区、制定保种计划和选育标准、建立核心保种场及种羊繁育体系、指导百姓发展养殖黑山羊产业等措施进行保种和培育,于2009年10月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正式认定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前,大足黑山羊保种区内的数  相似文献   

7.
大足黑山羊主要分布在大足县西部,以铁山、季家、珠溪等镇为核心保种区。自2003年发现以来,经过遗传资源普查、划定保种区、制定保种计划和选育标准、建立核心保种场及种羊繁育体系、指导百姓发展养殖黑山羊产业等措施进行保种和培育,于2009年10月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正式认定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前,大足黑山羊保种区内的数  相似文献   

8.
<正>羊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发病特征是在病羊受损伤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消化道粘膜出现组织坏死,有的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1病原坏死梭杆菌是一种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芽抱和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多形性的杆菌。本菌为严格厌氧菌,在血清琼脂平板上经48~72h培养,形成浅灰白色、无光泽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菌落,其边缘呈波浪状。本菌能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内毒素与菌体细胞有关,将加热杀死的病菌,皮  相似文献   

9.
羊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感染所引起,可导致体表黏膜、肺及肝脏的坏死,临床危害较大;临床常见的有肝肺坏死型、腐蹄型和口炎型3种,感染羊表现全身症状,跛行,采食量下降等,大部分最终出现机体衰竭;加强羊群管理、做好环境卫生能最大程度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本病治疗务必要及时,疮面污物要做到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病羊表现精神沉郁,呆立,低头垂耳,流涎,流鼻液,不随群行动,不听驱使。食欲废绝,反刍停止。体温升高到41℃~41.5℃,眼球突出,结膜充血,流泪,一侧眼失明。头颈一侧性麻痹,转圈,遇障碍物,则以头抵靠而不动。后期病羊卧地不起,神志昏迷,四肢呈游泳状姿势,很快死亡,病程3~5d。  相似文献   

11.
<正>羊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羊主要发病特征为蹄部、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坏死,有时其他脏器如肝脏、肺脏上也会形成坏死灶。本病常发于多雨、潮湿的夏秋季,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1病原与流行特点坏死杆菌病是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致病病原坏死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可引起组织坏死,常见的病型为坏死性皮炎。本病可侵害羊、牛、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1997年10月上旬至中旬,我县遭遇了持续多雨闷热天气。这期间在城关、西城、梅仙等乡镇的部分小猪和架子猪中相继暴发了以颈部、耳部、胸侧、臀部等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炎症坏死、溃疡和颌下水肿,并有呕吐、腹泻等临床特征的病猪,据统计有17个自然...  相似文献   

13.
坏死杆菌病是各种家畜都能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的特征是患病动物受伤的皮肤、皮下组织或消化道粘膜发生坏死,有时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本病在我国主要发生于羊、牛、猪和马。1发生和流行病原体坏死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及动物的粪便中,抵抗力较弱,一般消毒药均能很快将其杀死。此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尤其在西北广大牧区,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它对羊只发展及军马培育等危害很大。羊、牛、猪、马最易感,通过损伤皮肤或粘膜而感染。本病多见于雨季,长期在潮湿、泥泞地区放牧,在崎岖道路和荆棘丛生处行走,或圈棚潮湿、拥挤、互相践踏,都易造成皮肤的损伤而发生感染。坏死杆菌经外伤侵入机体后,在局部发育繁殖,使局部组织发炎、坏死。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太原市某规模化羊场饲养本地羊128只,其中羔羊52只,成羊76只。于2010年4月下旬发病,成羊发病7只,死亡1只,羔羊发病28只,死亡6只。在最初的3~5d,只是出现零星病例,5d后出现大批病羊,并且陆续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羊畜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羊群发病情况为研究事件,通过阐述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分析病理变化、参考实验室诊断等手段确诊患病种类,并分析及总结了李氏杆菌病的诊治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建 《兽医导刊》2012,(6):64-65
(一)发病情况某饲养场饲养海门山羊215只,其中羔羊88只,成羊127只。于2011年11月下旬发病,成羊发病13只,死亡2只,羔羊发病52只,死亡8只。(二)临床症状该羊群最开始为急性死亡,多见于哺乳羔羊,突然发病,出现寒战、虚弱、呼吸困难等症状,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有部分成年羊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1℃~42℃,咳嗽,鼻孔常有出血,有时混于粘性分泌物中。初期便秘,后期腹泻,有时粪便全部变为血水。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需求,羊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羊群的流动异常频繁,羊巴氏杆菌病日趋成为严重危害羊群的疾病之一。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也称为出血性败血症,绵羊多见。临床上以败血症和肺炎为特征。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病羊和带菌羊是此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经消化道、呼吸道或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  相似文献   

18.
李氏杆菌病又称转圈病,是畜禽、啮齿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病羊神经系统紊乱,表现转圈运动,面部麻痹,孕羊可发生流产。2011年4月,奇台县西地一养殖户饲养的300只羊有20只发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综合诊断。诊断为李氏杆菌病。经过治疗后,除8只症状较严重的死亡外,其它的都已治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羊产业的发展,羊坏死杆菌病的发病率也有了一定的升高,及时关注该病并减少其发生是提高养羊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该病的病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在养羊业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羊布氏杆菌病就是对养羊业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病。因其传染性广,危害性大,对该病的防治应加以高度重视。1病原菌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细菌性传染病,其病原菌为布氏杆菌形状为球形,没有鞭毛和芽孢,无法随意游动,属革兰氏阴性菌,该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