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生产实践证明,有机肥料对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大量使用化肥,使得农民逐渐忽视了有机肥料的应用,造成了土壤酸化、土壤板结、耕层变浅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利用有机肥料资源,变废为宝,已成为建设生态茶园,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茶园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达到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目的,同时对提高茶农施用有机肥的意识,促进我市有机茶园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2004年我站依据省农业厅土肥站的安排,在武夷镇天心村田场茶山安排茶园施用有机肥试验示范,示范面积6.7hm^2,取得一定的示范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麦最佳施钾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钾是作物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随着农田复种指数和作物产量的提高,氮、磷化肥用量的逐年增加,有机肥用量减少,土壤缺钾日益严重。尽管施用有机肥料和秸草还田等能弥补土壤钾的部分不足,但是一般用量的有机肥,不足以维持土壤的钾素平衡。这一状况已成为阻碍大小麦产量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张宇  王海新  史普想  陆岩  蔡立夫  金振 《花生学报》2020,49(3):74-78,88
施用有机肥可以减少化肥用量,增强花生抗病性,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为避免有机肥使用过程中因腐熟程度、速度的因素降低其利用效果,进行了有机肥+EM菌对花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有机肥+EM菌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叶片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只施化肥)均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单独施用有机肥处理。有机肥+EM菌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和酶活性。施用有机肥+EM菌处理单株结果数显著提高,平均增产15.10%。说明有机肥+EM菌能够有效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了在N.P.K养分相同的情况下,单施有机肥,有机肥十化肥和单施化肥对甘蔗生长和对土壤农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机有机肥要以提高甘蔗的萌芽率,分蘖率,但降低了蔗糖分;施用化肥的甘蔗产量和亩含糖量比单施有机肥怕高。伸长盛期的叶片含氮量以施化肥的高,磷以施有机肥的高,各处理的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逐年下降,速效磷含量逐年提高,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有升有降。翻犁后一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会下降,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100%化肥、70%化肥+30%有机肥、40%化肥+60%有机肥和100%有机肥,研究青贮玉米生产中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动态和平衡的影响。通过测定生育期内表层土壤速效N、P、K养分、土壤微生物量C与N、1 m土体NO_3-含量和青贮玉米N、P、K吸收量发现,在大喇叭口期,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降低表层土壤无机N的供应水平,提高有效P和速效K的供应水平;在收获期,有机肥替代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C、N,显著降低81~100 cm土层NO_3-含量和1 m土体NO_3-累积量。有机肥替代提高养分生产力和养分回收量,加剧土壤养分的亏缺。本研究条件下,3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土壤N、P、K养分供应水平高,养分回收率高,加剧土壤养分的亏缺,需考虑长期的养分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蓖麻饼粕有机肥对花生田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四粒红为试验材料,设不施肥(CK),0.5倍化肥(FH0),1倍化肥(FH1),2倍化肥(FH2),0.5倍蓖麻饼粕有机肥(BM0),1倍蓖麻饼粕有机肥(BM1),2倍蓖麻饼粕有机肥(BM2)7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花生田土壤养分及脲酶(URE)、磷酸酶(APL)、蔗糖酶(SUC)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饼粕有机肥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磷、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其中BM2处理的全磷、全氮、有机碳增幅较大,比CK分别增加了96%、90%、77%。施用蓖麻饼粕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较CK分别增加了2.85、2.37、1.16倍,且BM2处理下的土壤酶活性在花生收获期效果最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蓖麻饼粕有机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以BM2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施肥量。蓖麻饼粕有机肥的使用对土壤改良及化肥的减量施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内蒙古自治区花生田优化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茶园有机肥使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是实现茶园化肥"零增长"的重要技术之一,有机肥的施用不仅可以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叶水浸出物、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的含量,还可以改善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茶园主要使用的有机肥有菜饼肥、豆饼肥、牛粪有机肥和羊粪有机肥及其他商品有机肥等。茶园有机肥应早施、深施,并配合化肥施用,用量依据茶园土壤养分状况、茶叶养分需求量和有机肥的养分含量确定,种类上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由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机肥产品。综合有机肥施用效果和不同茶类需肥特性,提出了"有机肥+配方肥"模式、"茶-沼-畜"模式、"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和"有机肥+机械深施"模式4种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并说明了各模式的具体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8.
长期培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朱平  彭畅  高洪军  李强  刘春光  张林 《玉米科学》2009,17(6):105-108
在吉林省中部重点产粮区的黑土上进行了近30年的土壤定位培肥研究。结果表明,连续30年不施肥料,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减少0.1 g/kg左右,单施化肥土壤有机质年平均矿化率约为0.38%,施入不同数量有机肥及与化肥配合施用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年增加0.3 g/kg左右,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与土壤有机质趋势相同。施用有机肥可以降低土壤容重,下降幅度在0~0.06 g/cm3,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区土壤容重呈增加趋势。施用高量有机肥,耕层土壤总孔隙、田间持水孔隙增加。长年施用有机肥的玉米产量与单施化肥的处理基本相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改善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玉米产量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9.
传统茶园以施用尿素、复合肥等速效化肥为主,并且化肥施用量较大,出现了茶叶品质下降,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养分流失等问题。虽然茶园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保证茶叶产量和品质,然而,有机肥在茶园中的使用仍存在有机肥种类的选择具有盲目性、使用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为了筛选茶园最适有机肥,本试验选取了6种有机肥料进行对比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羊粪有机肥的中浓度处理对茶树新梢生长、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及儿茶素含量的促进作用是最好的,其芽梢密度是114个/m~2,多酚类物质含量是35.02%,儿茶素含量是15.7%。在感官审评方面,综合得分是羊粪组的精制茶叶有机肥(纯粮发酵)组的精制茶叶牛粪组的精制茶叶鸡粪加花生麸组的精制茶叶生物有机肥组的精制茶叶猪粪组的精制茶叶空白对照组的精制茶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沤堆发酵处理的中浓度的羊粪有机肥改善茶叶品质的效果最好,最值得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在滨海盐碱稻田进行了基施生化有机肥示范试验,水稻基施生化有机肥50-60kg/667m^2,土壤肥力持久,可以明显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水稻的抗逆能力和产量,处理区水稻增产7.6%-11.9%。水稻施用生化有机肥后,可少施化肥30kg/667m^2。  相似文献   

11.
设置对照不施肥、单施有机肥、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常规化肥配施有机肥、化肥增量50%配施有机肥、单施化肥6个长期定位试验处理,研究华北潮土区玉米田长期施肥处理下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变化。结果表明,调查共获得3 140个中小型土壤动物,隶属于5纲9目35科。施肥增加了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数量和物种数,增加了表层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对节肢动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小型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稳定。大量配施化肥对某些土壤动物有抑制作用,降低了土壤动物的种类,显著减少了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均匀性。变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弹尾目、真螨目对施肥处理有明显的相关性。有机肥与适量化肥配施对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有促进作用,过量配施化肥对土壤动物数量及种类有明显抑制作用,不利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2.
根据辽宁省各类高低产农田土壤有机质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土壤有机质下降的主要原因。获得了各类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适宜值。指出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等都是可利用的有机肥资源。积极推广优质有机肥料,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3.
旱地玉米施用有机肥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玉涛 《玉米科学》2003,11(2):086-088
7年定位研究在旱地土壤进行.结果表明:连年施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各种养分,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增强保水性能,改善土壤结构;连年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质逐年减少;玉米根茬还田有利于培肥土壤;施用化肥配施有机肥并根茬还田,对增强旱地土壤供肥、保水能力、提高玉米产量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1土壤肥力是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为保证棉花生产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 ,必须改善土壤环境 ,促进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 ,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与环境条件。改善土壤肥力的中心环节在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有机质是决定土壤养分保持与供给及形成土壤结构的物质基础 ,有机肥料是补充和更新土壤有机质的物质来源。增施有机肥 ,培肥地力对保证棉花长期稳定高产和土壤肥力的持续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盲目施用化肥不可取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的日益提高 ,部分农民群众不愿再费工费时积造有机肥 ,愿花钱买…  相似文献   

15.
1、化肥深施。化肥通过沟施、穴施、分层条施等集中深施,不仅可集中肥力,增加养分,而且可减少有效养分的挥发损失。化肥的利用率可提高5%~10N,亩节省化肥2.skg。2、配方施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调整氛、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合理用量及适宜比例,从而达到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肥效的目的.3、配合施肥.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多施衣家肥,减少化肥用量,可弥补化肥养分不全的缺,久,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一条重要选任.毛、叶面喷施.叶面喷施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其用量相当于土壤用量的10%~20%.如土壤申追施尿土,亩用士为5~7…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化肥的减施并增施有机肥对甘蓝生长的影响,改善因施用过量化肥导致的蔬菜品质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和土地盐碱化等问题。本试验在冬闲田种植条件下,以鸡心甘蓝‘探春’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100%化肥、75%化肥+25%有机肥、50%化肥+50%有机肥)试验方法研究化肥减量及有机肥增施对甘蓝生长、品质以及土壤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量同时增施一定量有机肥对甘蓝产量和生物量无显著影响;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甘蓝横径有显著增加;随着有机肥施用比重的增加,硝酸盐含量逐渐从26.3 mg/kg降至17.7 mg/kg,亚硝酸盐含量从0.86 mg/kg降至0.60 mg/kg;同时土壤放线菌数量显著提高至300.99×104CFU/g,土壤真菌数量显著降低至149.99×103CFU/g;减施化肥显著提高了土壤pH(土壤pH提高至7.03),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变化。可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满足甘蓝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T50处理的甘蓝能够在化肥减量50%的情况下保持产量与品质不下降,同时提高土壤状况与放线菌数量,是相同条件下冬闲田甘蓝栽培一种稳产合理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7.
依托28年长期定位试验,采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剖面样品,测定土壤硝态氮含量,结合产量计算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显著增加玉米子粒产量、地上部总吸氮量及氮收获指数。化肥+有机肥(NPKM)处理产量最高,较单施化肥(NPK)处理提高8.7%。各处理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硝态氮主要积累在0~100 cm土体,NPK、NPKM处理硝态氮积累量占比高于55%。因此,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显著提高子粒产量,增加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淋溶。  相似文献   

18.
氮磷锌复合肥在玉米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氮磷化肥施用量大量增加,而有机肥在大田作物上的施用量却呈减少趋势,土壤中微量养分日益贫缺,已影响到作物生育和产量的提高,为此,我们于2002~2004年,在全区范围内,对不同土壤,不同生产水平,进行玉米施用硫酸锌肥效试验,收到了明显增产效果。在此基础上,从2005~2007年又进行了氮磷锌三种元素混合加工、一次施用的试验,取得了省工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洪军  彭畅  李强  朱平 《玉米科学》2010,18(6):106-109
利用多年国家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资料,探讨长期定位施肥对黑土耕层养分供应和土壤生产力的影响。试验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生产力的贡献优于相应化肥单施。单施氮肥土壤平均生产力贡献率为68.9%,随着试验年份的延长,单施氮肥对土壤生产力贡献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氮肥与有机肥配施(M2N)土壤平均生产力贡献率达94%,单施化肥(NPK)处理土壤生产力贡献率较平缓,单施有机肥对土壤生产力贡献率优于单施化肥。多年不合理施肥,N、P、K养分的供应能力逐年降低,尤其以N素最为明显。化肥配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能更好地提高土壤养分可持续指数。  相似文献   

20.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田黑土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业部黑龙江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始建于1979年)为研究平台,选取4个典型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有机肥处理、单施化肥、有机-化肥配合处理)为供试土样,于2011年大豆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主要酶类(葡糖苷酶、脲酶和磷酸单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处理大豆田土壤酶活性较低,施肥处理可以增加黑土酶活性,脲酶与磷酸单酯酶对施肥响应程度大于β-葡糖苷酶;单施有机肥处理与化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程度之间差异不显著,而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则能够显著增强黑土β-葡糖苷酶、脲酶和磷酸单酯酶活性。同时,土壤β-葡糖苷酶、脲酶和磷酸单酯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以及速效磷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 H之间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长期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可以显著增强大豆田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