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苹果潜隐病毒的快速鉴定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温室鉴定基础上,利用国外引进的人工气候室对国内已知的3种主要苹果潜隐病毒在几种恒温条件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用木本指示植物鉴定法,褪绿叶斑病毒在18℃、茎痘病毒和茎沟槽病毒在26℃条件下症状出现早、强度大,易于观察识别,仅需10~20d好可鉴定清楚,比现有条件下(16~27℃)的温室鉴定周期缩短15d左右。 相似文献
2.
3.
以进境的菠菜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特异性引物逆转录PCR(RT-PCR)检测鉴定菠菜潜隐病毒(SpLV),并对扩增得到的特异性片段进行进一步测序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的3对引物分别扩增得到了3种不同大小的特异性片段,其中引物对SpLV-RNA2-F/R扩增的RNA2组分产物量最大,条带清晰,最适合日常SpLV的检测鉴定,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发布的菠菜潜隐病毒分离物的同源性为97.87%~100.00%,进一步说明进境菠菜种子感染了菠菜潜隐病毒。这是我国首次从进境菠菜种子上截获菠菜潜隐病毒。 相似文献
4.
5.
6.
从福建省平潭县的矮化畸形水仙病株中获得一个分离物 NFV-4,并从病株根围土壤分离物中得到一种毛刺线虫(Trichodorus sp.)。该线虫传毒接种在苋色藜、昆诺藜、普通烟草和豌豆上产生坏死斑;在蔓陀罗、豇豆、牵牛上表现为系统症状。病叶榨出液采用 ELISA 测定,与荷兰水仙上的烟草脆裂病毒(TRV)标准抗血清呈阳性反应。电镜下病原为78×24nm 和195×24nm 2种竖杆状空心粒体。据此认为该分离物属于 TRV。本文还就 TRV 的株系问题及其所致的水仙病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1984—1985年对陕西、甘肃的红星、黄元帅、秦冠、国光和红富士五个苹果主要栽培品种,进行潜隐病毒毒源种类鉴定,其结果是:这些主要栽培品种都普遍带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痘病毒和苹果茎沟槽病毒。其潜带率是:褪绿叶斑病毒为70—100%;茎痘病毒为80~100%;茎沟槽病毒为20—40%。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水仙花叶病是危害水仙花主要病毒病,普遍发生于世界各国水仙产地。本文综述了水仙花叶病毒(NMV)的分类、生物学特性、检测技术和防治措施的研究概况,同时建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离与鉴定犬瘟热病毒(CDV)的石河子流行株。[方法]对临床症状疑似犬瘟热和血清学(ELISA)检测为阳性的自然发病犬,取其淋巴结为病料,接种于非洲绿猴肾细胞系(Vero),进行病毒的分离;用RT-PCR检测感染CDV分离株特异性核酸。[结果]病料接种Vero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用RT-PCR技术可扩增出CDV特异性核酸,扩增出的基因片段与预期设计的长度相同,所扩增的CDV分离株H基因片段与CDV C54标准强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4%。[结论]该研究成功分离并鉴定了CDV石河子流行株,为犬瘟热(CD)的确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侵染西瓜的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生物学种类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西瓜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XC -3 ,此分离物经人工接种可侵染茄科、葫芦科、苋科、藜科的 16种植物。钝化温度为 96℃ ,稀释限点 10 - 6 ~ 10 - 7,病毒汁液在室温下保存 5 5d以上仍有侵染活性 ,分离物粒体杆状 ,长 3 0 0nm ,宽 18nm ,提纯病毒的紫外线最高吸收峰在 2 60nm ,最小吸收峰在 2 5 0nm ,A2 80 /A2 6 0 =0 .86。经琼脂扩散反应、ELISA检测 ,分离物与TMV的抗血清均呈阳性反应 ,分离物XC -3可能为TMV的一个株系。经过ELISA检测该分离物在安徽省西瓜病样分离物中占 8.65 %。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研究传染性支气管炎(IBV)的流行变异及其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从辉县某大型养鸡场疑似IBV的发病鸡群中采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病毒的M基因进行RT!PCR扩增。[结果]从鸡病料中分离到1株IBV,命名为IBV!HN05。经浓度1%胰酶、卵磷脂酶C和10%乙醚处理后,该病毒尿囊液可以凝集鸡、绵羊、人、小鼠和兔的红细胞,而未处理的病毒尿囊液则无此凝集活性。该分离株IBV-HN05和标准毒株IBVM41对NDVLaSota都有抑制作用。该病毒对9日龄鸡胚的致病变率达100%。通过鸡胚矮小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发现该分离株能引起鸡胚和病鸡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PCR扩增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分离株为IBV病毒。[结论]该研究为SARS病毒的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病毒疫情调查及马铃薯S病毒的检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北省张家口市马铃薯病毒病害发生情况并对马铃薯S病毒(PVS)进行鉴定。[方法]对采自河北省张家口市的46份马铃薯样品进行生物学测定和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46份样品中有35份为马铃薯Y病毒(PVY)侵染,其中有6份是PVY与PVS混合侵染,其余29份为PVY单独侵染。用特异性引物扩增PVS外壳蛋白基因的部分序列,获得685bp的目的产物,该序列与已报道的PVS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0%以上,编码227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PVS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均在90%以上。证明该样品中确实携带PVS。[结论]该研究为今后该地区马铃薯病毒病害的控制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的水仙根尖制备染色体标本,从大量中期分裂相中选择分散良好的染色体进行拍照和组型分析,建立核型图.根据核型识别目标染色体,应用显微操作系统成功进行单染色体分离.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安徽省合肥郊县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雏鸡体内,分离到4株病毒。经血清学、人工感染、鸡胚接种、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人工感染易感鸡试验表明,4株中有2株具有超强毒株的致病特点。将其接种36日龄鸡后第2天精神沉郁,拉白色或绿色稀粪,发病率为100%。第3~4天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达80%。剖检可见全身性出血素质,法氏囊呈“紫葡萄”样外观。接种鸡胚后72~96 h引起鸡胚全部死亡。另外2株接种易感鸡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低,临床症状不典型,出现亚临床传染性法氏囊病,剖检病理变化不明显,表明此2株毒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