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荔枝、龙眼上重要蚧虫垫囊绿绵蜡蚧Chloropulvinaria psidii(Maskell)在广东的发生为害情况、生物学特性。此外,对几种杀虫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绿绵蚧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珊瑚枝的枝叶上越冬,4月中旬雌雄开始分化。雄成虫羽化高峰在4月下旬,雌成虫孕卵在4月下旬到5月下旬,孕卵高峰在5月上旬。产卵期在5月上旬到6月上旬,产卵高峰在5月上中旬。若虫期发生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若虫孵化高峰期在5月底6月初。  相似文献   

3.
 桔绵蜡蚧(Pulvinaria citricola Kuwana)有捕食性天敌昆虫2种, 隶属于鞘翅目的瓢虫科; 寄生性天敌昆虫有8种,隶属于膜翅目小蜂总科的跳小蜂科和蚜小蜂科,其中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为桔绵蜡蚧的主要寄生蜂,其数量占寄生蜂总数的71.2%,其数量变化将影响寄生蜂的整体消长变化。寄生蜂对桔绵蜡蚧的寄生率为40%.  相似文献   

4.
组建了垫囊绿绵蜡蚧Chloropuicinaria psidii Mask.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垫囊绿绵蜡蚧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为0.196,相应的周限增长率(λ)为1.22,世代平均历期(T)为20.84d,净增长率(R0)为59.51.垫囊绿绵蜡蚧实验种群趋势指数(I)为59.98,在排除外界作用因子的条件下,该虫下代种群数量将为当代的59.98倍.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组建了垫囊绿绵蜡蚧Chloropuicinaria psidii Mask.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了其在荔枝上自然种群动态发生趋势,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垫囊绿绵蜡蚧的种群趋势指数为3.40;捕食性天敌对该蚧壳虫的种群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为2.414,“其他”类因子的EIPC为7.668,说明“其他”类因子是影响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对临夏地区花椒绿绵蚧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定点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花椒绿绵蚧在临夏1a发生1代,若虫2龄,10月下旬以2龄若虫在花椒芽基、枝杈及枝条结白茧越冬。防治上应以初孵若虫为主,通过合理密植,改善通风条件,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多样性等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绿绵蚧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1 代,以2 龄若虫在珊瑚树的枝叶上越冬,4 月中旬雌雄开始分化。雄成虫羽化高峰在4 月下旬,雌成虫孕卵在4 月下旬到5 月下旬,孕卵高峰在5 月上旬。产卵期在5 月上旬到6 月上旬,产卵高峰在5 月上中旬。若虫期发生在5 月中旬到6 月中旬,若虫孵化高峰期在5 月底6 月初。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了机油乳剂对垫囊绿绵蜡蚧Chloropuicinaria psidii Mask.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垫囊绿绵蜡蚧的种群趋势指数(I)为7.96;在机油乳剂处理区中,I为0.237,IIPC为0.030,表明机油乳剂对垫囊绿绵蜡蚧的自然种群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7%。  相似文献   

9.
采用点滴法,在室内测定了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 (Zimm) KMZW-1菌株3.0×104、 3.0×105、 3.0×106、 3.0×107 、 3.0×108 个/mL 5个浓度的分生孢子液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若虫和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KMZW-1菌株对扶桑绵粉蚧具有较高的毒力,在雌成虫初期接种的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大于其他虫态; 随着浓度的增加,校正死亡率逐渐增加,在3.0×108个/mL时达到最大; 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 1龄、2龄、3龄若虫和雌成虫初期接种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1.486 8×105、 3.661 7×103、 9.817 6×104、 2.796 0×104 个/mL, 致死中时间分别为5.21、 5.55、 5.44、 4.87 d。  相似文献   

10.
枣球蜡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1983年5月我们在喀什地区莎车县二林场三队红枣苗木上发现了枣球蜡蚧。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 Shinji)属同翅目蚧总科球蚧蚧属,别名枣球坚蜡蚧、瘤坚大球蚧、大玉坚蚧。该虫在喀什地区危害已达10年之久,发生面积由1990年的513.33hm~2发展至1993年的1226.7hm~2,占全地区经济林面积的25%。据1991年统计,枣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红蜡蚧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情况及危害风险性,重点综述了国内外红蜡蚧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分析了红蜡蚧生物防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红蜡蚧生物防治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日本龟蜡蚧Ceroplas japonicus Green在山西一年一代,以受精成虫在枝条上越冬。5、6月份为卵期,平均每雌虫产卵量1286粒,6月下旬开始孵化,孵化期45天左右。夏季若虫在叶部为害,秋末雄成虫羽化,交配后死亡。雌成虫迁移回枝越冬。结合此虫体面泌蜡性质,研制合成了防治该虫的特效药剂——蜡蚧灵。连续几年(1986—1990)冬季和夏季在林间防治,均取得良好效果。虫口可降低90%以上,并提出了不同时期应用蜡蚧灵的适宜浓度和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昆明龟蜡蚧是危害海桐和光叶海桐的重要害虫,首次记述其生物学特性,该虫1年发生1代,以雌成虫越冬,未发现雄虫,若虫3龄。  相似文献   

14.
 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是一种广为分布而又缺少研究的害虫;近年随着果树生产的发展和种苗的大量调运,传播及危害日趋严重,个别果园业已成灾,尤以疏于管理的老果园受害为重.据1991~1993年观察该虫在滇中地区主要危害苹果和柿树,年生一代,以雌成虫越冬,未见雄虫.雌虫平均卵量为517,平均卵期为16.3天,初孵若虫涌散盛期为5月中旬,主要天敌是瓢虫和寄生蜂,寄生率为17.1%.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柿绵粉蚧(phenacoccus perqandei Ckll)的生物学,主要包括:生活史、生物学特性,此外连续二年(1990~1991)在果园对害虫防治,均取得良好效果,虫口可降低90%以上.结果表明:全世代中以一龄若虫孵化盛、末期为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而40%氧化乐果乳油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李缘刺蜡蚧是李树的重要害虫,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每头雌虫产卵量平均为600粒,若虫2龄,1龄若虫在叶片上取食,2龄若虫在1 ̄2年生枝条上固定,直至进入成虫期。  相似文献   

17.
红蜡蚧在上海地区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孕卵量于5月底、6月初达到高峰,孵化高峰于6月中旬。雌、雄成虫于8月中旬陆续羽化。在室外喷雾40倍花保、80倍花保、2000倍30%C酰甲胺磷、3000倍30%乙酰甲胺磷和2000倍25%灭幼脲三号,7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在89.00%和100%。  相似文献   

18.
蜡蚧轮枝菌长春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和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蜡蚧轮枝菌长春菌株VLC997的生物学特性等问题。结果表明:该菌株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2~35℃,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pH为5~6,最适培养基为SMA。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30℃。该菌株生态适应性广。VIC997菌株在所选配的豆粉麦芽汁培养液和麦麸+硫酸锌培养基上孢子产量最高。VIC997的LD50为(0.47~0.54)&#215;10^8/mL,LT50为36~38h。所研制的孢子油乳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效果可达94.90%,可代替化学杀虫剂。  相似文献   

19.
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在西宁市1年发生1代,2个龄期.3月中、下旬雌雄若虫分化、结茧化蛹,4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上旬产卵,6月中旬开始孵化,8月下旬1龄若虫开始蜕皮,10月上旬2龄若虫开始在白蜡树皮裂缝、翘皮下、芽鳞间、树杈、侧枝背阴面结茧越冬.白蜡绵粉蚧在西宁市的城西、城中、城南、城东区的危害率分别为95.7、79.2、62.2、3.4.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