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麦蚜消长规律及防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蚜消长规律及防治中的几个问题罗占忠刘江山马秀萍(宁夏吴忠市农技推广中心751100)麦蚜(混合种群,以下同)自70年代以来已成为宁夏春小麦常见多发害虫。我市麦蚜有6种,以麦长管蚜数量最大,占混合种群的68.9%;其次为麦二叉蚜,占31.1%;其它为...  相似文献   

2.
为研发小麦蚜虫绿色防控新技术,比较了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水杨酸甲酯海藻酸钠缓释球(MeSA)和植物免疫激发子寡糖·链蛋白(OAP)以及二者共同处理对麦蚜及其天敌瓢虫种群动态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甲酯、寡糖·链蛋白和2者共同处理对麦蚜以及瓢虫的种群发生趋势无影响,但可以显著降低麦蚜无翅蚜的种群数量;3种处理中水杨酸甲酯对瓢虫有极显著吸引效果;不同处理对有翅蚜数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在2018年3种处理均可以显著降低麦蚜有翅蚜的数量,而2019年OAP及其与MeSA混合处理可显著降低有翅蚜数量,提高小麦的产量。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冬小麦生产中增产、减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底至6月初在山东禹城调查了小麦和3种牧草上的蚜虫和天敌种群密度。结果表明,麦蚜种群高峰期在5月中旬,寄生蜂和瓢虫的高峰期比蚜虫分别滞后5~10d和15~20d;麦蚜种群增长率与天敌种群密度变化呈负相关,其中与瓢虫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4月底至5月初小麦抽穗期是麦蚜种群爆发的关键时期,天敌密度低、害益比大是爆发的重要原因;4月底至5月初,牧草上的天敌密度是小麦上的2~3倍。牧草在麦蚜种群生态调控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麦蚜混合种群田间动态分布及空间分布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代玲  刘元美  赵秀春 《江西植保》2004,27(2):59-60,58
本文基于田间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麦蚜种群田间动态分布及空间分布型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曲线图形象地显示麦蚜在麦株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种群变化,并进一步用Lloyd提出的聚集指标m^*/m及lwao的m^*-m线性回归关系式法,测定麦蚜分布格局的内在结构,阐明了麦蚜种群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且个体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关系,为准确地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麦长管蚜种群消长与小麦植株游离氨基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小麦抗蚜品种冀保1号和感蚜品种中旱101不同生育期叶片和穗部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测定,结合对田间麦长管蚜自然种群的系统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麦长管蚜种群消长和小麦氨基酸含量的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甘氨酸、缬氨酸等10种氨基酸与麦蚜种群消长呈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感蚜品种中旱101叶片中缬氨酸、苏氨酸和甘氨酸与麦蚜种群相关显著,回归方程为y中叶=4.030+3.229x苏+1134.504x甘-79.458x缬;穗部的甘氨酸、缬氨酸与麦蚜种群相关显著,回归方程为y中穗=320.931+105.262x甘-33.528x缬。抗蚜品种冀保1号叶片中缬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与麦蚜种群相关显著,回归方程为y冀叶=-2.440+23.844x缬+8.010x谷-1.911x丙;穗部的甘氨酸、缬氨酸与麦蚜种群相关显著,回归方程为y冀穗=-235.666+20.245x甘+44.640x缬。综合分析得出:缬氨酸含量的高低可以作为评价小麦抗蚜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晋南麦区麦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时空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利用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麦蚜新策略,笔者调查了晋南麦区麦蚜及其天敌在田间的消长动态。根据生态位理论,对麦蚜和主要天敌田间种群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无网长管蚜时间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234 7、0.546 6、0.253 9、0.157 6,空间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880 7、0.876 4、0.972 8、0.887 8,时-空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206 7、0.479 0、0.247 0、0.139 9。天敌种群生态位宽度与麦蚜相似,即时间生态位宽度相对较窄,空间生态位较大,时-空生态位差异较大。说明天敌对麦蚜跟随控制作用较强,可利用其创新麦蚜可持续生态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麦蚜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平均密度(X)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标(m*/X)进行模糊聚类,对麦蚜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揭示出麦蚜种群动态的一般规律,整个种群动态有6个状态集。防治重点要放在初盛期(A4),以达到经济、有效的控制麦蚜为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小麦不同生育期防治麦蚜效果及防治关键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麦蚜农药减量防治技术,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分别研究了在小麦半穗期、扬花初期、扬花末期、乳熟中期一次性化学防治对麦蚜及其天敌种群以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扬花初期至扬花末期施药不仅能有效控制麦蚜种群为害,对减少小麦产量损失也最为有利。小麦扬花初期至扬花末期是一次性施药防治麦蚜、确保小麦增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利用GIS技术和分子遗传标记对不同地理种群麦蚜的遗传结构、空间分布和发生动态等进行研究,以VC 为开发平台,以MapX控件作为图形平台,开发研制麦蚜基因流地理信息系统。本研究将微观的分子生态学和宏观的空间生态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为研究麦蚜的迁飞与预测预报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这对于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麦蚜的暴发机理和迁飞规律,从实践中有效地开展综合防治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麦蚜是宁夏小麦的主要害虫,为了实现自然天敌对麦蚜的有效控制,采用网捕法和陷阱法等采集手段,通过3年田间调查,共鉴定麦蚜天敌97种,包括寄生性天敌16种和捕食性天敌81种。将麦蚜天敌划分为单食性天敌、寡食性天敌、多食性天敌及杂食性天敌共4类功能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敌功能团对麦蚜种群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寄生性天敌中蚜茧蜂属的燕麦蚜茧蜂与烟蚜茧蜂是优势种;捕食性天敌种类较为复杂,不同地区麦蚜天敌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复杂的农业景观能够维持更高的天敌多样性。表明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建立和恢复非作物生境能够明显提高天敌种群数量,进而提高其生物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0-2011年对不同播种期条件下麦蚜发生量及七星瓢虫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播种田七星瓢虫迁入早,经控制蚜虫基数小,蚜量增长缓慢;晚播田七星瓢虫迁入晚,蚜虫基数大,蚜量增长迅速。2011年七星瓢虫在当地麦田大规模发生,麦蚜在扬花期已被七星瓢虫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三种杀虫剂对麦田蚜虫和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2种选择性杀虫剂吡虫啉、抗蚜威和一种广谱性杀虫剂氧化乐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选择性杀虫剂对麦田蚜虫和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选择性杀虫剂的小区在农药持效期内麦蚜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低于空白对照区,高于氧化乐果处理区,而优势度和优势集中度高于空白对照区,低于氧化乐果处理区;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低于空白对照区,高于氧化乐果处理区,优势度和优势集中度高于空白对照区,低于氧化乐果处理区。选择性杀虫剂处理区瓢蚜比小于空白对照区和氧化乐果处理区,且有效期长达15-16d。根据害虫和天敌发生的特点及选择性杀虫剂的特性,提出了麦蚜的有效防治措施,即在麦蚜为害关键时期,每667m^2用吡虫啉1g(ai)或抗蚜威2.5g(ai)喷施1次,再利用自然天敌调控作用,即可有效控制麦蚜。  相似文献   

13.
Insect-borne viruses promote several changes in plant phenotype, which can modify plant-vector interactions in favor of virus survival and dissemination. Although co-infections commonly occur in the field,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effects on interactions with the vector. The ecolog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 and its aphid vector, Rhopalosiphum padi, have been investigated extensively, but the vector’s behavior in more complex scenarios has yet to be examined. We assessed olfactory response and performance of R. padi to wheat singly and doubly infected by the pathogenic fungus Giberella zeae and BYDV. Non-viruliferous aphids preferred odors of BYDV-infected wheat over healthy wheat, as previously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they were still preferentially attracted to BYDV-infected plant during co-infection. However, around 35% more non-viruliferous aphids chose healthy wheat over G. zeae-infected wheat. Viruliferous aphids did not show any preference to the treatments. BYDV-infected wheat was a superior host than healthy wheat for the aphids whose population increased in 25%. We observed a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co-infected wheat, which was the best host for aphids, and promoted an elevation of 42% on population growth.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infection might be beneficial for virus spread as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aphid olfactory preference and provides greater colony growth than in singly infected plants.  相似文献   

14.
为更有效地将耐害性用于小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控,该文就小麦对麦长管蚜的耐蚜性及其评估方法进行总结。具有耐蚜性的小麦受到一定数量蚜虫为害时,田间产量损失不明显,或能够通过生理生态途径补偿产量损失。耐蚜性不影响蚜虫的取食及生物学参数,对蚜虫进化压力小,因此田间表现更稳定。耐蚜小麦可以允许田间存在一定数量的蚜虫,这不仅可以减轻防治压力,还可以为天敌提供食物,有利于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更符合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理念的核心。然而,目前抗麦长管蚜的小麦抗源鉴选主要是以蚜量为基础的抗生性和不选择性,耐害性被忽视。鉴于麦长管蚜田间蚜量与小麦产量(千粒重)损失率正相关,且峰值蚜量和小麦千粒重受损敏感期在小麦灌浆期重合,因此提出了以耐蚜值(千粒重损失率和灌浆期蚜情指标的比值)为依据计算耐蚜指数来评估小麦耐害性的方法,该方法可弥补抗源鉴选中忽视耐害性的不足,也能克服以田间千粒重损失率为依据评估耐害性时很难实现蚜量统一的不足,同时消除抗生性和不选择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麦田间作对麦长管蚜种群的生态调控作用。[方法]田间调查小麦单作田、小麦与绿豆、小麦与豌豆以8:2行距间作田麦长管蚜种群数量及其时间动态变化;室内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麦长管蚜对小麦、小麦与绿豆、小麦与豌豆不同组合气味的选择性。[结果]麦田间作不能影响麦蚜种群随时间动态变化曲线,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麦长管蚜无翅蚜和有翅蚜的数量。室内麦长管蚜无翅蚜和有翅蚜显著选择寄主植物的气味。当小麦与绿豆或小麦与豌豆组合时对麦长管蚜没有吸引作用。[结论]非寄主植物的气味对寄主植物气味起掩盖作用,干扰蚜虫的寄主定位,这可能是间作低于单作蚜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七星瓢虫对两种麦蚜控制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七星瓢虫成虫、幼虫与两种麦蚜共存系统中瓢虫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捕食量模型。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对两种麦蚜的捕食量随着瓢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该种麦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七星瓢虫无选择性。七星瓢虫不同个体间的干扰作用对其捕食麦长管蚜数量有显著影响,两种麦蚜数交互作用对七星瓢虫捕食禾谷缢管蚜数量影响显著。该模型可用来预测田间蚜虫的变化.指导麦田蚜虫防治。  相似文献   

17.
油菜小麦邻作与小麦单作对小麦田节肢动物功能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在油菜-小麦邻作和小麦单作模式下昆虫群落的变化,为实际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将小麦田和油菜田交界处设为0m,在距0m处2、4、6、8、16 m(包括0 m)处设立试验小区,记录节肢动物数量,计算主要特征参数.[结果]临近油菜的小麦上蚜虫丰盛度最低,主要天敌丰盛度最高;距离油菜0m处麦蚜亚群落稳定性较好;距离油菜0m处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稳定性最高,16m处最低;邻作小麦田昆虫群落稳定性高于单作小麦田;油菜-小麦邻作可以降低6m以内蚜虫种群数量,增加6m内捕食性天敌的数量以及4m内捕食性天敌的多样性.[结论]油菜与小麦邻作对于麦蚜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但控制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8.
油菜-小麦邻作模式对麦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探讨油菜-小麦邻作模式对麦蚜种群动态的控制作用,2009—2010年将小麦田和油菜田交界处设为0 m,在距0 m处2、4、6、8、16 m(包括0 m)处设立试验小区,记录麦蚜数量。邻作小麦田距离油菜田16 m处的无翅麦蚜数量最多,且与其它距离差异显著(P<0.05),而单作小麦田中各距离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距离油菜田8~16 m处,小麦邻作田麦蚜数量的降低百分率骤减,分别从2009年的26.91%降低到1.02%和2010年的22.72%降低到0.53%。初步表明该邻作模式可以控制小麦田8 m以内的蚜虫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