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镧对香稻糙米香气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香稻品种桂香占、品14和品15为材料,呆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基施氯化镧100mg·kg^-1土壤处理对水稻糙米香气含量、籽粒脯氨酸含量及其脯氨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镧处理显著提高3个香稻品种糙米的香气含量和籽粒脯氨酸氧化酶的活性,而降低3个香稻品种籽粒脯氨酸含量;氯化镧处理提高品14和品15的剑叶脯氩酸含量而降低桂香占剑叶的脯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增香栽培对香稻香气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相关生理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明增香栽培技术对香稻香气含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美香占2号、中香1号、饶平香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设置香稻增香栽培技术与香稻常规栽培技术(对照)2个处理,测定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的生物学指标、糙米香气2-乙酰基-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常规栽培技术比较,增香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香稻糙米和精米的香气含量,齐穗后剑叶和籽粒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片(剑叶)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抽穗至成熟期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群体光合势;有效穗数、群体总颖花量、结实率和收获产量,但对千粒重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增香栽培技术能显著提高香稻叶片和籽粒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从而显著增加其糙米2-AP的含量;同时增香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香稻生育前中期的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和生育后期的茎鞘物质转运率和群体光合能力,从而促进了香稻有效穗数、群体总颖花量、结实率和收获产量的增加,最终表现为增香栽培技术能协同提高香稻糙米和精米的2-AP含量与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花后持续遮光15 d对香稻产量、品质和香气特征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的影响.【方法】以常规香稻品种玉香油占和农香18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设置花后持续遮光15 d处理和正常光照处理,测定了香稻产量、品质和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等指标.【结果和结论】与正常光照处理相比,花后持续遮光15 d显著提高了籽粒2-AP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但千粒质量、结实率和产量以及整精米率均显著降低.花后持续遮光15d可以提高香稻香气但会降低产量,对稻米其他品质性状的影响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4.
增香剂对香稻香气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自制增香剂对香稻糙米香气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齐穗期喷施增香剂2能显著提高桂香占糙米的香气含量;经过增香剂处理后,桂香占籽粒的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增香剂2使得齐穗后10 d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2种增香剂对籽粒脯氨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提高齐穗后20 d籽粒的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喷施增香剂2还能提高齐穗后10 d桂香占籽粒的SOD活性和齐穗后20 d的POD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硫酸锰(MnSO_4)不同施用量对香稻生理特性和糙米中锰(Mn)元素含量的影响,为香稻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香稻美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置4个基施MnSO_4处理,即分别施入MnSO_46.67(Mn1)、10.00(Mn2)、13.33(Mn3)、16.67(Mn4)mg·kg~(-1),以不施入MnSO_4作为对照(CK)。【结果】与CK相比,Mn4处理更有利于提高香稻糙米中Mn含量,美香占早、晚造增幅分别为22.02%和6.75%;农香18早、晚造增幅分别为1.48%和4.26%。基施MnSO_4能较好地增加早、晚造香稻孕穗期及后期的茎秆和叶片中全Mn含量,2个品种均以Mn4处理的结果较好。基施MnSO_4,以Mn4处理最有利于早、晚造香稻不同生育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提高和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Mn4处理更有利于增强早、晚造各生育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结论】适量基施MnSO_4有利于提高香稻的Pn,增强香稻对外界环境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促进香稻的生长,提高香稻茎叶中全Mn含量,最终促进糙米中锰元素的积累;本研究最佳施用量为基施MnSO_416.67 mg·kg~(-1)。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东营市盐碱地水稻的适宜插秧期,以优质香稻品种津原U99为试验材料,比较5月29日、6月10日、6月30日共3个不同插秧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插秧期之间产量差异显著,随着插秧期的延迟,产量依次降低;不同插秧期处理中以5月29日插秧水稻产量、食味值最高,综合考虑水稻产量与品质,东营地区盐碱地水稻在5月底前插秧有利于保障产量,提升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施用氮、磷、钾和硅对培杂软香产量及品质影响。以杂交香稻培杂软香为材料,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结果表明,大田产量、有效穗、整精米率随着施氮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大田产量、有效穗、千粒重随着施磷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施钾肥对大田产量,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无明显影响;整精米率、垩白度随着施硅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6,(10):1503-1507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镁肥用量对烤烟产量、镁含量及香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镁肥能明显提高烤烟的经济效益,2011年以60 kg/hm2处理经济性状指标最优,2012年为180 kg/hm2处理;施用镁肥还能提高烟叶中镁含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较为协调,烟叶感官评吸得分高;除240 kg/hm2处理外,其他施镁处理主要致香物质及总致香物质含量均高于不施肥处理(CK)。因此,建议百色烟区生产上烤烟镁肥(硫酸镁)的适宜用量为120~18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初步探明在传统栽培模式下不同基因型香稻品种产量和品质表现,以8个不同基因类型的常规香稻品种为材料,以杂交香稻品种培杂软香为对照,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籼型常规香稻品种美香占,巴斯马蒂370、桂香占、粤航一号产量较对照分别高出25.08%、22.26%、18.70%、14.57%.其中美香占、巴斯马蒂370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粳籼型常规香稻品种品14产量亦较对照高3.87%.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单位面积颖花数的优势是高产的主要原因.品质方面美香占、桂香占、中香1号、饶平香品质较好,优势突出表现在精米率高,垩白米率低、米型纤长、胶软、直链淀粉含量适中.可见,籼型常规香稻品种美香占和桂香占在产量和品质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推广前景大.  相似文献   

11.
以2个常规香稻品种和1个杂交香稻组合为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控温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香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结实期不同温度处理以日均温23℃香稻的产量最高、米质最好、香味得分也最高;高温处理(日均温30℃)使香稻的结实率、实粒数显著降低,虽然千粒质量稍有增加,但最终表现为产量显著降低;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食味得分和香味得分,而使垩白度增加,胶稠度变硬,从而对香稻品质带来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方法对水稻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比较研究了3种栽培法对水稻植株生长,光合速率,植株及籽粒全N,P,K含量。糙米全N,蛋白N含量,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拟栽培法最优,“三壮三高”栽培法次之,常规栽培法最低.与常规栽培法相比.初拟栽培法、“三壮三高”栽培法的糙米蛋白质含量,早稻分别增加了11.36,8.63g/kg,晚稻分别增加了8.33,6.19g/kg,早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9.14%,9.57%,晚稻产量分别提高了22.49%,13.53%.  相似文献   

13.
用米量和收集次数对香米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用米量和香气收集次数对香米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用米量和香气收集次数均能提高香米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当甩米量由100g增加为200和300g时,其香气相对含量增加了16.27%和24.37%;当香气收集次数由1次增加至2次,3次和4次时,其香气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5.51%,6.08%和6.35%;但不同香气成分增加的趋势和程度不同.采用200g香米1次收集能得到比较完整的香气组分.  相似文献   

14.
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指导水稻生产合理施肥,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养分迁移、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能促进水稻氮、磷、钾的吸收、转运、累积,提高籽粒氮、磷、钾含量及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有效穗、每穗实粒数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香味是水稻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直接影响消费者对稻米蒸煮食味的感官评价。香稻资源的筛选和香味基因的鉴定与利用对香稻遗传育种以及香稻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Badh2 是目前已被克隆的控制水稻香味的主效基因,明确该基因不同突变类型在南方地区香稻主栽品种中的分布与利用程度,可更好地服务于南方稻区的香稻育种研究。【方法】利用香味基因 Badh2 的 KASP 功能性分子标记,对 30 份南方香稻主栽品种 Badh2 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并采用咀嚼法、KOH 浸泡法、HS-SPME/GC-MS 联用技术对以上香稻品种进行香味表型鉴定,同时对主栽香稻品种的香源亲本进行溯源分析。【结果】KASP 分子标记可准确地对香味基因 Badh2 进行基因分型,南方稻区种植推广的 30 份香稻品种 Badh2 等位变异基因分型结果均为 Badh2-E7型突变,并且利用多种香味检测方法鉴定以上香稻均具有香味。对香稻品种的香源亲本溯源分析发现,南方稻区香稻品种香源亲本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包括象牙香占、Basmati 370 等,其中以象牙香占为香源亲本占比约30%,以 Basmati 370 为香源亲本占比约 13%。【结论】通过 KASP 基因分型技术可实现对香稻进行大批量快速鉴定,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南方主栽香稻品种的 Badh2 等位基因型均为 Badh2-E7 型,香味基因基因型背景较为单一,可能与香源亲本来源单一有关。未来在南方稻区的香稻育种中,可以适当引入新的香味基因,丰富香味基因的遗传背景,培育更多香味类型的香稻品种。  相似文献   

16.
To improve grain quality of the high-yielding hybrid rice in China, we introduced the aromatic rice MR365, an improved Indian cultivar, from IRRI in 1984 and began to transfer its aroma and good quality characters into the existing maintainer lines. In the meantime, the 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of aroma for increasing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was also conducted.It was found that the inheritance of aroma in MR 365 and its derivatives was controlled by one pair of recessive major genes based on the KOH-soaking method. There existed disparity in aroma degree among different grains of F2 generation, and different aromatic CMS lines derived from the same aromatic donor had also a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 degree of aroma, which implies that, besides the major genes, aroma may also be affected by the genetic backgrounds or minor genes.Xiangxiang 2A, developed from the cross of V20A//V20B/MR365, is the first aromatic CMS line bred in China. It is not only aromatic but also has good grain quality and combining ability. Using it as female parent, Xiangyou 63 (Xiangxiang 2A / Minghui 63), the first quasi-aromatic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in China, was developed, and released to farmers in 1995. Xiangyou 63 is characteristic of quasi-aromatic or partially aromatic (because only a portion of or not all grains are aromatic), good grain quality, high-yielding ability, good blast resistance and wide adaptability.  相似文献   

17.
不同分析方法对香米香气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柱吸附法(XAD-4)对香米香气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DE法操作方便,能较多地收集到醛类香气物质,并收集到香米香气的特征物质2-乙酰基吡咯啉,香气物质中小分子化合物偏少;柱吸附法能弥补SDE法一些缺陷,所收集的香气成分更均衡,但吸附剂的处理较为困难。因此,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能更完整地反映香米香气组分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在贵阳市郊(海拔1 140 m),对优质杂交香稻黔香优302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栽插株数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贵阳市郊施用蚕豆绿肥1 000 kg/667m2作基肥,4月1日播种,秧龄55 d,栽插基本苗1.2万株/667m2的条件下,栽插2株和施尿素10 kg/667m2,产量达到642.78 kg/667m2,达到省工、高效的结果。并对黔优302在中高海拔地区(海拔1 100~1 300 m)的栽培技术和经济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