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漓江流域水资源危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漓江流域枯水期漓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造成漓江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地理环境和大气的影响;流域内工农业与生活用水增加过快;上游森林的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地涵养水源能力弱;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致使水源林枯竭等方面。针对漓江水资源危机形成的原因,从保护漓江上游生态环境,节约用水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水源保护林是以调节水量、控制土壤侵蚀和改善水质为目的综合性防护林体系。由于北方水资源的短缺,营造合理的水源保护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水源保护林营造的原则、经营、低效林改造等方面提出了水源保护林的营造技术,为实现区域森林与水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地处桂林漓江上游的灵川县重视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加大对各种破坏森林资源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倾心呵护漓江水源头 ,从根本上确保漓江这个黄金水道流域千嶂叠翠水长流。灵川县是桂北的一个中等林区县 ,毗邻国际风景旅游名城桂林市。森林资源丰富 ,现有天然林面积140190公顷 ,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北面的青狮潭水源林保护区和东南面的海洋山水源林保护区 ,涵盖漓江水域的上游和中游。做好灵川县的水源林保护这篇文章 ,对桂林漓江这个旅游黄金水道的给水、调水、补水和大桂林旅游经济圈建设及桂林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建设是桂林市正在进行的城区大“手术”的宗旨。桂林市委市政府正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优势,着手把桂林建设成一个风光秀丽,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 城市外围,桂林按世界一流水平启动了漓江植树与水土保持、漓江流域绿化、漓江中上游水源林保护、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等工程。 漓江流域绿化与水土保持由国家林业局指派北京林业大学专家负责总体设计,总投资8 530万元。其中集自然保护、旅游、珠江水源林保护建设于一身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正启动综合考察工程,计划建成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 绿色工程建设、农村能源建设、森林资源的管…  相似文献   

5.
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探讨小流域恢复森林前后的水文效应,治理效果,我们于1987年选择乌江中下游德江板桥河小流域为治理示范区,先后实施封山育林与封山护林,营造水源林、水保林等治理措施,其森林植被覆被率已由治理前的14.4%(1986年)提高到24.3%(1990年),坡耕地面积减少22.9%。小流域内的综合治理试验区——马尿区集水区,通过封山育林与护林,营造水源林、水保林、坡改梯修  相似文献   

6.
正在建设的云龙水库是昆明市掌鸠河引水工程的核心工程,对昆明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掌鸠河流域自然环境及云龙水库工程的介绍,分析了云龙水库库区水源林的基本格局,指出了该区现有森林作为水源林功能转变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了科学划分水源地治理和保护区域、建设结构合理的水源涵养林,以及建立有效的水源林生态补偿机制等的一系列保护和经营对策,为云南省高原湖泊水源林的保护和经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最佳森林覆盖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于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确定,因目的和方法不同而结果各异。本研究利用综合目标法来确定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水源保护林的最佳森林覆盖率。水源保护林最佳森林覆盖率就是指在现有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水源涵养、改善水质和防止土壤侵蚀功能的森林覆盖率。  相似文献   

8.
森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保护和发展水源林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江河水量,减少水旱风沙灾害,促进农业稳产丰收,有利于交通航运,而且可以丰富林付产品,珍贵动植物和名贵药材,与医学卫生、商业收购、外贸出口,科学研究都有密切关系,是造福于人民的重要事业.解放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坚持年年造林、护林,绿化了大片荒山荒地,许多河流源头、水库周围、海岸沙滩及干旱地区营造  相似文献   

9.
从流域森林的年龄结构、面积比例和空间格局探讨了流域层次水源林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建立了流域层次结构与功能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北京山区水源林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山区水源林以中幼龄为主,水源林面积比例为30%,森林斑块空间配置均匀,随着年龄的增加,水源林功能将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0.
莫准新 《绿色科技》2021,(5):149-150
为了确保清平水库水源林保护和修复项目区的森林涵养水源功能正常发挥,通过采取封山保育、林相改造、人工造林、补植补种等工程技术措施,对清平水库水源林保护和修复项目区区域内现有的速生桉进行了清退改造和更新树种,改造面积1016.3 hm 2,其中一期工程项目速生桉改造实施面积为538.1 hm 2。针对清平水库水源林保护和修复项目区内现有郁闭度在0.20~0.39的低产低效林地(42.8 hm 2)、疏林地(1.9 hm 2)、未成林造林地(0.1 hm 2)和灌木林地(16.6 hm 2)进行补植补造,涉及林地面积61.4 hm 2(一期工程项目216 hm 2)。完成无立木林地植被恢复人工造林面积1899 hm 2,其中一期工程项目实施面积为64.6 hm 2,有效地保护和修复了清平水库水源林,增强了森林生态功能,以保障广西宾阳县城及周边乡镇3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河水源林地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景观生态功能区划原则为理论基础,结合实际,在边界划定、主导因素结构、格局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将乌鲁木齐河水源林地区划为5个生态功能区和15个生态功能亚区,并针对每个功能区和功能亚区,从保护水源林地和生态农林产业开发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育措施,可以为管理部门有效地开发和保护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开展生态农业生产与林牧业管理、合理地开发生态旅游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云南省近年来干旱灾情发生、发展情况及其原因,阐述天然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对森林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估,说明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并与森林的数量和质量成正比。建议在今后的抗旱工作中重视和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湖南省茶陵县设置了 10hm2 试验地 ,进行了低效马尾松水保林林下植被及生态功能恢复技术试验 ,建立了低效马尾松水保林林下植被及其生态功能恢复技术经营模式 ,以期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Forest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re both closely interconnected and interdependent.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forest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o utilize their functions effectively. In this study, we quantified and compared 112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Beijing, which included 18 different forest types. We performed a holistic analysis, summarizing the forest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xamining aspect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tural conservation forests had mostly unevenly aged, multilayered, mixed structure, while most artificial conservation forests exhibited even-age, single-story, and homogeneous structures with relatively low biomass. Understanding structural features may provide better insight into how forests affect water conservation and thus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forests for water conservation in Beijing.  相似文献   

15.
依据城市森林和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本文提出考查城市水流失率、水土流失率的指标。并对北京、伦敦等城市和河南长江流域山区水土保持林的水流失率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水流失率、水土流失率是考察城市地区和一般林地水土流失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卢龙“两带”绿化工程是卢龙县境内青龙(滦)河沿岸防护林带建设工程和引青渠两侧水土保持经济林建设工程的总称。本文介绍了该项工程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规划设计及建设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7.
水源涵养林结构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涵养林结构配置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涵养水源是水源涵养林具有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水源涵养林体系的稳定性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文中综述了森林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及演替规律是诊断结构缺陷和功能低效的理论基础,探讨了调控水量、改善水质可作为评价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的内容,分析种群、功能群、群落等不同尺度及各水平之间的外推和转化有助于揭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机理,论述通过树种选择与组配、密度与覆盖率等配置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凋落物数量及分解速率。未来需要加强4个方面的工作,即深入分析水源涵养林的结构、拓宽水源涵养功能评价范畴、不同尺度水平的研究及转换、选择适宜的物种组合和优化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源涵养的机理、森林的水文效应,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作了分析,并对我国不同地域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五台山地区5种林分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台山地区门限石林场南梁沟5种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量与土壤容重及孔隙度进行测定,研究5种林分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5种林分类型的枯落物平均蓄积量为29.7t/hm^2;枯落物平均最大持水率为201.2%;5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均小于对照荒草坡;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均大于对照荒草坡;林地土壤暂时贮水量与涵养水源总量均大于对照荒坡。由此可知,针阔混交林对林地土壤改良效果及涵养水源功能均优于人工林与灌木林,营造水源涵养林时,可以考虑优先营造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