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茶审评是一项政策性较强,技术性较高、直接与群众见面的工作。是否执行对样评茶、按质论价的价格政策,是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到品质的提高和降低。近几年,我国茶叶品质的下降与毛茶审评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关系。本文着重谈谈红毛茶审评中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毛茶审评是茶叶收购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条例规定及对照标准样茶来鉴定毛茶品质的优次,评定其等级和收购价格,并可对茶叶品质、生产起到指导、促进和提高的作用。毛茶审评的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茶价政策;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到茶叶生产的发展;关系到外贸、内销的信誉和需要。总之,毛茶审评是一项政策性、经济性、群众性很强的技术工作,而收购站评茶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又是保证审评正确性的关键,至为重要。但当前基  相似文献   

3.
卢福娣 《茶业通报》2002,24(4):36-39
世界茶叶产销国家对茶叶品质的鉴定普遍地采用感官审评作为主要手段,而评茶术语是感官审评结果的主要表达方式。评茶术语(以下简称术语)是记述茶叶品质感官鉴定结果的专业性用语。准确运用术语是评茶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掌握了这项基本功,才能对所评茶叶的品质情况作出确切的表达和评价。印度早在1966年就制定了评茶术语国家标准。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3年6月19日发布了《茶叶感官审评术语》推荐性国家标准GB/T14487-93(以下简称术语标准)。标准规定了一套评茶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我国各类茶叶的感官审评…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的一种,其提供的商品率一般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茶农主要生活来源。如何合理的制定毛茶收购价格,这将不仅直接关系到全国大约上千万茶农茶叶商品价值的准确实现,而且关系到国家财税收入和出口贸易。因此参照商品价值量和茶粮比价等因素,来制定毛茶收购价格,既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必须弄清的理论问题。回顾我国茶叶收购价格的演变过程。五十年代初期中国茶叶总公司经过长期讨论,博采群议,第一次制定和颁布了我国“五级十八等”的毛茶收购价格及与其相适应的毛茶实物标准样,在收购中并提出了“好茶好价、次茶次价、对样评茶、按质论价”的评茶定价原  相似文献   

5.
目前,采用任何物理检验与化学分析手段,还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茶叶的级别、品质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故世界各国对茶叶品质的评定,都依靠感官审评。它具有准确、快速全面的优点。茶叶感官审评的具体内容包括茶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项,简称“五项因子”,但商业上对茶叶感官审评,将外形一项分拆成条索、整碎、净度和色泽四项,与汤色、香气、滋味、叶底构成了八个检评项目,简称“八项因子”。采用八项因子评茶,其操作方法与五项因子方法类同,但我从茶叶审评实践中体会“八项因子”评茶缺陷很多,不利于全面评定茶叶品质,其…  相似文献   

6.
炒青绿毛茶审评时,对外形条索园紧,完整,有峰苗等因素有严格要求。以外形定级,内质提等。说明做好干毛茶外形条索尤为重要。各档茶成条率高低影响着精制成品茶的制率高低,对提高经济效益有着深远意义。揉捻是形成绿毛茶成条率高低的主要技术关键之一。然而,迄今茶叶工作者对揉捻技术的掌握往往是单纯机械地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各档茶的揉捻标准是不够科学的。而且加压原则轻—重—轻,概念较为含糊,使操作者难以掌握运用,往往造成茶条松、扁、碎的现象。鉴于此,笔者就多年生产经验,提出浮浅之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贵州茶叶》2005,33(3):18-21
称取拌和均匀的样茶150g-200g置于评茶盘中,按审评规范操作评定外形。  相似文献   

8.
茶叶感官审评的生理学基础和误差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茶叶感官审评的定义和目的、生理学基础、依据;探讨了影响茶叶感官审评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方法因素、评茶员自身因素等,提出了茶叶感官审评中的误差控制方法:1、建立满足茶叶感官审评需要的适宜工作环境;2、配备适宜的茶叶感官审评设备;3、规范茶叶感官审评方法;4、提高茶叶审评人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茶叶感官审评的角度,查阅相关资料,梳理从古至今对茶叶外形的简单鉴赏,冲泡方式的严格规范,评茶斗茶的条文.从茶叶形态、冲泡方式与茶叶感官审评术语的演化阐明茶叶审评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明汉 《茶业通报》1999,21(3):27-27
“安徽红茶”以拼配产品为主,近年也有少量加工产品原箱出口。其工夫茶拼配原料祁红工夫、池红工夫又分别以祁红毛茶和池红毛茶为原料精制加工而成。1 祁毛红:是以祁门县为产地的红毛茶。高档毛茶条索紧细,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有明显“金黄圈”,滋味醇厚,回味甘,具甜香。低档茶梗头偏重,色泛枯红,香气仍有,但不明显。祁毛红身骨重实,条索挺直,精制工夫茶制率高,但收购价格略高。2 池毛红:是指石台、东至、贵池以及黟县等地所产的红毛茶。制法上与祁毛红相同,但毛茶品质水平相对较低。贵池、石台、东至、黟县所产毛茶因…  相似文献   

11.
评茶诀窍     
目前世界各国对茶叶品质的评定和茶叶价格的确定,都靠感官审评。物理检验和化学分析,都还不能全面地判断品质的高低,而只具有某种因子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茶叶的某些物理因子与化学成份含量的多少,都不能作为确定茶叶价格的依据。感官评茶有不少诀窍。如孤立地以茶评茶,不了解茶的特性、个性、加工、贸易等  相似文献   

12.
茶叶通过筛、扇、轧、切、拣等技术措施,达到整饰毛茶形状、调剂品质,使之符合商品茶规格要求。然而,毛茶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主观上的工艺安排,操作技能;客观上的毛茶性状,机械性能等因素都对毛茶的制率和产生碎茶的多少有很大影响。如何提高正茶率,减少碎茶和脚茶是茶叶精制过程中必须经常注意和改进的问题,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发挥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贵州普洱茶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茶是一种特殊品质的发酵陈茶。原产于云南省普洱县 ,故按地名命名为“普洱茶” ,我国广东沿海和东南亚、港澳同胞习惯饮用普洱茶。随着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多年实践 ,成功地将绿毛茶经过自然氧化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很受消费者青睐。现在大叶茶 ,中小叶种茶都可以做普洱茶。原桐梓茶厂厂长、中华创新发明家樊英寿同志创制普洱茶加工工艺如下 :1 原料 绿毛茶、炒青茶、烘青茶、晒青茶等毛茶及高档头子茶均可列入加工普洱茶原料。2 毛茶付制毛茶进入加工厂仓库按级归堆 ,付制。要求是老嫩基本一致 ,增进其发酵的匀度 ,有条件的加工厂亦可分筛…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干燥方法对桑叶茶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是精选云南农业大学试验桑因桑叶,仿效绿茶加工工艺制成桑叶茶,经感观审评及部分理化分析.初步探讨了桑叶茶的最佳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毛茶的定级归堆是茶叶精制加工的重要环节,是在茶叶审评的基础上,根据原料的内外品质,确定加工级,划分内外销,构成相应堆别,通过定级归堆,毛茶原料得到严格的区分归类,为以后的搭配付制,或半成品拼配,以及计划生产,打下物质基础。毛茶有收购标准样,茶叶精制有加工标准样,毛茶定级归堆也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可以说,祁毛红的定级标准至今尚不统一。  相似文献   

16.
广西特产—六堡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锦泉 《茶业通报》1999,21(4):31-31
六堡茶以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生产历史悠久,远在唐代已有生产,产销量大,属我国特有的茶类—黑茶;广西六堡毛茶现全部集中到广西梧州茶厂加工,年产量1000~1500t,该茶精制成品分为竹笠装紧压六堡茶,散装六堡条茶(或称陈茶)。六堡茶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是主要出口商品,主销东南亚各国以及港澳地区、日本、美国、南朝鲜等。六堡茶有清暑祛湿、明目健心、帮助消化、减肥除腻、利尿解毒等功效。六堡毛茶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粗壮、色泽黑褐光润、内质汤色红黄、香气醇厚并带有松烟气、滋味浓醇爽口、叶…  相似文献   

17.
减少茶叶感官审评误差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利平 《茶业通报》1999,21(3):35-36
在茶叶检验中,感官审评一直是茶叶品质优次和等级评定的重要方法,它具有简单,快速等优点,已被国内外茶业界认可并运用。由于感官审评是利用人体各种感觉器官(耳、鼻、眼、舌、手),佐以科学的操作技术和实践经验来鉴别茶叶色、香、味、形的优次并对照标准样定其等级的。因此,感官审评受到审评人员的生理条件和工作经验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审评人员和同一个审评人员在不同的生理及环境下,对同一个茶样,通过感官审评得出来的结果,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怎样避免和减少这一误差,提高茶叶审评结果的准确度,笔者经多年…  相似文献   

18.
眉茶是安徽省传统出口商品,近年来质量不稳,主要表现在外形条索粗松毛糙,净度差,色泽欠调匀,身骨轻飘,下段多;高档眉茶汤色黄,中低档眉茶汤深黄显红,叶底红梗红叶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精制加工上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供商讨。一、做好毛茶进厂验收和入库毛茶水份检测工作。毛茶验收和入库毛茶水分检测是一项重要工作。在毛茶验收中,一定要将劣变茶、红梗红叶等不符合加工外销的茶叶剔出做  相似文献   

19.
栽茶、种茶,指的是栽植茶苗、种植茶籽;采茶,指的是采摘茶树上的茶叶;制茶,指的是把鲜叶制成干毛茶(也称初制);精选分级,成为精品,称精制茶;买茶、卖茶,指的是成品茶叶的买卖;品茶,多指茶的文化属性和信仰领悟;评茶,是指茶的物质特征,主要包括:色、香、味、形;喝茶,即指饮用茶叶的水浸出物溶液,即茶汤。茶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是没有任何一种植物可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20.
茶叶感官审评是指利用人的眼、鼻、口、手等感觉器官对茶叶的色、香、味、形等质量指标进行鉴定的方法和手段,达到指导生产,提高品质的作用。长期以来,这种方法被全世界茶叶产、销国家普遍采用。但是,有人对此方法产生异议,认为感官审评的方法不科学,评茶术语模糊,应该用仪器测试来鉴定茶叶品质才是科学的,才有说服力。这种认为用仪器验测是科学方法的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用感官审评方法来鉴定茶叶品质也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