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漳州市天马国有林场于1997年引种巨尾桉。三年生巨尾桉平均胸径13.2cm,平均树高18.7m,蓄积量185.5m^3/hm^2。通过阐述引种巨尾桉的营林技术,生长状况,并分析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后认为:国有林场发展巨尾桉,具有经济效益显著,见效快的特点,很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1999年从澳大利亚引种巨桉,种植于西江林业局平岗林场,5年生时进行生长调查,结果表明:5 年生的巨桉平均树高达18.4 m,平均胸径15.2 cm,平均单株材积0.161 1 m3,最大胸径达24.1 cm,最高树高28.0 m,最大单株材积0.497 7 m3,平均蓄积量145.0 m3/hm2,与同时引种的立地基本相同的尾巨桉比较,优势较明显。平岗林场巨桉的引种取得良好的效果,适宜在广东西江两岸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巨尾桉组培苗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巨尾桉组培苗引种造林试验,调查试验区(南安市A区、B区、C区)6年生巨尾按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我省南部长泰县、北部顺昌县引种的巨尾桉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经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造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邓恩桉和巨尾桉在桂西北高海拔地区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高海拔地区引种桉树的生长状况,在桂西北900-930m的地段上引种邓恩桉和巨尾桉,分别对其生长调查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为:6年生邓恩桉和巨尾桉的平均胸径分别为18.53 cm和17.83 cm;平均树高分别为22.12m和24.03m;林分平均蓄积量为227.82 m3·hm-2和217.62 m3·hm-2;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20998元·hm-2和19980元·hm-2。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在桂西北高海拔地区引种邓恩桉和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通过永安市1994年引种的11种桉属树种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巨桉、巨尾桉生长最佳,进一步通过林木引种灰色关联度分析,阐明降雨量是影响巨桉、巨尾桉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6.
在广泛调查、收集我省闽南地区巨桉、尾叶桉、巨尾桉等桉树新品种引种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现有林分的生长情况、经济效益和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提出我省闽南地区建设桉树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基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为基地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在广泛调查、收集闽南地区巨桉、尾叶桉、巨尾桉等按树新品种引种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现有林分的生长情况、经济效益和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提出我省闽南地区建设桉村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基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几种优良桉树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澳大利亚的大花序桉、托里桉、柳桉、巨桉进行引种及早期测试。结果表明,二年生大花序桉平均高232.5cm,平均胸径1.975cm;巨桉平均高660cm,平均胸径5.65cm;柳桉平均高670cm,平均胸径6.45cm;托里桉平均高507.5cm,平均胸径4.95cm.。从树高、胸径差数及T值差异性看,柳桉、巨桉生长量明显优于对照,托里桉与对照生长量则无明显差异,大花序桉明显低于对照生长量。  相似文献   

9.
七种桉树的引种试验在保山市羊邑镇进行,以我省原引种成功的直于桉作对照。经对幼林阶段生长量,年生长节律,生物量,抗性等的观测和方差分析,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定法对各引种树种的树高、胸径生长,生物量及抗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亮果桉、巨桉、双肋桉其各项指标接近或优于对照。亮果桉、巨桉高生长比对照大25~40%,胸径生长比对照大11~22%,双肋桉生长量与时照近似。因此,上述桉树可在相应的地区引种发展。树木引种栽培是树木改良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引种试验是以引进纤维用材和提取桉油树种为目的,通过气侯条件以及与蓝桉亲缘关系密切的树种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我们选定王桉(Eucalyptus regnans)、巨桉(E·grandis)、山桉(E.dalrympleana)、亮果桉(E·nitens)、双肋桉(E·bicostata)、直干桉(澳,E·maidenii)、毛皮桉(E·maearthuri)等七种桉树进行引种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市天马国有林场1997年引种巨尾桉,造林成活率、林木保存率高;3年生巨尾桉平均胸径13.2cm,平均树高18.7m,平均蓄积量185.5m~3/hm~2;采伐利用的纯利润达8233.30元/hm~2,投入与产出比为1:2.25,营林投资回报值102%,显示出较高的经济效益,且投资回报周期短,说明巨尾桉在漳州市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林木引种灰色关联度分析 ,探讨永安市引种的巨桉、巨尾桉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其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是影响巨桉、巨尾桉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2.
区林科所与山口、博白、东门、维都、沙塘林场等协作。从巴西引进的柳桉(E.Saligna)、巨桉(E.grandis)各50克种子,用区林科所1964年引入澳大利亚柳桉的子代以及各地自采的窿缘桉、柠檬桉作对照进行引种试验。试验指标要求柳桉、巨桉十年生林分平均树高12—15米,平均胸径12—  相似文献   

13.
新近引种的巨桉将加入我省的“植桉热”。巨桉价值如何?怎样栽植?请看——巨按原产澳大利亚。其树干通直高大;树形良好,常绿,美观;木材纹理直;它生长极为迅速,耐寒程度与一般按类相近。巨按叶可提炼按油,还是造纸的好原料;木材可作建筑材料。因此,巨按既是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也是较  相似文献   

14.
桉树耐寒性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引种桉树及其赤桉、细叶桉、巨桉、柳桉等主要桉树种的93个种源的耐寒性进行观察,在对1981、1984、1987、1991年4次特大寒流袭击的调查结果表明;树种间和种源间耐寒性差异十分显著。在调查观察基础上,对桉树抗寒性进行综合分析,并筛选出耐寒性较强的桉树种和种源。  相似文献   

15.
速生工业原料林树种巨桉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安国有林场在海拔 2 30~ 32 0m的高丘引种巨桉。 5 5年生平均胸径 17 6cm ,平均树高 19 6m ,蓄积2 18 8m3 /hm2 。本文介绍引种栽培技术措施 ,林木生长情况和引种适应性 ,并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探讨永安市引种的尾叶桉、巨桉、巨尾桉在同一气候、同一栽培模式下对立地级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巨尾桉、尾叶桉对立地级的适应性比巨桉强,巨桉要求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速生丰产潜力,否则反之。  相似文献   

17.
尾巨桉引种造林与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首次引种尾巨桉,经5年造林与施肥试验表明,尾巨桉无需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无病虫害,达到原定引种目标。施肥效果分析表明,施用磷肥效果显著,而氮、钾肥不显著,最佳施肥配比组合N、P、K分别为100、100和50 kg.hm-2,5年后林分生长较佳,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10.3 m、9.7 cm、0.037 1 m3。  相似文献   

18.
一、尾叶桉的引种东门林场于1985年引种尾叶桉,系统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尾叶桉种源试验。现已引种11个不同地理种源,人工造林面积310.5公顷。一年成林,3.5年生不同施肥水平的平均蓄积量达61.11立方米/公顷,比本地窿缘桉增产108.99%,最高达113.96立方米/公顷,年增长量32.56立方米/公顷;平均经济效益比窿缘桉提高161.5%,大面积生产造林,4年生平均年材积生长量18.36立方米/公顷。建立采种母树林22.1公顷,实生种子园4个,无性系种子园1个,种子园总面积8.8公顷。初选优良表现型个体191株,萌芽率97.5%,优良无性系平均扦插生根率77.24%,最适季节扦插生根率达100%。优良尾叶桉×巨桉人工杂交组合F_1代年生长量5.65米,最高  相似文献   

19.
广西桂林耐寒桉树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桂林1984年、1986年、1991年以来桉树引种概况。共引种22个树种(种源)现存20个。经过4—11年观察,能安全越冬、渡过-4℃低温、冰冻持续5天之久的恶夯天气。筛选出柳窿桉、邓恩桉、圆角桉、尾叶桉、巨桉等几个速生、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可在本地区适宜范围内引种推广,扩大栽培面积。邓恩桉可作为耐寒树种在桂北地区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20.
福安市尾巨桉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安市沿海低海拔山地引种栽培尾巨桉,能够正常生长发育,表现出速生性状,具一定的抗逆性。同时,尾巨桉对施肥比较敏感,施用肥料以复合肥为佳,每年追肥1次,宜在7月份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