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小麦-黑麦的7个附加系为材料,研究了黑麦染色体对籽粒淀粉粒的形成和胚乳细胞数目多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黑麦染色体对淀粉粒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其中4R、6R、7R上可能携载有籽粒皱缩的基因,导致籽粒的不饱满特性。同时不同的黑麦染色体对胚乳细胞分裂持续期和胚乳细胞数的影响也有差异,其中1R和3R可缩短,2R、5R和7R可适当延长胚乳细胞分裂持续期,6R和1R能增加,2R和7R能降低最大胚乳细胞数;各黑麦染色体以不同的方式影响胚乳细胞发育,阻碍淀粉的积累;利用黑麦染色体种质改良小麦,增加其库容能力,关键在授粉后21d内胚乳的形成和发育。  相似文献   

2.
水稻淀粉胚乳细胞发育期间程序性死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水稻淀粉胚乳细胞核在发育期间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伴随淀粉胚乳发育进程,其细胞核呈现染色质凝聚这一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典型特征。水稻胚乳细胞还出现核变形、核膜破裂、核基质进入胞质乃至核降解形成核残体的现象,细胞核从变形到解体是以一种有序的方式进行,证实水稻淀粉胚乳的细胞死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EVANS BLUE染色结果表明,水稻淀粉胚乳细胞死亡顺序是由胚乳中部向四周扩展。随发育进程,水稻胚乳中的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持续下降。对水稻淀粉胚乳中的DNA进行  相似文献   

3.
玉米胚乳的发育及其养分输入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树脂包埋切片法观察了玉米籽粒的结构和胚乳细胞的发育,主要结果如下:(1)玉米胚乳细胞的增殖为有丝分裂,籽粒的鲜重与胚乳细胞数量呈正相关;(2)玉米胚乳囊呈“瓢”状,授粉后第3d游离核间出现细胞壁;(3)角质胚乳的形成与淀粉体充实有关,处在籽粒中上部边缘的胚乳,因其中淀粉体发育好而成为角质胚乳;(4)由背部维管束运来的养分经珠心突起先卸至质外体,其后再由糊粉层细胞吸收;(5)在靠近籽粒基部维管束的胚乳表层细胞特化成胚乳转移细胞;(6)糊粉层和有色层的形成与灌浆“废物”的屯积有关,玉米胚乳转移细胞及其周围细胞积聚“废物”多,因而成为黑色层。  相似文献   

4.
水稻发育胚乳中淀粉的积累及淀粉合成的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利用4个粒重相近品种(组合),对胚乳发育期间蔗糖、可溶性糖的淀粉含量、籽粒灌浆速率及与淀粉合成有关的6个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及不同剪叶处理间强势粒的淀粉积累和酶活性差异较小,而弱势粒差异明显。蔗糖合成酶,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态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枝酶(Q酶)、活性的变化与灌浆速率曲线十分吻合,相关性极显,而U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变化与灌浆速率曲线吻合性较差。结合态淀粉合成酶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胚乳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不同水稻品种胚乳发育过程的异同。【方法】以日本晴(粳)、扬稻6号(籼)、武育糯16号(粳糯)和扬辐糯4号(籼糯)4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精确标记颖果受精后的发育天数,观测颖果的生长;采用碘-碘化钾、TTC染色法观察胚乳细胞发育过程中淀粉的积累和生理活性的变化差异;采取树脂包埋法制作半薄切片,用光镜详细观察水稻内胚乳细胞和糊粉层细胞在颖果发育过程中结构的变化差异;用扫描电镜研究水稻成熟籽粒断面的超微结构,并使用能谱仪对其相关部位元素组成的差异进行探测。【结果】粳稻与籼稻颖果长、宽、高的变化存在明显区别,二者粒型存在显著差异,是否为糯性并不影响颖果的外形发育。供试的4种水稻颖果中,2个籼稻品种,扬稻6号与扬辐糯4号发育要快于粳稻品种;2个糯稻品种,武育糯16号与扬辐糯4号有着近乎一致的干重增长曲线;随着细胞内淀粉体和蛋白体的充实,内胚乳细胞在发育的中后期会发生核变形而衰亡;细胞核衰亡以后,胞内淀粉体仍可膨大生长。4种水稻内胚乳细胞所含淀粉体均为复粒;直链淀粉含量高的非糯品种,其胚乳淀粉充实程度高;2个籼稻品种的糊粉层细胞体积要大于2个粳稻品种;粳糯品种武育糯16号P、K、Mg、S等矿质元素含量低于其他3个供试品种;籼糯品种扬辐糯4号糊粉层含有少量单粒淀粉体,O元素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结论】水稻颖果胚乳发育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细胞核的死亡并不影响胚乳同化产物的积累,淀粉体在内胚乳细胞内都是以复粒淀粉形式存在。以上这几点,供试的4个品种水稻之间几乎没有区别。而在总体发育进程、分化、细胞形态、活性变化、同化产物积累、淀粉体形态大小及在不同部位的分布上,4种水稻品种各自呈现了一定程度的差异与联系。粳稻2个品种与籼稻2个品种间差异更多体现在颖果发育进程上;而糯稻与非糯稻的区别则更多体现在淀粉体的形态与灌浆的充实程度上。  相似文献   

6.
水稻灌浆初期籽粒生理活性对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两优培九和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灌浆初期不同类型籽粒生理活性的差异及其对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汕优63和两优培九灌浆初期籽粒的生理活性存在差异;汕优63的结实率比两优培九高,灌浆初期汕优63籽粒库ATP含量、IAA含量和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均高于两优培九。水稻结实率与灌浆初期籽粒生理活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水稻品种开花时间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选72份江浙沪育成或大面积推广过的籼、粳不同品种或材料在嘉兴和海南进行开花习性的比较试验,探讨了不同品种、类型的开花规律,并为有针对性地改良选育杂交水稻的“三系”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水稻胚乳发育中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磷酸铅沉淀技术 ,对水稻 (OryzasativaL .)胚乳发育中ATP酶进行了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在胚乳游离核期和细胞化期 ,胚囊壁、细胞核和质膜上有ATP酶活性分布。在生长分化期的早期 ,ATP酶主要定位于胚乳细胞质膜上。在灌浆高峰期 ,糊粉层细胞的质膜、胞间隙和胞间连丝上有显著的ATP酶活性 ;亚糊粉层间的质膜上ATP酶活性较高 ;淀粉胚乳细胞的质膜、衰退的细胞核上有ATP酶活性分布 ;胚乳细胞的液泡、蛋白体周围分布有ATP酶。综合观察结果 ,认为ATP酶主要参与胚乳对物质的吸收和贮藏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石蒜属植物的成花有一定的温度要求,不同温度处理会对其花芽分化及开花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以石蒜属植物石蒜和换锦花种球为材料,分别于其花芽分化期和花芽分化后期进行为期45 d的20、25℃恒温处理以及30℃/20℃昼夜变温处理。结果显示,在花芽分化期,20℃恒温储藏处理下,石蒜、换锦花开花时间与对照相比分别推迟了19、18 d;而在25℃恒温处理和30℃/20℃昼夜变温储藏下,其开花时间分别比对照提前了5、4 d和9、5 d。而在花芽分化后期,20℃恒温储藏处理下,石蒜、换锦花开花时间与对照相比分别推迟了11、8 d;而25℃恒温处理和30℃/20℃昼夜变温储藏下,其开花时间分别比对照提前了3、1 d和7、5 d。分析结果表明花芽分化期的低温处理是调控石蒜属植物开花时间的有效途径,这为今后制定石蒜属植物开花时间调控的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高品质棉科棉1号为试验材料,以常规品质棉苏棉15号为对照品种,研究叶源限制对棉纤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品质棉科棉1号棉纤维长度受叶源限制主要发生在花后20~30 d;常规棉苏棉15号轻度叶源限制主要使花后20~30 d棉纤维长度显著下降,重度叶源限制使花后10 d内棉纤维长度受到显著限制。叶源限制使高品质棉的棉纤维长度缩短更为明显,主要是由于棉纤维快速伸长期明显缩短。对棉纤维伸长期IAA含量、ATP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纤维中IAA含量、ATP酶活性与棉纤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617~(**)、0.8497~(**)),说明棉纤维的伸长与IAA含量、ATP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The flowering duration of spikelets within a panicle of the rice cultivars of Wuyujing 3 (Japonica), Yangdao 4 (Indica), Shanyou 63 (Indica hybrid rice) and PC311/Zaoxiandang 18 (Indica/japonica hybrid rice) was 5d, 7d, 7d and 8d, respectively. The spikelets flowered on the 2nd day produced the highest endosperm weight (EW) and the most endosperm cells (ECs), and followed by the spikelets flowered on the 1st day. ECs decreased with the delay of flowering of the spikelets flowered from the 3rd day. Within a variety or a hybrid combination, the difference in endosperm cell weight (ECW) was not significant among the grains flowered on different dates. EW and grain-filled percentage (G-FP)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ECs, but not with ECW. The earlier the spikelets flowered (except those flowered on the 1st day), the greater the initial proliferation power (R°), the higher the maximum proliferation rate (Vmax) and the higher the mean proliferation rate (V) of ECs, and the shorter the time reaching Vmax, and vice versa. R°, Vmax,V and EC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ATPase activity and the content of spermidine and spermine) of the grains at early grain filling stage.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grains, R°,Vmax,V, ECs and EW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removing 1/2 plants at booting stage and spraying 6-BA 〔N6(benzyl) adenine〕 at early heading stage, and the results were reversed after cutting 1/2 leaves at booting stag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ifference in ECs results in the difference in the grain weight, while the low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late-flowered grains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ir poor endosperm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13.
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婷婷  杨建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93-13595
综述了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激素、多胺、酶活性、光合特性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阐明其生理机制,并对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镍对水稻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友欢  黄秋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40-5741
主要概述了镍对水稻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为防治重金属对水稻的毒害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模拟试验研究环境中高浓度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水稻土中磷循环过程中磷化氢对水稻生长的初期环境生态效应。[结果]环境中磷化氢的存在导致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下降11.11%、19.71%;同时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减少94.3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少92.61%,丙二醛(MDA)含量最大增长29.11%。说明水稻种子在高浓度磷化氢影响下,发芽力及生长状况都受到了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自然界中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影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抗寒生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 《安徽农学通报》2014,(12):21-22,68
以龙稻5、龙稻13、中龙香粳1号和东农420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低温胁迫后其幼苗叶片中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趋势,脯氨酸、丙二醛和电导率3个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均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品种的水稻各个指标的含量变化不同。低温胁迫对实验材料影响较大,龙稻5耐低温胁迫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水稻开花期一些生理生化特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目的】探索水稻开花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生化机制,筛选水稻开花期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利用抗旱性不同的10个水、旱稻品种,在干旱棚内通过开花期水分胁迫,研究了叶片抗坏血酸(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等物质的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开花期水分胁迫增加了叶片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相关分析表明, 在水分胁迫与对照条件下Vc、游离氨基酸、MDA含量和SOD活性的相对值与品种的抗旱系数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结论】水、旱条件下Vc、游离氨基酸总量、MDA含量和SOD活性相对值可作为水稻开花期抗旱性鉴定指标,利用此4项相对值与抗旱系数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可预测品种开花期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8.
水稻灌浆期间土壤含水量对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可控条件下设计水稻灌浆期间灌溉稻田旱作的不同灌溉方法,形成了3种土壤含水量,观察对水稻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灌溉方式的异同(土壤含水量异同)都不能改变随水稻花后生长中心转移、籽粒逐步灌浆、稻株渐熟及其伴生的根系生理活性的下降趋势,且水稻旱作此过程更强烈。在本试验条件下水稻始穗至收获约有45d,此间增灌1次——齐穗后21d即灌即排,使土壤基本达到饱和田间持水量,对根系呼吸强度与根系伤流量下降的缓解作用十分显著,但对根系伤流液中玉米素含量的下降趋势影响甚微。增灌1次的生理效果在于延缓根系的衰老,由  相似文献   

19.
高温胁迫对不同早稻品种胚乳淀粉合成酶类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高温胁迫对水稻胚乳灌浆影响的酶学生理特征。【方法】选用水稻耐热型品种082、农大228和热敏感品种协青早B、茉莉占,采用高温胁迫与常温对比试验方法,研究灌浆前期高温对胚乳淀粉合成酶类活性及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胚乳淀粉合成酶活性高峰出现在花后9~12 d。高峰期间及之前,胚乳SS、AGPase、SSS和Q酶受高温影响活性上升,高峰之后,除Q酶外,均较对照下降,耐热品种胚乳淀粉合成酶类活性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高温影响淀粉积累速率与AGPase、SSS、SS和R酶活性相关显著。【结论】不同水稻品种胚乳淀粉合成酶对高温的感应存在差异,AGPase、SSS、SS和R酶是高温影响淀粉积累速率的关键酶。高温影响直链淀粉含量下降与Q酶活性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抽穗开花期高温对水稻剑叶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目的】探明水稻功能叶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及适应机理。【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对两个耐热性不同的水稻品系进行高温处理(8:00~17:00,37℃,17:00~8:00,30℃),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热稳定蛋白和膜透性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下,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下降,胁迫后恢复期间稍有回升,耐热品系996叶绿素含量高于热敏感品系4628。高温使剑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细胞间CO2浓度上升,与热敏感品系4628相比,耐热品系996在高温胁迫下能保持较高的光合特性;高温使水稻剑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下降,热稳定蛋白含量上升;热敏感品系4628剑叶中丙二醛含量和膜透性在高温胁迫下增幅大于耐热品系996。【结论】高温胁迫下水稻剑叶中能保持较高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和热稳定蛋白含量以及较低的膜透性和MDA含量,是耐高温品种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