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住房闲置问题愈发突出,农村土地资源和住房资源浪费严重,已成为当前农村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是现状,城乡融合发展是趋势,盘活农村闲置住房,实现农村土地资源要素的合理利用是逐步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内容.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该文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为例,分析了淄博市博山区农村地区住房闲置现状以及闲置原因,并提出了盘活农村地区闲置住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居民住房状况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历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助力居民提升居住条件,但城乡住房差异仍客观存在。为进一步理清城乡居民住房现状和差异,基于江苏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已有研究建立城乡住房状况指标,开展差异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江苏居民住房状况得到了长效改善,居住空间显著扩张,住房消费市场化观念增强。但家庭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城乡居民在住房的来源、承重结构、建成时间以及配套设施上的差距仍然较大。现有的城乡住房状况差异不仅无法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无法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建议政府健全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建立城乡一体的住房制度框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在缩小城乡居民住房状况差异的同时,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按照中央关于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的要求,在基本保持现有试点范围、补助对象、建设标准等不变的情况下,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4.
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必喜 《新农村》2009,(12):3-4
200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强调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提出了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的任务要求。根据中央的精神,浙江省委、省政府在今年的全省城乡住房工作会议上,对推进全省农村危旧房改造作出了部署。  相似文献   

5.
火爆的城市房地产和大量空置的农村住房在我国同时存在,正视现实,分析利弊,构建统一的城乡住房体系有它的必然性,进而提出了我国的住房市场从分割逐步走向一体化的措施和建议:宅基地使用制度的创新是关键、城乡住房统筹规划要先行、农村中介组织要配套、相关法制要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正>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消息称,将在北京、上海、南京等13个城市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住房试点。分析人士称,此举有利于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也有利于打通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中,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厦门、武汉、合肥、郑州、广州、佛山、肇庆、沈阳、成都。这一名单与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扎实推进农村住房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若干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新社区“三集一化”(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和管理服务城镇化)为基本要求,加强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创新机制,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确保统筹城乡发展走在前列,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利用法律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为了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实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利用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现行法律法规跟不上农村土地利用形势的发展,法规的不完善造成了资源的闲置浪费和不均等;在司法实践中,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及到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难题.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利用的制度亟需创新,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利用制度.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村集聚小区建设是城乡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住房升级换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集约节约用地,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举措,也是当前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农村建筑工匠作为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农村住房等土木工程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左右农村住房户型布局和材料选择,决定农村住房结构形式、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工匠的技艺水平与敬业程度是影响农村住房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严把工匠关",加强农村建筑工匠管理,提高工匠业务水平,是规范农村住房建设施工行为,保障质量安全的客观需要,也是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11,(10):7
江苏省今年将重点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一是加大就业扶持力度。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5万人。二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三是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落实低保标准增长机制,苏北地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10元以上。四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极大,并且现在流动人口数量庞大,而城市的房价又高居不下,农民市民化中的住房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问题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如今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提出将建造在非耕地上的小产权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并允许这类住房用于出租的做法来推动农村建设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这对于实现农民增收,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推进农村住房改造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对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创新农房改造模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217-218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重视农村居民对现有客观住房条件改善需求。为研究解决辽宁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关问题,针对辽宁农村住房状况及现有住房条件改善客观需求,通过对辽宁9市18县(区)26个行政村(组)1238户家庭调研成果的统计,从住房结构、住房建筑年代、住房面积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辽宁农村居民现有住房状况及对住房条件改善客观需求的影响,研究构建了住房改善客观需求指数模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按照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1.开展"二选一"试点,探索农村住房产权制度改革2010年初,杭州市在富阳市场  相似文献   

16.
朱宏飞 《新农村》2013,(2):12-13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以农村住房建设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原则,通过农房建设用地性质的调整,推进“小产权”向“大产权”转换,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陈羡洁 《乡村科技》2020,(5):8-9,12
随着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为满足“夹心层”群体住房需求,公租房作为新增的保障性住房应运而生。在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我国逐渐开始探索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但在试点城市落实这一举措的过程中遇到了多重障碍。本文以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的供应制度、融资制度与收益分配制度作为研究内容,讨论目前我国公租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制度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强调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群体身份逐渐复杂化、农民对住房权益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从农民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前的制度规定,是确定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需要研究的迫切问题。本文基于农民住房权益视角,结合相对剥夺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以2015年以来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为例,分析当前宅基地和住房制度产生的问题,解析农民住房权益残缺的理论影响,探讨上一轮改革在农民住房权益保护层面的经验和瓶颈,提出深化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建议。研究表明,现有的宅基地和住房制度存在资源分配不均、制度结构封闭、忽视农民财产权益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多元的农民住房权益诉求,成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桎梏。上一轮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尚未充分实现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住房权益,农村住房和住宅用地市场关系还有待理顺,城乡居民住房权益差距仍然较大。因此,未来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制度改革应因地制宜保障农村集体成员的基本居住权益,适当兼顾部分非集体成员的居住权益,有次序地实现农民住房财产权益,从而实现提高宅基地资源配置效率的近期目标和助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之生态宜居,必须解决农村吃、住、行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乡村生态宜居存在的问题,从科学饮食、规范农村住房建设、完善乡村路网建设、科学治理大气污染、重点治理水污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设对策,以期为实现乡村生态宜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财产性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通过调查我市农民财产性收入情况和现状,分析影响我市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原因,提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思考建议:一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扩展农民投融资渠道,三是完善农村住房和土地制度,四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