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6月1—7日,由于东北冷涡的形成造成通辽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天气,通过天气学分析发现,东北冷涡的形成和发展中,由于雅库茨克阻高的存在,不断有冷空气和水气的补充,使得当地出现了明显的降水过程且持续时间较长,全市大部分地区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常规哈密气象站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高空时空资料及T639(2.5°×2.5°)等分析资料,对2016年10月2—4日发生在哈密北部局地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发生的;高空的西风急流、中层的西南暖湿气流、中低层的切变线和辐合线、低层的偏东气流是暴雨发生的影响系统,而偏东低空急流的存在是产生此次大降水的重要条件,其作用是输送水汽,与地形作用结合形成辐合上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锡林郭勒盟一次典型的区域性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表明高空槽配合低空切变线和地面低压,在渤海水汽通道建立、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使锡林郭勒盟南部产生大雨天气。  相似文献   

4.
梁利 《现代农业科技》2010,(19):266-267,270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和云图资料,对2010年4月2日发生在广西南部的一次大范围的较强降水过程的成因和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主要是由中低层的短波槽、切变线东移南压造成的,切变线南侧的辐合线是降水最强的地方,它阻断了水汽向切变线附近的输送,数值预报资料对此次过程切变线南侧复杂的天气系统预报偏差大,预报员对数值预报依赖程度高是此次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2014年5月25日抚顺地区一次降水过程的中小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动力条件、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均比较良好。  相似文献   

6.
运用MICAPS常规资料和自动站实测资料,对2012年2月22日发生在通辽市科左后旗和科左中旗东南部的大到暴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的发生是由500 hPa短波槽、850 hPa切变线、地面辐合线合理配置造成的;低层西南气流和地面偏南风及偏东风将渤海和日本海的水汽输送到通辽地区,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对此次强降水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FY-2E卫星云图及欧洲中心(ECMWF)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2015年8月2—4日抚顺地区一次东北冷涡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东北冷涡降水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大尺度环流形势演变,也要考虑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中尺度系统的触发条件。8月2日抚顺降水预报偏大原因主要是EC形势场对850 h Pa切变线的位置和500 h Pa等高线的位置预报存在误差,而3日抚顺西北部的预报误差是因为忽视了低层切变线的触发作用。4日抚顺大雨到暴雨降水过程是在东北低涡冷空气南下,与加强的850 h Pa切变线、地面气旋合并等有利的高低空配置下产生。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场资料对锦州2005年6月29日一次较大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锦州地区强降水的高空环流形势及地面形势特征,以及各种物理量指标和各家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特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14年6月5日乌海市的一次降水漏报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着重分析此次对流性降水天气过程漏报的原因,提出未来在预报类似对流性降水须注意的几个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对天气系统移动和演变判断是否正确是预报成败的核心,对阵性降水的预报要充分考虑近地层水汽条件、垂直运动和不稳定能量等因素,对天气过程的物理过程要多加分析.  相似文献   

10.
邵玉平  白玉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18-18820
从天气形势、物理量条件、卫星云图等几个方面,对2010年7月20~21日东北出现的一次较大程度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此次东北暴雨的发生特点及原因。结果表明,副高北上与北方冷涡系统影响,在黑龙江省东、西部造成不同性质的降水。黑龙江省西部在冷涡系统影响下,系统不稳定,造成局地短时强降水;东部在副高外围水汽通道上,在哈尔滨南部地区冷暖空气配合、水汽辐合条件较好,造成暴雨。卫星云图上,西部冷涡中心以阵性对流天气降水为主,东部以连续的暖区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2年7月4—5日发生在威海地区的降水过程进行高空形势、地面形势、数值预报释用和物理量诊断,找出此次过程并未在山东半岛东部的威海市形成强降水的原因,为以后类似降水形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此次降水是由于高空槽、副高配合西南急流和地面低压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但由于并不处于水汽辐合中心,造成的降水强度不大,且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气象局MICAPS资料,对2016年7月31日—8月2日新疆一次大范围的大降水天气的形势场、高低空配置、风场、云图、雷达特征及预报检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这次大降水的主要形势场是南北两支低槽结合,存在高空偏西急流、中层偏南急流和850 hPa配合有偏东风,3支气流的维持加强,为大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降水区雷达回波维持时间长,存在辐合区,位置稳定;短时强降水的时段,有逆风区存在,回波顶高达到12 km.EC细网格预报72 h内在降水落区、降水量级、暴雨落区的位置和范围方面较WRF准确率高,但对伊犁北部降水量预报较实况量级偏小.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本溪地区2014年3月3—4日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探空资料及T639、日本、欧洲数值产品输出资料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环流背景分析及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揭示了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地面气旋的演变等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大到暴雪过程是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东北冷涡与乌拉尔山高压脊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冷空气持续南下,使辽宁西部低值系统建立和发展,为本溪地区的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了有力的环流背景;本溪地区3月降水相态主要包括雪、雨夹雪和雨,在降水的预报中根据850 h Pa、925 h Pa、地面温度以及0℃层高度可以作出降水相态的预判;在低空急流的影响下,暖湿西南气流沿低空急流倾斜上升,与高层冷空气形成下暖湿、上干冷的大气不稳定层,低空急流作为低层能量和水汽的集中输送带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产生和维持起到重要作用;切变线、高低空急流及地面倒槽的共同影响,为此次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有力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空实况和数值模式资料,对2020年5月5-6日期间发生在青海省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就降水实况、各模式降水落区、降水及温度预报偏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C模式预报相对稳定,GRAPES-GFS与实况更靠近,NCEP模式预报仍然偏弱。对于降水落区预报来说GRAPES-GFS的24h预报降水落区和降水量级更准确,对于降水和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整体来看GRAPES3km准确率最高,其次是GRAPES-GFS,再次是EC-thin, NCEP准确率最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中尺度气象站、物理量分析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8年6月8日陕西省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为台风外围环流与西风槽共同作用产生的降水。降水前期海平面有冷高压东移南下,使热力条件变差;水汽条件不足,使本次过程以中到大雨为主,未出现区域性暴雨。  相似文献   

16.
抚顺地区一次降水预报失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前期数值预报产品,发现2016年1月15日500 h Pa高空短波槽在辽宁西北地区加深南压,而在抚顺地区等高线北抬;地面高压自北向南移动,导致华北气旋快速西撤;850 h Pa抚顺处于冷式切变前部,高空风场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高空相对湿度较高,但底层相对湿度较低。综合以上条件,未考虑降水。但15日午后,位于抚顺东部山区的清原县、新宾县分别出现了0.1 mm和0.4 mm的弱降水。通过分析实况资料发现,15日14:00前后,抚顺地区处于比较明显的风速辐合带,500 h Pa短波槽也呈现南下—北抬的运动,实际整层水汽条件也好于预报,因此东部山区出现了降水。虽然欧洲中心的数值预报已经比较成熟,但对于是相邻预报时次间隔期间出现的弱降水,目前仍然存在不足,这也对数值预报的释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梁宝元  刘君  梁凤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604-5606,563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气象卫星、雷达、自动站等资料,对2013年6月15~16日发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天气过程发生在“两槽一脊”环流背景下,高空短波槽引导西北涡北上影响河套地区,较好的水汽输送和强烈的水汽辐合是出现河套地区大雨的原因之一;正涡度平流和暖平流对河套地区上升运动的产生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有利于强降水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喇叭口地形可以加强上升运动并使降水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NCEP/NCAR 2.5°×2.5°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以及自动站资料,对2016年7月31日至8月1日的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降水过程主要是副高西伸北抬并配合北部高空槽东移,进而提供良好的上升运动及水汽条件,配合850 h Pa温带气旋,地面倒槽,进而形成稳定性降水。  相似文献   

19.
利用抚顺自动站观测资料,从动力条件、热力条件、水汽条件等方面对抚顺地区一次连续性降水过程的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以稳定性降水为主,高温高湿不稳定形势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热力因子;充足的水汽源、良好水汽输送带的建立以及水汽辐合大值区的形成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2013年8月25日下午至夜间,朝阳农村地区出现了大范围对流性降水天气过程。由于朝阳农村地区地面及低层有切变线(辐合线)存在,高空处于偏北气流控制,高低层有着上冷下暖的层结条件,加之低层动力扰动和午后热力抬升,全区出现了对流性降水。本文着重分析此次对流性降水天气过程漏报的原因,提出农村基层气象站预报类似对流性降水须注意的几个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