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桉树混交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桉树人工林经营中出现的病虫害、地力下降等问题,在长泰岩溪林场开展了桉树、红椎、杉木混交林与桉树纯林的对比试验,6年生的试验林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桉树平均胸径、树高、材积分别比纯林增加了34.2%、18.6%和109.2%,桉树蓄积量减少了13.6%,但混交林总蓄积量提高了19.1%,混交林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大于纯林,混交林土壤肥力略高于纯林。  相似文献   

2.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的土壤密度显著大于刺槐纯林和马尾松+刺槐混交林,但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最小;马尾松纯林有效钾含量最高,刺槐纯林最低;马尾松纯林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最低,刺槐纯林与马尾松+刺槐林没有显著差异;马尾松+刺槐pH值最高,马尾松纯林和刺槐纯林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各植被土壤碱解氮与有效钾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有效钾、碱解氮及pH值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磷和pH值呈显著负相关;马尾松+刺槐林和刺槐纯林的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没有显著差异。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建议营造混交林,以便增加抗逆性,降低营林成本。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马尾松、红锥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为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红锥混交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马尾松和红锥纯林及其混交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林分和土层深度容重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马尾松和红椎纯林及其混交林间土壤理化性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马尾松纯林土壤容重显著高于红椎纯林及其混交林,而混交林持水能力和孔隙度显著高于纯林。3种林分土壤pH值均为强酸性,有机质含量为二级标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均在混交林中最高。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纯林中显著高于混交林,而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均在混交林中最高,其中土壤氮素表现为丰富等级,而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出缺乏或极缺乏等级。混交林能够显著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养分有效性和土壤肥力;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促进微生物活动和营养元素分解,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混交林土壤结构、透气性、透水性、导热性、紧实度以及保水能力显著高于纯林。土壤的氮磷钾现实供应能力显著高于纯林,混交林更有利于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施用草甘膦除草剂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草甘磷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建省漳州市林下国有林场4年生桉树人工林为对象,设立6块20 m×20 m样地,3块为施用草甘膦的处理,3块为不施用草甘膦的对照。2015、2016年的5月和9月施用草甘膦清除灌木和杂草,成分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水按质量1:50配制而成,每次施用量1 500 kg·hm~(-2)。对照组样地不施用草甘膦,采用人工除草,其他抚育内容和方式与处理组一致。2017年5月采集土样,测定土壤的草甘膦残留量、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果】施用草甘膦后,0~10、1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密度分别为1.23、1.27和1.34 g·cm~(-3),较对照组分别增加0.02、0.02和0.01 g·cm~(-3);土壤总孔隙度分别为49.79%、48.23%和46.64%,较对照组分别下降0.49%、0.32%和0.47%,但差异均不显著;草甘膦残留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2 cm土层残留量为4.43 mg·kg~(-1),差异显著(P0.05);p H值在0~2、2~5和5~20 cm土层分别为5.26、4.63和4.57,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0.90、0.24和0.07,但在20~40 cm土层却由4.53降低到了4.34,降低了0.19,2种处理仅在0~2 cm土层差异显著(P0.05);各土层电导率均有所降低,在0~2、2~5、5~20和20~40 cm土层分别为61.83、42.77、34.20和38.17 us·cm~(-1),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27、8.26、9.20和1.00 us.cm~(-1),差异均不显著;两种处理的土壤电导率随土层加深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对照组表现为逐渐降低,处理组则先下降后上升;各土层有机质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降低,0~2、2~5、5~20和20~40 cm土层分别为40.38,36.62、28.08和18.99 g·kg~(-1),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6.70、9.90、0.90和3.89 g·kg~(-1),其中仅0~2 cm土层差异显著(P0.05);各土层有效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0~2、2~5、5~20和20~40 cm土层分别为5.29、2.89、1.51和0.93 mg·kg~(-1),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39、0.98、0.26和0.22 mg·kg~(-1),其中仅0~2 cm土层差异显著(P0.05);各土层全氮、水解氮、全磷含量均下降,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提高,但差异都不显著。【结论】在桉树人工林施用草甘膦2年后,土壤物理性质变差但影响尚未达显著水平;草甘膦残留量集中在0~2 cm土层,含量达4.43 mg·kg~(-1),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表层,0~2 cm土层的p H值提高0.90,有机质含量下降16.70 g·kg~(-1)、有效磷含量提高2.39 mg·kg~(-1),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望天树人工林生长量及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天树是我国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这一树种,在桂西南那坡县对29年生望天树人工林的生长量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蓄积量分别为28.49cm、28.30m和440.5m3/hm2,净经济收入为39.65万元/hm2。林地0~100cm土层密度为0.819 8~1.174 3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57.0%~66.3%,土壤通气度为16.8%~25.0%,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分别为46.7%~94.2%、34.1%~68.8%和20.8%~42.1%。0~40cm土层pH值为4.64~4.96,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9.58~70.70g/kg,土壤全N、全P和全K含量分别为1.15~2.71、1.38~1.56和13.27~15.31g/kg,速效N、P和K分别为157.68~327.42、0.32~1.21和9.93~23.12mg/kg。研究结果表明,29年生望天树人工林的生长量较高,林地土壤疏松、土壤通气性能良好、土壤肥力较高。因此,在类似该地区立地环境进行望天树的引种栽培具有较大的生物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对红松与色赤杨混交林与红松纯林生长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对比研究表明:红松、色赤杨混交林明显促进红松和色赤杨的生长,提高了林分生产力。20年生混交林中的红松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比红松纯林分别提高4.9%和21.7%。混交林蓄积量比红松纯林提高59.6%;红松、色赤杨混交林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容重减小,土壤孔隙度增大,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增加,从而提高了土壤的供肥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较好的造林模式,以4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混交类型幼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中各树种生长量存在差异,其中混交林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杉木、栾树、刺槐混交林在4种林分类型中生长最好;混交林在绝大多数林分土壤物理性质方面与杉木纯林存在显著差异,各混交林之间土壤物理性质也存在差异;杉木、栾树、刺槐混交林保持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最好,其次为杉木、栾树、麻栎混交林,再次为杉木、栾树、枫香混交林,杉木纯林最差。  相似文献   

8.
张莉 《防护林科技》2019,(6):29-30,44
在三明市三元区开展了杉木与厚朴比例分别为1∶1、2∶2和3∶3的行状混交试验,通过对19年生试验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与厚朴混交对杉木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杉木与厚朴混交改善了土壤结构;杉木-厚朴混交林土壤肥力状况优于杉木纯林,杉木与厚朴混交提高了土壤肥力;杉木与厚朴按照3∶3的比例行状混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王东 《防护林科技》2019,(3):19-20,29
为了探索辽西地区油松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理化性状的差异,开展了几种油松混交林与油松纯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油松与其他树种混交后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林内枯落物厚度。混交林处理各项指标与纯林有显著差异,其中地面枯落物厚度以油松+山杏混交林最厚,为2.8 cm;容重以油松+刺槐混交林最轻,为1.187 g·cm-3;孔隙度油松+刺槐最大,为56.35%;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油松+刺槐处理最高,为20.1 g·kg-1;全氮含量各混交林处理比油松纯林提高了0.23~0.36 g·kg-1,差异极显著;全磷含量各混交林处理高于油松纯林但是差异不明显;全钾含量混交林处理均高于油松纯林,其中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山杏混交林2个处理极显著高于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与油松纯林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桉树择伐后套种阔叶树的可行性和适生性,摸索适宜的桉树套种混交模式,对闽南山地桉树人工林择伐后分别套种米老排、卷荚相思、灰木莲所形成的复层异龄混交林分的生长量及土壤理化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桉树择伐后,采用3桉∶3阔的行带状方式套种米老排、卷荚相思、灰木莲的不同混交林中,3个阔叶树种的保存率均较高且生长良好,均可达到速丰林的年均生长量标准;桉树—米老排、桉树—卷荚相思、桉树—灰木莲混交均可以有效促进桉树的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理化性状。2)套种后混交林中的桉树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纯林提高3.35%~11.24%、4.05%~12.32%和11.85%~40.59%。3)米老排、卷荚相思和灰木莲与桉树的套种方式可作为桉树纯林择伐后套种混交的推荐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云南热区4种人工纯林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云南热区主要造林树种-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4种人工纯林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有效氮,PH值,水解酸,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等因素对4种人工森生长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在雷州半岛,以22个桉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2年生时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2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上差异显著,综合评价选择出巨尾桉(LL_(126)和G_9)、尾叶桉(G_4、LL_(128)、LL_(125)、LL_(127)和JJ_(19))、尾巨桉(LL_(129))和韦塔桉(JJ_(23)、JJ_(27)和JJ_(28))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阔叶树种马占相思、木荷、红锥和针叶树种杉木、加勒比松5种纯林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木荷林的土壤容重较小,土壤保水性特别好,但通气性较差。加勒比松林的土壤容重大,土壤毛管孔隙少,但非毛管孔隙多,因而土壤保水性差而通气性好。马占相思、红锥和杉木林的土壤容重较小,土壤的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比例协调,故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都比较好。各林分土壤呈强酸性,有机质含量中等,全P和有效养分缺乏。  相似文献   

14.
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的水土流失规律,在广西南宁市郊的马尾松林采伐迹地同一坡面上,分别营造桉树纯林(EP)和桉-珍混交林(EM)两种人工林模式,各建造径流场3个,进行水土及其养分流失量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EP、EM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分别为181.7、182.6 m3/hm2;年平均泥沙流失量分别为995、1 004 kg/hm2;年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99.5、100.4 t/km2;年平均养分(N、P、K)流失量分别为0.109、0.110 kg/hm2。EP、EM水土及养分流失量的季节变化较一致,为夏季(77.2%~80.0%)秋季(18.8%~19.6%)春季(1.2%~3.2%)冬季(0.0%)。1~3年生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两种人工林模式各项水土流失特征量比较接近,两者的水土及养分流失量比较小,而且无显著差异(t0.05)。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省理县凉台沟3种不同林型(冷杉纯林、桦木纯林和冷桦混交林)0~4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林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旨在为该区的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少,其大小冷桦混交林>桦木纯林>冷杉纯林。(2)各林型土壤机械组成颗粒含量的变化均是砂粒>粉粒>粘粒;土壤中砂粒含量为冷杉纯林>桦木纯林>冷桦混交林,而粗粉粒、细粉粒和粘粒则呈现相反的趋势。(3)土壤p H值介于5.3~5.8之间,3种林型p H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冷杉林的p H值最低,混交林的p H值最高;(4)3种林型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和速效K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其含量表现为:桦木纯林>冷桦混交林>冷杉纯林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市长岗山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松林(Pinus elliottii)、桉树林(Eucalyptus urophylla)和木荷林(Schima superba)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土壤层次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和吸湿水含量表现为湿地松林>木荷林>桉树林,土壤自然含水量、全氮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湿地松林>桉树林>木荷林,土壤pH、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桉树林>湿地松林>木荷林;(2)在不同林分类型0~60 cm土层下,土壤容重、自然含水量、有机质差异显著(P<0.05),土壤吸湿水含量、pH、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3)不同土层深度、林分类型与土层深度交互作用下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不同红锥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旨在为该区红锥人工林合理经营和持续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锥纯林、红锥+湿地松混交林、红锥+米老排混交林、红锥+火力楠混交林4种红锥林型人工林0~6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红锥林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差异以及变化规律。【结果】4种林型3个土层(0~20、20~40、40~60 cm)间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容重(ρb)、含水率(θg)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均差异显著,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4种林型的SOC、TN、全磷(TP)、θg均表现为逐渐降低,ρb表现为逐渐增大。0~60 cm土层4种林型间SOC、TN、TP、θg、pH值、ρb均差异极显著。其中红锥+米老排混交林土壤SOC、TN、TP、θg和MBC、MBN均最大,pH值和ρb最小;红锥纯林土壤SOC、TN、TP和MBC、MBN均最小,pH值和ρb最大。相关分析表明,MBC与SOC、TP呈显著正相关,与ρb呈显著负相关;MBN与SOC、TN、TP呈显著正相关,与ρb呈显著负相关;SOC、TN、TP与ρb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红锥混交林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地,且红锥阔叶混交林较红锥针阔混交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推广的杨树营林模式,选择了杨树纯林、杨树与刺槐混交、杨树与三七混种、杨树与花生混种4种营林模式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不同营林模式对杨树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树纯林的土壤含水量最低,中砂、粗砂占比最高,说明杨树纯林可以加剧土壤的沙化,不利于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杨树与刺槐混交、杨树与花生混种、杨树与三七混种,相对于杨树纯林,土壤中的含水量有所提高,粗砂、中砂的占比降低,黏粒、细粉粒比例提高,以林药模式保持水土效果最佳,其次为农林模式。建议推广杨树与药材、杨树与农作物2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桉树不同间伐强度处理下各套种树种的生长状况、蓄积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探索适于桉树间伐后套种混交的最佳改培方式.[方法]在广西国有七坡林场,选择不同栽植密度的尾巨桉(DH32-29)与红椎、米老排、火力楠混交,建立4种不同间伐强度的桉树近熟林改培处理(CK、LT、MT、HT),分析不同改培处理中各树种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2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云南热区主要造林树种———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4种人工纯林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有效氮、pH值、水解酸、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等因素对4种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较大。此外,1993~1997年,山桂花林分的土壤肥力呈上升趋势,与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相同,而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3种林分的土壤肥力,1993~1995年呈下降趋势,1995~1997年有所回升,与山地雨林相同。幼林期的土壤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证明,4种人工林均可在云南热区造林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