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长期以来,油茶多采用直播造林和植树造林。我们从1970年开始,进行了油茶插枝造林试验,获得了初步成果,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北市公社同文大队林场。这里平均温度20.7℃,年平均降雨量1,711毫米,平均无霜期315天。林地系低山地形,中壤质厚层山地红壤,腐殖质层厚10-15厘米,透水透气性能良好,肥力中等。二、造林前的准备:提前一年全垦或带状整地,先种植一年杂粮作物,然后造林。采枝母树选用本地农家品种“金钱印”和“盒仔果”。在这个品种中,选15年生以上,树冠完  相似文献   

2.
石山造林,有植树造林、直播造林、切干和容器造林等方法,而直播造林,对多快好省地绿化石山,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任豆直播造林的初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是在桂西南大石山区的平果县,果化公社布尧和龙色两个大队进行。约位于东径107°35′、北纬23°20′,海拔107.8米,坡度20—60度,是九分石头一分土的荒山乱  相似文献   

3.
<正> 为解决油茶旱季水分供需矛盾,探索丰产途径,湖南省科委于1980年将油茶喷灌试验研究列为省一级科研项目,由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研究室和汉寿县油茶科学研究所合作进行油茶叶细胞浓度及油脂转化与喷灌关系的研究。经过三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湖南汉寿县油茶科研所所属油  相似文献   

4.
西畴县柏林公社在一九八○年造林中,贯彻“谁造谁有”的政策,实行“三包”造林合同制,将发挥山区林业优势和社员个人利益挂起钩来,充分调动了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全社共造林八千八百八十六亩。其中:造杉木五千五百七十亩,油茶一千八百一十亩,油桐一千亩,八角五百零六亩。柏林公社地处山区,有三个大队,一百零三个生产队,九千一百四十六人;耕地一万零四百四十亩,人均一亩一分;林地和宜林荒山(?)  相似文献   

5.
浏阳县镇头公社土桥大队,是一个油茶重点产区,有油茶林7287亩,人平3.4亩,素有“油茶之乡”之称。近几年来,他们积极推广雨阳生产队培育老林夺高产的经验,取得很显著的成绩,油茶产量大幅度的提高。1980年达到124584斤,亩产  相似文献   

6.
攸县新市公社油茶林场,是省科委办的油茶速生丰产高产稳产试验示范点。自1976年开始,逐年造林,现共有油茶林7594亩。1976年造林的1568亩,1979年收  相似文献   

7.
油茶是一种主根长,侧根细而少的深根性树种,裸根苗造林常由于起苗时伤根过多,而影响成活率。我们于1977年3月1日在多本县多敬公社渠岩大队林场,用裸根苗造林50亩,成活率仅62%。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按一年生油茶苗的根幅、根长情况,设计了一种“起苗打穴器”,在同年4月带土起苗,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1974年开始进行油茶嫩枝短穗扦插育苗的研究,并于1975年开始进行扦插苗造林的效果试验。从我们试验的结果和通过岑溪县油茶种子和古谈大队生产应用,证明应用油茶短穗扦插苗造林是大有希望的。一、扦插苗造林的技术措施 1.扦插苗的定植:井地采用梯级挖坑,梯级面宽1.3~1.5m,坑宽60cm,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社队合作造林的林权问题由公社或大队负责组织生产队造的林,苗木、劳力及管护都由生产队承担的,林权归生产队所有;公社或大队负责组织造林,并承担了管护任务,生产队负担了苗木和劳力的,林权归生产队所有,其收益比例分成.公社(大队)30%,生产队70%.公社(大队)投苗.并承担管护任务.生产队只出劳力植树的,林权归公社(大队)所有,收益比例分成,公社(大队)80%,生产队20%.  相似文献   

10.
我县是个丘陵山区,七山二水一分田.一九七三年冬以来,我们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办县、公社、大队三级油茶林基地,大力发展油茶生产.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营造了集中连片的油茶林五万八千一百三十六亩,比过去二十多年造林保存数的总和还要多.  相似文献   

11.
杉木施肥好     
施肥是促使杉木幼林提早郁闭,达到速生丰产的措施之一。萧山县所前公社山里王大队、余杭县舟枕公社万石大队的实践经验证明,施过肥的杉木幼林,其树高、冠幅、根径都比不施肥的增长一倍。舟枕公社万石大队党支部30多亩试验山,一九七三年春天造林,施过肥,现在一般的高140—150厘  相似文献   

12.
<正> 湖南省怀化县石宝公社贵鱼大队油茶林场,采用大枝带叶扦插的方法营造油茶林,有成活率高、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的特点。如1973年在二队张家垅试验山扦插1.5亩,121枝,成活率高达95%,且生长良好.据1979年9月中旬调查,高的已超过2米,冠幅1.5米以上,根径3厘米,当年春梢一般20厘米左右。插后当年开花,次年结果,1976年产茶果15.1斤;1977年产茶果368斤;1978年产茶果400多斤;1979年据抽样调查,可产茶果600多斤,折油36斤,平均亩产茶油达20斤以上。比实生苗造林易管理,生长快,结实早。现在公社“三八”油茶林场和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九年永丰县是个油茶大丰收年。为了探索油茶高产途径,永丰县油茶科研所的科技人员,深入全县十三个产油公社三十个大队进行了调查,发现并与所在公社、大队干部验收了两块油茶高产典型。一是上固公社汉下大队上街二队竹子排高产油茶林,用罗盘仪放射法成图点格面积886平方米,折合1.33亩。有油茶树215株,每亩161株。单株产桃:1—5斤的19株,6—10斤的78株,11—15斤的47株,16—20斤的32株,21斤以上的39株。最高单株56斤,平均单株12.5斤。一斤茶桃约40个,平均单株结果500个左右。共采茶桃2681斤,  相似文献   

14.
我所于1959年调查,收集了4个较好的油茶地方品种:岑溪软枝油茶、湖南普通油茶、三门江普通油茶和凤山普通油茶。我们将这4个品种作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地选在较平坦的东向小山坡上,土壤为土层较深的粘质砖红壤,pH值为4.8—5.1。每个品种1亩地,4亩联成一片。造林前全垦深翻20—23厘米,然后按株行距3×3米挖66厘米见方的植树坑,回表土,每坑放草皮泥和牛粪的混合肥1担,与土拌匀后用1年生苗造林。造林后,根据油茶的生长特点,每年冬天,在油茶开花后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区林业局召开的社队林场经验交流会上,各地提供的材料都说明社队林场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可以调动生产积极性,使林场得以巩固和发展。现选录几种具体做法加以介绍,供各县社队林场参考。专业承包责任制陆川县马坡公社大良大队有34个生产队,4432人,2 .5万多亩山地,自1973年冬以来,采取大队、生产队联营造林的办法,建立了大队林场。十年来共造林11776亩,其中杉木8600亩,松木1634亩,油茶850  相似文献   

16.
卓资县保安公社小土城大队郝伟胜同志热爱植树造林工作。为了加快家乡的绿化步伐,他带领社员大搞植树造林。从1980年起,这个大队年年造林超千亩,他动员父母、爱人和弟妹除完成承包的农业生产任务外,去年一年全家造林300亩,其中落叶松200亩,山杏100亩,质量完全符合要求,成为全县个人造林的先进典型。生产队给他划分了一座山一道沟,他请技术员进行了规划,共规划造林地1000亩,他决心以每年造林300亩的速度,在三年内完成,  相似文献   

17.
我县群众有种植油茶的较久历史,但过去都是用粗放的直播造林方法,既浪费种子,又出苗不齐;加上品种混杂,生长慢,结果迟,产量低。为了实现食油木本化,良种化,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1975年冬至1978年引种岑溪软枝油茶3.4万多斤(果)种子,在油茶基地的多敬公社造林试验。主要试验内容:(1)改劣种为良种;(2)改直播造林为育苗造林;(3)改临时开坎种为提前半年的带状或撩壕整地造林;(4)改不放基肥为放基肥;(5)改裸根定植为  相似文献   

18.
油茶(Camellia Olejiera Abel)是山茶科茶属的常绿小乔木,是我国南方各省主要的油料树种。我省安康、汉中、商洛三个地区十六个县均有栽培。为了丰富秦岭北麓的造林树种,满足民用和工业用油,改善人民生活,壮大集体经济,长安县内苑公社内苑大队园林场,于1966年冬,由安康县引种油茶,进行了播种育苗及栽培,历时14年,引种的油茶生长发育正常,已开花结实、传种接代,现初报如下。一、引种点自然概况内苑大队园林场,地处秦岭北麓中段,小地形属山麓地带,位于东径108°58′,北  相似文献   

19.
本公社是常山县油茶重点公社之一。全社十七个大队,七十六个生产队,现有新老油茶林三万四千五百亩,一般年产量占全社经济总收入的40—50%。贫下中农说“我们吃油茶,用油茶,支援国家建设靠油茶。”发展油茶生产,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 为了把油茶生产促上去,在农业学大寨  相似文献   

20.
秭归县两河口公社栗花大队油茶场科研小组,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油茶育苗的新方法——"催芽断根"法,经过去年试验,已初获成效,同原来一般育苗方法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油茶苗木根系的特点是:主根发达,侧根很少,甚至没有侧根,细根更是稀少脆弱,起苗造林时,很容易切断主根,断去侧根和细根,因而植树造林往往成活率不高.实践证明,采用"催芽断根"法育苗,改变了苗木根系形态,促进了侧根、细根生长,变单轴根系为簇状根系.据调查,用新法培育的一年生苗,根系特别发达,其主根很短,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