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加拿大早熟群体杂交选系对玉米丝黑穗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杂交选系对黑龙江省主要玉米病害之一丝黑穗病的抗性水平,从而为中国北方玉米抗病育种提供优质种质资源,以80份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杂交选系为材料,在哈尔滨、密山两地分别采用人工接种技术评价其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结果表明,80份加拿大玉米群体杂交选系中没有高抗材料,发现SW1284等14份抗病材料,SW1084等13份中抗材料,SW1236等35份感病材料,SW1175等18个高感材料,中抗以上材料占全部鉴定材料的33.8%;杂交选系与供体双亲平均发病率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r=0.30(r0.01,78=0.281)。  相似文献   

2.
《种子》2020,(8)
对新育成的7份马铃薯高代品系材料和常规栽培品种大西洋进行了品质和产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含量高于20%的材料有大西洋,BFY 06,BFY 04,BFY 05,BFY 03,BFY 01等6份材料;淀粉含量高于16%有BFY 01、BFY 02、BFY 04、BFY 05、BFY 06和大西洋等6份材料;蛋白质含量高于3%的材料有大西洋和BFY 06等2份材料;还原糖含量均低于0.3%。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大西洋的材料有BFY 01、BFY 04、BFY 06。BFY 01、BFY 04、BFY 06等3份材料使用价较高,可作为鲜食品种;BFY 04、BFY 05淀粉含量高于20%,可作为淀粉加工原料品种;BFY 04、BFY 05、BFY 06干物质含量和还原糖含量适合油炸薯片薯条原料品种。  相似文献   

3.
基于棉花生态技术栽培理论的研究 ,给麦棉两熟区及麦棉套种区提供生育期较短的适宜品种和合理密度 ,2 0 0 1~ 2 0 0 2年在蒲城基点对省内选育的秦荔 5 34、陕 2 786早熟品种及外引的839选系、中 16、中 10、中 4 2 7、中 375 (早 )进行了品比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 ,839选系 ,中16分别比 (CK)中 4 2 7增产 5 7 4 6 %和 11 97% ,且农艺性状良好。密度以 12~ 15万株 hm2 为宜。  相似文献   

4.
利用phi116和umc1044标记选育抗纹枯病玉米品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纹枯病已成为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为解决玉米纹枯病抗病育种工作中人工接种鉴定困难、选择效率低等问题,利用第7和第1染色体上与抗病QTL紧密连锁的两个标记phi116和umc1044对(CML270×478)×CML270回交后代13份BCF6:7选系进行了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果发现,2份选系与478具有1条相同带型,1份与478具有2条相同的带新型;另10份选系与CML270具有相同带型。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依据标记推断为不抗病的3份材料表现为感到高感纹枯病,而其余10份表现从感到高抗,带谱与病性指数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0.6625>r0.01=0.64,从中获得高抗玉米纹枯病选系478C4-2-2、478C4-2-3、478C4-2-4。配合力分析表明,478C4-2-2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所配组合渝单24在2006年已通过重庆市审定。研究表明,标记鉴定和表型鉴定相结合,选择玉米纹枯病抗病自交系是完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拓展自育早熟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系)的种植区域及多功能用途,本试验主要在海南省海口市和东方市种植并研究了63份甘蓝型油菜和3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系)分期播种和不同栽培方式下各材料生育期、菜籽品质和高温耐热表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海口市越冬种植单作甘蓝型油菜有33份品种(系)呈现早熟的特点,生育期为77~124 d,在东方市与苦瓜间作秋播的生育期在89~145 d之间,可与苦瓜套作收获的甘蓝型油菜有22份品系(苦瓜生育期≤120 d)。越冬种植和间作种植的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均值为32.82%和32.35%,其中‘利油杂718’的含油量最高,为42.52%。海口越冬种植品种有4个低芥酸品种(≤3%)和17个低硫苷品种(≤30%);在东方市与苦瓜间作的29份材料中有3份低芥酸和13份低硫苷,其中越冬品种20N9-314-1和秋播品种20N9-314-2符合双低标准,不同季节或地点种植种子品质略有变化。在海口夏播参试材料中5份材料(20N9-114-1×20N9-115-1, 440-1, 20N9-356-1,‘硒滋圆2号’和21QZ-314-2)由室外移入室内培养箱后,不育转变为部分不育...  相似文献   

6.
新彩棉13号(原系号石彩2)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2001年以自育特早熟、高产、抗病深棕絮品系石彩1为母本,优质美棉8073选系为父本进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沧麦6005叠氮化钠诱变群体中小麦重要功能基因的组成情况,利用高通量的KASP标记技术对小麦株高、抗病性、抗旱性、抗穗发芽、春化和品质等性状相关的基因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控制小麦株高的基因Rht-B1和Rht-D1在73份叠氮化钠诱变材料中出现6种组成类型,分别是Rht-B1a+197bp+Rht-D1a(1份)、Rht-B1a+197bp+Rht-D1b(39份)、Rht-B1a+Rht-D1a(1份)、Rht-B1a+Rht-D1b(13份)、Rht-B1b+Rht-D1a(13份)和Rht-B1b+Rht-D1b(3份),含有Rht-D1b的家系占全部突变家系的75.34%。2)在小麦抗病和抗逆性方面,73份诱变材料中发现含抗叶锈病基因Lr68的材料7份,含抗赤霉病基因Fhb1的材料5份,抗叶锈病基因Lr34在供试材料中未发现;在抗穗发芽方面,有3份材料含TaSdr-B1基因的TaSdr-B1a抗穗发芽单倍型,有53份材料含有PHS1基因的Rio Blanco type抗穗发芽单倍型,有16份材料含有TaMoc-A1基因的Hap-H抗穗发芽单倍型,在所有供试材料中含TaMFT-A1基因的Jagger-type和Zen/2174-type抗穗发芽单倍型的材料数分别为15份和22份;在抗旱性方面,有55份材料含有COMT-3B基因的3Ba单倍型,有28份材料含有Dreb-B1基因的TaDREB-B1a抗旱单倍型,有52份材料含有TaSST-4A基因的A2a抗旱单倍型;3)在小麦春化和早熟性方面均为一种单倍型,在春化方面,所有的诱变材料均为冬性类型。在早熟性方面,所有的供试材料在TaELF3-B1基因上均检测为晚开花的单倍型。4)在小麦品质方面,有45份材料含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5+10,有18份材料含有Glu-A1基因的Ax1 or Ax2*强筋单倍型。综合表明,叠氮化钠诱变方法和KASP标记技术结合起来,可以作为一种小麦分子辅助育种的有效策略,能显著地提高小麦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3组完全随机设计,对Stock 6及其7个改良系的单倍体诱导率进行研究,探索五大种质类群和5种不同杂交模式的选系基础材料对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S 13的诱导率最高,GS 37次之,诱导率显著高于Stock 6,是改良成功的诱导系,在玉米DH育种中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在五大种质类群中,Reid群的单倍体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类群;在5种杂交模式的基础选系材料中塘四平头×塘四平头模式的单倍体发生率最高。在玉米DH育种中,应选择遗传基础适宜的材料进行杂交诱导选系。  相似文献   

9.
199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种质资源繁种鉴定(85-01-03-01)课题组,对收集的85份国外棉花种质资源进行了研究,也括陆地棉73份,海岛棉12份。对照品种为中棉12号。采用田间鉴定与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每个材料种植1行,行长10m,行距0.8m,株距0.3m。全生育期调查其主要农艺性状,吐絮盛期收中喷花进行室内考种,采用HVI900系列纤维测定仪测定纤维品质。经过分析、计价,从中筛选出了以下几类可供利用的棉花种质。1.早熟类陆地棉早熟种质有BLLCH-  相似文献   

10.
鲁宁202是济宁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利用自交系Lx9801为母本,自选系N13为父本于2000年杂交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自交系Lx9801引自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N13为本院1992年冬在温室以从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引进的优良自交系齐319的变异杂株为母本,以自选的美国杂交种选系为父本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和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变化,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短缺,实行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当前玉米发展的迫切要求。选育早熟、耐密、抗倒和适宜机收的玉米新品种是当前的育种方向。玉米新品种MC812(京审玉2015003)是以优良自交系杂交聚合作为选系材料,利用"高大严"选系方法(即高密度、大群体、严选择)和DH(双单倍体)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不同供体及不同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R08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R08为轮回亲本,18个优良自交系为供体亲本,不同回交和自交次数,选育出遗传背景与R08相近、但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的BC1F3和BC2F2各18个R08改良系。通过抗病性鉴定、配合力及SSR分子标记分析,探讨不同供体及不同回交次数对R08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36个改良系中,29个抗或高抗大斑病,大部分改良系的多数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CA)与R08相比并无下降或有所提高;相同供体不同回交次数选系的比较显示,对大斑病抗性的改良,回交1次自交2次(BC1F3)优于回交2次自交1次(BC2F2),且改良后代选系多数产量性状GCA大体相当;相同回交次数不同供体选系的比较表明,供体对回交后代的影响较大,供体不同回交后代选系大斑病抗性及多数产量性状GCA存在较大的差异;SSR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相同供体不同回交次数所创造的遗传变异无明显差异,相同回交次数不同供体选系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供体昌7-2和川321对改良R08的大斑病抗性和产量性状GCA作用较大,属优良供体亲本;w4-1和w10-1属回交改良优良选系。因此,利用回交法改良玉米自交系,在选准供体亲本的基础上,回交1次后,在自交过程中加强目标性状的鉴定选择及配合力测定,可提高回交改良的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2份白菜型油菜为对照,用SRAP标记研究了57份甘蓝型油菜黄籽高油育种资源的遗传关系。在遗传相似系数0.682处,可将59份材料分为3类:两份白菜型油菜聚为一类;甘蓝型油菜除选系Y58单独聚为一类外,其他所有选系归为另一类,显示黄籽高油育种资源遗传基础较窄。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738处,又可将57份甘蓝型油菜分为6个亚类,其中53份材料归为两个大的亚类,系谱或亲缘关系较近的材料一般聚在同一亚类,且按系谱关系比地理来源划分明显,提示地理来源配制强优势黄籽高油杂交组合可靠性可能不如按系谱来源。  相似文献   

14.
引进具有诱导率高、抗性好、早熟等优点的诱导系材料,融合国内玉米种质资源,利用Y6×农大高诱1号的后代分离群体作为选系的基础群,选育出一个适合东北生态区的玉米单倍体高频诱导系吉诱101号。  相似文献   

1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8):2678-2689
本研究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西瓜育种团队创制的16份西瓜新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抗枯萎病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16份西瓜种质资源均表现较强的耐低温弱光性,其中,WBY-1-1、WBY-2-3、WYY-3-2和WBY-2-1等属于特早熟高品质黄瓤小果型西瓜新种质;WJ-80-1、W15-7-11和W16-1-7等属于早熟高品质红瓤中果型西瓜新种质,其余9份都属于中晚熟优质红瓤大果型西瓜新种质。抗病性鉴定结果,V13-9-3、V13-9-7、W958-3-6、W98-3-6及W98-1-4等5份种质表现苗期和成株期高抗西瓜枯萎病,W968-1、W968-2、W99-1-3及W958-3-1等4份种质表现苗期中抗枯萎病,成株期高抗枯萎病,其它7份种质苗期及成株期均表现感病。同时,利用16对西瓜核心SSR荧光标记引物,采用毛细管电泳,构建了16份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为新种质的开发应用及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普×爆自交高代选系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24个普×爆自交高代选系和7个爆裂玉米骨干自交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的168个单交组合为材料,对3个膨爆特性指标和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BP02,BP03,BP04,BP12,BP14等选系主要性状的GCA较高,应进一步利用这些选系与爆裂玉米自交系广泛测交组配利用;BP20,BP21与N03,BP02与F2,BP11与N16穗粒重和膨化倍数的SCA效应均为较大极显著正值,应进一步利用这些选系分别与其父本的同类群近缘系进一步测配,从中筛选优良组合;24个选系的聚类结果与其亲本和系谱来源不存在必然联系;所有测交组合的综合性状较对照豫爆2号无明显优势,作为普通型爆裂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7.
以欧美材料为主对200余份花椰菜材料进行引种适应性研究和试种选优。根据其熟性表现划分五个生育期类型。除第一类型(极早熟)和第五类型(极晚熟)外,第二、三、四类型(分别为早熟、中熟、中早熟)均适于北京地区春季栽培。其中优良早熟品种M。米兰诺已在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新型双连双拱双膜塑料大棚温度场分布及其保温性能问题,基于2016 年3 月8—10 日的新型双连双拱双膜塑料大棚内外GL820 绝缘多通道数据记录仪、中长图彩色无纸记录仪、光电式总辐射传感器V2.0 的温度、光照记录数据,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二维温度场的拟合和图像绘制。结果表明:06:01 为大棚最低温度,最低气温9 日>8 日>10 日;08:01—12:01 为温度上升期;8 日、10 日12:01—16:01为大棚最高温度,9日14:01—16:01为大棚最高温度;22:01温度8日、10日>9日。阴天的8日或阴~晴的9 日09:01 先从大棚的下部升温,12:01—16:01 大棚上部升温较快,20:01—22:01 大棚上部降温较快;晴天的10 日9:01 先从大棚的上部升温,12:01—16:01 是3 天的最高温度,18:01 从大棚下部开始降温,20:01—22:01 大棚上部气温最低。在大棚温度最低时或最高时,大棚顶部最高点对应为大棚温度最低点或最高点。夜间00:01—08:01 期间10 cm地温较低,地温8 日>9 日>10 日;10 日07:00—08:00 地温 最低(11.3℃)。棚内、外光照强度差距较大,光照强度10 日>8 日>9 日。双连双拱双膜塑料大棚在2 月中旬喜温果菜类可以定植,早于单膜塑料大棚25~30天,在春提早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及其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组成类型以及分布状况,以加快小麦育种进程.本研究收集260份小麦作为亲本材料,根据已开发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Pm2、Pm4、Pm13和Pm21J的分子标记对其进行辅助标记鉴定.统计结果显示,260份亲本材料中,有124份材料含有Pm2单基因(占47.690/01;1份材料含有Pm13单基因(占0.38%);10份材料含有Pm2+Pm4聚合基因(占3.84%);7份材料含有Pm2+Pm13聚合基因(占2.69%);4份材料含有Pm2+Pm21聚合基因(占1.54%1;其余114份材料经上述4种标记检测没有发现相应的带型.结合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的结果表明:含有Pm2单基因的材料抗性不稳定,含有Pm2、Pm4、Pm13和Pm21聚合基因的材料抗性稳定,其余没有检测出上述相应标记带型的材料中也存在抗性优异的材料,但其抗病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期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新的抗源.  相似文献   

20.
新彩棉13号(原系号石彩2)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2001年以自育特早熟、高产、抗病深棕絮品系石彩1为母本.优质美棉8073选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病圃强化选择、定向培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色棉区试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应于北疆、南疆等早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