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自80年代初开始推广早稻薄膜育秧技术,近年来全县推广面积在90%以上,但化学除草技术一直未能较合理地与之相配套。作者从1989年开始,对薄膜秧田盖膜前和揭膜后化除中除草剂的配套使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几年应用检验,效果良好。1 薄膜秧田的温湿条件及稗草发生特点我县早稻秧田杂草以稗草群落为主。薄膜育秧早稻4月上旬播种,播后盖膜,盖膜期15~20天,4月下旬秧苗三叶期揭膜。此期间常年平均气温14.7℃,而膜内土表和3厘米 相似文献
2.
薄膜覆盖育秧,过去主要采用揭膜后施用杀草丹、禾大壮的方法来防除稗草。由于揭膜施药时稗草叶龄大,除草效果不理想,仍有不少残留稗草带入大田,影响水稻产量。为此我们从1987年开始探索薄膜育秧前期化学除稗技术,现将初步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设计试验分播前、播后盖膜前、揭膜后3次施药。采用播前、播后盖膜前施药,可以克服苗后揭膜化除时稗草叶龄大,防效较差的缺点,而且施药可以结合秧田做畦面、落谷等工作进 相似文献
3.
青苔是一种低等藻类植物,常见于秧田、小溪和水池中。水稻秧田里有了它,压着秧苗,造成倒秧、烂秧,是秧苗的一大害。据统计,四川阆中县柏垭区1,500亩秧田中,长青苔面积占15.5%。柏 相似文献
4.
5.
6.
稻瘿蚊(Pachydiplosis oryzae Wond-Mason)在广东新兴县晚造秧田历年均有发生。1964年秧苗被害率比一般年份高几倍至几十倍,危害性不次于螟害。早播秧(5月下旬至6月初)受第三代为害,被害率一般为10—30%,最高达70—90%以上;迟播秧(6月底至7月初)受第四代为害,一 相似文献
7.
我县自80年代初开始推广早稻薄膜育秧技术,近年来推广面积占水稻面积的90%以上,但化学除草技术一直未能较合理地与之相配套。作者从1989年开始,在基本掌握早稻薄膜秧田杂草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对有关除草剂进行了除草试验,并对除草剂在薄膜秧田“两头(盖膜前、揭膜后)”化学除草中的配套技术进行了探讨。一、薄膜秧田的温湿条件及稗草发生特点我县秧田杂草群落以稗草群落为主。薄膜育秧早稻于4月上旬播种,播后盖膜,盖膜期15 相似文献
8.
9.
1981年(重病年)试验:供试农药为12%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上海农药研究所试制,每亩3两)。对比用药是40%克瘟散乳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均为1.5两),40%异稻瘟净乳剂(每亩2.5两)。供试水稻品种为农虎6号,小区面积0.03亩,每处理重复一次,以不施药为对照。 相似文献
10.
11.
防治稻瘟病的十佳农药雷国明(江西省修水县植保站332400)稻瘟因其分布广、面积大、流行快、为害重、病菌小种多而使田间防治难,重发频率高。我县是稻瘟重病区,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田间防治的经验和体会,特推荐防治稻瘟病的十佳农药如下。一、三氯异氰尿酸本品商品... 相似文献
12.
13.
14.
稻瘟病 (Pyriculariagrisea)是浙江省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目前用于防治稻瘟病的主要药剂是三环唑 ,该药剂在浙江省使用已近20年 ,由于单一品种的长期使用 ,容易诱发病菌对药剂的抗药性 ,现已发现三环唑在浙江省的有些地区防效有所下降 ,可能与病菌的抗药性有关。为了延缓病菌的抗药性产生 ,迫切需要研制或筛选防治稻瘟病的新药剂。为明确其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我们在浙江省龙游、淳安进行了20%清道夫悬浮剂、20 %三环·异稻可湿性粉剂防治稻瘟病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取得了较满意的防治效果。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药…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一、徽州地区稻瘟病的发生情况 徽州是皖南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6℃,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无霜期220—230天,黄山横贯本区,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是水稻的常见病害 ,按说防治技术是成熟的。但该病在姜堰市每年都造成一定损失 ,一些地区和田块的损失还较大。调查分析可知 ,凡损失较大的均是防治失误所致。1 品种选用不当研究表明 ,当抗性 (特别是垂直抗性 )品种大面积种植时 ,必将导致病菌小种种群向着克服抗性、维护自身生存的方向作定向选择 ,从而引起病菌小种种群结构变异。当能克服当前抗性的病菌毒性小种数量上升为优势小种时 ,该品种即丧失抗性。本地 2 0a的经验表明 ,这一过程在单季稻老病区为 4~ 5a(年 ) ,其他地区 5~ 6a ;双季稻地区减半。1 991年我市引种武育粳 … 相似文献
19.
20.
早稻收获后害虫高度集结在晚造秧田危害 ,晚造育秧期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不但有利于害虫加速繁衍蔓延。而且喷药防治时也往往被雨水冲刷而使药效降低 ,经多年实践 ,晚造秧田防虫有“四招”。一、播种前施呋喃丹先把秧床整好 ,然后施上3 %呋喃丹颗粒剂 ,每667m2 2.5kg~3kg。如果来不及也可以在一叶一心时浅水撒施。方法是 :每667m2 用1.5kg~2kg3 %呋喃丹颗粒剂掺细土15kg~20kg拌匀撒施 ,保水5~7天 ,自然落干。持效期40~50天 ,因为呋喃丹有很好的内吸性 ,施后被秧苗根系吸收传导到地上各部位… 相似文献